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4783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84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诊断学总结.docx

实验诊断学总结

实验诊断学

第四篇实验诊断

第1章概论

1、实验诊断:

指医师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包括实验室前、临床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2、※影响实验诊断的因素:

①实验室前因素:

医生、护士、患者、医辅中心

②实验室因素:

仪器、人员技术、质控、合格标本

③实验室后因素:

检测结果审核发出、临床沟通与咨询

3、患者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血液标本

(1)种类:

①全血:

用于对血细胞成分的检查

②血清:

用于大部分临床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③血浆:

用于凝血因子测定和游离血红蛋白以及部分临床生化检查

(2)采血部位:

①毛细血管采血:

主要用于床边项目和急诊项目,代表局部的状态

②静脉采血:

需血量较多时采用。

通常在肘部静脉、腕部静脉或手背静脉,婴幼儿在颈外静脉采血

③动脉采血:

常用于血气分析。

多在股A穿刺采血,也用肱A或桡A

(3)采血时间:

①空腹采血:

是指在禁食8小时后空腹采取的标本,一般在晨起早餐前采血

②特定时间采血:

如检查微丝蚴需在半夜唤醒后采标本

③急诊采血:

不受时间限制

(4)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①抗凝剂:

采用全血或血浆标本时,应将采集的标本立即注入含抗凝剂的试管中并充分混匀。

常用的抗凝剂有草酸盐、枸橼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

②及时送检和检查

③微生物检验的血标本:

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并防止标本的污染

(2)骨髓标本:

由骨髓穿刺获得

①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立即制片

②骨髓细菌培养:

防治注入时污染

③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

肝素抗凝

(3)排泄物、体液标本:

括尿液、粪便、脑脊液、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浆膜腔积液、精液、前列腺、阴道分泌物等标本。

4、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⑴诊断目的的实验选择:

①为了排除某种疾病的诊断选灵敏度高的实验。

②为了确诊某种疾病的诊断选特异性高的实验。

⑵监测目的的实验选择:

精密度和准确度比实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预示值更重要。

⑶筛选目的的实验选择:

①以发现某种疾病的病例为目的—灵敏度高的实验

②不希望出现假阳性结果为目的—特异性高的实验

筛选实验无固定不变的原则可循,关键是你的病人能否从早期诊断中受益。

5、※实验诊断参考值范围与医学决定水平

①参考范围:

检验的最终目的是衡量受检标本的结果是否异常,因此各检验项目都应有判断标准,即所谓的参考范围或参考值。

②医学决定水平:

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

③危急值:

是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医师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危急值。

第2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1节血液一般检测

1、※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

(1)参考值

(2)临床意义

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A生理性增多:

a精神因素:

肾上腺素增多→RBC、Hb增多

b胎儿、新生儿:

EPO代偿性增多→RBC、Hb增多

c剧烈运动和劳动:

EPO代偿性增多→RBC、Hb增多

d气压降低:

EPO代偿性增多→RBC、Hb增多

B病理性增多:

a相对性增多:

脱水(严重呕吐、多次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血浆容量减少

b绝对性增多: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A生理性减少:

15岁以前儿童;妊娠中、后期;部分老年人

B病理性减少:

见于各种贫血

③※红细胞形态改变

a嗜碱性点彩:

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噬碱性点状物质,为核糖体聚集。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及铅中毒。

b染色体小体:

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是核的残余物。

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

cCabot环:

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红色线状体,环形或8字形。

2、白细胞的检测

(1)※白细胞计数

(2)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

①※生理性增多:

a年龄:

新生儿b剧烈运动或疼痛时升高c情绪激动时较高

d高温或严寒时可暂时性升高e妊娠与分娩时升高

f日间变化:

安静和休息时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

②※病理性增多:

a急性感染或炎症:

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化脓性球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b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坏死:

严重外伤、急性溶血、急性心梗

c急性大出血:

缺氧和机体的应激反应

d急性中毒:

分为内源性(尿毒症)和外源性(药物)

e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③粒细胞减少症:

NEU绝对值低于1.5×109/L

粒细胞缺乏症:

NEU绝对值低于0.5×109/L

④※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

a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病毒、G-菌、原虫感染

b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

c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X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重金属

d单核-豚鼠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

e自身免疫病:

SLE

⑤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a核象:

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核象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正常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3叶的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比值为1:

13。

b分类:

核左移→外周血不分叶核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5%。

核右移→外周血分叶核分叶过多,为5叶或以上者百分率超过3%。

c临床意义:

⑥※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异常

a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发生在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对观察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可同时出现细胞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

※补:

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粗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色呈深紫红或紫黑色。

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胞质或胞核中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可能是脂肪变性所致。

杜勒小体: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噬碱性区域。

核变性:

中性粒细胞胞核出现固缩、溶解、碎裂的现象。

b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核分叶多于5叶,甚而超过10叶以上。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性药物后。

c棒状小体: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细杆状小体,一个或多个,长约1~6um,一旦出现即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此种小体,而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可见到。

d其他:

与遗传有关

(3)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

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某些传染病、某些恶性肿瘤、血液病

②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伤寒、副伤寒初期

(4)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

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其他(内分泌疾病、某些传染病)

(5)※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淋巴细胞

①淋巴细胞的生理性增多:

儿童期较高,婴儿出生时淋巴细胞约占据35%,4-6天后可达50%,两种细胞比例大致相等。

至4-6岁后,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减低,粒细胞比例增高,逐渐达正常成人水平。

②淋巴细胞的病理性增多:

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③淋巴细胞减少:

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化脓性感染,免疫缺陷性疾病

④异形淋巴细胞:

外周血中有时可见到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aⅠ型(空泡型):

此型最为常见。

淋巴细胞胞体大小正常或稍大,多呈圆形。

胞核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粗糙,呈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中等,深蓝色,常有空泡,一般无颗粒。

bⅡ型(不规则型):

胞体较淋巴细胞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

胞核圆形、椭圆形,可见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浓染,可见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丰富,淡蓝色,边缘较深染,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

cⅢ型(幼稚型):

胞体较大,多呈圆形。

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可见1~2个核仁。

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不见颗粒,可见少数空泡。

⛳补: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

(6)※类白血病反应:

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白血病现的血象反应。

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伴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3、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1)网织红细胞:

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

(2)※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绝对数(24~84)×109/L

(3)※临床意义

①判断骨髓红系造血功能:

增高→红系造血旺盛;减少→造血功能减低

②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③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4、血小板的检测

(1)血小板计数(PC或PLT):

是计数单位容积周围血液血小板的数量。

参考值为(100~300)×109/L

(2)※临床意义:

(减少的意义是重点)

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红细胞沉降率(ESR或血沉率):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2)参考值:

男性0~15mm/1h末;女性0~20mm/1h末

(3)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变化:

A新生儿、妊娠3月以上或月经期、老年人:

ESR↑

B高原地区:

ESR↓

②病理性变化--ESR↑:

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

6、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

(1)※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用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即可测得。

①HCT增高:

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性增多

②HCT减低:

见于各种贫血

(2)※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①平均血细胞比容(MCV):

是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以飞升为单位,参考值为80-100fl

※②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是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以皮克为单位,参考值为27-31pg

※③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是指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克数)。

以g/L为单位,参考值为32-36%(320-360g/L)

※④临床意义: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第2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1、贫血

(1)定义: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RBC、Hb或HCT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或综合征。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种症状。

(2)贫血实验室检查内容及其选择和应用

①HGB、RBC、Hct是诊断贫血的主要依据

②MCV、MCH、MCHC三项平均值有助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③RBC计数对鉴别贫血的基本性质有重要意义

④血涂片RBC形态观察对贫血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⑤必要的生化学和免疫学检查,对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必不可少

⑥骨髓细胞学检查必须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溶血性贫血

(1)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

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

(2)筛查试验

3、红细胞膜缺陷的检测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参考区间】简易半定量法:

开始溶血→4.2~4.6g/L;完全溶血→2.8~3.4g/L

【临床意义】

①脆性增高:

主要见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部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②脆性减低:

主要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C、D、E病,低色素性贫血、阻塞性黄胆、脾切除术后等。

(2)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参考区间】未孵育50%溶血→4.00~4.45gNaCL/L

37℃孵育24h50%溶血→4.65~5.90gNaCL/L

【临床意义】本试验用于轻型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①脆性增高:

见于轻型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②脆性减低: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手术后。

(3)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本试验不够敏感和特异,仅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较大诊断价值,其他多仅作为筛选试验。

4、※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

(1)G-6-PD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G-6-PD缺陷见于蚕豆病、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利用此实验可对高发区域人群或疑诊的新生儿进行筛查。

(2)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和活性测定

荧光斑点不消失或时间延长说明丙酮酸激酶活性缺乏,中间缺乏(杂合子)时,荧光25~60分钟消失,严重缺乏(纯合子)时,荧光60分钟不消失。

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直接试验:

红细胞表面有不完全抗体。

间接试验:

血清中有不完全抗体。

【临床意义】正常人直接试验间接试验均阴性。

①直接试验阳性:

新生儿溶血、AIHA

②间接试验阳性:

新生儿溶血母体血清中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6、※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检测

(1)酸化溶血实验(Ham试验)

【临床意义】正常人—阴性;PNH—阳性

特异性高,是国内外公认的PNH确诊试验

(2)蔗糖溶血实验

【临床意义】正常人—阴性

是PNH的筛选试验,阳性要进一步做Ham试验

第3节骨髓细胞学检测

1、※骨髓穿刺的适应

【适应证】①外周血细胞成分及形态异常

②不明原因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③骨痛、骨质破坏、肾功能异常、黄疸、紫癜、血沉明显增加

④化疗后的疗效观察

⑤其他:

骨髓活检,寄生虫检查等

【禁忌症】严重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等,晚期妊娠

2、※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3、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成演变的一般规律

(1)细胞体积:

通常从原始到成熟,胞体由大逐渐变小;巨核细胞相反,细胞越成熟,胞体越大。

(2)细胞质

①量:

一般由少到多。

淋巴细胞变化不大。

②染色:

由深蓝色变浅染甚至变淡红色,红系最终变为桔红色。

③颗粒:

从无到有;由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红细胞系胞浆中不含颗粒。

(3)细胞核

①大小:

由大变小,有规则变为不规则,甚至分叶,巨核细胞相反,红系核变小,核形规则最终消失

②染色质:

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或聚集成块,着色由浅变深

③核仁:

由有到无,由清晰到模糊不清最后消失

④核膜:

由不明显到明显

(4)细胞核/细胞质比例:

由大变小,即核大质小到核小质大;巨核细胞相反

第3章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1节血管壁检测

1、出血时间测定(BT):

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

(1)【参考值】出血时间测定器法6.9±2.1min,超过9min为异常

(2)BT延长的临床意义:

①血小板明显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

③严重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

④血管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⑤药物干扰: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肝素等)和溶栓药

2、诊断试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测定

(1)原理:

在待测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加入一种吸附于乳胶颗粒上的特异性单抗,该单抗直接针对vWF的血小板结合位点。

正常情况下,乳胶颗粒在单抗作用下和待测血浆中的vWF发生聚集,受检血浆出现浊度变化。

以此反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

(2)参考值:

O型血正常人38-125.2%;其他血型正常人49.2-169.7%

(3)※临床意义:

结合vWF:

Ag、FVIII:

C检测,主要用于血管性血友病(VWD)的分型诊断

第2节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1、原理:

比浊法

2、※临床意义

(1)PAgT增高: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梗、心绞痛、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妊高症、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2)PAgT减低:

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值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第3节凝血因子检测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实验。

※【临床意义】

(1)APTT延长:

主要见于XII、XI、IX、VIII、X、V、II、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

尤其用于FVIII、IX、XI缺乏以及它们的抗凝物质增加。

是检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实验。

(2)APTT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但灵敏度和特异度差。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为常用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

(1)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受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秒)/正常人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秒)的比值。

参考值1.0±0.05。

(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PTRISI,参考值依ISI不同而异。

ISI即国际灵敏度指数。

ISI越小,组织凝血活酶的灵敏度越高。

因此,做PT检测时必须用标有ISI值的组织凝血活酶试剂。

※【临床意义】

(1)PT延长

A、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

B、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药物等。

(2)PT缩短:

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差。

(3)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国人以INR为2.0-2.5为宜。

一般不要>3.0。

3、血浆因子Ⅷ、IX、XI、和Ⅻ促凝活性测定

【临床意义】

(1)增高:

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DTV,肺栓塞,妊高症,晚期妊娠,口服避孕药,肾病综合症,恶性肿瘤以及肝脏疾病。

(2)减低

①FⅧ:

C减低:

见于血友病A、血管性血友病、血中存在因子Ⅷ抗体等。

②FIX:

C减低:

见于血友病B、肝脏病、维生素K缺乏症、DIC,口服抗凝药物等。

③FXI:

C减低:

见于因子XI缺乏症、肝脏疾病,DIC等。

④FⅫ:

C减低:

见于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某些血栓性疾病等。

4、※血浆因子II、V、VII、X促凝活性测定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主要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2)减低:

见于先天性因子II、V、VII、X缺乏,肝脏疾病,VK缺乏,DIC等。

5、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

※【参考值】WHO推荐用Clauss法(凝血酶比浊法):

2-4g/L

※【临床意义】

(1)增高:

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妊高症,急性肾炎,MDS,休克,急性感染,大手术后,恶性肿瘤等。

(2)减低:

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第4节抗凝系统检测

1、※血浆凝血酶时间(TT)测定

【临床意义】

(1)TT延长:

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时,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肝脏疾病,SLE等)。

(2)TT缩短:

无临床意义。

2、※APTT交叉实验

【原理】本试验是用于鉴别凝血因子缺乏或有抗凝物质存在。

延长的APTT,若能被1/2量的正常新鲜血浆所纠正,表示受检血浆中可能缺乏凝血因子;若不能纠正则表示受检血浆中可能存在抗凝物质。

第5节纤溶活性检测

1、※血浆D-二聚体测定

【原理】胶乳凝集法和ELISA

【参考值】ELISA法:

0~0.256mg/L。

※【临床意义】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排除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重要实验。

特异性低,敏感度高。

2、※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

【原理】采用胶乳凝集法

【参考值】<5mg/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肾脏疾病、溶栓治疗等。

第8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一期止血筛查试验的选择与应用2、二期止血筛查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3、纤溶亢进筛查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4、※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监测

(1)普通肝素(uFH):

首选APTT作为监测实验

(2)低分子量肝素(LMWH):

一般剂量不用,较大剂量的可选用因子Ⅹa抑制试验。

(3)血小板计数:

不低于50×109/L

(4)血浆AT活性测定:

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80%~120%为宜。

5、※口服抗凝药治疗的监测

INR:

2.0~2.5之间,一般不超过3.0,小于1.5表示抗凝无效。

6、※溶血栓治疗的监测

纤维蛋白原:

1.2-1.5g/LTT:

正常对照的1.5-2.5倍FDP:

300-400mg/L

7、※抗血小板药治疗的监测

临床上常用阿司匹林作为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可选用以下几种。

(1)出血时间(BT):

维持治疗前的1-2倍为宜

(2)血小板计数:

维持在50~60×109/L为宜。

(3)血小板聚集试验:

使其最大振幅降至基础对照的40%~50%为宜。

8、※降纤药治疗的监测

临床上常用的将纤药有东菱克栓酶和蝮蛇抗栓酶

(1)纤维蛋白原:

使其维持在1.0~1.5g/L为宜

(2)血小板计数:

使其维持在50~60×109/L为宜

第4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第1节尿液检测

1、※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1)清晨尿:

蛋白、细胞、管型

(2)随机尿:

门诊、急诊

(3)24小时尿:

尿蛋白、尿糖、电解质定量。

(4)清晨中段尿

(5)餐后尿:

病理性糖尿、尿蛋白

2、※尿液样本的收集

清洁样本采集部位:

收集尿液前应用肥皂洗手、清洁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

(1)避免污染:

应该避开月经、阴道分泌物、包皮垢、粪便、清洁剂等各种物质的污染,不能从尿布或便池内采集样本。

(2)使用合格的容器:

应用透明、不与尿液发生反应的惰性环保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容器,容器必须干燥、清洁、防渗防漏,可密封运送。

(3)特殊要求:

若需采集清洁尿,如中段尿、导尿样本或耻骨上段尿,一般应由医护人员操作,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

若采集幼儿尿,一般由儿科医护人员指导,使用小儿尿袋收集。

(4)晨尿为住院病人留尿的主要方法,早晨起床后收集第一次尿。

随机尿多为门诊就诊病人的留尿检验方法。

如果临床有需要,留取24h尿液,应充分混匀,并记录总尿量,取适量样本送检,一般5~10ml。

(5)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样本如不能及时检验,应正确保存,包括冷藏和加防腐剂。

(6)冷藏:

应封口后冰箱冷藏(2~8℃)储存。

2~8℃冷藏保存仅适合部分项目,不适合于胆红素和尿胆原,而且冷藏保存可令无定性尿酸盐和磷酸盐沉淀,影响显微镜检查。

(7)防腐剂

①甲醛:

又称福尔马林,对尿液中的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有较好的固定作用。

一般每升尿液加浓度为400g/L的甲醛溶液5~10ml。

②甲苯:

常用于尿糖、尿蛋白等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查,一般每升尿液中加甲苯5~20ml。

③麝香草酚:

可用于尿液显微镜检查,一般每升尿液中加麝香草酚0.1g。

3、一般性状检验——尿量

【参考值】正常人尿量为1000-2000ml/24h,平均1500ml。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