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230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5.《黄河颂》光未然

一、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课文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篇章。

二、词语解释

浩浩荡荡(hàohàodàngdàng):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

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三、生难字

巅(diān)劈(pī)气魄(qìpò)狂澜(kuánglán)浊流(zhuóliú)宛转(wǎnzhuǎn)屏障(píngzhàng)哺育(bǔyù)榜样(bǎngyàng)

 

6.《老山界》陆定一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代表作品《金色的鱼钩》《老山界》等。

二、词语解释

1、满望:

十分希望。

2、攀谈:

闲谈。

3、骨碌:

滚动。

4、细切:

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5、苛捐杂税(kējuānzáshuì):

名目繁多的捐税。

6、酣然入梦(hānránrùmèng):

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7、不可捉摸(bùkězhuōmō):

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三、生难字

攀谈(pāntán)峭壁(qiàobì)骨碌(gūlu)呜咽(wūyè)督促(dūcù)灌输(guànshū)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一、作者简介

端木蕻良(1912-1996),作家。

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

他和萧红、萧军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曹雪芹》等。

二、词语解释

1、挚痛(zhìtòng):

诚恳而深切。

2、标直(biāozhí):

笔直。

3、嗥鸣(háomíng):

(野兽)大声嚎叫。

4、谰语(lányǔ):

没有根据的话。

5、亘古(gèngǔ):

远古。

6、污秽(wūhuì):

肮脏的东西。

三、生难字

碾(niǎn)誓言(shìyán)胸膛(xiōngtáng)山涧(shānjiàn)高粱(gāoliang)

斑斓(bānlán)缠绕(chánrào)默契(mòqì)田垄(tiánlǒng)埋葬(máizàng)

镐头(gǎotou)土壤(tǔrǎng)禾稻(hédào)丰饶(fēngráo)耻辱(chǐrǔ)

 

8.《木兰诗》

(一)课文字词详解

唧唧①复唧唧,木兰②当③户织。

不闻④机杼声,⑤唯闻女叹息。

①复:

又。

②当:

对着。

③户:

门。

④机杼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⑤唯:

只。

问女①何所思,问女何所②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③军帖(tiě),④可汗大

①何所思:

想的是什么②忆:

思念。

③军帖:

军中的文告。

④可汗: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①点兵,②军书③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④愿⑤为⑥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点兵:

征兵。

②军书:

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③十二:

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④愿:

愿意。

⑤为:

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

⑥市:

买。

东①市买骏马,西市买鞍②鞯(ān_jiān),南市买③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①市:

集市。

②鞯:

马鞍下的垫子。

③辔头: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②但闻黄河流水鸣③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①旦:

早晨。

②但:

只。

③溅溅:

水流声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①胡骑(jì)鸣②啾啾。

①胡骑:

胡人的战马。

②啾啾:

马叫的声音。

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

③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④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①万里赴戎机: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②关山度若飞:

想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度,越过。

③朔气传金柝: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④铁衣: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①明堂。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③强。

①明堂: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②策勋:

记功。

③强:

有余。

可汗①问所欲,木兰不②用尚书郎,③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问所欲:

问(木兰)想要什么。

欲,想要。

②用:

愿做。

③愿驰千里足:

希望骑上千里马。

驰,赶马快跑。

愿,希望。

千里足,千里马。

爷娘闻女来,出①郭相②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③红妆;

①郭:

外城。

②扶将:

扶持。

③红妆: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小弟闻姊来,磨刀①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②著(zhuó)我旧时③裳。

①霍霍:

磨刀的声音。

②著:

穿。

③裳:

古代女子的下裙。

当窗理①云鬓(bìn),对镜②帖③花黄。

出门看④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①云鬓: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②帖:

同“贴”。

③花黄: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④火伴:

军中的同伴。

雄兔脚①扑朔,雌兔眼②迷离;双兔③傍地走,④安能辨我是雄雌?

①扑朔:

动弹。

②迷离:

眯着眼。

③傍地走:

贴近地面跑。

④安:

怎么。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不闻机杼声。

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

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记最大的功,被赏赐很多的财物。

7.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驰骋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装饰物。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三)揣摩语言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四句排比,写出战事紧急,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里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以及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概括上文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情形。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多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四)课文分析

1.整体把握。

主要情节:

①停机叹息,决定从军。

②出征准备,奔赴沙场。

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④建功封赏,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⑥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歌颂了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机敏活泼、热爱亲人、深明大义、不慕功名等美好品德。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勤劳。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孝敬父母,深明大义。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坚毅勇敢,报效国家。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淳厚质朴,不慕功名,热爱和平生活。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敏。

2.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家喻户晓,木兰还成为美国迪士尼大片中的主要角色。

是什么原因使得她有如此魅力?

①木兰的形象既有传奇性,又有丰富性。

她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②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

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这是其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3.“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的心事是什么?

可汗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但父亲已经年老,家中又无长男,木兰不禁忧愁。

4.表明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语句是什么?

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

原因: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根本原因: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5.文中用了两个“旦辞……暮宿(至)……不闻……但闻……”的重复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以反复手法夸张地表现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和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6.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声音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7.表明军情紧急和木兰奔赴沙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什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是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什么?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侧面表明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什么?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1.“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官还乡除了因为她眷恋家园生活外,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吗?

还可能因为自己是女儿身,不便向天子明言。

12.表明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的句子是什么?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13.“开我……坐我……脱我……著我……”这一排比句通过木兰一连串的行动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心情?

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对女儿妆的喜爱,以及情不自禁的喜悦。

14.巧妙解答木兰从军十二年没有被发现的奥秘的句子是什么?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全文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

这样结束全诗好不好?

使用隐喻作结。

__这样结束全诗,不但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了回答,还表明了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丰富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使全诗锦上添花。

16.为什么全诗将战斗过程写得格外简略,对其余内容却写得特别详尽?

作者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品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不惜笔墨。

也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再者,这样写,女儿情、英雄气汇集于木兰一身,使其形象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从而丰富了木兰的性格。

这样安排突出了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倾向。

17.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其他巾帼英雄。

穆桂英五十岁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一、爱国人物故事会

1.邓稼先(1924—1986),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林则徐面对鸦片奴化中国百姓和大量白银的流失,林则徐站出来大呼:

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

皇帝让林则徐去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了广州后,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英国政府的代表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

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3.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

19岁时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

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二、爱国事迹简介

1.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2.文天祥——为了国家舍弃荣华富贵

3.苏轼——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三、爱国诗词朗诵会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四、爱国名言展示会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