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3789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2.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3.观察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

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植物、课件

学生准备:

塑料花,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仔细观察出示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植物?

(草、树、花)    

2.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它会不会开花?

      

叶子什么样子的?

      

生长在哪里?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植物?

   

2.合作探究:

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进行记录:

都有叶子,都是绿的,有些会开花,会长大……         

3.图中的蝴蝶是植物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

   

1.你觉得塑料花是植物吗?

   

2.全班交流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   

 3.拿出塑料花和花实物,请大家对比一下他们的区别?

4.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根茎叶,会生长,会死亡。

四、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1.请大家打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课。

  

 2.介绍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3.出示图片介绍填写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五、小结、作业布置:

请在家长的配合下种一种植物,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一周的填写。

活动延伸

种一棵植物    

1.说说植物的生长需要些什么?

2.出示一些常见的植物,介绍种植的简单方法。

    

活动思考

如果让你来种一种植物你觉得需要做哪些准备?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观察一棵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能力: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

科学态度:

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能爱护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

2.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能爱护植物。

教学准备

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

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

(板书:

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PPT播放竹子、荷花、柳树的图片。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

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出示课题:

观察一棵植物)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绣球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

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

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

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

(在交流中板书:

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三)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

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四)小结

3.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

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活动思考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观察叶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2.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

都有什么特点?

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

(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

“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

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

在观察之前,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

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

”“叶的大小如何?

”“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

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

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

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

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

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

”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教师在示范时,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

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活动延伸

做叶画。

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最好是实物作品。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

作品可做展示。

活动思考

   

备注

(后附实验活动设计单)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这是谁的叶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校园中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

  “猜叶”的游戏。

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

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

即要到哪里去找?

怎样才算是找到了?

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

”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

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

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

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活动延伸

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

”“在哪里找到的?

”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

”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活动思考

    

复习题设计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植物是“活”的吗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3.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教学难点:

证明植物是“活”的。

教学准备

学生:

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

课件、塑料花、植物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

“兔和蝴蝶是‘活’的吗?

”请学生说说理由。

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

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

“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

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中。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1.活动一:

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

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

接下来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

教师小结:

2.教师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

“这棵植物是‘活’的吗?

它有叶吗?

它是绿色的吗?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

3.活动二: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的变化的图片,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樱花,说说同一棵樱花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樱花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樱花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

活动延伸

研讨: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

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活动思考

植物要想活下来,它需要什么?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

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

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

  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

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

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

先摸,有什么感觉?

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

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

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

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活动延伸

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

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

试着给它们分类。

活动思考

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合理的方法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

2.理解比较物体是需要公平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评价表、五角星、奖励贴、演示用恐龙模型、板书用恐龙模型、纸带、田字格磁贴、一大一小气球、伸缩棒、翻页笔、课件

学生准备:

水槽、4只恐龙、排序模具、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讲述:

刚才我们比较了两个气球的大小,比较了伸缩棒的长短,比较了两位小朋友的身高,这些比较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观察中比较。

板书:

在观察中比较

二、比较图片中的恐龙

1.师讲述:

气球的大小会比较了,其他东西的大小你们会比较吗?

都这么厉害啊,老师有点不相信啊,PPT出示图片,现在难度升级,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2.学生回答,追问理由。

三、比较恐龙模型

1.师讲述:

图片中的恐龙有远有近,要比较大小很难。

为了比较得更准确,我们需要…出示两支恐龙比较大小,你觉得哪只大?

(有得说长,有得说高)板书长短、高矮

2.现在我们要比较大小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换一种比较方式,高矮能比较吗?

你会怎么比较呢?

3.出示PPT图片,师:

给恐龙比较身高,必须要保证公平,就像我们比身高不能脚踮起来,你看这些恐龙都是站在同一个高度,为的就是公平。

那我们的手应该怎么放才算公平呢?

比较完后,可以根据高矮给它们排排队重新换一下座位了。

5.请小组长上台领取器材,开始活动。

喊口令,停下来,请小组长保管好器材,给小组进行评价

6.教师拿其中一个小组的实物进行投影,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高矮的?

结果是怎样的?

四、完成评价

1.评选最佳小组,送礼物

2.取下记录表,回去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活动延伸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手比较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回到家,你们想用这种方法去比较什么?

2.出示PPT(苹果的大小,手机的长短,杯子的高矮)除了用手比较,比如也可以用教鞭、书本等物体来进行比较。

活动思考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起点和终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跳远比赛分析,学生知道共同的起点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学生明白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落地点来标识,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

3.通过课堂的学习,落实学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标识纸蛙的起点和终点,记录和比较纸蛙所跳的距离。

2.理解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纸蛙所跳的距离,思考合理的方法比较纸蛙所跳距离的长短。

教学准备

课件,大纸蛙2-3只,大纸带一条、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

1、小青蛙比身高活动。

2、今天我们不仅比小青蛙的身高,还要来比一比小青蛙最大的本领。

我们在课堂上要来进行一次纸青蛙跳远比赛,这是老师给纸蛙跳远比赛特制的赛道(将赛道贴于黑板)。

(二)、制定规则,活动探索

1、现在有两只纸蛙要来参加比赛了,这是纸蛙1号(对齐起点线),这是纸蛙2号(超过起点线),两只纸蛙起点不同,引起讨论。

2、现在1号纸蛙要开始起跳了,它使劲一跳,跳到了这儿,可是跳歪了。

设问:

纸蛙跳了多远?

从哪到了哪?

演示在纸蛙离起点最近处画一条横线。

3、今天,我们的比赛可以有三次跳的机会,纸蛙1号要开始第二次跳远了,你看,它腿一蹬跳得更远了,跳到赛道外面了,那怎么办,想想纸蛙从哪跳到了哪。

我们将纸蛙离起点最近的地方对齐在赛道上画一条横线记录。

4、大家看好,现在是最后的机会了,这一次更不得了,纸蛙太用力了,整个身体都翻了。

这一次纸蛙从哪到了哪?

5、设问:

纸蛙有三次成绩,我们取哪一次呢?

将最远的那次横线加长,并在起点线和终点线之间标出纸蛙跳远的距离,在终点线下写上自己的姓名。

6、每一位参赛队员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比赛前我们一同学习一下。

明确活动流程(试跳,比赛,裁剪,比较,张贴),开始比赛。

(设计意图:

观看微课视频,明确比赛规则。

(三)、如何判断谁最远,交流研讨。

1、每个小组进行比较将最远的距离贴在黑板上比一比,谁最远?

是怎么比较的?

活动延伸

(四)、拓展引导,课外学习

1、今天比赛之所以能比出远近,最主要我们是确定了哪两个点?

2、每一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很了不起,既做了比赛的运动员也做了比赛的裁判,我们看看最终获胜的是哪个小组,小星星最多的又是哪个小组,这两个小组都可以得到老师的神秘礼物,给大家展示一下,是一本记载了多种纸青蛙制作的秘籍,希望拿到老师礼物的小朋友回去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制作,当然也可以在班级中合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学习。

活动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这两个点呢?

   

复习题设计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用手来测量

教学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教学重、难点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教学准备

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根塑料棒、一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问题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间教室的这一端到那一端有多长吗?

观看视频里的同学是怎样测量的。

你们看出来了吗?

2.聚焦主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手来测量。

揭示课题《用手来测量》

(1)用手怎么来测量呢?

很好奇吧?

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学习一下吧。

(“一拃”是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最大距离)

(2)请你试着用“一拃”来测量桌子

(3)老师发现有这样的“一拃”你觉得他做的对吗?

(4)机动设置:

让你的同桌检查是否真的掌握了

(二)探索:

测量桌子的高度

1.那老师要提高难度了,敢不敢挑战?

请你预测桌子高度有几拃。

你用手测量桌子高度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

2.老师带来了一个小帮手,一条纸带,它可以怎么帮助我们呢?

观看视频。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①两次测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②一拃的指尖与下一拃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③在纸带上写上姓名。

(两人一组开始测量)

4.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

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把纸带对齐黑板的粘贴好。

(三)研讨

1.一同数数各有多少拃数,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

2.教师可以提问:

“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

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

(没有使用同一根手指测量,一拃不能紧连着一拃,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有些同学手指短。

活动延伸

用身体的部位来测量家里的家具等长度或高度。

活动思考

测量物体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备注

(后附实验活动设计单)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目标

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3.逐步适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4.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并能对数据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

纸带、小棒、小立方块、标记棒、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发现同样高度的桌子,用手来测量时,测量的结果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

2.那用什么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会更准确呢?

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小朋友们看一看,可不可以用来测量?

(橡皮筋、弹簧、小棒、小立方块)

3.今天我们就用小棒和小立方块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4.老师这里有三个闯关游戏,你想不想玩?

二、学习测量方法

第一关:

考一考

1.看视频,学习用小棒如何测量桌子的高度;

2.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演示测量方法,其他小朋友找一找操作错误的地方;

3.看关键步骤图,学习用小立方块测量的方法;

4.小游戏:

火眼金睛看一看图中的操作方式对不对?

如果错误,错在哪里?

三、测量活动

第二关:

量一量

1.出示测量要求:

(1)仔细测量,比一比谁量得最准;

(2)两人一组相互合作;(3)听从指挥,铃响立刻坐端正。

2.小组测量活动

四、研讨数据

第三关:

想一想

分别分析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桌子高度的数据:

聚焦大多数相同的数据,引导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

讨论交流

五、课堂小结

活动延伸

用自己的拃或其它物体测量家里的茶几的长度和高度。

活动思考

测量还是要注意什么?

备注

授课教师签字:

学校签阅:

丰乐学区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班级:

一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

教学目标

1.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

2.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用同一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的结果更具有可比性。

2.制作小立方体组合时,指导学生对工具的使用。

教学准备

每2人小组(纸带、3厘米立方体15个左右、一根小棒、一个回形针)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