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571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期末试题.docx

《语文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期末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期末试题.docx

语文期末试题

肖营子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试题

姓名:

分数: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论语》可以作为一本文学书看,里面有故事,有对话,有文章,用种种形式表达思想。

在以简、帛作书的时代里,书面语言不能不简短;这书又是传闻记录,往往残缺不全;又是传授门人弟子的内部读物,许多口头讲授的话都省略了;因此,书中意义常不明白。

自从汉代以来,孔门弟子所传手册《鲁论》《齐论》等编订成一书,最后又经政府颁布,成为识了字就要读的经书之一。

一直到本世纪初废除八股科举,不用这书作考试题目来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论语》仍旧是读书人最熟悉的。

这样一部圣人之书是高高在上的经典,和不识字的多数老百姓的民俗心态应该是离得远了吧?

事实并不是这样。

不但书中有两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为家喻户晓的书,一直进入笑话、谜语,“雅俗共赏”了。

教孩子读《论语》是从前私塾的普遍任务。

因为书中充满了“子曰”,教书先生便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

书中坚持的“三年之丧”守孝,成为历时两千多年的丧葬礼俗。

书中有些话如“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欲罢不能”“割鸡焉用牛刀”等等,被引用于庄重的或不庄重的上下文里,所以许多不识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话而且心态相通。

《论语》中称呼人,除用官名和谥号以外,单称“子”的都被认为是指孔子。

称“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参,有子,也称有若,两处提冉子,别处仍称冉有。

此外,门人都称其“字”(号),如子路、子贡、子夏、子张及颜渊等。

对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称呼,那是不受重视甚至受轻视的。

这些不同称呼区别亲疏、尊卑、贵贱,正符合中国从上到下历来的习惯:

不同称号表示不同关系,对方的不同地位,错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妇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构成一个关系网,排成一个符号系统。

对每一个符号的要求算是那个符号的意义。

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号,否则不算,这就是“正名”。

这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

每层各单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个人。

天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国,父等于家。

同姓的家合成族。

家族是一体,荣则俱荣,灭则同灭。

全族是一个人,一个人是全族,这不是孔子发明

的。

秦对商鞅,楚国对伍子胥的父亲,都是灭族。

以后还扩充到灭三族,灭九族,以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灭方孝孺的十族。

最少的是灭满门,全家抄斩。

上有罪,责在下。

父有罪,打儿子。

这是中国历代的民俗,不是谁创造的

理论解说是孔门的:

全体大于局部,

大小系统中的尊、主等于全体。

上下必须分清。

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秩序。

这个上下尊卑的系统结构为的是防止犯上作乱。

下服从上就是不乱,不乱就是治,是太平。

这个结构的符号系统就是“道”。

“天下变道亦不变”,指示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民俗心态。

(摘编自金克木《轨内·轨外》)

1.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论语》是传闻记录,里面有故事、有文章,形式多样;但因为受简和帛的限制,加之口头语的省略,意义常不太明白。

B.汉代将《论语》作为经书,有了科举考试后,它一直充当考试题目的来源,故而只有读书人最熟悉它、认可它。

C.《论语》的有些内容被编入笑话、谜语,有些内容被引用于庄重或不庄重的文字中,它提倡的“守孝”也成为礼俗。

D.《论语》中对人的不同称呼是有着区别亲疏、尊卑、贵贱作用的,它也正好符合中国民众历来的习惯心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论语》是高高在上的经典,但并没有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民俗心态,许多不识字的百姓也知道一些孔圣人的话。

B.孔子等人依据人的社会地位,把人们排成一个符号系统,对每一个符号都有相应的要求;“正名”就是要求每个符号都符合要求。

C.在孔子等人结构的关系网中,家族荣则俱荣,灭则同灭,如果一人犯罪,可以灭三族、灭九族乃至灭十族。

D.任何个人都要排入森严的上下尊卑系统结构,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太平,这就可以称之为“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代以后,《鲁论》《齐论》编订成书,又经政府颁布,成为经书之一,可见《论语》原是孔门弟子的内部读物,起初并未定名。

B.教孩子读《论语》是私塾的普遍任务,教书先生被戏称为开“子曰铺”的,看来《论语》确实有雅俗共赏的一面。

C.《论语》中单称“子”的被认为是指孔子,称“子”加姓的还有曾子、有子等,由此可知,被称“子”是受重视和受尊敬的体现。

D.由于符号系统中的层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国而天下的,所以上有罪,责在下,上尊而下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

汉乾佑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

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

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赉有加,俄领勤州刺史。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刺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

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①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

世宗嘉之,授散员都指挥使。

宋初,擢为殿前都指挥使、领泰宁军节度。

从征李筠,为御营前洞屋都部署,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

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

在镇八年,为政宽简。

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

审琦曰: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

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闻者叹服。

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

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殊求。

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

“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

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

”祝毕,顾谓审琦曰:

“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

”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

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

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

三年,太祖尝

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

七年,卒,年五十。

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

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

葬日,又为废朝。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①信宿:

连住两夜。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审琦深得皇帝赏识喜爱的一组是(3分)

①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

②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

③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

④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

⑤葬日,又为废朝

⑥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

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审琦秉性纯谨,深得周太祖信任。

后随世宗在苑中宴射,审琦连发连中,赢得世宗欣赏,大加赏赐,不久任职勤州刺史。

B.王审琦战功显赫。

在舒州战役中,擒拿了该城刺史,而且还缴获了大量的军备物资,因而被提升为殿前都指挥使。

C.在任地方官时,王审琦为政宽厚。

镇守寿春时,每年收得的租税量入为出,从未强制征收。

D.王审琦不善饮酒。

太祖对王审琦不善饮酒曾发出感叹,并鼓励他饮酒,此后虽然王审琦在宴会上能应酬,但一回到家中就不能喝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2)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

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8、本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帅形象?

(5分)

9、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有人说“满”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

请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木欣欣以向荣,()?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塞上长城空自许,()。

(4)女娲炼石补天处,。

(5)问君能有几多愁,()。

(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与陌生人交流

①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

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

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

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

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②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早点。

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③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钢丝笸箩。

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

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在我当时的年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④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

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

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

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

是啊,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

⑤后来我搬了家。

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

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

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

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

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

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

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

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

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

“哎,后头排队去!

”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

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⑥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

⑦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

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

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

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

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

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

⑧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

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⑨“小时候我常在这买油条。

我说。

⑩“现在没有。

”她漠然地告诉我。

⑾“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

”我说。

⑿“你要买什么?

现在只有豆包。

”她打断我。

⒀“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⒁“你到底想干什么?

”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

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⒂“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⒃“嗯?

”她意外地转过脸来。

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

⒄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

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⒅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

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

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⒆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

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

⒇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取材于铁凝的同名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从第①段可以看出,因为社会环境影响,再加上少年时贪玩不爱学习,“我”那个时期内心茫然而空虚。

B.炸油条姑娘的美让“我”深受震撼,她让“我”自惭形秽,同时“我”决意要学着她的样子,美好地成长。

C.第⑦段说炸油条姑娘“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暗示岁月流逝,她已视店如家。

D.第⑧段开头写下午的阳光使店里显得温暖柔和,这种氛围让“我”产生了急于向炸油条姑娘表达的愿望。

E.文章讲述的是平常的人和事,却从中挖掘出了深刻的思想,这种平中见奇的写法正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2).文中四次写到油锅的沸腾、安静,分别有什么作用?

(6分)

(3).文章结尾写道: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6分)

(4).文章第④段说“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句话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

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或你的阅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边疆教育先驱寸树声

陆安

民国

教育界出过一些知名人士,像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

然而在最为偏远、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也有这样一个热心教育的人士。

他就是边疆教育的先驱寸树声。

寸树声(1896—1978),字雨洲,云南腾冲县和顺乡人。

1911年,寸树声考入大理中学,1915年毕业回乡执教小学堂,1918年赴日本留学,一待就是10多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寸树声回国,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执教。

他与张友渔、千家驹等人合办《世界论坛》,分析研究时局,力主抗日。

后来,又与马叙伦、张友渔、齐燕铭等发起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宣传救亡。

关心地处边疆的家乡文化建设,一直是他始终不渝的情怀。

他的家乡有建于1928年、占地1392平方米、藏书7万余册、被誉为“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由胡适题写牌匾的和顺图书馆。

这座气势非凡的乡村图书馆,是寸树声心仪之地,也是他心中的灯塔。

1934年,得知和顺图书馆馆藏图书大增,拟筹建新屋时,寸树声立即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这座图书馆:

“我心焦的是图书馆所有的书籍虽然增加,而阅者不增加,……图书馆决不可成为一种‘独善其身’的建筑物,应当利用种种方法引诱乡人来阅览,养成乡人一种进图书馆犹如进茶馆、上烟馆一般踊跃的习惯,只要进图书馆的人增多,那么我们的目的在无形中就算达到增加了。

”这些话,今天读来,仍不失其振聋发聩之意义。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寸树声化装逃往西安,先后在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任教。

1940年,寸树声回到家乡,创办了云南第一所华侨学校——益群中学,同时兼任和顺中心小学校长及和顺图书馆馆长。

为了筹集办学经费

,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亲赴缅甸募捐,并委托好友吴晗、曹靖华从昆明等地延聘来一大批学有专长、教书育人的名家,深入这座边陲学校,执掌教鞭,培育人才。

在他的心目中,“乡村学校应与社会打成一片”,“乡村学校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在教室里、在图书馆里有优秀知识的学习者,而出了教室、图书馆又是优秀的生产者——一种新型的人才”。

今天人们一再倡导的“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藩篱”的理念,当时的益群中学已经身体力行了。

他十分欣赏斯巴达式的严格训练,认为,“以斯巴达的严格训练对背负着几千年因袭的中国青年是必要的,有益的。

”这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就在日军铁蹄声声,逼近腾冲之际,寸树声在他一手缔造的学校里,上了那令人难忘的“最后一课”。

学校中依然高扬着中国的国旗,飘逸出琅琅读书之声。

一袭素色西装的先生,站在学校礼堂的台子上,神色凝重地给全校同学上了“最后一课”。

那永远定格在史册上的“最后一课”,对于寸树声来说,更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

他在《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中这样描述:

“……讲完后,我呆站在讲台上,只觉得鼻酸喉哽,不能再继续下去。

台下的女生们已经欷歔地在哭泣着,男生都低垂着头,直立不动。

似乎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我鼓着勇气说了一声:

‘同学们,再见吧!

’就踉跄地走下台来了。

然而,他心中始终没有割舍对边疆教育的情怀。

腾冲沦陷后,寸树声先后流亡到昆明和重庆。

即使在颠沛流离、极为困厄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学生,在昆明组织成立了“益群校友会”,想方设法关心和帮助学生。

1943年5月,他撰写出版了《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一书,总结了乡村建设尤其是创办益群中学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

其挚友徐家瑞评价此书,“情至文生,哀感顽艳,教育理论,以文艺之笔写出,更为动人。

抗战胜利后,寸树声返回故乡,重新竖起益群中学的金字招牌,益群中学红红火火坚持办了下来。

“文革”中,未能幸免,惨遭迫害。

1978年因病在昆明溘然长逝。

一代教育家寸树声的名字和业绩与故乡的山河同在,永远载入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史册之中。

(选自《文史春秋》2012年11期,有删改)

(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5分)()()

A.寸树声在求学期间,力主抗日。

他先与张友渔、千家驹等人合办《世界论坛》,后来,又与马叙

伦等发起组织“北平文化界救国会”,宣传救亡。

B.寸树声留日归来后,先执教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北平沦陷,寸树声化装逃往西安,执教于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

C.寸树声关心家乡文化的建设,支持边区教育。

1934年,得知和顺图书馆馆藏图书大增,拟筹建新屋时,寸树声立即捐款并提笔给家乡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观点。

D.抗日战

争时期,寸树声在家乡创办了第一所华侨学校——益群中学,为了筹集办学经费,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亲赴缅甸募捐。

E.这篇文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寸树声求学、教学、办学的经历,真切的体现了作为边疆教育先驱者的风采。

(2)1934年寸树声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图书馆,简要分析这个举动的作用?

(6分)

(3)文中对“最后一课”的描述,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这些细节描写的好处?

(6分)

(4)作为边疆教育先驱,“他心中始终没有割舍对边疆教育的情怀”体现在全文很多方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运用题(20分,13-17题每小题3分,,18题5分)

1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搠(shuò)倒捧袂(mèi)连累(lei)俨(yǎn)骖騑闾(lǚ)阎扑地

B.央浼(měi)墁(màn)地睢(suī)园万应锭(dìng)逸兴遄(chuán)飞

C.岑(cén)寂付梓(zǐ)睇眄(miǎn)宿舂(chōng)粮叨(dāo)陪鲤对

D.逋(bū)慢糍(zī)粑赍(jī)发碧溪岨(qú)决(xuè)起而飞

14.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酒馔噩梦坍缩兴高采烈不落言筌

B.滑稽玷辱尺椟交头接耳日薄西山

C.踹水拮据幅射彤云密布门衰祚薄

D.仓廒搭膊流苏解腕尖刀钟铭鼎食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B、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进入二十一世纪,网上聊天已成为人们交际的独特方式,然而,一些人尽管不懂语法,偏要卖弄文采,把一些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用在一起,以至叠床架屋。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美国,官员财产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惯例,美国政府认为进行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帮助各机构发现官员职责与其个人财产利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B、针对“猫爸”“虎妈”“狼爸”式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爱一点还是严一点,是穷养还是富养,多数专家学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C、今年春节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蔓延到国内多座城市。

尽管不是PM2.5的主要来源,但机动车尾气排放依然成为众矢之的。

D.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下拨200万元救灾款,用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地震灾区职工的生产、生活困难。

17.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_________。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B.②③①⑤④⑥C.⑤②④⑥①③D.⑤④②①③⑥

18、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5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材料一: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

学生

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

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

他在22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

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题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