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监控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778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测监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监测监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监测监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监测监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监测监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测监控教案.docx

《监测监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测监控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测监控教案.docx

监测监控教案

 

万盛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

监测监控  总学时:

90

本次课题: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学时数:

16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职工了解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教学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

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意义:

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的关系。

不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很难落实;坚持安全第一,才能自觉地或科学地预防,达到预期目的。

反之,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减少事故、消灭隐患,才能做到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内容有

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山资源法》等。

行政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

地方性法规有《××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省煤炭法实施办法》等。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

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矿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以第65号命令发布,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

(三)《煤炭法》于1996年8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以第75号命令发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

是中国第一部煤炭法。

(四)《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于2000年11月7日以国务院第296号命令颁布,于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三、《煤矿安全规程》制定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

意义:

规范煤矿工作,加强管理和监察执法,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保证和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和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为国家步入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新版的《煤矿安全规程》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四、违法与法律制裁、犯罪及其特征

1、违法――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做出的法律禁止的行为。

2、违法的四要素:

(1)必须是一种行为;

(2)必须侵犯了客体;(3)违法的主体必须是有责任能力的人或依法设置的法人(4)必须是行为者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

3、法律制裁:

主要有

(1)刑事制裁

(2)民事制裁(3)行政制裁三种。

4、犯罪――凡是违反刑法危害社会而应受到刑事处罚的称为犯罪。

5、犯罪的三个特征:

(1)具有社会危害性,是一切犯罪的客观属性;

(2)刑事违法性,即违反刑事法律的禁令。

(3)应受惩罚性。

 

万盛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

监测监控  总学时:

90

本次课题:

煤矿生产技术学时数:

10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职工学习掌握煤矿生产技术

教学重点: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

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内容:

煤矿生产技术

第一节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1、煤――是由沉积形成的可燃有机岩,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2、煤层的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三类。

3、煤层的底板可分为直接底和老底两种。

4、煤层一般按厚度分为3类:

薄煤层<1.3m中厚煤层1.3――3.5m厚煤层>3.5m。

5、煤层按倾角大小分为4类:

(1)近水平煤层<8°

(2)缓倾斜煤层8°――25°

(3)倾斜煤层25°――45°(4)急倾斜煤层>45°

6、煤矿地质构造主要有:

(1)单斜构造

(2)褶皱构造(3)断裂构造

第二节矿井开拓

一、矿井开拓方式

1、开拓方式有:

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等

1、斜井开拓的类型及优缺点

2、立井开拓的类型和优缺点

3、平硐开拓的类型和优缺点

4、综合开拓的类型和优缺点

二、矿井生产系统

煤矿的生产系统主要有运输系统、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供水、供压气系统等等。

它们由一系列的井巷工程和机械、设备、仪器、管线等组成。

(一)运输系统包括运煤系统、辅助运输系统;

(二)提升系统包括提煤系统和辅助提升系统

三、井下巷道分类

煤矿井下的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可以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3类。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两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常见的开拓巷道有:

石门、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及风井等等。

2、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盘区)而开凿的主要巷道,称为准备巷道。

常见的有:

采区上山、采区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石门、

3、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称为回采巷道。

常见的有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开切眼。

 

采煤技术

采煤方法包括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两项主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地质及技术条件,由不同的采煤系统和采煤工艺相配合,构成多种多样的采煤方法。

5、主要的采煤工艺有:

(1)爆破采煤

爆破采煤主要由:

爆破落煤、装煤与运煤、工作面支护、采空区处理等环节组成。

(2)普通机械化采煤

普通机械化采煤由破煤和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工序组成。

(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配备主要有大功率双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整体自移式支架。

此外还有乳化液泵站、转载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移动变电站等等。

(4)综采放顶采煤法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一般适用于缓斜及倾斜特厚煤层。

它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是工作面采煤,第二步是放顶煤。

万盛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培训教案

课程名称:

监测监控  总学时:

90

本次课题: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学时数:

16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让职工学习掌握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教学重点: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教学难点: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教学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

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内容: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第一节矿井通风

一、井下空气

1、井下空气的主要有害气体有:

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氨气(NH3)、瓦斯(CH4)、氢气(H2)

2、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二、矿井通风系统

1、煤矿通风的任务:

(1)供给井下各作业地点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呼吸;

(2)有效冲淡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防止瓦斯积聚。

(3)排出浮游矿尘,减少对人体危害;

(4)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井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使生产作业人员得以充分发挥劳动效能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矿井通风方式:

(1)中央式

(2)对角式(3)混合式(4)区域式

3、矿井通风方法:

(1)抽出式

(2)压入式(3)压入与抽出混合式。

第二节矿井瓦斯防治

一、瓦斯性质与危害

1、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产物,有时单独指甲烷。

1.1瓦斯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

(1)瓦斯浓度达到5%-16%;

(2)有高温火源存在,一般引火温度650º-750º;

(3)有充足的氧气含量≧12%

2、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2.1防止瓦斯积聚的几个方面:

(1)保证工作面的供风量;

(2)及时处理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的瓦斯积聚;

(3)及时处理掘进工作面的局部瓦斯积聚;

(4)防止刮板输送机底槽瓦斯积聚。

2.2防止点火源的几个方面:

(1)防止明火

(2)防止出现电火花

(3)防止出现爆破火焰

(4)防止撞击摩擦火化的产生

(5)防止其他火源出现。

第三节矿井防灭火

一、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1、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2)引起爆炸,扩大灾情

(3)毁坏设备和资源

(4)在火源及邻近处产生高温。

是火灾扩大范围。

2、井下直接灭火

2.1、直接灭火的方法:

用水、砂子、岩粉、化学灭火器、高倍数泡沫灭火器及挖除火源等方法来扑灭火灾。

2.2用水灭火的注意事项:

(1)应先从火源外围逐渐向火源中心喷射水流,以免产生大量水蒸气和热的煤渣飞溅,伤害灭火人员。

(2)应有足够的水量,防止在高温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形成爆炸混合气体。

(3)应保持正常通风,以使高温烟气和水蒸气直接导入回风流中。

(4)用水扑灭电器设备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5)因为水比油重,故不宜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6)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浓度。

(7)灭火人员只准站在进风侧,不准人员站在回风侧,以防高温烟流伤人或中毒。

第四节矿尘防治

一、矿尘的产生及危害

1.矿尘的产生主要由采掘工作面产生的。

2.矿尘的危害:

(1)矿尘对人体产生危害。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寿命。

(2)煤尘爆炸,造成事故和巨大损失。

(3)污染劳动环境。

影响劳动和效率操作安全。

二、矿井综合防尘

我国主要采取以风、水、密、净、护5个方面的综合防尘技术措施。

即主要用水将粉尘润湿捕获,借助风流将粉尘排出井外;其次通过密闭抽尘、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辅助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共同防止矿尘的危害。

主要方法有:

(1)煤层注水

(2)湿式打眼(3)使用水炮泥(4)通风除尘(5)喷雾洒水(6)冲洗煤壁、巷帮。

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

一、局部顶板事故的预兆及防治措施

1、局部冒顶的预兆

(1)裂缝、脱层

(2)响声

(3)片帮

(4)漏顶、掉渣

2、局部冒顶的事故的防治措施

(1)掌握地质资料与开采条件。

全面分析地质构造,预防冒顶。

(2)严格顶板安全检查制度,坚持敲帮问顶制度落实。

(3)加强支护质量管理。

(4)局部冒顶的进行临时支护。

(5)提高职工素质,提高职工顶板防范意识。

第五部分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1、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2、“互救”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为妥善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3、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

(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第一节矿工自救与互救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

二、自救器与避难硐室

1、学会正确使用自救器

2、自救器可分为过滤式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

3、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条件是?

使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煤尘爆炸和瓦斯爆炸时,环境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不含有其它毒气的环境空气中个人逃生使用。

不适用于存在煤与瓦斯和二氧化碳突出的矿井。

4、过滤式自救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

当逃生使用自救器时,环境空气中含有CO、烟雾和灰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