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6631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docx

沪教版四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沪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如图是一瓶喝剩下的汽水,瓶壁上还附有许多气泡,振荡一下,一些气泡就会离开瓶壁,上浮,最后露出水面消失.下列说法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A.打开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引起的

B.振荡前该饮料是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C.瓶壁上气泡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且气泡受到的浮力等于气泡的重力,所以没有上浮

D.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所受的浮力也逐渐变大

2.爱联想的小蔡,想到大气压强,想做利用老师的器材展示一下,如图所示,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时,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

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a)(b)(c),则()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不能将水托住

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不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3.读某岛屿简图,完成小题.

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细线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

C.整个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D.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②蔗糖的溶解度是187克;

③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④20℃时,100克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100克硫酸铜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⑤20℃时,A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0克,70℃时B物质在100克水中溶解了181克刚好饱和,则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A.④

B.①③

C.②⑤

D.④⑤

6.如图所示,魔法水母是一款受孩子喜爱的玩具。

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放入魔法水母,旋紧瓶盖,用力抓握塑料瓶,魔法水母就会往水下沉落;松开塑料瓶,它又会浮上来。

调整握塑料瓶的力度,魔法水母就可以静止悬浮在水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魔法水母下沉时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B.魔法水母上浮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变大

C.魔法水母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D.魔法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7.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旅游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风景将依旧存在的是()

A.北极的极光

B.黄山的怪石

C.青岛的蓝天碧水

D.峨眉山的佛光

8.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9.如图所示是飞机机翼剖面,上侧做成凸圆形状,下侧成平面形状,上方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大的多,机翼下侧受到的气体压强就要比上侧压强大得多,从而使飞机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

在赛车比赛中,为了增强汽车的抓地力,汽车形状最好设计成()

A.

B.

C.

D.

10.如图所示,干黄花菜无毒、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价值,但鲜黄花菜有毒,这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体内会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

已知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乙醇

B.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溶剂的种类和温度都是影响秋水仙碱溶解性的因素

D.将80℃的秋水仙碱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

11.有些鱼死掉后先沉入水底,几天后再浮到水面,这是由于()

A.鱼的自重减轻了

B.这种情况只有冬天才有,因为冬天水底的温度比水面高

C.这种情况只有夏天才有,因为夏天水面的温度比水底高

D.鱼肉和内脏变质,分解出气体,使鱼体膨胀而上升

12.(乐清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现象

原因分析

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少

B

巨人症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D

植物根向地生长

受重力的影响

A.A

B.B

C.C

D.D

13.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的影响。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不仅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物,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B.人感动流泪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

C.神经调节信息的传导途径是反射弧,激素的传导主要靠血液循环

D.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做出反应不是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

14.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的溶液总质量为10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烧杯中的溶液为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且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0克

C.若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15.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不向水中丢垃圾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16.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大型客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17.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厨房用品中,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味精

C.米醋

D.麻辣油

19.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都含有未溶解的固体

C.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题

20.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材料:

(1)如图甲,左球挤右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能使物体________。

(2)如图乙,气球向后喷气时会获得向前的动力而加速运动,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选填“喷出的气体”或“球外空气”)。

(3)如图丙,轻推气球,气球会快速滑行,说明利用________可以减小摩擦。

21.己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

当温度改变时(假设木块和溶液体积不发生交化),木块排开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祝是________   

(3)木块在A时刻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B时刻所受到的浮力.

22.图中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

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M,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2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硝酸钠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

甲<乙

C溶液质量:

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24.甲、乙两人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测定的血糖含量乙为0.14%,甲为0.1%。

然后给甲、乙两人分别喝下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图中的曲线所示。

请回答:

(1)血糖含量正常值在____左右,由此可判断甲、乙两人中乙是病人,患的可能是____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液后的1小时内,血糖含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____。

(3)甲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血糖含量迅速下降,这与其体内分泌的____有关。

(4)乙在饮用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血糖浓度也下降,但乙血糖浓度下降不同于甲的另一条途径是____排出了体外。

2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___气。

   

(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________毫升。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26.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化工原料。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如果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写出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2)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7.阅读“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填空:

(填字母)

(1)如图所示,大气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是      。

(2)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        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

28.测量玻璃球密度时,小华发现玻璃球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玻璃球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33g.又测出28g玻璃球,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玻璃球的密度为          kg/m3.

29.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小琼同学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

通电一段时间后,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于

,如图甲请解释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_。

(2)从乙图水电解的微观模型图可以看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

______。

(3)从丙图的微观模型可以看出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请说明原因______。

(4)当某地长久不下雨时,我们需要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来人工降雨以便缓解旱情。

试用模型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的结构。

(已知二氧化碳分子的模型表示为右图)

(5)我们能从水电解中得到许多信息,其中正确的是(_____)

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②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③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目前很多家庭都备有消毒药品,但往往不能正确使用它们.常见消毒药品的适用范围如表所示

药 品

适 用 范 围

过氧乙酸

主要用于医院和公共场所消毒,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漂白性,对皮肤有强烈刺激.

高锰酸钾

0.1%的溶液适用于瓜果、蔬菜和食具的消毒,1%的溶液用于冲洗毒蛇咬伤的伤口.

双氧水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3%的双氧水适用于创伤换药.在热与光的作用下,会较快分解.

(1)上述消毒药品中,最适合于食品消毒的是________;

(2)使用消毒液并不是越浓就越有效,如双氧水高浓度时具有腐蚀性.现需将500克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配制成3%的溶液,用于创伤换药,需加水________克.

31.截面积均为S=1cm2的物体A与塑料B粘合成一个粘合体,全长为L=50cm。

粘合体放入水中时漂浮在水面,浸入水中的长度为

,如图所示。

现将浮出水面部分切去,以后每浮出水面一部分,稳定后就把它切掉。

已知ρ水=1.0×103kg/m3、ρB=0.4×103kg/m3,求:

 

(1)粘合体未被切前的总质量________   

(2)第一次切掉后,稳定时浸入水中的长度________   

(3)切去二次后,粘合体的最下端对水的压强是多少?

________

三、探究题

32.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50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

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

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     。

请你帮助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50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3)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33.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

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

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

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

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

四、简答题

3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

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

研究人员发现:

1.0mg/L氯气与0.5mg/L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

某研究小组成员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上述实验表明:

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

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1)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

________。

(2)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

(3)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5NaClO2+4HCl===4ClO2+____+2H2O。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

B.40℃时4.0mg/L的氯气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C.40℃时0.8mg/L的二氧化氯在0~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

(5)对比图甲和图乙,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

___________。

35.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3).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_______)                

A. 溶解、蒸发、过滤

B. 过滤、蒸发

C. 溶解、过滤、冷却

D. 溶解、过滤、蒸发

36.如图是地形对气候影响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炎热的夏天,人们常会选择到高山上去避暑(如避暑圣地莫干山),从气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

(2)若图甲地的植被是森林,而乙地是半荒漠,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

(3)图中箭头表示从海洋过来的气流运动方向,也可以表示水循环中的_____(填环节名称)。

37.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如下图,向瓶底浇冷水,水又沸腾,试用气压对沸点的影响去解释这一现象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探究题

1、

2、

四、简答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