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614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docx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实践初探

                                           一、研究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人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客观要求。

由此可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

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3万余名中学生心理检测,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

中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驱体化、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

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而采用哪些方法与途径对中学生进行教育比较合适呢?

作为一个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索。

本人作为一个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心理教育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飨同行。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正确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开设中学生心理课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所有学生充分参与。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尽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使他们“理直气壮”地倾诉心声,渲泄情感,发表意见。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善于体察和适应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灵活的教育与调控,引导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

  2、等尊重性原则

  平等尊重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与他们建立友好信赖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双方在人格、权利上享有同等“待遇”,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的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杜绝说教,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看法,采纳学生的意见,在关心、热爱、同情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和疏导。

  3、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达到训练健康心理开发学生潜能,使之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目的,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必须保证课前进行认真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要及时反馈,正确引导,激发情趣,形成轻松活泼的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指的是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使学生名誉和隐私权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保密性原则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它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热情、诚恳、耐心帮助;另一方面,在特殊情况下,对有明显的伤害性人格的精神障碍要做好及时的预防工作。

  5、助人自助的原则

  咨询员的咨询过程不是替您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是帮助您自己想清楚问题的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咨询过程中,您自己的心理能够得到成长。

因此,咨询是"授人与渔",不是"授人与鱼"。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心理教育的方法:

如催眠治疗、集体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行为治疗等等,本人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筛选了以下几种方法:

  1、心理咨询,帕特森认为,咨询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咨询人员提供一定的心理氛围或条件,使对象发生变化,作出选择,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形成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个性,从而成为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成员。

例如,我们班级中的一位女中学生A,只给她本人咨询,这个女生也没有说家庭情况,只是给她本人做心理咨询,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案例是失败的。

但是,我还是没有真正明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家庭系统论的理论行事,太脱离家庭了。

如果采取权氏家庭心理治疗法,我认为那位女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解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又例如,一位女生B,性格内向,胆小腼腆,原先学习自觉刻苦,成绩名列班级前茅,但有一段时间精神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无心学习。

面对父母、老师的批评,该生泪水涟涟,欲语又止,后来向“心理信箱”投了一封“我该怎么办”的未署名的求助信,讲述在男女同学交往中带来的内心苦恼和难以自解的矛盾心理。

心理咨询室为此专门出了一期以“青春期如何开展男女生正常交往”为主题的黑板报。

不久,该生主动找实验教师畅谈,把心中郁积已久的苦恼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

心理咨询教师在表示充分理解学生的这种感受的基础上,讲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怎样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使该生恢复了先前欢快、轻松的精神状态。

她在日记中写道:

“是心理咨询老师帮助我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放出来,我又发现了天空是那么广阔,花儿依然那么美丽芬芳,同学们的笑脸那么和谐可亲。

  2、集体心理治疗,简称集体治疗,指治疗者同时对许多患者进行治疗。

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关问题的共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能节省治疗所需的人力,也能利用集体的力量产生积极效应。

例如,某学校高中学生C自杀未遂,在学校家庭社区内引发为危机。

对于这些事件,需要从各个侧面展开广泛的小组活动,对这种感受予以资讯,消除对学校、家庭、社区的潜在危害。

小组领导者需要具备的技巧与咨询小组大致相同。

又例如,我们班级有许多同学为了一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课对班级学生进行集体心理教育.

  3、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

它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

由于学派理论甚多,它的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例如,我们班级学生D,平时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在做小动作,对这种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施加一个不愉快的体验,用言语责备等方法,利用痛苦的条件刺激来替代异常行为的快感,从而减少或消除异常行为,因此人们通常又称之为“以毒攻毒疗法”。

  4、个别心理治疗,是相对集体心理治疗而言,是以单个病人为对象的心理治疗,实际上大多数传统心理治疗均是采用该种形式,与本章中其他心理治疗在理论和方法上会有所重叠。

  例如,我班级里有一个学生E,家庭父母离异,平时很自卑,也很悲观失望的,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我找她谈了几次,要求她冷静的思考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她如何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了,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并要求她采取以下的心态会比较有益:

首先,必须接受自己的“自卑”、“悲观失望”现实;其次,必须自己承担起克服心理病的主要责任;然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或专业心理治疗。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中学各学科的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班、团、队活动来进行。

但是,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还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一主渠道的主导作用,并辅以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治疗等手段,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

  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从格的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自编教材,一般每周可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由专任教师执教。

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以上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

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

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2、心理测评是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现在科学的心理测评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因材施教与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3、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不把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

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升学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

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

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辅导是辅导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

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三)、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

这些心理困惑的缓解有待于父母抚慰。

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易形成孤僻的个性。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在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

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首先,要重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班主任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

其次,学校通过《家长报》(或其它媒介,如闭路电视等),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学生住家比较分散,召集家长不易的难题。

再次,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与思考

  

(一)、成果

  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

  1、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使心理辅导教师认识到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改变单凭分数片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的正确观点。

  2、在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教师要多与学校其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在各科教学和班主任、学校德育教育中要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管理中自觉地重视心理素质教育。

  3、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学生对心理素质知之甚少,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常把心理问题错误地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

通过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4、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起正确的目标。

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观察、思维、想象、创造的良好习惯,发展了主动、创造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建了良好学校气氛,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二)、思考

  通过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引起了以下几点思考:

  1、学校教育中学校领导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习,培养骨干。

  2、学校领导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认真学习借鉴外校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从本校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本校的路子。

  3、学校心理辅导老师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

  4、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强调行为训练。

如果心理健康教育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那么是收不到多少实效的。

  参考文献及搜索的网站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1—3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上海心理热线网

  4、心海扬帆网

  5、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网

  6、心理教育网

  7、牵牵心理热线网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历时多年,对北京500多个班、两万多名学生进行测试所得出的结果也表明:

当今中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呢?

分析起来不外乎几个原因:

  一是与学习有关。

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

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

  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

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

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三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

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

而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

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

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来抓紧抓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中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情绪、行为、个性以及与异性交往等方面作了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也不仅仅等于是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课或者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是这些方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培养中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学校应与家长、社会一道共同努力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

一、引言

在中学,广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应该说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比如说抑郁、自卑、怯懦、孤僻、敏感等,据有关研究发现31.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7.0%存在中重度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是考察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错误而开展的方式不对。

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二、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

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易急躁、易冲动,自我失控,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

2.行为方面

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

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性交往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性交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不是“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和家长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时候可能还会更需要,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重视和及时的帮助。

2.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心理咨询

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

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

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

心理咨询室可以被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依托,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开设心理课

开设心理课的做法很好,但是认为开了心理课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太片面了。

诚然,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途径。

但从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单单在心理课上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

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课堂教学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团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

再次,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所以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辅导相结合。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在教室里进行,而更应该走出课堂用各种实践活动来内化所学的心理学知识。

4.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与德育工作相辅相成的而不能由它来代替。

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

例如,一位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他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只是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如果教师以传统的德育的眼光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就会很容易就被纳入到坏孩子的行列。

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更多地给这位学生以积极的关注,这位学生需要关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不会在上课的时候以捣乱来引人注意了。

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四、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前面概括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误解。

为此我们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并走访了几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了解情况,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思考,得到一些启发,下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培养中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情绪变化强烈,易冲动,不善于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感情用事。

如果是在正确思想引导下,激情状态能使他们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成长有益的事;但如果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可能干出危害他人及社会的事情。

因此教会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2.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

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和生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性器官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

他们这时会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接近了解异性的要求和愿望,并且在性本能的驱使下,他们逐渐产生性意识,有了性的冲动,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暴风骤雨的时期”。

中学生对这种迅速成熟带来的巨大生理和心理冲击缺乏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对异性表现出眷恋和向往,但又不知道这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于是可能会产生悔恨、恐惧、自卑等矛盾心理,造成精神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所以在这一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进行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及技巧,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