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故事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136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成语故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国成语故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国成语故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国成语故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国成语故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成语故事1.docx

《三国成语故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成语故事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成语故事1.docx

三国成语故事1

三国成语故事

三国成语故事

三国成语故事1

如鱼得水的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为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特意拜访隐居的诸葛亮,请他出山。

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第三次去,才见了面。

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

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

孔明竭力地辅佐刘备,而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却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的不悦。

他们不时在刘备面前,表现出不满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张飞,更是满腹牢骚。

刘备耐心地作了解释,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鱼,把孔明比做水,反复说明,孔明的才识与胆略,对自己完成夺取天下大业之重要。

他说:

“我刘备有了孔明,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说了。

”以后,刘备在孔明的辅佐下,东联北伐,占荆州,取益州,军事上节节胜利,势力不断扩大,最终与魏、吴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成语“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三国成语故事2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

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们说:

"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三国成语故事3

步步为营

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

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

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离开不清楚敌人的,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

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出击,并写信告诫,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

夏侯渊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

他让夏侯尚去引诱黄忠,自己乘机大伏击。

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了当,被夏侯渊活捉。

黄忠很着急,采纳法正的意见,大队伍的所有钱物都赐给全军将士,将士们一时间斗志昂扬,决心死战到底。

当天,队伍就启程了。

每行走一段路程就设下一道营垒,然后又继续向前推进。

黄忠行军谨慎,防备又严密。

夏侯渊不听张颌劝阻,轻率出击,不仅吃了败战,还伤了部将夏侯尚。

黄忠的队伍顺利推进到定军山下,夺取了定军山对面的高山。

万死不辞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

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

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

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

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

王允问道:

“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

“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

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

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

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

貂蝉慌忙扶起。

王允流着眼泪说:

“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

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

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

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

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

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

“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

”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士别三日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

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

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跟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

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谋略,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

”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户枢不朽

三国时期,广陵的吴普、彭城的樊阿都跟着华佗学医。

吴普按照华佗的医术治病,病人大多都好了。

华佗对吴普说:

“人的身体应当活动,只是不应当过度。

活动活动,五谷之气得以消化,血脉得以通畅,疾病就不容易萌生,好比转动的门轴不易腐朽一样。

所以古代的方术之士做通导吐纳的功夫,模仿熊攀树木、鸱鸟回头的动作,来舒展身腰,活动关节,为的是不易衰老。

我有一套方法,叫五禽戏,第一个叫虎功,第二个叫鹿功,第三个叫熊功,第四个叫猿功,第五个叫鸟功,也是用来祛除疾病,并且有利腿脚,起到通导吐纳作用的。

身体不舒服时,起来做一套禽戏,全身热汗沾衣,敷一些粉,会通体轻快,肚子也想吃饭了。

吴普照着这套功夫做,活了九十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完整坚固。

三国成语故事4

兵贵神速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东汉末年,混居在辽西、辽东、右北平(今辽宁)三个郡的乌桓(古代北方一支少数民族)经常进犯中原,烧杀掠夺,危及当地百妖生活和社会稳定。

公元207年,汉丞相曹操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北征三郡乌桓,以彻底根除北方的隐患。

由于此番出征,曹操的人马和粮草辎重太多,行军速度太慢,走了一个月,才到达易城(今河北雄县)。

军师郭嘉见此情况非常着急,就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我们应该赶紧把大量沉重繁杂的物资和行李卸掉,派出轻骑兵日夜兼程前进,这样才能趁敌不备取得胜利。

"曹操采用了他的意见,亲自带领几千名精兵良将轻装北进,终于出其不意地消灭了三郡乌桓。

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打伏用兵贵在行动要特别迅速。

开诚布公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用。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

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马谡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

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

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

诸葛亮自已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

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

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

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谈笑自若

三国时期,东吴有一员叫甘宁的大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

因有战功,被任命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被迫向江陵撤退。

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内)。

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奋勇击退了吴军的先头。

吴军大都督周瑜大怒,准备与曹仁一决高下。

甘宁根据当时的形势,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

大都督周瑜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

甘宁领兵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

曹洪败走,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这样就对南郡造成很大威胁。

但是当时甘宁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过千人。

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为了夺回夷陵,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

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

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

这时,城中吴军将士都有些紧张和害怕,只有甘宁一个人同平常一样,谈话笑容非常自然,一点也不紧张恐惧。

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

由于甘宁率军沉着顽强的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

后来,甘宁派人突围向周瑜告急,周瑜即刻发兵前来解围,最终赢得了胜利。

三国成语故事5

马跃檀溪

有次打仗,刘备缴获一匹名叫"的卢"的千里马。

荆州刺史刘表看后禁不住连声称赞。

刘备见刘表如此喜欢,将此马送给了刘表。

刘表手下有一人颇懂相马术,言此马有妨主之相,劝刘表将马还给刘备。

刘表的夫人蔡氏和其兄蔡瑁早有杀害刘备之心。

一次,刘表请刘备代替他到襄阳去会见百官,蔡氏兄妹觉得这是杀害刘备的好机会。

该城西门外有一条檀溪河,河宽水急,不易通过。

蔡氏兄妹在东、南、北门派重兵把守,只留西门,等待下手。

席间,一个叫伊籍的人来到刘备面前暗示,刘备假借更衣来到了后花园,伊籍附耳告诉刘备:

"蔡瑁设计害你,已在东南北三个门派人把守,你只能出西门,快逃!

"刘备大惊,策马跑出西门,行数里被檀溪河阻住去路,这时追兵赶来,刘备急打马过溪,没走几步,马失前蹄。

刘备大呼:

"的卢,的卢,今日果然害我!

"话音刚落,只见马从水中一跃数丈,飞身上了西岸,摆脱了追兵

设连环计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

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但又苦于无好计可施。

司徒王允,深夜独自到花园,望着天空一轮明月,心想着国家大事,不觉悄然泪下,他忽然听见牡丹亭处有人长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家中十六岁的美丽歌女貂蝉。

问她为何长叹,貂蝉跪道:

"我自入府,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不知如何报答才好。

最近见大人总是愁眉不展,一定是有难办的大事,但又不敢问,故而长叹,如果我能与大人分忧就好了。

"

王允一听,猛然醒悟说:

"没想到汉朝天下,竟在一个女子手中啊!

"他把貂蝉领到亭内,跪在地上给貂蝉叩头。

貂蝉忙问:

"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有用我之处,尽管吩咐。

"王允见貂蝉十分坚决,就说:

"董卓和吕布都是好色之徒。

我收你为义女,先把你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你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

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

"貂蝉听后,满口答应,并发誓说:

"如果我不按大人说的去做,不报大义,我当被乱刀砍死!

"这就是王允和貂蝉共同定下的连环计,最后除掉了董卓。

曹操献刀

统帅二十万西凉大军的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乱进军洛阳,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自封为相国。

他欺主弄权,残暴凶狠;朝中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

校尉曹操,足智多谋并早有杀董卓之心。

一日,曹操借王司徒宝刀一口,藏刀来到相府。

他走到小阁,见董卓坐在床上,义子吕布侍立于侧。

董卓问曹操为何来迟,曹操说:

"马走不快,所以迟了。

"

董卓听后,命吕布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答应着出去了。

曹操心想,老贼该死,欲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没敢妄动,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机会。

董卓身体肥胖,不能久坐,不一会,即侧身而卧。

曹操见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急问:

"你要干什么?

"这时吕布也牵马回来。

曹操急中生智说:

"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接刀一看,长有盈尺,锋利无比,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

"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往东南疾去。

吕布对董卓说:

"曹操有行刺之举。

"董卓说:

"我也怀疑。

"于是派人去追。

此时曹操已飞马奔出东门,逃得无影无踪了。

三国成语故事6

一天,司马文王问刘禅:

“你很思念蜀国吗?

”刘禅说:

“这里很快乐,我不思念蜀国。

”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

“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

‘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等到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说完并闭上眼睛,想装出要哭的样子。

司马昭于是说:

“为何你刚才所说的话,像是郤正的语气呢?

”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

“您的话确实没有错。

”左右的人都笑了。

三国成语故事7

引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

孔明接入小舟对坐。

肃曰:

“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孔明曰:

“便是亮亦未与都督贺喜。

”肃曰:

“何喜?

”孔明曰:

“公瑾使先生来探亮知也不知,便是这件事可贺喜耳。

”諕得鲁肃失色问曰:

“先生何由知之?

”孔明曰:

“这条计只好弄蒋干。

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

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

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鲁肃听了,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别孔明而回。

孔明嘱曰:

“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

恐公瑾心怀妒忌,又要寻事害亮。

”鲁肃应诺而去,回见周瑜,把上项事只得实说了。

瑜大惊曰:

“此人决不可留!

吾决意斩之!

”肃劝曰:

“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

”瑜曰:

“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肃曰:

“何以公道斩之?

”瑜曰:

“子敬休问,来日便见。

次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教请孔明议事。

孔明欣然而至。

坐定,瑜问孔明曰:

“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孔明曰:

“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瑜曰:

“先生之言,甚合愚意。

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

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孔明曰:

“都督见委,自当效劳。

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瑜曰:

“十日之内,可完办否?

”孔明曰:

“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瑜曰:

“先生料几日可完办?

”孔明曰:

“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

”瑜曰:

“军中无戏言。

”孔明曰:

“怎敢戏都督!

愿纳军令状:

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

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

“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孔明曰:

“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

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

”饮了数杯,辞去。

鲁肃曰:

“此人莫非诈乎?

”瑜曰:

“他自送死,非我逼他。

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

我只分付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

如此,必然误了日期。

那时定罪,有何理说?

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肃领命来见孔明。

孔明曰:

“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

不想子敬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

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

子敬只得救我!

”肃曰:

“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

”孔明曰:

“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

吾别有妙用。

第三日保管有十万枝箭。

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

”肃允诺,却不解其意,回报周瑜,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只言:

“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胶漆等物,自有道理。

”瑜大疑曰:

“且看他三日后如何回覆我!

却说鲁肃私自拨轻快船二十只,各船三十余人,并布幔束草等物,尽皆齐备,候孔明调用。

第一日却不见孔明动静;第二日亦只不动。

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

肃问曰:

“公召我来何意?

”孔明曰:

“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肃曰:

“何处去取?

”孔明曰:

“子敬休问,前去便见。

”遂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

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前人有篇《大雾垂江赋》曰:

“大哉长江!

西接岷、峨,南控三吴,北带九河。

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

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

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也。

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

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

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

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

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

鲸鲵出水而腾波,蛟龙潜渊而吐气。

又如梅霖收溽,春阴酿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

东失柴桑之岸,南无夏口之山。

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

甚则穹吴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

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

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

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

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

乃能中隐毒蛇,因之而为瘴疠;内藏妖魅,凭之而为祸害。

降疾厄于人间,起风尘于塞外。

小民遇之夭伤,大人观之感慨。

盖将返元气于洪荒,混天地为大块。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

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鲁肃惊曰:

“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孔明笑曰:

“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

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

操传令曰:

“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乱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

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

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

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

“谢丞相箭!

”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曹操懊悔不已。

却说孔明回船谓鲁肃曰:

“每船上箭约五六千矣。

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

明日即将来射曹军,却不甚便!

”肃曰:

“先生真神人也!

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

”孔明曰: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

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

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鲁肃拜服。

船到岸时,周瑜已差五百军在江边等候搬箭。

孔明教于船上取之,可得十余万枝,都搬入中军帐交纳。

鲁肃人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

瑜大惊,慨然叹曰:

“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后人有诗赞曰: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少顷,孔明入寨见周瑜。

瑜下帐迎之,称羡曰:

“先生神算,使人敬服。

”孔明曰:

“诡谲小计,何足为奇。

”[1]

故事翻译

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支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

“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他表示:

“只须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

”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枝箭,因此,诸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

“三日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枝箭?

还望子敬救我!

”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

“你自取其祸,叫我如何救你?

”诸葛亮说:

“只望你借给我二十只船,每船配置三十名军士,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竖在船的两舷。

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十万支箭。

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

鲁肃不解地问:

“到何处去取?

”诸葛亮回答道:

“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

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

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

“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

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

他急调旱寨的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

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

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

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

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

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

“谢曹丞相赐箭!

”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几万枝,为时不过三天。

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

诸葛亮对鲁肃讲:

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理,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

更擅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

他最后说:

“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瑾岂能害我!

”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自叹不如。

三国成语故事8

刮目相看出自三国东吴軍师鲁肃之口。

东吴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于繁忙的軍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越读越起劲。

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

軍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

部下有人建议,吕将軍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

鲁肃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

席上,吕蒙问:

軍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

鲁肃答道:

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到时再说吧!

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

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战略应该早定,决不能仓促从事啊!

并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

鲁肃听了,非常折服,并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

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三国成语故事9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

项羽)

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

“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

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释义:

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

项羽)

释义:

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一战。

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

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包围。

被项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

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

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