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039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docx

上海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

上海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整理

《为学》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

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

3、子何恃而往?

译:

你凭什么去呢?

4、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译:

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富有的和尚。

《橘逾淮为枳》

1、齐人固善盗乎?

译: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2、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

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跟前。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

(它们)仅仅是叶子相似,(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4、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译: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淮南淮北的)水土不一样啊。

5、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译:

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变得善于偷盗吧!

6、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

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伤仲永》

1、稍稍宾客其父。

译:

(同乡人)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那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周处》

1、为乡里所患。

译:

(他)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2、古人贵朝闻夕死。

译:

古人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的精神最为)珍贵。

3、并皆暴犯于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译:

(二者)一起侵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4、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译: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5、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译: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也被世情当作了一大祸害,(因此,)就有了自我悔改的想法。

6、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译:

而且人就怕不立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担忧美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呢?

7、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译:

(他)并且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提高修养,可是(怕)自己年纪已经太大,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小石潭记》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那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

(于是我们)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尤其清澈。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译: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溪流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也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凉)(使……感到寒冷)(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深)(深)

译:

四面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7、闻水声,如鸣佩环。

译:

(我们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

8、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译: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9、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忽然)(很快地)

译: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

《卖油翁》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

(有一次)他曾在家里(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

2、无他,但手熟尔

译: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译:

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而铜钱却一点也没沾湿。

4、尔安敢轻吾射!

译:

你怎么敢看清我射箭(的本领)!

 

《核舟记》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3、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译:

(他)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呼叫似的。

4、、黄共阅一手卷。

译:

、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

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6、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

打开窗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或“雕刻着花纹的栏杆相对着”)。

(关键词:

启望)

7、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

啊,技艺真是太奇妙了!

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

译:

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9、细若蚊足,勾画了了(清清楚楚)

译:

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清楚楚。

10、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抬)(不相类似)

译:

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不同)。

1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清清楚楚)

译:

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1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平静)

译:

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口技》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译: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

宾客们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4、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

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

全场子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

6、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7、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具备)

译:

同时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像极了。

 

《爱莲说》、《陋室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2、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

莲,是花中的君子。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不过,)只要我的品德高尚(也能使它名声远扬)。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苔藓爬上了台阶,使得台阶也显露出绿意;草色映入了门帘,室内也染成了青色。

9、孔子云:

“何陋之有?

译:

孔子说:

“(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1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更加清淡)(高高挺立的样子)(树立)

译:

莲花的茎内空外直,不蔓延缠绕,也不枝枝节节。

香气散播得远就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站立在那里。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1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著名)

译:

山不在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

1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学识渊博的人)(大)(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

译:

往来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没有知识浅薄的庸人。

《公输》

1、吾义固不杀人。

译:

我崇尚仁义从不杀人。

固,本来,从来。

2、夫子何命焉为?

译:

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命,教导,告诫。

3、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

你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甘心(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类推的道理。

4、宋何罪之有?

译:

宋国有什么罪呢?

5、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

杀害(或“损失”)不足的(民众)而去争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王顾左右而言他》

1、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译:

大王有一位大臣,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去楚国游历了。

2、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译:

如果管刑法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

3、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译:

假如一个国家治理得很不好,那又应该怎么办?

4、王顾左右而言他。

译:

齐王环顾左右,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曹刿论战》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诸、牛、羊等祭品)(夸大,这里指以少报多)(信实,对神说实话)

译:

祭祀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绸等,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说实话。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为人所信服)(赐福,保佑)

译:

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案件)(即使)(明察)(实情)

译: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按照实情去判决。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振作)(第二次)(衰弱)(枯竭)

译: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可以凭借)

译: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去打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您去。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译:

有权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译:

走下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留下的痕迹;登上战车,扶着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

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

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

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0、夫大国,难测也。

译:

大国,是难以测度的。

1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

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受什么可说的了。

7、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译:

几个月过后,不时有人偶尔来进谏。

8、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丽。

9、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惊动)(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