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666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docx

奖金分配方案讨论稿

关于印发《湄潭县家礼医院

奖金分配方案》的通知

为促进我院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升我院为区域内及周边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控制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费用负担,不断提高我院的社会效益,结合我县和我院实际,特制定《湄潭县家礼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卫生事业工作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私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分配制度,建立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工作岗位性质、工作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业绩等为主要依据核算绩效考核分配机制。

坚持向临床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倾斜。

二、分配原则

1、以发展(工作量)为导向,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

2、以提高市场覆盖,强化服务县域内百姓为宗旨的原则。

3、向骨干力量、临床一线倾斜的原则。

4、以体现不同学科业务发展规律的特点为原则。

5、鼓励门诊多看病人,但不鼓励门诊截留病人的原则。

6、鼓励优质服务的原则。

7、以严格控制药品(西药、中成药)、卫生材料、办公低值易耗等各类支出为原则。

8、不断调整两个结构,优化经营质量和结构的原则。

(1)不断提升治疗大病重病能力,不断提高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

(2)不断降低药品收入(西药、中成药)占总业务收入的比例,合理控制药品服务的比例。

(备注:

降低药品比例,目的是优化医院和科室的经营质量,引导科室合理用药,临床要从增加医疗收入着手——增加新治疗手段、购买新设备、增加设备使用率、人员进修、开展新技术等)。

9、管理考核和绩效工资紧密结合的原则。

10、尽量在增量的前提下,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以实现全院职工福利待遇提升的原则。

11、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利于医院长期发展为原则。

三、计算方法

(一)各科室工作量指标

1、住院科室:

采用按有效床日(出院病人实际占用床日)、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核算工作量;

2、医技科室(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放射科):

以实际服务人次核算工作量;

3、急诊科:

以出车次数(公共卫生、执勤、转上级医院、转下级医院、转回家)、门诊人次、门诊留观病人诊治人次、重症病人收转人次核算工作量;

4、麻醉科手术室:

以有效手术台次核算工作量(收入作为考核消耗基数);

5、药剂科:

以门诊人次、出院病人的住院天数核算工作量;

6、门诊医生:

以门诊人次核算工作量;

7、行政后勤科室(医院办公室、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质控科、信息科、病案室、医保办、预防保健科、后勤科):

以临床科室平均值作参数。

(二)各科室绩效工资具体核算公式

1、住院科室绩效=(服务床日绩效+出院人次绩效+门诊人次绩效+中药饮片补贴)+管理考核奖罚+药品扣罚(超控制标准);

服务床日绩效=科室总出院床日×单床日奖励绩效×床日资产保值考核百分率

其中:

资产保值考核百分率=科室效益÷床日数÷单床资产保值考核标准×100%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促进医院发展,根据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2015〕85号文件规定,医院设立资产保值考核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率。

资产保值考核:

医院资产属于固定资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必须进行有效使用和管理,进行资产保值考核。

资产保值考核是对医院固定资产如设备、房屋等进行保值考核,避免造成资产流失。

资产保值考核可以理解为:

根据科室历史情况,确定科室每张床的产值,计算公式=科室历史的有效收入/科室历史的床位数

资产保值考核百分率,可以理解为:

当月的单床产值/历史的单床产值

出院人次绩效=当月出院人次×单人次奖励绩效

门诊人次绩效=当月挂号人次×单人次奖励绩效

中药饮片补贴=中药饮片收入×补贴标准(10%)

收入与支出核算方法:

病区各临床科室收入按照病人科室记账收入核算,支出为西成药(西药+中成药)收入、中草药收入、卫生材料收入、领用卫生材料成本、其他总支出(包括:

输血费、氧气费、供应费、水电费、专用设备修理费、其他办公用品支出)。

各科室辅助检查、检验收入50%核算到科室。

2、麻醉科基础绩效=手术台次绩效+手术费补贴+管理考核奖罚+药品奖罚;

手术台次绩效=手术台次×单台手术绩效奖励标准×单手术台次资产保值考核百分率

手术费补贴=各科室在手术室产生的手术费×补贴标准

麻醉科收入按照执行科室记账收入核算。

其中:

资产保值考核百分率=科室效益÷手术台次÷单台次资产保值考核标准×100%。

3、医技科室基础绩效=科室服务人次×单人次绩效奖励×每人次资产保值考核百分率+管理考核奖罚;

医技科室收入按照医院原来核算方式进行收入核算支出为领用卫生材料成本、其他总支出(包括:

输血费、供应费、水电费、专用设备修理费、其他支出)。

4、药剂科基础绩效=门诊人次×单门诊人次奖励绩效+住院人次×单住院人次奖励绩效+管理考核奖罚

5、行政后勤科室职工基础绩效=全院临床均值参数。

(三)各科室基础绩效核算标准

1、住院科室基础绩效标准

序号

科室

门诊人次

奖励标准

出院人次/床日

奖励标准

资产保值

考核标准

床日奖

绩效标准

服务人次

奖励标准

1

内科

8

72

205

45

 

2

外科

8

72

205

45

 

3

儿科

8

72

205

45

 

4

妇产科

8

72

220

80

 

5

胃镜室

8

72

195

45

 

6

手术室

 

 

700

 

330

7

检验科

 

 

230

 

39

8

放射科

 

 

140

 

33.2

9

B超室

 

 

90

 

12.5

10

心电图室

 

 

28

 

13

11

药剂科

3.6

4.6

 

 

 

(四)单项风险金

1、门诊普通患者诊治风险金、门诊重症患者诊治风险金、病历质量奖、手术风险金、麻醉风险金、夜查房补贴、临床路径补贴;

2、门诊普通患者诊治风险金:

该项奖励针对所有座诊医生,包括住院科室座诊的医生及门急诊科室的医生,以当月实际门诊人次为准。

(以产生挂号费的挂号人次为准);

3、门诊重症患者诊治风险金:

该项奖励针对所有坐诊的医生,包括住院科室坐诊的医生,以当月实际诊治重症患者人次为准。

(以收住院单签字医生并产生医疗费用为准);

4、手术风险金:

该项奖励针对手术科室所开展的手术,以手术产生的手术费为核算标准,则手术补贴为手术费的15%给予手术医生;其中术者分配手术补贴的60%(建议),助手分配40%;

5、病历质量奖:

病历提交时间要求在病人出院7天之内及时上交至病案室,逾期则视为无效病历;同时病历质量需符合甲级病历标准方可视为有效病历,由医务科负责对病历质量的评定;每例奖励40元(医生30元、护士10元)。

6、手术室麻醉补贴:

针对麻醉科在手术室所开展的麻醉,以手术产生的麻醉费、手术费为核算标准,按照麻醉费的5%给予科室,手术费的5%给予科室(科室自行进行医护分配);

7、临床路径补贴:

科室实行临床路径每例奖励40元(管理员10元、医生20元、护士10元);

8、单项风险金标准

9、科室会诊补贴:

每会诊一次奖励10元/人次。

序号

风险金奖励类别

具体对象

单位

奖励

标准

1

门诊普通患者风险金

门诊人次

元/人次

2

2

门诊重症患者风险金

收住院人次

元/人次

30

3

手术室手术风险金

手术费

%

15%

4

病历质量奖

甲级病历

元/份

40

5

手术室麻醉补贴

麻醉费/手术费

%

5%+5%

6

临床路径奖励金

临床路径例数

元/例

40

7

 

夜查房奖励金

查房次数

元/次

50

 

50

8

会诊奖励金

会诊次数

元/次

5

(五)成本控制

1、药品成本控制说明

(1)药品比例=科室总药品收入(西药、中成药)÷科室业务收入(除中草药);

(2)各科室根据学科特点明确药品控制线;

(3)科室药品管控:

科室药品比例超过控制线的扣罚绩效(按院方文件执行);

(4)科室中草药收入不纳入药比考核。

2、各科室成本控制线

序号

科室

药品控制标准(%)

材料控制标准(%)

1

内科

35%

-

2

儿科

35%

-

3

外科

25%

-

4

检验科

-

-

5

妇产科

8%

-

6

胃镜室

15%

-

7

放射科

-

-

8

急诊科

35%

-

9

手术室

-

-

(六)科室二次分配

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在院方核定一次分配绩效总额后由科室按照二次分配原则进行分配。

为了加强科室自我管理力度,对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提出以下指导原则:

1.在严格执行医院分配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由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进行二次分配并公开分配结果后交医院财务科存档,财务科每月对科室二次分配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2.科主任按照科室医生人均绩效的1.15倍核算、副主任按照科室医生人均绩效的1.05倍核算;护士长按照科室医生人均绩效的1.05倍核算,院方补助0.05倍核算。

在科室人员配备和出勤正常的情况下,不参与科室工作量二次分配;(因为科主任一般不直接参与管床、护士长不直接参与倒班,且科内行政工作无法用量来衡量,科室总量提高,科主任、护士长随着提升,科室总量下降,科主任、护士长随着下降)

3.各住院科室按照职称系数、出勤、工作量、工作质量等要素制定二次分配方案。

各科室二次分配方案中,职称与出勤要素合计不超过绩效比例30%;排班、工作量等关键要素的权重不能低于70%。

4、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负责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

5.临床科室二次分配必须充分考虑工作的数量、质量、难度、风险和服务态度等因素,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坚决禁止按系数分配和平均分配。

科主任、护士长可以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对二次分配方法进行适度微调,任何调整都需要科室全体开会通过并有会议记录。

(七)分配系数

1、中高层干部岗位系数

岗位类别

职位

对比岗位

倍数

临床医生

科主任

科内医生均值

1.20

副主任

科内医生均值

1.10

临床护士

护士长

科内医生均值

1.10

医技

科主任

科室工作人员均值

1.20

副主任

科室工作人员均值

1.10

药剂科

科主任

业务科室中层均值

1.20

副主任

业务科室中层均值

1.10

供应室

护士长

科内护士均值

1.10

医务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护理部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院办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财务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质控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院感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基层指导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医保办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后勤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防保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信息科

科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20

副主任

全院临床均值

1.10

院领导

副院长

全院临床均值

1.30

院领导

书记

全院临床均值

1.30

院领导

院长

全院临床均值

1.30

2、科室二次分配系数

院龄系数

院龄

院龄贡献度

院龄<1年

0.02

1年≤院龄<3年

0.03

3年≤院龄<5年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