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9264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虹蝴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繁殖

2.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B.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

C.当镜筒下降时,眼睛要看着目镜

D.光线偏暗时,应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5.莲藕等水生植物往往有发达的通气结构,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

6.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线粒体

D.叶绿体

7.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阳光→草→兔→狐→细菌

B.草→狐→兔

C.草→鼠→鹰

D.鹰→蛇→鼠→草

8.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蚕豆叶片徒手切片可以观察到叶片的结构。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切成小长方形,夹在马铃薯小块的切缝中

B.左手捏紧马铃薯小块时,左手拇指要低于食指

C.能观察到蚕豆叶片有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

D.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0.如图是小蔡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A.步骤E中先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

B.为了清晰看到细胞内部结构,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C.步骤A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D.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须将载玻片向上方移

11.俄罗斯和我省之间的界江——黑龙江是一条美丽的河流,它属于()

A.城市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2.玻片标本上的“上”字,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A.上

B.十

C.下

D.

13.野慈姑与水稻相间生长,影响了稻苗的长势。

野慈姑与水稻的关系属于()

A.寄生

B.捕食

C.共生

D.竞争

14.糖拌番茄时,盘子里会有很多水,这些水主要是来自哪里

A.液泡液

B.细胞液

C.细胞质

D.细胞内液

15.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

A.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B.阳光普照所有生态系统

C.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发现了DDT

D.迁徙的大雁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16.白、黄、棕、黑不同人种肤色不同,根本原因()

A.生活环境不同

B.基因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

D.营养状况不同

17.某同学猜测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腹部,他捉了两只蝗虫,一只把腹部放在水里,一只把头部放在水里,一段时间后腹部放在水里蝗虫死亡,另一只生命活动正常。

他用了()研究方法验证了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腹部。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解剖法

D.比较法

18.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C.“地迥鷹犬疾,草深狐兔肥”,兔是胎生哺乳的恒温动物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1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装片,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目镜

和物镜的组合是()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6×、物镜40x

C.目镜16×、物镜10x

D.目镜10×、物镜40x

20.下列关于消费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消费者是指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B.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消费者

C.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D.凡是可利用现成有机物生存的生物就称消费者

21.如果设计一个实验:

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

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

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

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B.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23.对于探究实验中的假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假设是一种随意的猜想

B.假设可以与结果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C.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D.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24.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A.是不是有细胞构成

B.会不会生长

C.能不能繁殖

D.有没有生命

25.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组成染色体的物质是:

A.糖类和蛋白质

B.DNA和蛋白质

C.脂质和核酸

D.无机盐和DNA

二、判断题

26.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_____

三、综合题

27.据报道:

1952年1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3.8毫克,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

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_________有关,它被称为“_________”。

(2)酸雨将直接植物的_________。

要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应采取的措施过_________装置,减少_________等燃料燃烧的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28.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

如图为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请据图回答:

(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具有放大作用的[④]_________和[  ]________。

(2)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_________擦镜头。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与上图中的____(填A或B)相似。

(4)山楂素有“开胃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5]________中。

29.如图为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部分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植物体利用A的过程叫做_____。

除了图示的过程可以产生A,兔和鹿也能够通过_____产生A物质。

可见,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C类生物主要是指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分解者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中.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它可以用来________.   

(3)输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________通过________作用固定下来的.

31.请同学们依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填空:

(1)图A表示_____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图B表示为_____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_____.

(2)由

(1)推断,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为_____.

(3)图C中两种细胞比较,植物细胞除了有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_____;还有_____和液泡.

(4)图C中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5)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是由于[]_____的作用.

(6)目前在我国的身份证登记项目中登记了指纹信息,那么控制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储存在[]_____中.

(7)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细胞的各个结构又能够承担不同的功能,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_____的基本单位.

32.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

(1)图1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

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切取洋葱鳞片叶时常有刺激物喷出,这些刺激物来自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

(2)图2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将装片向_________平行移动;

(3)图3为A.B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的效果图,你认为_________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_________,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

四、实验探究题

33.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明同学用显微镜先后在视野中看到了下列不同的物像效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显微镜结构中,A的名称是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_。

(2)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

B.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C.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D.滴加碘液染色

E.盖上盖玻片

(3)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他应该转动___________,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但换成高倍物镜后,王刚发现,视野变暗了,这时他应该转动遮光器选择______光圈,同时转动反光镜选择______面镜。

34.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