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206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制造业工厂,并作为工业各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8916(所有部分)取水定额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0862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使用指南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工厂greenplant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

3.2绿色产品greenproduct在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废弃等不同环节中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环境影响小、对人体健康无害、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符合产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的产品。

4基本要求

4.1总则

绿色工厂(以下简称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制造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先选用绿色工艺、技术和设备,满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的综合评价要求。

绿色工厂评价体系框架

4.2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

工厂应依法设立,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

4.3管理职责

4.3.1最高管理者:

a)应通过下述方面证实其在绿色工厂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1)对绿色工厂的有效性负责;

2)确保建立绿色工厂建设、运维的方针和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3)确保将绿色工厂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4)确保可获得绿色工厂建设、运维所需的资源;

5)就有效开展绿色制造的重要性和符合绿色工厂要求的重要性进行

沟通;

6)确保工厂实现其开展绿色制造的预期结果;

7)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绿色工厂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8)促进持续改进;

9)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b)应确保在工厂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

分配的职

责和权限至少应包括下列事项:

1)确保工厂建设、运维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2)收集并保持工厂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证据;3)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绿色工厂的绩效,包括绿色制造绩效。

4.3.2工厂:

a)应设有绿色工厂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制造的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

b)应有开展绿色工厂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

可行时,指标应明确且可量化。

c)应传播绿色制造的概念和知识,定期为员工提供绿色制造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对教育和培训的结果进行考评。

5基础设施

5.1建筑

5.1.1一般要求

工厂的建筑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并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采光照明、绿化及场地、再生资源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建筑的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及可再生能源利用。

适用时,工厂的厂房应尽量采用多层建筑。

5.1.2新建、改建和扩建

工厂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等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要求。

注:

“三同时制度”是指相应设施与工业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5.2照明工厂的照明应满足以下要求:

a)工厂厂区及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应尽量考虑使用自然光,功率密度、照度、照度均匀度、炫光限制、光源颜色、反射比以及照明标准值等应符合GB50034规定;

b)不同的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

c)公共场所的照明应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自动调光等措施。

5.3设备

5.3.1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应符合产业准入要求,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5.3.2通用用能设备

通用用能设备应采用节能型产品或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

已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和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限期淘汰更新。

用能设备或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

5.3.3计量设备

工厂应依据GB17167、GB24789等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以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

能源及资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

5.3.4污染物处理设备

必要时,工厂应投入适宜的污染物处理设备,以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污染物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应与工厂生产排放相适应,设备应满足通用设备的节能方面的要求。

6管理体系

6.1一般要求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GB/T19001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8001的要求。

6.2环境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工厂的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4001的要求。

6.3能源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

工厂的能源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3331的要求。

7能源与资源投入

7.1能源投入

工厂应优化用能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投入,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

7.2资源投入

工厂应满足GB/T18916(所有部分)中对应本行业的取水定额要求。

工厂应减少材料、尤其是有害物质的使用,评估有害物质及化

学品减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行性,宜使用回收料、可回收材料替代新材料、不可回收材料,宜替代或减少全球增温潜势较高温室气体的使用。

7.3采购

工厂应制定并实施包括环保要求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

必要时,工厂向供方提供的采购信息应包含有害物质使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环保要求。

工厂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8产品

8.1一般要求

工厂宜生产符合绿色产品要求的产品。

8.2生态设计

工厂生产的产品宜进行生态设计。

8.3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工厂生产的产品应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8.4节能

工厂生产的产品若为用能产品,则应满足相关产品的能效标准要求。

8.5碳足迹

工厂宜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查,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

工厂应利用核查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改善。

8.6可回收利用率

工厂应按照GB/T20862的要求计算其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

并利用计算结果对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进行改善。

9环境排放

9.1大气污染物

工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9.2水体污染物

工厂的水体污染物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工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拆解处理标准要求。

工厂无法自行处理的,应将固体废弃物转交给具备相应能力和资质的处理厂进行处理。

9.4噪声

工厂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9.5温室气体

工厂应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

工厂应利用核查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改善。

10绩效

10.1一般要求

工厂应依据本标准提供的以下方法计算或评估其绩效,并利用结果进行绩效改善。

其中,各项绩效指标应至少满足行业准入要求,综合绩效指标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工厂应采用附录A的方法计算厂房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单位用地面积产能。

10.3原料无害化

工厂应采用附录A的方法计算绿色物料使用率。

10.4生产洁净化

工厂应采用附录A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10.5废物资源化

工厂应采用附录A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水回用率。

10.6能源低碳化

工厂应采用附录A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

11.1评价要求

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宜根据各行业或地方的不同特点制定评价导则,并应制定相应的具体评价方案。

其中,评价导则应围绕本标准第4章〜第10章明确行业或地方的特性要求,评价方案应明确评价的具体指标值和权重值、综合评分标准等。

评价方案应至少包括基本要求以及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6个方面,依据本标准第4章〜第10章的要求,根据上述各方面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敏感性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及权重,按照行业或地方能够达到的先进水平确定综合评价标准和要求。

评价指标表格式参见附录B。

11.2评价方式

绿色工厂评价应由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实施。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查看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采用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据进行分析,当工厂满足评价方案给出的综合评价标准和要求时即可判定为绿色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