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545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docx

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九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一节态度和品德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

人对于事物的主观评价和行为趋向。

(一)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

对事物带有评价意义的看法和认识,如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

•2情感成分:

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喜欢与厌恶等;

•3行为成分:

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如接受与拒绝,趋向与回避等。

三种成分之间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二) 态度的特征:

•1对象性:

态度在多数情况下是具体的,但也可以是概括的;2社会性;3间接性;4稳定性;5动力性;6可变性

•(三) 态度的功能:

•1.价值表现功能;

•2.调节功能

•3.过滤功能

•4.定向选择功能,态度影响人的知觉和记忆;

二、品德的涵义

•品德即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也称为道德品质。

•第一,品德所调节的是人的对社会、对他人有影响的社会行为。

•第二,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

•第三,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第四,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二)道德与品德的辨析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同时,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二,品德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代表人物的品德,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往往对整个社会道德风气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2.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第二,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

第三,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四,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三、品德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知

(二)道德情感

•(三)道德意志

•(四)道德行为

(一)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又称为道德认识,包括对一定的道德知识的掌握,把这些知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变为信念,并以此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大致有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感

(2)形象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排除内外障碍、将道德行为付诸实现的心理过程,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各种具体行动,是实现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的手段。

•在品德的心理结构中,各种心理要素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在人的道德生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

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五、品德的发展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道德的实质包括:

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这是公道的基础。

•发展规律:

从自律到他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他律:

只重行为的客观效果

•自律:

儿童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2.权威阶段(6-8岁)

•又称他律阶段。

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

他们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表现之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比如教师)或年龄较大的人,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误的,是坏孩子。

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

儿童的思维发展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

此时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并且可以修改。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同伴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即意识到应当相互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定,规则对儿童来说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取予的可逆特性,这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的形成,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律。

•4.公正阶段(10-12岁)

•10岁左右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性的自律阶段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互敬互惠的产物。

儿童的公正感往往是从抛弃父母的意见而获得的,因此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从权威性过渡到了平等性。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儿童体验到公正和平等应当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感成为情感领域的核心规范。

皮亚杰认为,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

(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

•科尔伯格(L.Kohlberg)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

承认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关心他人的利益,他们两人都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都强调社会交往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在60年代,科尔伯格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例如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

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大约出现在学前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对自身的利害关系。

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2)习俗的水平

•这时期又可分为两段:

•第三阶段: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

•(3)后习俗水平

•这一时期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了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

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达到。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协作组在全国18个地区对5¡ª11岁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作了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

①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所指出的¡°经历了从客观判断(依据行为的外在结果)过渡到主观性判断(依据行为的动机意向)的发展过程¡±,转折年龄在6-7岁;②我国儿童摆脱成人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年龄在8-9岁之间。

六、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首先,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其次,父母的道德观念会影响儿童品德的发展。

•另外,家庭人员构成也可能与儿童品德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理论界大多认为,核心家庭比直系家庭更有利于对孩子的品德培养。

(二)社会环境

•首先,社会风气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电视、书刊等构成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成长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

•良好的班集体对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好的班风能够构成一种无形的影响力。

另外,随着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一些小伙伴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活动而形成相互交往、彼此接纳的同辈团体,这构成了在父母和老师之后对儿童青少年极具影响力的又一种因素。

•(四)自身的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与品德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相对而言,犯罪人群当中智商低的比较多,智商高的较少。

但是一个智力较高的人,并不见得就有积极的道德取向,而且,一旦他们形成了不良的品德,高智力反而会促进其恶性发作。

三、品德培养的思路与方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

•1.言语说服

•有效的说服技巧有:

(1)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

•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更易于使他们信服,而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来说,只提供正面论据更好些。

(2)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

•在向学生说明某种道理时,有时教师需要以理服人,即用严密、条理的论证来说明。

有时教师则需要以情动人,即在说明中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以情绪、情感的感染来打动学生。

低年级学生偏向以情动人,高年级学生偏向以理服人。

•2.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这是基于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理论而设计的德育模式。

小组讨论的内容一般是能引起学生争议的道德两难故事,帮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3.道德概念分析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1.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empathy)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又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体验。

移情作用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

•发展移情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表情识别

(2)情境理解

•(3)情绪追忆

•2.羞愧感

•羞愧感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这一心理状态赖以产生的基础。

库尔奇茨卡娅认为,儿童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儿童个性正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东西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

•(三)道德行为的获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人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人的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认知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儿童对榜样行为进行观察学习的结果。

只要利用一定的条件与方法,奖励学生的适当行为,就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1.观察学习

•班杜拉指出,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也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改变。

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新的行为

(2)消退已有的行为(3)抑制已有的行为(4)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2.群体约束

•3.道德自律

•(四)综合性的培养方法

•1.言语说服:

有效运用正反论据、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逐步提高要求

•2.榜样示范:

形式多样

•3.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鼓励与惩罚

第二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不良品德行为

•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严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