《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448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课件.docx

《中国教育史》课件

中国教育史

第一编我国古代的教育

第一讲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寓于生产劳动之中,教育内容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模仿的方式来传递经验。

二、学校的萌芽

原始社会末期(黄帝至尧、舜、禹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开始出现一些萌芽状态的学校:

“成均,五帝之学。

”(《周礼·春官·宗伯》)——郑玄认为成均以“乐教为主”。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礼记·明堂位》)——庠的主要教育内容是敬老慈幼。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2、教育寓于生产劳动之中;

3、教育内容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4、教育的形式简单、原始:

口耳相传和模仿。

第二节奴隶社会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1、夏代的学校有学、校、序等:

军事教育是夏序的重要教育内容;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2、商代的学校:

瞽宗是新见于商代的一种学校,以乐教为主;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

①习礼、习武:

习礼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的内容主要是习射。

②进行读、写、算的教学。

二、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官学系统

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分两类、两级:

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和小学两级。

——国学:

专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又分设大学与小学;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中“辟雍”,南“成均”,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诸侯所设的大学称“泮宫”。

——乡学:

是地方学校,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学记》中记载有塾、庠、序等。

2、以“六艺”为纲的教育内容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书、数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是“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礼”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

“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

乐修内,礼修外。

乐和礼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

乐是综合艺术课。

“射”、“御”之教是军事训练课。

“书”、“数”之教是基础文化课。

3、西周学校教育的明显特点:

“学在官府”,具体表现形式:

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主要原因:

“官守学术”——奴隶主贵族垄断了所有的文化和教育。

复习题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2、简述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及其特点。

第二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经济上,伴随着以铁器和牛耕为标志的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小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是公田制度的破坏和实物地租的兴起。

二、政治上,出现了王权衰落,诸侯纷争,卿大夫专政以至“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

三、文化学术领域,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士阶层崛起和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的新变化。

1、学术文化下移: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2、士阶层崛起: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用士养士”之风盛行。

稷下学宫:

齐国君主为延揽人才而设,实际上为各家各派的学者提供了自由讲学的论坛。

荀子曾游学于稷下学宫,被尊称为“最为老师”,三为稷下学宫的“祭酒”。

3、私人讲学之风盛行:

官学衰废,私学兴起。

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后期,其首创者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孔子时代的一批教育家,而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孔子创办私学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繁荣,各家各派的学者纷纷创办私学,促成了私学的兴盛,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并称为“显学”。

此后,私学在我国历史上一直绵延不绝,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

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春秋末期鲁国人,出身于平民阶层。

勤奋好学,通晓六经六艺,“三十而立”。

创办私学,一生从教长达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

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仕途不得志。

《论语》是孔门教学的实录。

二、哲学政治思想简介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为人、处世、治国的最高标准。

1、仁者,人也;

2、仁者,爱人;

3、克己复礼为仁:

用中庸的方法将仁和礼结合起来,提倡一种有差等的爱(仁爱):

尊尊、亲亲、正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一)论教育的社会作用:

1、“庶富教”的思想:

把人口、财富和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根本要素,肯定了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先富后教”的思想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2、“德治”思想: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认识到教育具有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即教育能够“感化人心”。

(二)论教育对人性培养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指人的本性;习,习染。

肯定后天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但“生而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思想使其人性论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

四、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

“有教无类”:

类:

按照政治地位对人所做的区分。

意义:

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五、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

1、培养目标:

“君子”

孔子把“君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理想人格: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的品格可归为两个方面:

既要能做到修养自己,养成恭敬谦逊的态度,还要做到使别人安乐,以至能治理天下百姓。

即内圣外王。

2、办学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其进步意义在于“举贤才”,作为世袭制的对立面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两千年的学校教育和唐宋后的科举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负面作用在于提出求学的唯一目标就是做官,把求学当做获取高官厚禄的敲门砖,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读书做官)。

六、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

(一)六经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是主要的教学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主要的教材。

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德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删定整理六经时遵循“述而不作”的原则:

使所删定的六经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反映出孔子对传统文化持偏于肯定的态度,这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态度。

(二)宗教的成分比较少。

“敬鬼神而远之”;对宗教持冷淡态度。

使我国传统教育呈现出明显的非宗教性特点。

(三)自然科学知识贫乏。

“君子不器”。

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七、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有恒: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于仁”;正确处理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克己内省:

处理“人与己”的关系:

“克己复礼为仁”;“求诸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处理“道”和“德(得)”的关系: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曾参: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思孟学派:

曾参——孔伋(子思)——门人——孟轲

3、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既往不咎”。

4、身体力行:

“言必信,行必果”;“讷于言而敏于行”

八、关于教学和教师的思想

(一)关于学:

1、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每事问”

2、学而时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关于教:

1、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

谈话,观察;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各尽其才;补偏救蔽:

“闻斯行诸?

(三)关于教师:

1、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热爱学生,无私无隐;

4、教学相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仁,不让于师。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九、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1)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3)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5)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

第三节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战国中期邹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

仕途不得志,一生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活动。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的思想

“性善论”:

人的本性中天生有“善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善端”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在人本性中的萌芽。

“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后天的不良环境会使人本性中的“善端”遭到“陷溺”,需通过教育的作用来“求放心”。

即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尚志养气:

重视“立志”,提出了“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

“义”是“事之宜”,意思是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在立志问题上,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认为普通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就能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

2、反求诸已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3、知耻改过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与(偕同,帮助,赞许)人为善”。

4、意志锻炼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战国后期赵人,曾游学于稷下学宫,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的思想

“性恶论”:

人生来有生理欲求,如不加以节制,会使人与礼仪道德相违背,因此,“人之性恶,明矣。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后天的教育可以使人“去恶向善”。

明确区分了“性”和“伪”,强调“化性起伪”。

“涂之人可以为禹。

”“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三)关于教学的思想

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荀子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

1、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闻、见、知、行”

2、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虚一而静”的学习态度

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进步。

(2)“解蔽”和“兼陈中衡”的认识方法

所谓的“蔽”就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解蔽,即克服闭塞的意思,指的是在学习时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

应对事物作全面地观察、分析和研究。

“兼陈中衡”,即“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即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做全面、广泛地比较、分析、综合,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3)锲而不舍

三、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思想之比较

(一)人性是什么:

孟子认为是人的道德性,荀子认为是人的自然性。

(二)人性从何而来:

都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是唯心的。

(三)教育的作用:

都肯定教育的作用,但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发展人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改造人性。

(四)根本目的:

都是为了说明封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四节《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

大人之学。

“大人”:

道德上合格的人才。

《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一)三纲领(关于道德教育的目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即“安伦尽份”。

(二)八条目(关于道德教育的程序和步骤)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阶段与过程的统一。

修身是中心环节。

“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修养模式。

《大学》着重论述了治国平天下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一致性,从而建立起了封建时代道德教育的思想体系:

它以道德观念的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

从内在原理上说,它把内在的德性、外在的伦理和现实的政治贯通为一体了,从而使得封建的道德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为封建政治服务的作用。

这也是历代统治者极力推崇《大学》的原因所在。

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一)关于教育作用: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重要的政治手段。

(二)关于学校的体制和管理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

大学的教育制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大学的管理制度: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逊)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夏楚:

戒尺和教鞭。

卜禘:

夏祭。

(三)关于教育与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教学相长”这一命题的提出,在我国古代教育学说中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极具启发意义。

2、藏息相辅:

藏:

入学就业;息:

退而私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正课教学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3、预时孙摩:

预:

预防;时:

及时;孙:

通“逊”,顺应;摩:

观摩。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预”是预防性原则;”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摩”是学习观摩原则。

4、善喻:

喻:

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道,通“导”,引导;强,激励;开,启发。

重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5、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善教继志: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运用精炼、微妙而含蓄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四)关于教师

1、高度评价教师的作用,要求给教师以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

“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严:

尊重。

2、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教师必须有真才实学: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2)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达到“善教”、“博喻”;

(3)要“知困”、“自强”,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第五节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

墨翟;核心思想:

兼爱

(一)关于教育作用

“素丝论”,认为人的本性从本质上只是一种可塑的素质,其发展完全取决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二)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兼士”: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三)关于教育内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既述且作”,鼓励创新

教育内容:

诗、书、春秋;“非乐”;重视科技教育;“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即思维方法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

提出衡量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

“三表法”。

墨子的教育内容论很有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有进步意义。

二、道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

老子(李耳);核心思想:

自然无为

(一)关于教育作用

“自然人性论”,反对任何人为的东西,“人为的教育”违背了“顺应自然”的法则,是对人性的戕害。

道家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它提醒我们:

任何人为的社会原则都有可能背离自然法则,教育在刻意造就人时,切勿忽视人的个性自然发展。

(二)关于教育目的

“隐士”:

“无为品质”:

无事、无欲

(三)关于教育内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否定一切人类文明;

教育内容:

“自然之道”:

不争: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知足:

“祸莫大于不知足。

贵柔:

“物壮则老,是谓非道,非道早已。

三、法家的教育思想

代表人物:

商鞅、韩非;核心思想:

法治

(一)关于教育作用

“人性自私说”,肯定法的作用,否定教育的作用

“夫严家无悍虎,而慈母有败子。

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二)关于教育目的

培养“能法之士”、“智术之士”

(三)关于教育内容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废先王之教”(儒家:

“法先王之教”),否定传统文化;

教育内容: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国家颁布的法令条文为唯一教育内容,以执法的官吏为教师。

实际上是推行法治教育,取消学校教育。

复习思考题

简释题:

1、学而优则仕2、有教无类3、庶富教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三纲领八条目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7、素丝论

思考题:

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评述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3、简述孔子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

4、简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5、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6、简述孟子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的思想。

7、比较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论和教育作用的思想。

8、评述《学记》中关于教学的思想。

9、评述《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10、简述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第三讲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我国古代的文教政策

一、秦代:

“书同文,行同伦”;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汉代:

独尊儒术:

董仲舒根据当时政治需要,把“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原始儒学改造成夹杂大量迷信成分的神学化儒学,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建元五年(前136年),西汉政府决定专置五经博士,从而结束了延设百家博士的局面,儒学独尊政策得以确立。

在这个政策指导下,儒经受到极大地尊崇,并得到广泛地传播。

经学的昌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教育目的、内容及教材空前地统一起来,学校教育基本上成了经学教育。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和实施,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兴太学:

公元前124年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

重选举:

察举制正式确立,成为两汉仕进制度的主体。

三、魏晋南北朝:

离乱年代,没有统一的文教政策。

玄学兴起,儒学地位下降,文化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四、隋唐:

重振儒术:

专设孔子庙,封孔子为“文宣王”;重用儒生;编辑《五经正义》、《五经定本》。

兼重佛老:

促进了儒、佛、道三种文化的融合。

五、宋:

重文教,抑武事: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尊孔崇儒:

提倡儒佛道融合,促成了理学思想的产生。

理学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佛教和道教思想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思想产生于北宋,形成于南宋。

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在、程颐、程颢、朱熹等。

朱熹集其大成,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

元、明、清各代均崇奉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文教政策的主要依据。

至南宋,理学思想分为两大派别,后世称之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在元、明、清三朝占统治地位的是程朱理学。

六、元:

“遵用汉法”,理学成为元代统治者的“治国安民”之道,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官方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七、明清:

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第二节我国古代的官学制度

一、汉代的官学制度:

(一)中央官学:

1、太学:

1)创建和发展:

公元前124年创建;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达到学生人数三万多人。

2)太学的师生:

教师称博士,有“严于择师”的传统;学生称博士弟子,或太学生、诸生。

3)教学内容:

经学,又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太学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4)教学方法:

口授,规定有严格的“师法”和“家法”。

5)管理与考试:

管理松散;考试的方式主要有射策和对策。

2、宫邸学:

东汉永平九年(66年)创设,又称四姓小侯学,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

3、鸿都门学:

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创置,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

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是近代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

(二)地方官学:

起始于文翁兴学。

建制:

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均置经师一人。

乡(亭、里)设庠,聚设序,均置《孝经》师一人。

二、魏晋南北朝:

官学的发展时兴时废。

1、西晋的国子学:

创设于276年,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另设国子学之始。

2、南朝宋朝的四学馆:

创设于438年。

分儒学馆、史学馆、玄学馆、文学馆。

又于470年设“总明观”,分设玄、儒、文、史、阴阳五部学。

3、北魏的州郡学和四门学:

三、隋唐:

(一)官学制度:

1、中央官学:

“六学二馆”:

国子监下设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属于直系。

东宫设有弘文馆,门下省设有崇文馆,亦为皇族子弟受教之所,属于旁系。

国子监的前身是隋文帝时期创设的国子寺。

2、地方官学:

府、县两级均设有学校。

(二)唐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1、封建的等级性加强了。

2、儒家思想继续支配学校教育。

3、专科学校在制度上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