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9060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docx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回顾

   1、主要成效

   “十一五”以来,闵行区以深入推进国家生态区建设为目标,以滚动实施第三、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切实围绕污染减排、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循环经济建设等核心工作,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区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品质及生态文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既定目标。

   

(1)环保投入持续增加,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依托“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滚动实施,2000年以来,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投入连续十年保持增加态势,环保投资指数年均超过3%,最高达到3.55%,“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达到188.86亿元。

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日益完善,覆盖了各镇(街道)及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率由“十五”期末的72%提高到82.5%;区级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达到全覆盖,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十五”期末的78%提高到98%,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得到集中安全处置;集中供热设施不断普及,全区居民燃气化率达到100%,莘庄工业区和吴泾工业区集中供热设施覆盖能力超过50%。

   

(2)减排措施落实到位,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和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试点、大力推进燃煤锅炉脱硫改造、清洁能源替代和截污纳管等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及工程减排措施,有力推动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下降,实现了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截至2010年底,全区非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十五”末削减3253吨,削减幅度达到20%;1283家污染源单位完成截污纳管改造,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500吨左右,新增工业企业污水全部纳入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3)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突破,区域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了面上及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全区共完成2900条段河道综合整治,村宅河道整治率达到95%,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拆除或清洁能源替代燃煤锅炉50余台,全面实施堆场码头、建筑工地规范化整治,全区累计建成基本无燃煤区70.9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区60.6平方公里,实现了外环线以内全覆盖。

同时,加快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关闭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风险企业24家,初步建立饮用水源地风险企业分级管理机制和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水源地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全面实施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关停企业(生产线)50项,完成污染治理42项,动迁居民约2500户,区域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4)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

   以创建最适宜人居环境为目标,着力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品质。

全区新建绿地500多公顷,苏州河绿带全线合拢,黄浦江绿带基本贯通,基本形成以城区大型公共绿地为核心,以城郊林地为基础,以黄浦江滨江绿带为纽带,以道路河道绿化为网络的开放绿地系统,并在上海市率先开展大规模立体绿化建设,建成立体绿化3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39%提高到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同时,积极推进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建设,全区9个镇中有7个镇创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并通过复验(列上海市各区县之首),马桥镇旗忠村、彭渡村分别创建成国家级、市级生态村。

   (5)生态文明加快推进,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闵行区更加关注对公众、企业、政府等多种社会组织环境意识及行为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启动和开展了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编制完成了《闵行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了“1246”的生态文明建设框架;同时,依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上海市的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了环境友好型城区示范项目建设,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计划开发署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认可。

此外,深入推进系列生态文明共建以及绿色创建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社区、企业、机关和学校,融入公众的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全区“绿色小区”比例达到40%以上、“绿色学校”比例达到35%以上,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开展了“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全社会节能环保行为得到了普及,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

   (6)循环经济稳步推进,两型城区建设取得突破

编制完成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行动计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深入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目前全区已形成1家国家级、3家市级、79家区级的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建设格局,试点类型覆盖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及社会等各个领域。

同时,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持续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和企业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进。

全区6家保留工业园区中,莘庄工业区已成功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全区有33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307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数量名列全市前茅。

全区工业企业生产能级及园区资源集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

   (7)环境管理进一步强化,环保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依托生态区建设、“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的推动,全区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日趋完善并已形成常态化模式。

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参与政府综合决策,先后制定出台了《闵行区招商引资产业导向环保指导意见》、《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优化发展的政策;落实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农村生态补偿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激励制度;并在全市率先试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企业环境公报以及企业环境监督员等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环境责任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推进环保工作的机制正在不断丰富和加强。

   (8)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有所上升

   “十一五”期间,全区地表水质在上游来水不利的条件下基本保持稳定且总体好转,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呈逐年下降趋势,溶解氧有所上升,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8年保持在85%以上且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92.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基本达标,夜间噪声逐年下降,交通干道噪声逐年改善。

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在2009年被国家环保部列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2010年闵行区生态城区建设项目又被联合国授予“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

2010年闵行区民生指标满意度调查显示,91%的居民对区域环境状况表示满意。

   2、存在的问题

   虽然通过“十一五”的努力,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区域环境状况与城市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

一是环境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污水收集系统还存在盲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级和污泥规范化处置有待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有待建立健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尚不均衡,农村地区以及城中村环境建设及综合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环境风险日益突出,受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影响,部分区域居住区与工业区、市政设施交错相邻,布局性、结构性环境矛盾突出,有待进一步解决;同时,全区范围内化工、辐射、危废等环境风险企业比例较高,环境风险防控及安全保障须进一步加强。

三是污染减排压力增大,在保持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总量难度加大,工业废水排放减量、中小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环境质量改善依然任重道远。

四是环境管理能力相对不足,随着新型环境问题逐渐显现以及群众环境诉求的日益提高,现有的环境监管手段、能力及人员配备,已无法适应量大面广的环境监管要求,亟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作用也有待激发,汇聚多方力量的“环保统一战线”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二五”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闵行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城市再造力度,以生态文明为指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的攻坚阶段。

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上海市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宏观战略,以及闵行区委、区政府打造生态文明试点区,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自我要求,对闵行区“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从国家发展战略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作为优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并把相关要求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及中长期规划,污染减排和低碳发展将是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上海市将把环境保护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在“十二五”时期后金融危机、后世博、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在人均GDP由1万美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四个中心”的建设,加快实现“四个率先”。

   2、从闵行自身发展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作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发展主线的重要手段

   自1992年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予以高度重视,先后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国家生态区”。

2009年,闵行区又被环保部列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区委、区政府对闵行区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态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十二五”时期,闵行区将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和推进深层次改革的攻坚时期,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主线,并着力建设智慧、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闵行,环境保护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闵行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层次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3、从经济社会形势看,闵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面临城市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多重压力和考验

   “十二五”期间,闵行区经济发展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人口还会不断导入,对能源和资源的刚性需求仍在增加,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仍然较大。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环境诉求也在不断增强。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同时有效解决居民的环境需求,建设一个持续发展之区、生态人居之区、环境善治之区,将对闵行环保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

因此,“十二五”期间,闵行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优化发展、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保障民生的多重压力和考验。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引领,围绕“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发展主线,以“提高环保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切实解决环境民生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的内涵和水平”为基本出发点,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和深化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国家生态区建设成果。

着力加大污染减排、环境风险防范以及民生保障力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实现本区社会经济与环境更加协调发展。

  

(二)规划原则

   1、战略响应、民生优先。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响应和落实生态文明、环保新道路、历史性转变、休养生息等战略思想,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重点在解决环境民生和复合污染、新型污染问题等方面加强谋划,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2、创新机制、源头治理。

创新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机制,从规划和政策的源头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总量控制、环保准入制度、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手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发展。

   3、统筹规划、综合推进。

统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用地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先行。

从注重城市向城乡一体转变,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同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解决各类生态环境问题。

   4、建管并举,重在管理。

在继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执法监管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督促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已建设施的环境效益。

同时,要从重基础设施建设向建管并举转变,创新环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强化环保优化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5、注重实效,公众参与。

规划任务和措施要针对特定的工作目标,注重操作性,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规划效益的发挥。

同时,强化企业和市民的社会环境责任,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推动环境管理从政府主导向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生态文明试点区”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形态体系。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建成与上海中心城区拓展区相适应的生态功能布局和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环境综合决策和管理体系,推动城区向低碳化转型发展,全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到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基本实现清洁、安全、健康,生态文明成效充分展现,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区。

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市工业型城区特色的低碳转型发展道路,逐步将闵行区建设成为具有中心城区拓展区功能的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生态新城区。

   具体目标是:

   1、污染减排——全面完成“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严格控制COD、氨氮、SO2、NOX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在“十一五”期末的基础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完成市下达指标,并力争完成情况位居上海市前列。

   2、生态安全——“十二五”期末,污水收集系统覆盖所有城市化地区和工业地块,农村地区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率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污泥规范化处置;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分类收集以及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妥善处置;环保重点监管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有力。

   3、环境宜居——“十二五”期末,全区绿化林地系统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左右;城镇化地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区域和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基本达到标准要求;重点地区和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4、发展优化——以规划环评、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和环境监测监察为主要手段,建立比较完善的以环境保护指导和优化城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支撑体系,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5、意识文明——“十二五”期末,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本覆盖全区各大园区、社区、学校、企业;全社会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不断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政府、企业、公众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的新格局。

   (四)规划指标

   围绕污染减排、生态安全、环境宜居、发展优化、意识文明五大方面的目标,共确定23项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