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风光通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57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25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黎风光通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昌黎风光通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昌黎风光通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昌黎风光通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昌黎风光通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黎风光通览.docx

《昌黎风光通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黎风光通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昌黎风光通览.docx

昌黎风光通览

昌黎风光通览

(初稿)

中共昌黎县委宣传部

2007年5月

目录

谈山论海话昌黎

  得天独厚的形胜之地

  天造地设的秀美山川

   昌黎秀美山川的成因

   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碣石山

   风光独特的黄金海岸

   滦河与大海交汇的地方

   渤海沿岸独一无二的泻湖——七里海

  美誉远播的“花果之乡”

  闻名遐迩的“文化县”

  “中国第一红”的诞生之地

  旅游业的开发与崛起

  昌黎县城的今昔变化

神岳碣石的名胜奇景

  碣石山的名胜古迹

  碣石古十景

   “蓬莱第一关”——碣石门

   千年古刹水岩寺

   景色幽然龙潭洞

   登碣石而小沧海

  红色旅游圣地——五峰山

  幽静典雅的五峰山韩文公祠

   李大钊与“人间奇境”五峰山

   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

   五峰山的主要景点及自然景观

  迷人的北国胜境——葡萄沟

  昌黎葡萄沟的发现与开发

  昌黎葡萄沟的昨天与今天

   昌黎葡萄沟的秀美风光

  别开生面的游春胜地正明山

黄金海岸的旖旎风光

  “中国第一滑”与国际滑沙活动中心

  “京东大漠”——翡翠岛

  金沙湾沙雕大世界

  碧水湾与黄金海岸的“小木屋”

  观鸟胜地——七里海与滦河口

韵致独异的葡萄酒庄园之旅

  华夏庄园与亚洲大酒窖

  充满异国风情的朗格斯酒庄

  “中国第一堡”——耿氏酒堡

古城昌黎的景色与地方特产

  昌黎县城的古迹与遗址

  “雄表一邑”的源影寺塔

  昌黎韩文公祠史话

  东山公园与乐寿山

  私立昌黎汇文中学旧址

  饺子大师“赵老二”与赵家馆饺子

  昌黎地方名产——杜家香油

  传统风味食品——齐家元宵

境内其他景物与古迹

  詹天佑与滦河铁路大桥

  武山与阇黎洞

  “龙山塔峙”与“鱼骨石成”

  靖安与古柳城

  封王台遗址

  李埝坨温泉

  双阳塔

  韩超故里——韩营

  团林史话

  虹桥的趣闻与传说

  辽代古槐与文冠果、明开夜合

谈山论海话昌黎

得天独厚的形地之地

  

  在祖国美丽而辽阔的内海——渤海的沿岸地区,能够把巍峨的高山与浩瀚的大海比较紧密地连在一起的地方,除了有着“天下第一关”美称的万里长城之首山海关,就是古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所说的“列郡谁能比,雄关赖此存”的形胜之地昌黎了。

  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昌黎县,是闻名全国的“花果之乡”,是祖国北方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的古老县份之一。

  如今为北方著名的港口、旅游和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市西南部辖区的昌黎县,位于东经118°45′至119°20′、北纬39°23′至39°47′之间,恰恰坐落在辽西走廊南端的入口部位,自古地当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连接地带的交通冲要,有着比较显要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昌黎县境北枕燕山山脉伸向海畔的突起支脉——碣石山逶迤挺拔的群峰,东临一览无既的滔滔渤海,西带华北第二大河——古称“濡水”的滦河,南衔渤海沿岸独一无二的泻湖——七里海,以及曲折萦绕在山海夹成的沃野平川之间的滦河的入海口,可谓山雄水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昌黎县西隔滦河与今属唐山市管辖的滦县和滦南县相邻,南以滦河与今属唐山市管辖的乐亭县交界,西北与同属秦皇岛市管辖的卢龙县接壤,东北与同属秦皇岛市管辖的抚宁县毗连,县境东西长50.5公里,南北宽47.5公里,县域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人口55万,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余为回、满、蒙、壮等少数民族。

全县建有昌黎、龙家店、安山、靖安、朱各庄、新集、荒佃庄、茹荷、刘台庄、泥井、大蒲河等11个镇,两山、十里铺、马坨店、团林、葛条港等5个乡,并设有城郊区,建有445个行政村,耕地总面积为94万亩。

  作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中心的昌黎县城,位于北纬39°42′、东经119°09′,坐落在位居县境北部偏东的碣石山前阶地。

  昌黎县城北以巍峨高耸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及与之颠连的诸多奇险山峰为天然屏障,南有自西向东流往渤海的饮马河环绕,有着辽金时代的源影寺塔高高矗立的古城新区镶嵌在名山与胜水之间,显得格外秀美、瑰丽。

  昌黎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显明,其东北偏南距秦皇岛市区45公里,西偏南距唐山市区82公里,西南偏北距天津177公里,西偏北距首都北京234公里,西南偏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438公里。

此外,昌黎县城东偏北距北戴河海滨28公里,东北偏南距山海关59公里,离秦皇岛市两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的路程均比较近便。

  昌黎县城及整个昌黎县境的铁路、公路交通都相当发达。

  北京至哈尔滨的关内外铁路交通主动脉——京哈铁路,由山海关跨越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而通往广州的南北沿海地区公路交通干线——205国道,并行从昌黎城区和整个昌黎县境穿越;连接燕山深处的青龙满族自治县与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之间交通的青乐公路,经抚宁、昌黎县境,在昌黎县城与205国道交叉。

在昌黎县境西北,顺205国道修有通往古城卢龙的昌卢公路;在昌黎县东南部的沿海地区,修有贯通黄金海岸北、中、南旅游开发区和规划区,北偏东连通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和山海关,南偏西接往乐亭、滦南、唐海等县的建筑标准较高的沿海公路,而穿越县境东部和南部的秦皇岛至天津的沿海高速公路也已通车。

此外,昌黎县城北距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建成的京哈高速公路仅20公里,城东修有等级较高的京哈高速公路引线——由抚宁县境经昌黎县城通往黄金海岸旅游区的抚昌黄公路;县城与各主要乡镇,各个乡镇之间,均设有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19世纪90年代中期设在昌黎县城南关的昌黎车站,为京哈铁路线沿线的一个重要停车站,每天在此停留的特别、快速和普通旅客快车,以及普通旅客慢车等客用列车有40趟左右。

此外,在昌黎县境内,还设有张家庄、后封台、九龙山、朱各庄等车站。

  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长期以来为繁荣与发展昌黎城乡的经济、文化和贸易,加强昌黎同周围地区,特别是秦皇岛和北京、天津、唐山等地,以及东北一些主要城市与地区之间的联系,开设了比较顺畅、便捷的桥梁和通衢。

改革开放以来,昌黎县境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形成了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县域经济,其中以旅游业的发展、“中国干红城”的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

  昌黎县的历史比较悠久,境内多有新、旧石器时代和殷商、战国等时期的文物发掘。

  据史书记载,今昌黎地在唐尧时属冀州,虞舜时属营州,夏禹时属冀州,为远离中原的碣石之地;商代和西周时,这里为商王朝在北方建立的同姓诸侯国——孤竹国属地;到春秋时孤竹国消亡以后,改属周王朝在北方建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管辖,到战国后期划属燕国设置的辽西郡辖境。

秦朝统一中国后,这里仍属辽西郡,约为肥如县境。

西汉时,今昌黎境被置为辽西郡絫县;东汉时,絫县因西汉后期的海侵被撤销,县域并入同属辽西郡的临渝县境。

西晋时,这里改为辽西郡海阳县地;十六国时,仍为海阳县地;北魏时,改属平州暨辽西郡首城肥如县地。

隋朝时,随同肥如县并入北平郡首城新昌(后易名“卢龙”)县境;唐初随同卢龙县改属河北道平州管辖;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改为平州增置的石城县地。

到唐朝后期,与平州相邻的营州屡遭失陷,原设在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的营州治所几经侨置,落在今昌黎县城所在地;至此,今昌黎地开始以“营州”名世。

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契丹君主耶律阿保机占领唐朝的侨置营州之地,在此设立了营州邻海军,并把从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掠来的3000俘户安置于此,建立广宁县管辖。

自此,今昌黎境成为辽国的营州和广宁县地。

  12世纪20年代初期,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在占领这一带之后决定在新占领的汉人地区仍执行汉制。

天辅七年(1123年),金太祖完颜阿骨达“踵辽南院之旧”,置枢密院于广宁县城。

金皇统二年(1142年),仅领广宁一县的营州废置,广宁县直隶治所设在卢龙县城的平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世宗完颜雍以广宁县与府治设在今辽宁省北宁市城区(原北镇县城)的广宁府重名,以侨置于此之前的营州城曾为北魏至隋朝初年的昌黎郡治所,启用取“黎庶昌盛”之意的古昌黎之名,改广宁县为昌黎县,“昌黎”遂成为这块山川秀美的形胜之地的定称。

元朝时,平州被改建为兴平府、平滦路,后又易名永平路,直隶中书省。

昌黎在至元年间,与抚宁、海山两县历经几次并、分,最终纳入海山县大部分县境,并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被改置为滦州领县。

明朝建立后,永平路改设为平滦府,旋即又改称永平府,在永乐年间又成为畿辅重地;洪武初年,昌黎县脱离滦州辖领,与仍领县乐亭的滦州和卢龙、迁安、抚宁等县同属府治设在卢龙县城的永平府辖管。

到清朝时,昌黎与卢龙、迁安、滦州、抚宁和不再为滦州领县的乐亭,以及在山海关地区新设置的临榆县,成为永平府管辖的七州、县之一。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昌黎改属直隶省公署统辖,相继由渤海观察使、渤海道管理;1928年8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昌黎县成为河北省辖县;1935年11月,“冀东事变”发生后,昌黎成为由日本侵略者嗾使汉奸殷汝耕在通州成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县,1938年又改属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辖制下的河北省冀东道。

在抗日战争的中期和后期,昌黎县的山区、沿海、沿河和一些平原地区,相继被开辟成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与卢龙、迁安、抚宁、丰润、临榆、乐亭等县先后建立了迁卢抚昌(后改建为卢抚昌)、丰滦昌乐、临抚昌、昌乐、抚昌等抗日联合县。

1945年9月,昌黎县民主政府在姜各庄成立,属在解放区建立的冀东区行署第十三专员公署辖管;1945年11月,由国民党把持的国民政府在昌黎县城恢复了旧有统治。

1948年9月,昌黎县全境解放;同年11月,昌黎县城被建为昌黎市,成为冀东区行署第十二专员公署驻地。

1949年6月,昌黎市建置撤销,并入昌黎县,县城改设为城关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昌黎县划属唐山专区,昌黎城关成为中共唐山地委和唐山专员公署驻地,变成了唐山专区的首城。

  新中国成立后,昌黎县的滦河彼岸地区全部划入乐亭县辖境,西北部的主要丘陵地带划属卢龙县管辖;县城依然为中共唐山地委和唐山专员公署驻地,直至1958年4月唐山市、秦皇岛市划属唐山专区,地委和专署迁到唐山市区为止。

1958年11月,卢龙县大部分地区和抚宁县洋河以西地区并入昌黎县,昌黎县成为唐山市与秦皇岛市之间独一无二的大县。

1960年4月,唐山专区撤销,昌黎县改属唐山市。

1961年5月,唐山专区复设;同年7月,卢龙、抚宁两县重新设置,昌黎县恢复原区域,仍属唐山专区管辖。

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1983年5月,唐山地区被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昌黎县与卢龙县、抚宁县和原承德地区的青龙县一起划归秦皇岛市管辖。

1984年5月,秦皇岛市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8年3月,国务院决定扩大沿海经济开放范围,确定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昌黎县名列其中,由此成为向整个世界敞开门户的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县。

现在,经过改革、开放时代大潮的洗礼,地处连结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区的冀东经济走廊显要位置的昌黎,正在向建设一个具备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雏形的、经济繁荣、生态优良、旅游发达、文明开放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迈进。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历史的昌黎,不愧为祖国北方的一块富饶美丽的宝地。

  

天造地设的秀美山川

  

  山峻,海阔,河长,湖美,川平,在一个121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能够有如此秀美的天造地设的山川,是昌黎的独到之处。

在方圆仅仅百里的范围之内,一个地方能够拥有这样丰满、多彩的地形地貌,这不仅在祖国北方的沿海地区少有,即便是在全国的整个大陆地区也属罕见。

  

昌黎秀美山川的成因

  

  据考察,有着如此秀美山川的昌黎县境的地质基础十分古老。

  大概在距今约36.5亿年至20.5亿年的地球童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