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349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

A.42      B.5 2        C.62         D.7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原则。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和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执行具有内潜性,。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和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

32.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四、论述题(本题1小题,共10分)

39.什么是复述策略?

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6.D   7.   8.A   9.   10.D

11.C  12.A  13.C  14.  15.D  16.D  17.B  18.D  19.B   20.D

二、填空题.

21.循序渐进原则   .22.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3.语言、个体    24.逃避25.替代性强化   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创造性       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0.知识、评价

31.区分度       32.心理健康、社会行为                  33.他律道德

三、简答题

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

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

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要点】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37.【要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论述题

39.【要点】一、复述策略的定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2)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

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

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

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税收政策法规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

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实质教育论(知识为主)。

26.《学记》中:

“学而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

“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7.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土地出让政策法规。

30.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33.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要素:

知、情、意、行。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35.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36.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工作的教师。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幼儿政策与法规试题组织培养班级体。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形成正确的舆论。

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41.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并给予了理论化的回答: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从而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建立起了经典的课程研制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

①分析课程资源,确定基本目标;②选择学习经验;③组织学习经验;④评价学习结果。

(二)心理学

1.个性心理特征构成:

能力、气质、个性。

2.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谈梅生津。

5.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6.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与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

8.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不同,动机分高尚和低级。

9.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10.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言的客观学习的综合整体反映是知觉,如看见红旗、立即认识它。

12.“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人”写成“丫”对比。

13.远物模糊,近物清楚是空气透视。

14.感觉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15.看书用红笔划重点,利用知觉选择性。

16.坐车,近物快,远物慢。

月亮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17.云彩飘动,好象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18.注意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注意是组织特性。

19.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20.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畴狭窄。

21.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22.“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神机妙算,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23.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的主要是掌握概念。

24.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5.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6.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是表象。

27.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

28.“由骄兵想到必败”是因果联想。

29.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30.操作技能的特点: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31.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32.智力是一般智力的综合。

技能是一种熟练。

33.遗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34.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35.当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迁移程度,才能促进能力发展。

36.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是才能。

(智龄)

37(智商)= ——-——*100

(实龄)

38.在全人类中智力是常态状态分布。

39.出乎意料的夸张情景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40.情绪、情感内的中介是需要,心理基础是认识,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心境—激情—应激.

4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便运动。

4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便动作。

43.意志行动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44.“机敏、迅速合理处理问题的品质”是意志的果断性。

45.人的良好心志品质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46.“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47.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4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特性。

49.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0.“自私与秉公、勤劳懒惰、自负与自卑”是态度性格特征描述。

51.“不达目的不罢休”意志型性格。

52.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53.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咨询流派是精神分析。

54.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

第三部分:

教育法规。

主要包括:

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1组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 B.错

答案:

B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

C

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

A

第2组题

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 B.错

答案:

B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

答案:

C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答案:

A

第3组题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A

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理论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C

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

D

第4组题

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 B.错

答案:

B

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答案:

A

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理智

答案:

C

第5组题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对 B.错

答案:

A

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答案:

B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

B

第6组题

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A.对 B.错

答案:

B

2.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教育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班主任工作

答案:

C

3.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答案:

A

第7组题

1.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A.对 B.错

答案:

B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答案:

B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答案:

C

第8组题

1.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A.对 B.错

答案:

B

2.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最近效应

答案:

B

3.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

A.必修 33B.必修 1 1

C.选修 33D.选修 34

答案:

A

第9组题

1.解决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

A.对 B.错

答案:

A

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品德评价

答案:

A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答案:

B

第10组题

1.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A.对 B.错

答案:

A

2.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答案:

B

3.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答案:

A

第11组题

1.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提出的。

A.对 B.错

答案:

A

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答案:

A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答案:

A

第12组题

1.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

A.对 B.错

答案:

A

2.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教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学论

答案:

A

3.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答案:

D

第13组题

1.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A.对 B.错

答案:

B

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答案:

B

3.野战部队身穿迷彩服以达到与周围背景相混淆的效果,这主要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

B

第14组题

1.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A

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答案:

C

3.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

D

第15组题

1.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A.对 B.错

答案:

A

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主体性、示范性

C.长期性、间接性

答案:

B

3.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原型启发

答案:

B

第16组题

1.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A.对 B.错

答案:

B

2.“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理论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答案:

C

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A.自然适度 B.克服羞怯 C.真实坦诚 D.留有余地

答案:

A

第17组题

1.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A.对 B.错

答案:

A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答案:

C

3.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答案:

A

第18组题

1.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

A.对 B.错

答案:

B

2.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示范法

答案:

C

3.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答案:

B

第19组题

1.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A.对 B.错

答案:

B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答案:

A

3.智力测验中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是()

A.信度 B.效度 C.智商 D.常模

答案:

D

第20组题

1.行动研究法的操作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