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437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B.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乳化现象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D.用水可以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D.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4.铁和M的混合物.2.3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则M可能是()

A.镁

B.铝

C.铜

D.锌

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下列选项中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B.农村中有大量天然的井水,不经过消毒杀菌便可直接饮用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减少它们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

D.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6.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白磷自燃

B.铁生锈、干冰升华

C.冰化成水、火药爆炸

D.工业制O2,O2不易溶于水

7.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粘锅的聚四氟乙烯内衬

B.汽车轮胎

C.无人机的塑料外壳

D.羊绒外套

8.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Zn2+:

一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SO2:

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H:

2个氢元素

D.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9.根据已学知识,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B.某些花瓣的汁液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10.3

D.用食醋长时间浸泡铝壶除净铝壶内的水垢

1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体积的1/2

B.用活性炭吸附,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C.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11.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37,n=2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g

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

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1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插入盐酸中,无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二、多选题

14.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B.太阳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C.流程中的氧化铝、水和氧气都属于氧化物

D.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H2O=Al2O3+H2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纤维

B.如果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C.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溶液后恢复至原温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去除可燃物

三、填空题

16.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选填字母),防止其锈蚀的措施是_____。

(2)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四、推断题

1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一)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将上述有关铁的知识网络图按要求修改,并画在方框中。

改图要求:

将铁换成二氧化碳,删除点燃条件,翻转③④的反应箭头。

__________

(1)若B为氧化物,其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8.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

(3)他们还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

经查阅资料知道:

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 ③炭黑与稀硫酸不以应。

a、他们提出猜想:

该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       的混合物。

b、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用于检验黑色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剪下一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微热

铜片表面黑色固体全部消失,露出红色的铜,溶液变    色。

此黑色固体是      (填化学式)

六、综合题

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试液变___色。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的氧气的体积(装置如图)

①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

②若各装置的链接顺序是:

a→b→c→d,B瓶内的导管(“b”或“c”)该怎么延伸,请在装置中画出。

____

③用12.2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氯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计算完成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g。

(4)根据③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

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

(任写一种情况)

20.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

..

一、空气及其成分探究

(1)图Ⅰ用于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拉瓦锡用图Ⅱ所示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

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图Ⅲ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有水进入了集气瓶。

(问题)实验操作正确,但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

(猜想)镁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X)发生了反应。

对该气体提出猜想:

猜想1:

只是二氧化碳     猜想2:

只是氮气     猜想3:

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能在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①经讨论一致认为猜想1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结论)猜想3正确

(4)(改进实验)小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

Ⅰ.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盛有白磷的燃烧匙在水面上方,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Ⅱ.关闭止水夹a,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

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至液面不再变化,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V2。

根据实验记录V1、V2,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

二、氧气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一:

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

(6)用B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壁炸裂,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7)小组同学改进了实验一(如图E),优点是__________。

A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B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C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性质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8)潜水艇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

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双氧水催化分解;

③常温下用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写出方法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同学们认为③最合适在潜水艇里制氧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实验二:

粗略测定加热2.0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9)装置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接口字母)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填“加热后立刻收集”或“加热一段时间后”)。

实验三:

小江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则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①小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在集气瓶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

A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B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③不考虑操作因素,排水法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多选题

1、

2、

三、填空题

1、

四、推断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