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2965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金积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设计者:

马国斌

课题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例1、2

新授

课时

安排

第1单元

第1课时

时间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

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学会通过应用加减法混和计算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会从分步列式到综合列式的转换。

导学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谈话引入

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

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自主预习

出示书本情境图

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

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3、出示例1,怎样列式。

4、讨论:

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5、987÷3×6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

学案

个性化建议

合作

探究

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展示提升

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

A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

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反馈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7÷3×73×6÷945+8-2324-8+10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反思

 

金积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设计者:

马国斌

课题

P6例3(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时

安排

第1单元

第2课时

时间

例3通过解决需要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材以星期天玲玲一家三口去“冰天雪地”游玩购买门票为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

先通过解决“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来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计算的顺序。

再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同时根据上面总结出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尝试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经过探究学习懂得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

导学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自主预习

1、半价是多少钱。

怎样来求半价。

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

3、24×2表示什么意思。

24÷2表示什么意思。

4、24+24+24÷224×2+24÷2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5、出示例4列式

270÷30-180÷30(270-180)÷30

270÷30是什么意思。

180÷30是什么意思。

(270-180)是什么意思

6、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

7、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8、讨论: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案

个性化建议

合作

探究

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展示提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

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

反馈测评

P7做一做

计算

230--135÷926×4-125÷5

练习一5、6、7

50÷5-16÷4=6×4-18÷9=3×2÷2×3=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课后反思

 

金积中心学校导学案

四年级:

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设计者:

杨秋月

课题

四则运算

新授

课时

安排

3

第1单元

第3课时

时间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导学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

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自主预习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学案

个性化建议

合作

探究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展示提升

35+8×(15-8)

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反馈测评

计算

240÷(20-5)(37-15)×(8+14)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练习二2,3,4

全课总结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后反思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金积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设计者:

杨秋月

课题

四则运算

新授

课时

安排

6

第1单元

第4课时

时间

1月

主要内容有:

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导学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

要有本节课学习目标:

1、2、3……

(目标具体可测,在学习目标后标出重难点)

自主预习

1、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学案

个性化建议

合作

探究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5、讨论: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1,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

3,归纳所有0的运算。

展示提升

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

a+0=aa—0=aa×0=00÷a=0(a不等于0)

反馈测评

计算

(1)36+0=

(2)0+68=(3)0×68=(4)54-0=

(5)0÷28=(6)128-0=(7)0÷36=(8)25+0=

(9)99-0=(10)49-49=(11)0+39=(12)0×9=

P15—16/8—13

 

全课总结

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金积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设计者:

高秀芳

课题

P11/例5、归纳运算顺序.

新授

课时

安排

1

第1单元

第5课时

时间

例5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运算试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材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例5中的两小题,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由于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教学时可以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1.理解和掌握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步试题。

2.运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的用脱式计算。

导学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

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自主预习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学案

个性化建议

合作

探究

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尝试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5、核对计算结果。

6、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相同点:

(1)参与运算的数相同。

(2)运算符号相同。

(3)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顺序相同。

不同点:

(1)第一小题有小括号,第二小题没有小括号。

(2)两个小题运算顺序不同,第一小题先算求差,再求积,最后求和;第二小题先求积,再求和,最后求差。

(3)计算结果不同。

展示提升

35+8×(15-8)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反馈测评

计算

240÷(20-5)(37-15)×(8+14)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练习二2,3,4

 

全课总结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后反思

 

金积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设计者:

高秀芳

课题

有关0的运算、P13例6

新授

课时

安排

1

第1单元

第6课时

时间

例6首先提出:

“想一想,你知道那些有关0的运算。

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接着又以一幅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生动地战士了同学们讨论交流的情境,对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作了比较系统精炼的总结。

这样安排的问题和学习形式,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这部分知识很重要,也很难理解,以后学习分数、比等知识要用到。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教材中联系出发的意义举例作了说明:

先举5÷0,说明不可能找到商,再举0÷0,说明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1、是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2、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1、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2、理解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导学案

个性化建议

情景导入

口算引入(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学习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自主预习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5、讨论: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学案

个性化建议

合作

探究

1、回忆。

你了解哪些有关0的运算?

(1)小组合作交流并举例。

(2)全班交流。

老师结合学生的概括,整理板书: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例: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5=05×0=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0÷5=0

2、质疑。

(1)提问:

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板书:

5÷0=?

0÷0=?

(2)引发思考。

(3)小组交流。

(4)举例说明观点。

观点1:

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观点2:

我们来讨论“0÷0”,它的结果是多少呢?

可能有同学认为“0÷0=0”,也有同学认为“0÷0=1”(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实际上“0÷0”的商无论等于什么数,商和除数0的积都等于0,也就是说,“0÷0”的结果有无数个。

观点3:

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个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展示提升

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

a+0=aa—0=aa×0=00÷a=0(a不等于0)

反馈测评

计算

(1)36+0=

(2)0+68=(3)0×68=(4)54-0=

(5)0÷28=(6)128-0=(7)0÷36=(8)25+0=

(9)99-0=(10)49-49=(11)0+39=(12)0×9=

P15—16/8—13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