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334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9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docx

电石渣综合利用项目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表参考必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送审稿)

 

项目名称:

电石渣烘干破碎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

B建材有限公司(盖章)

 

编制日期:

2007年4月5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电石渣烘干破碎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

B

法人代表

陈载华

联系人

李端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A公司生产厂区内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

代码

水泥制造业

311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2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400

总投资

(万元)

2983.2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500.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16.8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

日期

2007年10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B是A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D。

该公司拥有一条12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一条年产10万吨立窑水泥生产线,年产生水泥40万吨。

为了综合利用A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渣,B决定对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技改,即采用电石渣替代石灰质原料来生产水泥熟料,此技改项目已经******经委同意备案(见附件1)。

本项目作为B电石渣综合利用技术项目的配套工程,其生产过程主要是将APVC电石渣浆制备干粉电石渣,再将其运至B生产水泥熟料,目前本项目已经******经委同意备案(见附件2)。

项目投入营运后,不仅可彻底解决A电石渣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可大大增加B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拟建厂址地理位置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A厂区内,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

三、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

1、土建工程

项目拟建场地总占地约12000m2,主要建筑或构筑物及其结构选型见表1。

表1项目的建筑或构筑物及其结构选型

序号

名称

结构选型

1

烘干破碎车间

车间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烘干破碎机基础、大型风机基础采用大块式钢筋混基础

2

电石渣堆棚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3

电石渣储存库

现浇钢筋混凝土圆铜仓结构,库顶板采用钢梁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库基础采用环基或筏板基础

4

电石渣输送天桥

皮带廊采用封闭结构,其余采用开敞式结构。

皮带廊采用钢桁架,钢支架支承,基础采用柱下条基

A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渣在制备成水泥生产所需原料(干粉电石渣)前,需经浓缩、压滤、烘干、破碎等工序,此过程需新建堆场、堆棚及储存库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各堆场、堆棚和储存库情况详见表2。

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

表2堆场、堆棚和储存库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储存

方式

规格尺寸

M

数量

贮存量

备注

1

水煤浆储浆罐

圆库

Ф8×8

1

400m3

2

水煤浆搅拌罐

圆库

Ф2×2

1

25m3

3

电石渣堆棚

方库

54×30

1

8000(湿料)

4

电石渣堆场

无顶

60×45

1

12000(湿料)

5

电石渣储存库

圆库

Ф15×42

1

3000(干料)

2、产品规模、燃料消耗及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利用水煤浆热风炉为烘干破碎机提供热源,将电石渣浆(含水分90%)烘干破碎后制取干粉电石渣(含天然水分3%),干粉电石渣的产量为329665t/a,水煤浆的年用量为45384t。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见表3。

表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设备名称

规格及技术性能

数量

备注

1

滤饼压滤

厢式压滤机

型号:

XMZ800/1800

4

A

原有设备

2

滤饼压滤

自动压滤机

型号:

XMZ400/1500

3

A

原有设备

3

空压机

螺干式(备用一套)

排气量:

27m3/min

3

新加设备

4

烘干破碎

锤式烘干破碎机

规格:

Ф3000×2600m

能力:

54t/h(干料)

1

新加设备

水煤浆

热风炉

及配套

设备

输浆泵

GB-1功率30KW

1

新加设备

供浆泵

G105-1功率22KW

1

新加设备

热风炉

6t/h

1

新加设备

高温风机

(旋风收尘器)

型号:

2-Ф4000mm

进口流量:

338000m3/h

全压:

5000Pa

1

新加设备

电收

尘器

型号:

WDJ10520/10.5/4×8/0.5

处理风量:

146800Nm3/h

入口含尘浓度:

<120g/Nm3

出口浓度:

≤50mg/Nm3

1

新加设备

排风机

风量:

220000m3/h

风压:

1800Pa

1

新加设备

5

干粉电石渣储存

链运机

未定

1

新加设备

提升机

未定

1

新加设备

喷吹脉冲

袋收尘器

型号:

CHP-7B

风量:

7414Nm3/h

出口含尘浓度:

≤30mg/Nm3

1

新加设备

型号:

CHP-7B

风量:

7443Nm3/h

出口含尘浓度:

≤30mg/Nm3

1

新加设备

四、项目公用工程

1、供电

项目设烘干电气室,10kV电源由A就近引来,10kV选取用中置柜,真空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直流操作。

电气室采用强迫通风系统,电气室安装低噪音轴流风机。

10kV采用放射式配电。

车间内采用放射式和局部链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所有高压配电线路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电缆沟及穿管埋地等敷设方式。

2、给水排水

电石渣浓缩、压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循环使用,冷却后的废水经澄清池沉淀后进入A聚氯乙烯厂乙炔发生器作生产工艺用水。

项目采用水煤浆热风炉为烘干破碎机提供热源,热风炉用水量约为25m3/d,此部分水作为热风炉应急控温之用,以避免热风炉产生的热风温度过高,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水汽化进入大气;烘干破碎机用水量约为436.8m3/d,此部分水接A厂区循环回水管网;项目工作人员用水量约为20m3/d,产生的污水约16m3/d(合4960m3/a),排入A污水处理站,其出水水质可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3、消防

A已建成消防给水系统,故本项目设计只考虑在室外增设管道和消火栓,布置在道路两旁且靠近十字路。

项目电石渣烘干破碎系统部分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是:

在A已有消防系统基础上增设环状布置的消防给水管网,在设置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建筑物、变配电室及其它要求设置灭火器的场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所有生产人员拟从B现有人员中进行调配。

工作制度为两班倒,每年310个工作日。

5、绿化

项目的绿地面积为2400m2,绿地率约为20%。

拟沿着项目周边进行绿化,绿化以种植高大乔木配合绿地、绿色灌木为主,绿化可以有效地滞尘,减少露土面积,美化项目周围环境。

6、项目环保投资

项目的环保总投资约为490万元,其中施工期废水处理0.2万元,营运期除尘设备约440万元,防噪设施40万元,绿化5.9万元,其它3.9万元。

五、项目原料和产品运输分析

项目的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基本采用汽车运输,项目的原料和产品基本常用采用大吨位车进行运输,运输量分析见表4。

表4项目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分析表

序号

原料或

产品名称

年需求/生产量

(吨)

每车运输量(吨)

每年运输车次

平均每日运输车次

1

水煤浆

45384

30

2270

8

2

干粉电石渣

329665

20

16483

53

 

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A成立于1998年6月,该公司是经国家证监会同意列为全国第一批发行可转债券试点单位之一。

A公司目前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拥有职工3978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30人,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是**省最大的综合化工企业。

A目前主要产品有:

10万吨/年隔膜烧碱、16万吨/年离子膜烧碱、8万吨/年普通工业盐酸、2万吨/年无色工业盐酸、12万吨/年PVC、1.5万吨/年氯代异氰尿酸类等化工产品。

一、原有污染情况

根据2006年A环境统计报表数据,“三废”排放情况见表5(C为A下属水泥公司,位于A厂区内,其“三废”排放量已计入表5)。

表5A2006年“三废”排放情况

名称

排放量

名称

排放量

废气

217558.3万m3

工业固体废物

5000t

粉(烟)尘

1500t

废水

795.2万t

SO2

4297.11t

COD

2133t

二、主要环境问题

(1)水环境

根据12345号监测报告,A所在区域主要水体55江在aa沟汇入口上游500m处的监测断面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值分别为:

9.01、152和7.07mg/L,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标准,主要是55江沿岸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的结果;11江水质除悬浮物超标外(65.3mg/L),其余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

上述监测数据表明A所在区域水环境已被污染。

(1)大气环境

根据12346号监测报告,A所在区域HCl、Cl2、TSP、SO2的污染分担率排序依次为HCl>Cl2>TSP>SO2,其中TSP、SO2均能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HCl、Cl2达不到TJ36-9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标准限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说明A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已被HCl和Cl2污染。

(3)声环境

根据对A所在区域环境噪声现场监测的结果,除A厂区东厂界在夜间噪声值超标外(监测值58dB,超3dB),其余厂界噪声监测值都能达到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标准和GB3096-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区标准,说明A东面区域声环境已受到影响。

(4)固体废弃物

A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对不能综合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存贮,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9.2万t,年利用量为24.2万t,年存贮量为5万t,对环境影响不大。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形地貌地质

项目所在地位于**市**区。

**盆地地处**省山字型构造前弧弧顶纬向构造带上,形似纺锤,纵向长轴为东北东向,全长约70公里,横向短轴约30公里,两头尖且封闭,盆地周围为古老岩层构成的低山丘陵所环绕,标高为260~500米,比高为150~250米,盆地西南部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

**市地质属第三系上——****系,地层一般可见砂质粘土,表面不厚,下部为砾石层,承载力一般可达建筑要求。

丘陵地带占面积多,东北部表面砾石面为高岭土。

拟建场地位于**市**区**路80号A厂区内,东面为A聚氯乙烯生产厂房,南面**省赖氨酸厂,西靠**铁路。

项目附近公路连通**至**、**、**及**公路,铁路、公路、水路交通极其便利。

据对场址的钻探报告,场地自上而下各土(岩)层依次为:

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圆砾、粉砂、砂岩、泥岩、泥煤。

2、气候、气象

**市地处亚热带北侧内部边缘,加上**又处于小盆地之中,因而**市的气候特点是:

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无霜期平均达343天。

年日照时数为1733.6小时,年平均气温21.6℃,气压100.4kpa,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降雨量1320.7mm。

常年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东北风。

年平均风速较小,为1.5-2.3m/s,多年平均风速为1.88m/s,最大可达35.2m/s。

全年静风频率为51%。

3、水文

11江是**市的主要河流,属珠江水域西江水系郁江支流上游河段,它既是**市工业、生活用水水源,又是城市工业、生活废水的受纳水体。

11江起_----乡,止于-------,全长134km。

多年平均径流量411.2亿m3,水面平均宽307m,平均水深7-9m,丰水期流量2667m3/s,枯水期流量317.8m3/s,年平均流量1360m3/s,年平均水位63.3m。

55江源出------,分水岭高程348.2m,汇水面积334.90km2,平均河宽6~8m,平水期平均流量1.7m3/s,水深0.6m。

55江下游与aa沟汇合,汇合口处下游约1公里进入11江。

4、植被

项目周围耕作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甘蔗、木薯等,由于该区域是**市的主要工业区,企业废气及废水污染较为严重,农作物常出现枯死现象,由于受到附近工业企业的影响,周围农田土壤及作物受到铅、镉污染,目前农业耕地主要分布在后山沟一带。

项目近周边环境状况示意图见附图3。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市是**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金融中心,辖六个城区、六个县,全市总面积22500平方公里,总人口63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85万人。

**区位于**市11江南岸,区划调整后辖aa、bb、cc、dd、ee5个镇,ff、gg、hh3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总人口40.2万人。

2006年**市生产总值完成86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0%,创十年来新高;财政收入120.36亿元,增长20.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7.22亿元,增长23.24%;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对全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44.20%;全市外贸进出口9.29亿美元,增长29.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51亿元,增长15.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93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3037元,分别增长10.75%和13.32%。

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638.82亿元,同比增长30.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95.02亿元,同比增长33.72%,增速在全国47个中心城市中排第七位;实现利税48.57亿元,同比增长19.72%;实现利润16.11亿元,同比增长21.80%。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提高,2006年农业总产值214.49亿元,同比增长9%。

**市粮食生产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产量与上年总体持平,各类经济作物增产增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粮食、蔗糖、水产、畜牧、果蔬、花茶、桑蚕、丰产林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年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扩大,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24个,同比增加24个,实现销售收入98.36亿元,同比增长29.28%。

2006年**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3.73亿元,增长13.60%。

建设用地范围内未发现需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古文物和历史文化遗迹。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2006年7月对A附近区域进行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数据可知(见下表6),该区域SO2、NO2、TSP日均浓度可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表6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统计表单位:

mg/m3

监测项目

日均值

二级标准限值

是否达标

SO2

0.016~0.065

0.15

达标

NO2

0.016~0.033

0.12

达标

TSP

0.048~0.189

0.3

达标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域地表水体主要为11江和55江。

根据2006年7月对A附近区域进行的水环境现状监测统计数据可知:

55江在aa沟汇入口上游500m处的监测断面pH值、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值分别为:

9.01、152mg/L、7.07mg/L,均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标准,主要是55江沿岸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的结果;11江水质除悬浮物超标外(65.3mg/L),其余指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

表7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LAeq

标准值

超标量

LAeq

标准值

超标量

东面

65

65

0

58

55

3

南面

54.7

65

0

52.1

55

0

西面

54.0

65

0

52.6

55

0

北面

51.0

65

0

51.0

55

0

由表7的监测结果可知,除项目东面的夜间噪声值超标3dB(A)外,其余监测时段噪声监测点均能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标准要求。

由于项目东临A聚氯乙烯及精细化工厂房,因而主要受到这两厂房生产噪声的影响。

可见,A聚氯乙烯厂及精细化工厂生产噪声是造成项目东面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4、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近周边地表植被主要稻谷、甘蔗、木薯等。

由于受到附近工业企业生产的影响,周围农作物有枯死现象发生。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8。

表8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与项目的

相对位置

影响人数

保护级别

**区政府

在项目西南面,相隔约1700m

约200人

环境空气: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环境噪声:

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3类;

**新兴苑

在项目西南面,相隔约1700m

约1300人

公路沥青管理处

在项目西南面,相隔约1000m

约60人

**区东南村四组

在项目西部约600m

约200人

55江

在项目东南面,与项目直线距离3300m

--

地表水环境:

55江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

11江

在项目东南面,与项目直线距离4200m

--

地表水环境:

55江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2、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11江)、Ⅴ类(55江);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3类。

污染物排放标准

1、GB4915-2004《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3、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4、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

5、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

6、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

7、TJ36-9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粉尘环评推荐控制指标为:

44.23t/a;

SO2环评推荐控制指标为:

174.3t/a。

(SO2按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计算出的年允许排放量为179.2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1、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1

 

袋收尘器

 

2、电石渣烘干破碎节点详图见图2

3、工艺简介

①项目将APV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石渣浆(含水90%)利用A现有的压滤机压滤以去除其多余的水分制成电石渣滤饼(水分≤40%);

②石渣滤饼经设有计量秤的皮带机倒运、送入锤式烘干破碎机;

③烘干破碎机的热源来自水煤浆热风炉,当烘干热风炉准备启动需用燃料时,输浆泵先将水煤浆打入炉前搅拌罐中搅拌待用,热风炉启动时,将搅拌均匀的水煤浆由泵打入热风炉将电石渣滤饼烘干;

④烘干后的电石渣(干粉,含天然水分3%)首先随气流进入旋风收尘器,在高温风机的风力作用下分两路,一路循环回供水煤浆热风炉,另一路进入电收尘器处理系统,由旋风收尘器及电收尘器将干粉电石渣收集起来;

⑤由旋风收尘器及电收尘器收集下来的干粉电石渣经链运机及提升机输送入电石渣储存库(Ф15×42m),之后由汽车运至B,代替石灰石原料,并与其它辅助原料进行配料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水泥熟料。

正常运行时,电石滤饼直接进烘干破碎机;当B窑系统较长时间停运时,电石渣滤饼将用铲车送入电石渣椎棚(54×30m)或堆场(60×45m)中贮存,待B生产需要时再将电石渣取出送入烘干破碎机中。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煤基流体燃料,其较煤粉易燃、燃点低且效率高,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高挥发性、高热值、低灰粉、低硫份),其环保特性体现在:

1)水煤浆洁净燃料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从原料源头减少了灰份、硫份等杂质,是名副其实的洁净燃料);

2)无污染的储存、运输(运输及储存均密封,对外无泄露和污染);

3)低污染燃料;

4)固体排放物回收利用(水煤浆热风炉的炉渣排量很少,回收的固体灰渣可作为水泥混合材);

5)噪音低于规定限值(水煤浆热风炉配用的空压机、泵、搅拌器和风机等的运行噪音均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制)。

本项目采用水煤浆热风炉为烘干破碎机烘热,水煤浆采取无污染的密封储存、运输方式,对外无泄露和污染;另外,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全封闭式工艺,水煤浆热风炉没有向外界排气的节点,热风循环使用,整个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少。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1)污水:

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及场地内少量施工废水。

(2)废气:

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THC等。

(3)扬尘:

施工工地内及施工场地的进出口路段,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由于车辆的行驶,建筑材料如水泥、河砂等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土方装车过程所产生的扬尘。

(4)噪声:

施工建筑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5)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余泥、渣土等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垃圾。

机械噪声

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垃圾

施工扬尘

施工废水

运输车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