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979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气安全知资料.docx

煤气安全知资料

第一章煤气安全技术知识

第一节高炉煤气

一、高炉煤气的产生

高炉煤气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经过高炉鼓风机加压再经热风炉加热的热空气进入高炉厚,与炉内的烧结矿,焦炭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经过这些化学反应,烧结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焦炭和热空气燃烧放热(其中的焦炭既是还原剂又是热能的提供者)燃烧产生的高温炉气在上升的过程中,与高炉料柱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形成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少量氧气的混合气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炉煤气。

二、高炉煤气的性质和成分

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

CO、C02、N2、H2、CH4等,其中可燃成分CO含量约占23%—30%,H2、CH4、02的含量很少,CO2,N2的含量分别占15%、55%,热值仅为3000KJ/m3左右,可单独供低热值煤气用户使用或与转炉煤气、焦炉煤气混合成混合煤气,供加热炉等用户使用。

高炉煤气的回收量约1700m3/t左右。

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如果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以上高温就会发生着火或爆炸。

第二节转炉煤气

一、转炉煤气的产生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即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发生量在一个冶炼过程中并不均衡,且成分也有变化,通常将转炉多次冶炼过程回收的煤气经降温、除尘,输入储气柜,混匀后再输送给用户。

转炉煤气的回收量为50m3-100m3/t

二、转炉煤气的组成和性质

转炉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氮气和二氧化碳等,一氧化碳含量约为40%—80%,热值约为1800大卡/每立方米。

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气体,净化后转炉煤气含有60%左右一氧化碳,所以转炉煤气比高炉煤气中毒的危险更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

当转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以上高温也会发生着火或爆炸。

第三节焦炉煤气

一、焦炉煤气的产生

焦炉煤气是用气煤、肥煤、焦煤、瘦煤配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得到的可燃气体,是炼焦的气体副产品。

主要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焦炉煤气回收量为500m3--600m3/t

二、焦炉煤气的组成和性质

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C2以上不饱和烃(2%~4%)、二氧化碳(1.5%~3%)、氧气(0.3%~0.8%))、氮气(3%~7%)。

其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C2以上不饱和烃为可燃组分,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为不可燃组分。

焦炉煤气为无色、微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属于中热值气,其热值为每标准立方米17~19MJ,适合用做高温工业炉的燃料和城市煤气。

焦炉气含氢气量高,分离后用于合成氨,其它成分如甲烷和乙烯可用做有机合成原料。

当焦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550℃以上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着火或爆炸。

第二章煤气特性

第一节、煤气成分及爆炸范围

煤气是混合物,由于成份不一样,煤气体现的危险性不一样。

从安全的角度,最关心的是一氧化炭、氢气、甲烷三种成份,他们既是危险成份,也是有用成份,具有较高的热值。

体现煤气的毒性上,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炭中毒。

煤气中的氢气和甲烷具有爆炸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煤气的危险性越大。

见下表:

成分(%)

CO

H2

CH4

爆炸范围(%)

焦炉煤气

5~8

58~60

22~25

4.5~35.8

高炉煤气

23~30

2~3

35~72

转炉煤气

40~80

2~3

12.5~74

通过表格看出来,焦炉煤气中CO含量比较低,毒性最小,但爆炸下限最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最强;转炉煤气CO最高,毒性最大。

高炉煤气既有毒性,又有爆炸性,且高炉煤气压力高,温度高,高炉煤气出炉压力可达0.35~0.4Mpa(大型高炉出炉压力可达4kg/cm2以上),炉顶煤气温度可达300℃。

由于高炉煤气的这个特点,必须经降压后才能输送给用户使用,为充分利用能源,就出现了TRT(高炉煤气余压发电)。

第二节煤气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钢铁企业煤占总能源的70%,付产煤气占总能耗32.2%。

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等回收后可作为焦炉、热风炉和加热炉的燃料,焦炉煤气还作为民用燃气。

可以说,这些副产煤气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

每吨生铁产生1800Nm3煤气。

1座1000m3的高炉,日产生铁2500吨,产生煤气为187500Nm3/h

据统计,我国钢铁工业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率(2000年):

焦炉煤气为98%、高炉煤气为91.73%、转炉煤气为40.68%、铁合金炉为45.20%。

国外先进国家已接近100%,这些差距意味着我国冶金工业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潜力。

因此,我国在“十五”钢铁工业综合利用的目标中:

转炉煤气回收达到70Nm3/t钢,高炉煤气放散率在3%以下。

第三节煤气特点及事故

1、易燃、易爆

焦炉煤气爆炸下限在5.5%,接近甲烷、氢气

2、易中毒

转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的CO含量在60~70%,极具毒性

3、具有压力、温度

高炉煤气出炉压力可达0.35~0.4Mpa,发生炉煤气出炉温度在600C以上,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出炉温度可达1000C

煤气事故仍然严重

2006年1月10日9时0分,云南曲靖市马龙县呈钢钢铁公司7名检修人员在对热风管道进行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有残留煤气,导致7名检修人员煤气中毒。

经过抢救,救出4人,死亡3人。

施救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当,1人死亡。

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6人重伤。

2005年11月5日14时0分,内蒙包头市大安钢铁公司6名检修人员在检修高炉过程中,高炉车间的布袋除尘防爆膜发生爆裂,造成5人煤气中毒死亡,1人受伤。

2005年10月26日15时40分,首钢公司动力厂转炉煤气管道排水器发生煤气泄漏,9人中毒死亡。

2004年9月23日16时10分许,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的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电厂一台75吨/h燃高炉煤气锅炉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其中包括该公司工人3名,其余为项目施工单位人员),8人受伤。

4、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

2002.2-2006.1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32起工业煤气事故,死亡112人,其中,中毒死亡84人,占总数的75%。

5、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02.2-2006.1全国发生的这32起煤气事故中,死亡3人及以上的有26起,占81%,特大事故1起,占总死亡人数的11.6%

1984-1990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的19.2%;煤气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17.9%。

第四节高炉煤气生产工艺及危险性

1、高炉工艺:

高炉煤气CO含量在23~30%,爆炸极限在31~72%,高炉煤气事故在钢铁企业的各类煤气事故中位居前列

1)鞍钢91~97年发生煤气中毒事故80起,中毒人数218人(含9人死亡)其中,炼铁区域发生煤气中毒事故37起,中毒人数120人(含4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46.3%和55%。

2)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10m以外的地方,有设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

3)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必须设置,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

4)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离高炉100m以外

5)区内的操作室、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一般不小于40米,如空间受限不能满足,则应采取相应措施(配备煤气报警器、呼吸器)及必要的防护(如通风)。

6)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有良好的通风。

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间的净距不应少于2m,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3m。

2、高炉本体

高炉冷却设备与炉壳、风口、渣口以及各水套均应密封严密;软探尺的箱体、检修孔盖的法兰、链轮或绳轮的转轴轴承应密封严密;硬探尺与探尺孔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高炉炉顶装料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炉顶双钟设备的大、小钟钟杆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

b料钟与料斗之间的接触面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经过研磨并检验合格;

c无料钟炉顶的料罐上下密封阀,应采用耐热材料的软密封和硬质合金的硬密封;

d旋转布料器外壳与固定支座之间应密封严密;

e炉喉

新建、改建高炉放散管的放散能力,在正常压力下,应能放散全部煤气,高炉休风时应能尽快将煤气排出。

炉顶放散管的高度应高出卷扬机绳轮工作台5m以上。

放散管的放散阀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在炉台上操作。

放散阀座和阀盘之间应保持接触严密,接触面宜采用外接触。

应有蒸汽或氮气喷头

F重力除尘器

高炉煤气净化

除尘器应设置蒸汽或氮气的管接头;

除尘器顶端至切断阀之间,应有蒸汽、氮气管接头。

除尘器顶及各煤气管道最高点应设放散阀。

G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每个出入口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布袋除尘器每个箱体应设有放散管;

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

布袋除尘器箱体应采用泄爆装置;

布袋除尘器反吹清灰时,不应采用在正常操作时用粗煤气向大气反吹的方法。

布袋箱体向外界卸灰时,应有防止煤气外泄的措施。

H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

余压透平进出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入口管道上还应设有紧急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1s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

余压透平应设有可靠的严密的轴封装置;

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并网和电气保护装置,以及调节、监测、自动控制仪表和必要的联络信号

余压透平的起动、停机装置除在控制室内和机旁设有外,还可根据需要增设。

3、高炉煤气作业区

一类煤气作业:

风口平台、渣铁口区域、除尘器卸灰平台及热风炉周围,检查大小钟,溜槽,更换探尺,炉身打眼,炉身外焊接水槽,焊补炉皮,焊、割冷却器,检查冷却水管泄漏,疏通上升管,煤气取样,处理炉顶阀门。

炉顶人孔、炉喉人孔、除尘器人孔、料罐、齿轮箱,抽堵煤气管道盲板以及其他带煤气的维修作业。

  二类煤气作业:

炉顶清灰、加(注)油,休风后焊补大小钟、更换密封阀胶圈,检修时往炉顶或炉身运送设备及工具,休风时炉喉点火,水封的放水,检修上升管和下降管,检修热风炉炉顶及燃烧器,在斜板上部、出铁场屋顶、炉身平台、除尘器上面和喷煤、碾泥干燥炉周围作业。

  三类煤气作业,值班室、槽下、卷扬机室、铸铁及其他有煤气地点的作业。

 煤气区的作业,应遵守GB6222的规定。

各类带煤气作业地点,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在一类煤气作业场所及有泄漏煤气危险的平台、工作间等,均宜设置方向相对的两个出入口。

大型高炉,应在风口平台至炉顶间设电梯。

 煤气危险区(加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

人员经常停留或作业的煤气区域,宜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

到煤气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一氧化碳报警装置应定期校核。

  6.9无关人员,不应在风口平台以上的地点逗留。

通往炉顶的走梯口,应设立“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作!

”的警告标志。

1)设备、机房、煤气柜在主厂房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各单体设备之间以及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1m。

3)煤气抽气机室和加压站厂房应符合第8章的有关规定,抽气机室可设在主厂房内,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与主厂房建筑隔断:

——废气应排至主厂房外

(2)设备结构注

转炉煤气活动烟罩或固定烟罩应采用水冷却,罩口内外压差保持稳定的微正压。

烟罩上的加料孔。

氧枪、副枪插入孔和料仓等应密封充氮,保持正压。

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装置。

当煤气含氧量超过2%或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止回收。

每座转炉的煤气管道与煤气总管之间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

转炉煤气抽气机应一炉一机,放散管应一炉一个,并应间断充氮,不回收煤气时,应点燃放散。

湿法净化装置的供水系统应保持畅通,确保喷水能熄灭高温气流的火焰和炽热尘粒。

脱水器应设泄爆膜。

采用半干半湿和干法净化的系统,排灰装置应保持严密。

煤气回收净化系统应采用两路电源供电。

活动烟罩的升降和转炉的转动应联锁,并应设有断电时的事故提升装置。

转炉煤气抽风机应适应转炉烟气的特点,在调节抽气量时,其压力变化不大,同时风机在小风量运转时不喘震,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爆性能。

转炉操作室和抽气机室、加压机房之间应设直通电话和声光讯号,加压机房和煤气调度之间设调度电话。

转炉煤气回收净化区域应设消防通道。

转炉煤气电除尘器应设有当转炉煤气含氧量达到1%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装置。

第三章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与急救

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

一、CO中毒的机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的窒息性毒物,主要是破坏人体的供氧过程,从而引起种种缺氧窒息症状。

我们知道,氧气是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经由鼻腔(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各级细支气管到达肺泡;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在血液中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再经过组织中的气体交换才得以进入细胞;氧气在细胞内作用,将蛋白质、脂肪等养料转化为能量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就是氧气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的概要过程。

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都能影响人体的供氧,从而引起种种缺氧表现。

一氧化碳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通过气体交换作用进入血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一氧化碳数量,与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氧数量相同,结合的部位亦相同,而且碳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一样,是可以解离的化合物,当停止吸入一氧化碳时,也就是当肺泡气中的一氧化碳分压小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分压时,碳氧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则与血红蛋白解离,从血液中逸出并随呼气排出体外。

为什么说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性的窒息性气体呢?

1一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所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丧失了携氧能力,如果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数量稍多,即会明显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从而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

由于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相差大约200~300倍),且能将氧对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自身与之结合,因此即便吸入的空气中存在少量的一氧化碳,亦能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而造成全身缺氧。

吸入浓度约为0.08%的一氧化碳即可使全身一半的血液丧失携氧功能,可见其毒性之剧烈。

2碳氧血红蛋白虽然可以解离,但解离的速度很慢,相当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1/3600左右,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碳,其毒性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

据有关资料介绍,停止吸入一氧化碳后,患者吸入正常的空气,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减少一半的时间大约为320分钟,其全部解离需一昼夜。

吸入氧气可使一氧化碳的排出大为加快,使吸入的一氧化碳排出一半的时间减少为80分钟,数小时内即可全部解离。

3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不仅自身失去了携氧的功能,而且还可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使其携带的氧气亦不能释出供组织利用,更加重组织缺氧。

4一氧化碳对二价铁的高度亲和力,可以进入细胞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含二价铁)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呼吸。

5一氧化碳可与体内其他含有二价铁的物质(如血浆铁蛋白、肌红蛋白等)结合,如与肌红蛋白结合则使肌红蛋白对氧的结合受阻,从而大大降低肌肉的储氧量,减低肌肉的收缩功能,故一氧化碳中毒后全身乏力极为明显。

6一氧化碳本身不会引起特殊的病理损害,组织损伤的原因皆由缺氧所致。

而一氧化碳中毒受损最严重的组织乃是那些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如脑、心、肺及消化系统、肾脏等。

这些病理变化主要皆原发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如充血、出血、水肿等,而后由于营养不良而发生继发性改变(如变性、坏死、软化等)。

一般来说,一氧化碳中毒症状的轻重与血液循环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多少又和吸入的一氧化碳浓度以及吸入时间有很大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对一氧化碳的毒性有很大影响,例如:

随着每分钟呼吸量、心搏出量和组织对氧的需求量的增大,一氧化碳的毒性亦增强,故体力活动量大时对一氧化碳的吸入尤其不能耐受;甲亢病人及新陈代谢较高的儿童和孕妇等对一氧化碳更为敏感。

二、CO中毒的症状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是指含一氧化碳浓度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而表现的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按其中毒程度及症状可分为如下三种:

1、轻度中毒

多因持续吸入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所致。

患者有全身缺氧反应,如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全身无力、两腿沉重软弱等。

此种病人如能迅速脱离有毒现场,立即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大都能很快消失,一般不发生昏厥或有很短时间的昏厥。

随有上述名显症状,但除有脉搏加速外,一般无明显体征可见,如在中毒时即刻抽取血液化验,其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多在20%以下。

2、中度中毒

上述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后,患者仍继续停留在有一氧化碳的环境中或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则前述症状明显加重,而且全身疲软无力,双腿沉重麻木不能迈步,最初意识还可保持清醒,但想离开危险区域而力不从心,不能自救;继而很快嗜睡麻木、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昏迷。

此期可见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面颊、前胸、大腿内侧尤为明显),呼吸和脉搏加速可分别达40次/分钟及120次/分钟;昏迷较深者有对光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痛觉反应减弱等;有时可发现心率不齐、血压偏低、呼吸不整等情况;个别病人尚可出现抽搐及全身强直。

此期病人昏迷大多在6~8小时恢复,一般不伴有合并症出现,经及时抢救治疗,可多在数日内痊愈,一般无后遗症出现。

在中毒当时抽取血液化验,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多在30%~40%左右。

3重度中毒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继续吸入一氧化碳致使病情发展而成重度中毒,亦可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而引起。

此时患者可无任何不适而很快意识丧失,进入昏迷,有的立即死亡。

此期的特点是昏迷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多持续10-12小时以上),而且常并发各种缺氧性损伤,如休克、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心肌损害、肺水肿、高热、惊厥等,治愈后常有后遗症发生。

若及时测定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其浓度多在50%以上。

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一、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

煤气中毒事故原因大体有以下方面原因:

1、煤气设备老化造成煤气泄漏

2、煤气管道腐蚀严重造成煤气泄漏

3、煤气设备损坏造成煤气泄漏

4、煤气设备运行不当造成煤气泄漏

5、煤气系统瞬时超压造成煤气泄漏

6、煤气设备密封失效造成煤气泄漏

7、煤气泄漏未及时发现

8、进入煤气区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

9、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设备进行抢救

10、救护设备使用不当或救护设备损坏

11、违章进行煤气作业

12、煤气放散清场不彻底或警戒距离不够

13、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将气源有效切断

14、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进行吹扫化验

15、煤气管道、泄爆板等爆裂造成大量煤气外溢

二、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1、加强煤气管道、设备检查和维护,是否严密,防止煤气泄漏

2、定期对煤气管道、煤气柜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定期测壁厚情况

3、在煤气区和有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的部位、岗位安装一氧化碳检测设备

4、进入煤气区作业要有煤防人员监护,要佩戴防毒面具

5、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处理人员要佩戴好防毒面具,并有煤防人员监护

6、新建、大修、检修后的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7、进入煤气设备内或管道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和允许工作的时间为:

≤30mg/m3为国家规定的安全的正常工作标准;50mg/m3不超过1小时;100mg/m3不超过半小时;200mg/m3不超过20分钟

8、停煤气作业检修,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而且盲板要经过试验,但是水封单独使用不能作为可靠切断装置

9、煤气系统的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运行中的水封要经常保持溢流。

水封的有效高度:

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mm水柱,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水柱

10、煤气系统的水封、排水器溢流管不能直接插入下水管道,防止煤气击穿通过下水道穿入其它站、室而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11、在煤气设备、管道内检修、清理等作业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残余煤气吹扫干净,经过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中每两小时必须重新化验分析。

如果工作中断超过半小时,要重新进行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可再行作业

12、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13、进行煤气放散作业时要设好安全警戒,清理警戒区内的闲杂人等

14、带煤气作业时,从事煤气作业人员和煤气防护人员都要佩戴好呼吸器和防护用品

15、煤气管道、设备的泄爆装置,不要对着站、室或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泄爆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

16、煤气的蒸汽吹扫管,吹扫完以后,要与煤气管道分开,防止蒸汽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煤气串入蒸汽管道

17、煤气防护救护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完好能用,气瓶的压力要在规定范围之内。

三、高炉及转炉煤气安全

1、高炉易发生煤气泄露的位置

1.1炉顶装料的地方

1.2高炉风口、铁口、渣口套接不严冒煤气

1.3高炉炉顶装料系统不严冒煤气

1.4高炉冷却系统进出炉壁不严冒煤气

1.5高炉炉顶的放散及泄压装置

2、转炉煤气易发生煤气泄露的位置

1.1转炉烟罩氧枪、副枪插入孔密封不严冒煤气

1.2转炉加料系统冒煤气(加料口加造渣、浠释,去杂加石灰时,容易漏煤气。

第三节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煤气管道、设施等损坏、爆裂大量煤气泄漏应急处置

1、发现煤气管道、设施等损坏、爆裂大量煤气泄漏时,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煤防站和医院派救护车进行抢救。

2、现场负责人即刻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带领现场人员撤离煤气区,撤离时朝上风侧方向。

3、现场指挥人员立即安排武装、保卫人员对煤气区进行安全警戒,并设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组织煤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清理现场抢救中毒人员。

5、同时组织煤防人员查找煤气泄漏部位及原因,如果可能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6、对于不能立即切断煤气气源的,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煤气系统进行减压。

7、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煤气来源.

8、将煤气中毒人员迅速救出煤气区域,安置在煤气区的上风侧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治

9、派人迎接救护车,在送中毒人员去医院的路上不能停止抢救。

10、组织有关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

二、容器内(坑、池等)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1现容器内(坑、池等)有煤气中毒事故后,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医院派救护车。

2、即刻通知煤防站进行现场抢救

3、可靠切断煤气来源

4、打开所有人孔、通风孔

5、强制向容器内或坑、池通风换气

6、施救人员要戴好防护设备作好自我保护、快速施救

2.7现场其它人员要站在容器、坑、池的上风侧

8、将煤气中毒人员迅速救出后,安置在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治

9、派人迎接救护车,在送中毒人员去医院的路上不能停止抢救

10、有关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四节煤气中毒人员的抢救

一、煤气中毒人员的急救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