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7573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假肢矫形器教案.docx

假肢矫形器教案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系(部)医技系

课程假肢学与矫形器学

课时32

适应班级10康复301

任课教师李文龙

 

二O11年下学期

教学单元授课教案

课程假肢矫形器学任课教师李文龙2011年下学期

授课题目

第一章假肢

教学时数

理论课:

学时

实践课:

学时

理实一体化:

学时

授课班级

康复10301

执行时间

月日

上下假肢的分类、基本构成、结构特点、选用原则以及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假肢处方学的基本内容,截肢者术前物理治疗、术后全身性治疗、术后肺功能训练、术后残肢的处理以及临时性假肢的应用。

截肢的适应症、特点和截肢技术的改进、残肢的手术后处理,截肢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以及假肢控制、使用训练;截肢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教学重

重点与难点上下假肢的分类、基本构成、结构特点、选用原则以及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截肢者术前物理治疗、术后全身性治疗、术后肺功能训练、术后残肢的处理以及临时性假肢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PPT

 

 

教学内容及过程

旁批

第一章假肢

【教学内容】:

上下假肢的分类、基本构成、结构特点、选用原则以及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假肢处方学的基本内容,截肢者术前物理治疗、术后全身性治疗、术后肺功能训练、术后残肢的处理以及临时性假肢的应用。

截肢的适应症、特点和截肢技术的改进、残肢的手术后处理,截肢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以及假肢控制、使用训练;截肢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重点与难点】:

上下假肢的分类、基本构成、结构特点、选用原则以及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截肢者术前物理治疗、术后全身性治疗、术后肺功能训练、术后残肢的处理以及临时性假肢的应用。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截肢的适应症、特点和截肢技术的改进、残肢的手术后处理,熟悉截肢后的主要功能障碍,掌握上下假肢的分类、基本构成、结构特点、选用原则以及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熟悉假肢处方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截肢者术前物理治疗、术后全身性治疗、术后肺功能训练、术后残肢的处理以及临时性假肢的应用。

熟悉假肢控制、使用训练;了解截肢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能力目标

能学会截肢者术前物理治疗、术后全身性治疗、术后肺功能训练、术后残肢的处理以及临时性假肢的应用,能做到对截肢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假肢装配适合性检查,能做到假肢控制和使用训练。

【教学活动参考】:

讲授,多媒体辅助,自学,讨论,复习与提问

一截肢的定义:

截肢是指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截除因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经过一个骨或多个骨将肢体的一部分切除,特别通过关节部位的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二现代截肢技术的发展:

1,截肢术是个古老的手术,假肢制造、装配也有很长的历史

2,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高分子材料技术、生物力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残肢、假肢结合部——假肢接受腔成型技术的发展

3,现代截肢者康复、假肢的假肢接受腔技术发展对截肢技术提出了高要求、促进了截肢技术的发展。

三截肢原因:

美国报道每年新的截肢者有2-3万,我国统计肢体伤残者有755万,肢体残损者80万,男性多于女性。

1.外伤及其后遗症:

在我国因外伤而截肢者仍占截肢原因的首位.如各种治疗无望的骨与关节创伤、血管损伤、烧伤、冻伤

2. 严重的血运障碍:

如,动脉硬化症、血栓阻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坏死。

3.肿瘤:

对某些就诊较晚,肿瘤侵犯范围较广或保肢手术后复发而不能采取保肢手术,或由于肿瘤造成肢体无功能者,截肢手术仍为骨科肿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4. 无法治疗的炎症(感染性截肢):

严重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如气性坏疽或因感染久治不愈导致不可修复的肢体功能障碍,如久治不愈的慢性骨髓炎。

5. 神经性疾病:

如因脊椎裂、脊髓损伤、麻风病引起的各种肢体严重变形,难治的神经性溃疡。

6. 先天性畸形肢体无功能者

7.糖尿病性截肢: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使足的血运障碍,糖尿病性的周围神经病变使足的神经营养和感觉障碍,最后导致足溃疡、感染、坏死。

四、现代截肢者康复的基本概念

1,截肢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截肢者康复的开始

2,康复工作早期介入

3,保留和创造理想的残肢

(1)截肢者的康复程序:

截肢前的诊断、训练、心理治疗→截肢手术残肢护理体位保持床上训练心理治疗→体疗理疗临时假肢→假肢处方→正式假肢→穿戴训练功能训练职业训练→功能评价→回归社会

五、假肢的定义

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假肢的历史木头→金属→现代工程技术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假肢学

六、假肢的分类

一,按结构分

1,壳式2,骨骼式

二,按安装时间分

1,临时组件式2,正式假肢

三,按假肢组件化情况分

1,组件式2,非组件式

四,按假肢的主要用途分

1,装饰性2,功能性

五,按假肢的制造技术水平分

1,传统假肢2,现代假肢

六,按假肢的部位分

1,上肢假肢2,下肢假肢

七、下肢假肢的种类和应用

人体下肢主要功能是站立、步行、跑、跳。

目前,多数下肢假肢仅能代偿部分的功能

一、下肢假肢的分类:

1、按假肢结构分类:

(1)传统壳式假肢:

其制作材料主要有木头、铝合金、皮革等,用壳体来承重,外壳制作成人体肢体外形。

也称为外骨骼式假肢。

(2)骨骼式假肢:

这种假肢的结构与人体肢体的结构相同,由位于假肢中心轴的支撑管承重,外部由塑料泡沫制成的腿形装饰包覆。

随着骨骼式假肢的大量应用,对其实行标准化及组件化的工作就自然产生。

在功能上实现单元化,在联接部位上具有互换性的部件组装而成的假肢称为组件式假肢。

2、按装配时间分:

(1)临时假肢:

在截肢术后为了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便于患者早日训练尽早康复用的假肢称为临时假肢。

接受腔材料多有石膏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2)正式假肢:

在残肢状态稳定后,使用耐久性强的材料制作接受腔,零部件各外装部用材料也可长期使用的假肢称为正式假肢。

临时假肢的应用

1,早日装上假肢对于患者心理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2,避免了截肢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3,早日下地步行训练,利于康复

4,缩短了安装正式假肢的时间

二、下肢假肢的基本构成

 

1、假脚与踝关节

(1)假脚的作用:

a、跟着地时,吸收跖屈力。

b、蹬地作用,产生前进的驱动力。

c、适应不平整的地面。

d、吸收扭矩,使假肢旋转更加容易

(2)按功能分类:

Ⅰ型,只具有背屈/跖屈功能。

Ⅱ型,Ⅰ+内外翻功能。

Ⅲ型,Ⅰ+Ⅱ+旋转运动功能。

(2)假脚的种类:

a、定踝软跟脚,国际统称为SACH脚(solcdanklecushionheelfoot)优点:

重量轻;结构简单维修少;外观逼真;价格低。

b、单轴脚:

在踝关节处装金属制单轴关节,具有背屈/跖屈功能,前后有缓冲垫。

c、万向脚:

具有背屈/跖屈、内翻/外翻、旋转功能。

d、储能脚:

假脚在步行的站立中期储存了体重下压而产生的能量在蹬离期释放能量,辅助蹬地动作将身体向前推进。

具有代表性的有OttoBock的1D25、1C40假脚、Flexfoot假脚等。

2、膝关节:

人体步行中膝关节的运动功能较复杂,为模仿体人体膝关节的生理性运动,人们对膝关节做了大量的仿生学研究和设计。

研制成了各种各样的膝关节。

尽管目前膝关节还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上楼梯的功能,但各种机构足以适合步行的需求

(1)膝关节的作用:

a、屈/伸运动:

不能过伸。

b、站立稳定性(支撑期控制功能)

c、摆动随意性(摆动期控制功能)

d、接和支撑作用

e、步行速度可变换(异非全部)

(2)分类

按功能分类:

Ⅰ、只具有支撑期控制功能

Ⅱ、只具有摆动期控制功能

Ⅲ、具有支撑期和摆动期控制功能

按结构分类

转轴数目:

单轴多轴

控制结构:

机械式流体控制(液压、气压式)

电子控制

几种常用的膝关节:

a、带锁定器膝关节:

步行时膝关节闭锁,摆动期时小腿无摆动,坐位时打开膝锁屈膝。

适用于不能控制残肢,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如老年人。

b、承重自锁膝关节:

该种关节在站立中期承重时,可使膝关节锁定以稳定膝关节,摆动期可自由摆动。

c、瞬时转动中心可变的多轴关节:

可模仿人体膝关节屈伸运动中既有转动又有滑动的过程,常用的有四连杆膝关节,六连杆膝关节。

d、流体控制式膝关节:

介质为硅油和空气,可产生与肌力相似的非线性阻力,能得到比机械摩擦控制装置要好的步态。

e、电脑控制膝关节:

典型的关节是C—leg膝关节,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微机控制的液压膝关节系统,是迄今为止步态与人体自然行走最为相似的假肢。

3、髋关节:

目前市场上的髋关节多为单轴结构,有自由摆动和带锁定器二种。

4、接受腔:

一具假肢穿着是否舒适,能否发挥假肢各部件的最大功能,接受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受腔是因人而异量体订做的,其技术含量较高,如PTK小腿接受腔。

接受腔的作用有:

容纳残肢;

传递力;

传递运动;

悬吊假肢。

5、连接管:

起到连接接受腔和关节的作用,相当于人体下肢的“骨骼”。

材料多由合金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制成。

6、特殊功能件:

(1)盘腿器:

可使小腿与大腿部分互相旋转,可帮助大腿截肢者完成“盘腿”动作,便于患者穿脱鞋。

(2)扭矩吸收装置:

该装置具有轴向弹性扭转功能,可以减少残肢和接受腔之间的摩擦扭力,使患者步行中更加舒适。

7、外形装饰部分:

多用聚氨酯、聚乙烯泡沫塑料因人而异的制成与健侧腿外形一致的装饰外套,包覆在假肢“内骨骼”外,外层可喷涂“人造皮肤”,使假肢外观更加逼真。

三、下肢假肢对线:

下肢假肢对线指调整假肢接受腔与膝关节、踝关节、假脚之间及整个假肢与患者残肢之间的合理空间位置关系。

一具假肢既要达到站立期的稳定性,又要达到摆动期的随意性,假肢残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肢假肢对线是假肢装配中较复杂的一项工作,要求假肢制作师对下肢假肢的生物力学有较清楚的了解。

将假肢立于工作台上,借助对线仪器,确立假肢各部分的空间相对位置,称为工作台对线;

假肢穿在患者身上,让患者在站立位进行的假肢对线检查和调整称为静态对线;

患者穿着假肢行走时的检查和调整假肢的对线,称为动态调整。

四、不同截肢平面的下肢假肢:

1、部分足假肢

(1)前足截肢:

拇趾截肢将很少或根本不影响足的功能;截去第二~第五趾,对下肢的功能影响较小;全部足趾截肢或跖骨远侧部位截肢后,遗留的残肢仍具有支撑体重的功能,对于正常速度的步行并无大的妨碍。

足部丧失了一部分弹性和蹬地动作,可在鞋内被截除空间内填的质轻而有弹性的材料,以改善步行和行走时的感觉。

(2)跖部截肢:

足掌滚动对行走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失去前足后,要完成自然的滚动功能并平衡,需支持残肢“勾状足”姿势减轻作用于残肢上的力量。

(3)利斯弗朗截肢(lisfranc):

施行跗跖关节的截肢,会使跖屈肌产生极度不平衡,产生踝关节跖屈和内翻位的挛缩。

(4):

肖帕特截肢(chopart):

跗横关节截肢,即保留距跟骨,因杠杆臂变短,步行时辅助背屈的外力变弱,非常容易引起足下垂等变形。

(5)部分足假肢的种类:

1.填充鞋垫、制作材料多用泡沫板、皮革等,多用于前足部截肢和跖部截肢

2.足套式假肢,也称为靴形假半脚,用皮革或丙烯酸树脂制作残足接受腔,前足部位用泡沫材料制成足的外形。

跖趾关节部位应可以弹性背屈以利步行中假肢向前滚动。

3.AFO式足部假肢:

用PE或PP材料制成脚的外形,特点是轻便,步行中后蹬时能减轻残肢末端压力

4.硅胶假脚:

整个假脚用硅胶材料制成,因人而异的订做而成,外观较逼真,穿着舒适,卫生,残肢适配性较好,步行较自然。

2、踝部假肢

(1)皮罗果夫(pirogoff)截肢术:

该截肢术是截去其它跗骨,将跟骨在中部垂直截断并翻转90、覆盖在经过截去了内外踝远端关节面的胫腓骨骨面上.

跟部皮肤保留在跟骨上并位于残肢的承重部位,残肢可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

采用该手术的残肢不会出现足下垂、足内翻等畸形,

该手术将导致截肢侧下肢较健侧缩短3—4厘米。

(2)赛姆截肢(syme):

该术是胫腓骨远端踝上截肢,将内外踝的基底部关节面截去并圆滑处理,再将跖侧足跟皮辨覆盖在残端上

胫腓骨经截骨后的具有的较大面积的骨端面和保留的足跟皮肤使残肢能较好地末端承重。

该手术将导致截肢侧下肢较健侧缩短4—7厘米,可以容纳安装带有踝关节或具有踝关节运动的假脚,如SACH脚。

3.小腿假肢

小腿假肢通常由假脚,踝关节,小腿部,接受腔及悬吊装置构成.

(一)常用的小腿假肢

一,传统小腿假肢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传统小腿假肢的概念

传统小腿假肢是指设有金属膝关节铰链和大腿皮围的小腿假肢,残肢的包容是松弛的,残端自由悬浮在空中,因而关于这种假肢无法谈到残端负重的可能性,准确的讲,仅仅在膝处于伸直位时才存在着残肢和接受腔的真正接触.假肢的引导和维持大部分是通过大腿皮围,大腿皮围至少包容大腿的2/3到3/4.

2,接受腔

分为木制,铝制,皮制三种.多为开放型,主要承重部位理论在胫骨内髁,胫骨嵴两侧和残肢后面的软组织,但实际上做不到,残肢在接收腔里容易窜动,造成与接受腔壁的摩擦.

3,金属膝铰链和皮上鳓

安装膝铰链时注意和正常人体膝关节屈伸运动中的轴心相对应.大腿处的皮上鳓除悬吊假肢外也承担大部分体重和稳定膝关节.

4,传统小腿假肢适用范围

1),不稳定的膝关节

2),关节病

3),对负重极其敏感的残肢

4),对残肢有非常大的负荷要求

5,传统小腿假肢的优点

1),好的侧向稳定性,与现代小腿假肢比更能满足非常大的负荷要求

2),大腿皮围勒紧装置的调节给大腿体积变化创造了更大的活动余地

3),不可负重的残端和膝关节可以得到全部或部分免荷

4),可以通过膝锁和坐骨支撑来达到附加的免荷

5),假肢穿脱时十分舒适

6,传统小腿假肢的缺点

1),穿戴传统小腿假肢时需将大腿勒紧,挤压软组织,长时间会造成大腿皮肤,脂肪组织和肌肉的萎缩,围长差别可达10CM.

2),不利于残肢的血液循环

3),由于传统小腿假肢不易做到全接触或全面承重,容易在骨突起部位引起擦伤.

4),由于设置有机械膝关节,当此机械膝关节轴与人体接剖轴不一致时,屈伸运动时残肢在接受腔内会产生向上或向下,向前或向后的附加运动,长时间穿戴就会形成假关节的倾向.

5),假肢膝关节只允许矢状面上的屈伸运动,而人体正常膝在屈曲位时自然的内外旋转运动则由于带大腿皮围的假肢忽视了

6),膝屈曲通常不能超过90度

7),侧面膝铰链的装配使得膝关节处变宽,因而穿上裤子影响美观

8),大腿皮围和膝铰链支条增加了整个假肢的重量,至少增加了1/3.

(二)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

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是除掉了金属膝铰链和大腿皮围,以髌韧带,残肢承重的小腿假肢.其接受腔是闭合式的,主要承重部位在髌韧带,胫骨内髁,胫骨前嵴两侧,掴窝和小腿后方的软组织.其接受腔是是在通过给残肢取阴型而制成的阳型上用树脂或板材抽真空成型制造的,能做到与残肢全面服帖,得到自然的步态.适用于小腿中段截肢者使用,不适用于膝关节过伸或拌有异常活动者.

这类现代小腿假肢的优点

1),没有大腿皮围的勒紧,大腿肌肉不会出现萎缩,没有血液循环障碍

2),实现了残肢和接受腔的全面接触,最大程度地利用残端承重,骨端受牵拉而扎破软组织,皮肤的危险性消除了,特别是对于处于生长期的患者

3),膝屈曲范围增大,膝的旋转运动不受限制,步态较自然,减少了使用能耗.

4),良好的外观:

膝部没有出现过宽处,也没有因侧面铰链关节造成的对衣服的损坏.

5),更好的卫生性:

软内衬套是可以清洗和更换的

6),假肢重量减少了30%至50%,现代小腿假肢重量约为600~1000G.

现代小腿假肢的缺点

1),对残肢和接受腔紧密接触的要求使在第一次装配时需要对变化着的残肢体积进行不断的适配,因为患者第一次装配时,肌肉还没定型,易萎缩,体积发生变化.

2),当膝关节受损而不能承载时,比如严重的膝关节病,现代小腿假肢是胜任不了使膝关节免荷的

3),现代小腿假肢与传统小腿假肢相比,装配时需要更好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知识,装配出现失败的可能性也增大了.

根据接受腔悬吊方式又分为PTB环节式,KBM楔子式和PTS包膝式

一,PTS包膝式(PTES):

特点是接受腔前缘,侧缘高,包容了髌骨和股骨内外髁.于膝关节屈曲位穿假肢,依靠髌骨上缘和股骨内外髁悬吊假肢,适用于短残肢.主要承重部位同PTB,缺点是在承重情况下对膝伸展的限制和屈膝90度时接受腔前缘支裤子影响外观.

PTS接受腔具有以下特征

1),自身具有悬吊机能:

利用股骨内外侧髁及髌骨上部的形状,不使用PTB膝上环带那样的悬吊装置.

2),侧方稳定性比PTB好:

利用接受腔上缘一直包到股骨髁部,使残肢与接受腔广泛接触,保证了侧方稳定性.

3),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利用髌骨上部的接受腔前缘和接受腔后壁,防止膝关节过伸展.

4),减少了活塞运动.

缺点:

1),PTS接受腔在膝屈曲时容易穿脱,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因膝屈曲残肢从接受腔中脱落出来.

2),PTS接受腔的前壁高,突出于膝上方,当患者起立时接受腔前缘易夹住裤腿

3),长残肢穿脱PTS接受腔有问题,因而长残肢不宜采用.

二,髁部插楔式小腿假肢(KBM)

其特点是接受腔内外侧缘高至股骨内,外髁上方,内上壁有一可拆卸的楔形板,扣住内踝.依靠包容股骨内,外髁的接受腔上缘悬吊假肢.适用于小腿中段或残肢短于膝关节间隙11CM的病人

KBM接受腔具有以下特征

1),自身具有悬吊机能:

原因是形成了与股骨内外髁形状吻合的接受腔两翼.

2),侧方稳定性比PTB好:

利用接受腔两翼可防止膝关节的侧方摆动,保证了侧方稳定性.

3),减少了活塞运动:

若两翼与股骨髁部形状吻合就可达到.

4),外观好:

KBM不使用PTB那样的膝上环带,也不象PTS从前面包住髌骨,故膝屈曲时接受腔上缘不会突出,步行时也不会出现夹住裤腿等现象.

不足之处:

1),易产生膝关节过伸展,2)长时间坐位时内外髁部有不舒服的压迫感.

三,PTK小腿假肢

PTK小腿假肢是70年代末在上述几种假肢接受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形式.一方面它符合PTB修改原则,并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它还包容股骨髁,前方近侧的形状支撑住了股四头肌腱,软的内衬套包住了整个髌骨外部,硬接受腔在髌骨处被剪掉,内外侧耳子要尽量包住后侧和前侧

四,全面承重型小腿假肢(TSB)

其特点是接受腔是封闭式的,与残肢全面接触,全面承重.这样不但扩大了承重面积而且可以预防由于残肢末端不接触,不承重,长期使用假肢后由于负压作用常引起的残端水肿.另外全面承重型小腿假肢增加了接受腔与残肢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悬吊假肢的性能.

全面承重型小腿假肢的特点

1),增加了残肢的受力面积,减少了对残肢的压力.

2),改善了残端的血液循环

3),减少了残肢出汗的机会

4),患者穿上假肢后有触地的感觉

5),减少了残肢的幻觉痛

6),减少了残肢出现水肿的倾向

五,硅橡胶小腿假肢

硅橡胶小腿假肢是利用了硅橡胶的特殊性能,既硅橡胶和皮肤间的极大的摩擦力,把它作为内衬套,从而实现假肢接受腔的悬吊.它不采用膝上环带,也不采用髁上包容来悬吊,靠的是硅橡胶自身的特性,对残肢承重时力量的分配讲究的是均匀分配,不象其他现代假肢强调以髌韧带承重为主

(1)自身具有悬吊机能:

利用硅橡胶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极大摩擦力保证残肢不脱落。

(2)由于硅橡胶内衬套外面的硬接受腔没有包髁的必要,因而硬接受腔不应象PTK那样高。

硬接受腔侧面高度最低可到膝间隙处。

(3)硅橡胶的柔软性和高弹性,保证了硅橡胶和皮肤之间紧密服贴,减少了活塞运动。

(4)硅橡胶的柔软性接近人体的皮下组织,对皮肤无刺激,增加了假肢使用过程中残肢的舒适感。

(5)硅橡胶能提供良好的装饰外形,便于清洗.

小腿截肢的选择

小腿假肢是目前假肢中应用最多的

小腿假肢选用中应考虑:

一,残肢长度与活动能力

1,长残肢:

控制假肢能力好,但残肢供血不好.可选择各种小腿假肢.残端缺乏肌肉覆盖,承重能力较差,密闭的接受腔底部应有软的衬垫,不得留有间隙,避免残肢末端肿胀.残肢承重能力差,经常发生肿胀的应选用开放式接受腔.

2,中残肢:

是理想的部位截肢,可选用各种小腿假肢.肌肉成型术后的残端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适合选用密闭式的全面接触或全面承重接受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发挥残肢末端的承重能力,有利于成人改善残肢骨骼的骨资舒松问题.

3,短残肢:

残肢末端承重能力好,宜选用闭合式,有好的残肢末端承重功能的接受腔.假肢的控制能力差,其外接受腔宜选用上缘高过两侧股骨髁和髌骨的小腿假肢.

二,活动水平

1,低活动水平者:

多位年老多病者.适合选用轻便,安全性高,适合性好,调节方便,装配后服务工作好的假肢.为了轻便,耐用,最好选用重量轻的硬踝软跟脚或铝合金,钛合金的金属部件.

2,中活动水平者:

适合选用各种一般小腿假肢

3,高活动水平者:

适合选用功能好,适配性好,坚固耐用的假肢,如各种带有储能假脚的小腿假肢.

三,合并症的影响

截肢侧骨与关节畸形,对线不正常,适合选用结构上方便调整对线的假肢,同时应通过临床治疗尽可能地得到改善.

如残肢皮肤表面皮肤瘢痕:

适合选用硅橡胶的内接受腔,残肢表面涂敷瘢痕霜剂,即能减少内接受腔与残肢皮肤的摩擦,又有软化瘢痕的作用.另外应尽量选用承重,悬吊功能好的小腿假肢.其中带有接插件硅橡胶内接受腔的小腿假肢比较满意.

四,下肢成型术后的需要

1,胫腓骨融合术后:

残肢末端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要求残肢接受腔充分发挥残肢末端的承重能力,尽量减少髌韧带的承重.

五,职业,工作,体育运动,居住环境的需要

1,需要站立,步行的重体力劳动者应尽量选择强度高的假肢部件和带膝关节铰链和大腿皮围的小腿假肢,以增加残肢,假肢之间的支撑稳定性.

2,农村需要下稻田的截肢者适合选用带稻田假脚的小腿假肢

3,山区截肢者适合选用带踝关节的小腿假肢,要求踝关节具有一定的哲屈和背屈缓冲性能,哲趾关节也能有一定的背屈功能.

4,运动专用的小腿假肢需要根据运动项目选择,如用于田径的储能假脚.

大腿假肢

大腿假肢由假脚,踝关节机构,小腿部,膝关节机构,大腿部,接受腔,悬吊装置构成.

大腿假肢分为

一,传统大腿假肢

传统大腿假肢适用于股骨中部截肢的患者.根据接受腔的材料不同,分为铝制传统大腿假肢,皮制传统大腿假肢和木制传统大腿假肢.

传统大腿假肢的制作特点

传统大腿假肢的制作包括尺寸测量,接受腔制作,假肢组装和试穿.

传统大腿假肢的缺点

1),缺乏科学的生物力学原理

2),接受腔适配较差

3),零部件受到限制

4),传统大腿假肢的附加悬吊装置也给患者带来不便.

由于传统大腿假肢存在的缺点,传统大腿假肢逐步为现代大腿假肢所取代.

现代骨骼式大腿假肢

现代骨骼式大腿假肢由位于假肢中心轴的管件及关节等骨骼支撑件承受外力.其外部由塑料泡沫等软材料制作而成的整形装饰件包覆.它具有良好的外观.这种结构,与人体肢体结构相类似.因而称为骨骼式大腿假肢.

现代骨骼式大腿假肢的内部骨骼支撑件已经形成标准化及组建化,具有良好的互换性.由这些组建组装而成的大腿假肢也被称为组件式大腿假肢.目前国际市场上已具有不同系列的组件.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特点,可根据截肢者不同需要加以组装.由一系列组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