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248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一诊模拟文综

历史试题

1.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

这些措施

A.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答案』C

『解析』

从“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豪族通婚”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削弱门阀势力,增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维护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不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在政治管理上的任务和目标,排除A项;“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说法绝对,B项错误;这些措施意在削弱豪族,有利于社会流动,故D项错误。

2.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其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直到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才逐渐推广,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

珠算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大力推动

B.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C.传统筹算法的衰落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由汉代的珠算,经历了一千多年后,才在“明代商人”的努力下逐渐推广,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作用;推广珠算不能得出商人“文化”素质提高,AB项错误,C项是结果,而非原因。

『点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3.宋代的士大夫们允许自家女儿、儿媳改嫁,还为其他妇女的再嫁提供方便。

王安石因其子王雾精神失常,替儿媳庞氏择婿而嫁;范仲淹作主将守寡的儿媳嫁给自己门生王陶;还办义庄为再嫁妇女提供资金。

这反映了当时

A.婚姻自主较普遍

B.理学影响力有限

C.对外贸易较发达

D.市民阶层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

理学家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材料中士大夫允许、帮助妇女改嫁,可知当时理学影响力有限,故B正确;虽然此时士大夫允许妇女改嫁,不过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缺乏自主性,故A错误;对外贸易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是士大夫阶层,不是市民阶层,排除D。

『点睛』理学又名为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

4.1898年《湘报》第二十号提出使中国富强的四点主张:

“改法以同法”(“西法与中法相参也”);“通教以绵教”(“西教与中教并行也”);“屈尊以保尊”(“民权与君权两重也”);“合种以留种”(“黄人与白人互婚也”)。

这些观点表明

A.立宪改革已是社会共识

B.民主思想已经成为主流

C.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D.中西文化实现深度交融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898”“改法以同法”(“西法与中法相参也”);“通教以绵教”(“西教与中教并行也”)可以看出主张中西结合,不仅是中体西用也学习西方的政治等内容,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判断民主思想和立宪改革成为主流,故排除AB项;根据材料“通教以绵教”结合当时历史可知,此时中西文化初步交流,而不是实现深度交融,故D项错误。

5.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

……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这表明

A.巴黎和会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新文化运动后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高涨

C.在中共领导下学生运动的水平得到空前提高

D.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阶段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

材料“1919年5月11日……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映了当时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而1919年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故B正确;巴黎和会与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A排除;1919年中共尚未诞生,故C排除;当时中国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故D排除。

6.下表是特定时间中“国际国内”密切联系的重大历史事件,促成这一联系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变化决定国际变化

B

国际变化影响国内变化

C.意识形态差异根本不同

D.国家利益决定国际联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

材料“新中国建立、中苏建交、《告台湾同胞书》、中美建交”反映了新中国、苏联、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中苏、中美关系的变化,故D正确;中国国内的变化并不是国际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变化与国际变化的紧密联系,不是国际变化影响国内变化,故B排除;当时中苏意识形态相同,故C排除。

7.1978-1993年间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表

注:

“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中国出口商品比重与世界出口商品平均比重的比值。

比值大于1,表示国际竞争力具有优势;比值小于1,则表示竞争力相对较弱。

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

A.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上升,而农产品类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体现了我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尤其是重工业,意味着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选项B正确;选项A与材料无关,排除;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间为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C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出口贸易,未反映进口,选项D排除。

『点睛』解答表格类题注意数据类型和数据的变化趋势,本题只要掌握住工业品和农业品的变化即可得出工农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8.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

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

这表明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1924年,选项A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D排除。

9.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

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

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这一事件说明

A.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

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结合所学可知,可口可乐公司因为对外开放政策进入中国市场,而中美合作反映新时期下企业组织形式变化,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故A项正确。

B项,“开始”从材料无法看出,排除。

C项,题干无法体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

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0.1926年12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

英国这一举措

A.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B.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

C.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

D.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可知,英国面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出台了《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即对中国的修改条约问题,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排除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不可能获得外交事务的主动权,排除D。

11.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由此可以推知

A.新政妨碍国家工业化

B.斯大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

C.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

D.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时期并没有真正解决政权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农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国农民的负担虽比共产主义时期有所减轻,但由于国家在土地、雇用劳动力使用、购买农机具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要求按最低的国家价格出售粮食、征收粮食税的强制方式等,使得农民与国家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因而出现了材料中叙述的现象,说明当时仍未摆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水平,即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妨碍国家工业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故B选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时期没有实行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在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开始,故C选项错误。

12.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该课程设置方案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

B.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

C.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D.近代自然科学

独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时期,随着英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设置了生理学、解剖学,促进了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逻辑学、理学、数学和光学的设置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涉及到抚养子女的问题方面设置了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维持人际关系方面的课程是历史、政治、社会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故C选项正确;英国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体现在1832年的议会改革,材料内容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内容,无法体现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9世纪英国的课程设置方案,没有体现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是19世纪英国教育课程设置,无法得出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自然科学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

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于1803年废除。

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财政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国定化的税收。

1880年,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傍,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

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为20世纪英国走向福利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材料二:

1936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所得税暂行条例》。

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

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

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进税率级距差距小,最高税率订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

抗战结束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

——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建立时间早;适时调整;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起征点和税率不断提高;中下层负担不断减轻;由以解决财政问题为主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

共同目的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战争需要。

(2)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英国已过渡到工业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中国以农为本,经济较为落后。

人民收入水平不同:

英国人收入较高;中国人收入较低。

社会环境不同:

英国相对稳定,中国政局动荡。

税制本身不同:

英国税制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税制弊端明显。

人民认可度不同:

英国注意增加人民福利,减轻人民负担,得到人民的认同;国民政府税收用于内战,加重人民负担。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可以得出,建立时间早;依据材料“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固定化的税收”可以得出,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依据材料“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傍,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

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起征点和税率不断提高;中下层负担不断减轻;依据材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由以解决财政问题为主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综合材料一可以得出适时调整。

第二小问“共同目的”,依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共同目的是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战争需要。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中国和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社会环境、税制本身以及人民认可度的不同分析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世界(或局部)通用语言演变

——摘编自张箭、李兵《近现代全世界通用语刍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看法:

世界通用语言的出现与发展过程说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说明:

古代,汉语有相当的地区影响力,但其辐射范围主要限于东亚、东南亚一带。

拉丁语、阿拉伯语也主要在欧洲和西亚流行,尚未形成世界性通用语。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域间交往不足。

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法语、英语先后迈出局部范围,成为全球性商务、外交等重要场合通用语。

因此,全球范围通用语的出现恰好说明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与世界一体化发展方向一致。

示例二看法:

法语、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反映出相关语言主要使用国综合国力变化。

说明:

18世纪初以后的法国在世界各地广泛建立殖民地,启蒙思想盛行、外传,拿破仑在欧洲大陆四处征战,这些均为法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创造了条件。

工业革命后,英国崛起步伐加快。

英国引领形成中的世界市场。

这为英语在世界的崛起无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美国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起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使英语稳固了其国际通用语地位。

总之,语言作为文化软实力之一,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由相关国家综合国力决定,但又与国力消长变化不完全同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示例三看法:

材料对二战后英语地位的认识欠妥。

说明:

二战后,英语当之无愧是世界通用语言,但却不具唯一性。

二战后,联合国确定的工作语言包括英语在内共六种;前苏联的崛起,推动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掀起俄语学习热潮。

这些事实说明英语不是唯一通用语。

另外,英语的使用地域范围广,但使用人数比例并不高。

再者,美国作为使用英语的主要国家在二战后还不具备独霸世界的实力,而今天多极化趋势明显,英语更是难以成为唯一的通用语。

因此,材料对二战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评价有言过其实之义。

『其他可供参考的方向:

1.拉丁语在欧洲的衰落与宗教改革有关。

2.英语新变体的出现反映了语言文化的取长补短与地域特色。

3.汉语的世界认同度提高折射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

……』

『解析』

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材料主要体现了世界通用语言的出现与发展过程,学生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世界通用语言的出现与发展过程说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的角度,可以选择法语、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反映出相关语言主要使用国综合国力变化的角度,也可以选择材料对二战后英语地位的认识欠妥方面,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战国法家有三个学派:

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鞍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

其中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以“术”为主的改革。

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他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

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摘编自《变法图强的申不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影响。

『答案』

(1)措施:

加强君权,推行法制;整顿吏治,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整肃军队,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鼓励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2)影响:

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限制了贵族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申不害改革

(1)根据材料“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可知加强君权,推行法制;根据材料“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可知整顿吏治,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根据材料“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可知整肃军队,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根据材料“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可知鼓励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2)根据材料“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可知提高了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可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根据材料“,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可知限制了贵族特权和加强了君主权力;根据材料“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可知发展了生产,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43年11月《开罗宣言》:

“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材料二第一条甲:

日本与每一盟国间之战争状态,……即告终止。

乙:

各盟国承认日本人民对于日本及其领海有完全的主权;第二条乙:

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及要求;第六条甲:

各盟国所有占领军,应予本条约生效后尽早撤离日本……。

但本款规定并不妨碍外国武装部队依照或由于一个或二个以上的盟国与日本业已缔结或将缔结之双边或多边协定,而在日本领土上驻扎或留驻。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持对日和约《旧金山和约》

(1)根据材料,概括两则材料对“台湾及澎湖列岛”规定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简述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变化的意图。

『答案』

(1)不同:

材料一要求日本把“台湾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华民国;材料二只要求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

原因:

材料一的规定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结果;材料二的规定源于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建立;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分裂中国;冷战和两大阵营对峙下,意识形态差别遏制中国。

(2)变化:

材料一美国是打败限制日本;材料二是结束占领、扶持日本。

意图:

服务于美国全球称霸的冷战政策;利用日本为朝鲜战争服务。

『解析』

(1)不同点,根据材料一“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材料二“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及要求”,即可从归还中华民国、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等方面概括两则材料对“台湾及澎湖列岛”规定的不同点。

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新中国建立、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变化,根据材料一“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材料二“承认日本人民对于日本及其领海有完全

主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打败限制日本、扶持日本等方面简述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

意图,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全球称霸、朝鲜战争等方面指出美国变化的意图。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西方中心论”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静止的。

只是近代受到西方冲击后才开始被动回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受新经济史学的长期浸染,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和批评。

其中,加州学派迅速崛起,成为欧美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主导力童。

它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王国斌、彭慕兰等人为代表。

弗兰克和曾在该校留学及讲学的中国大陆学者李伯重也被归为该学派。

彭慕兰在《大分流》中计量了一些前人未曾计量的经济史数据,李伯重对明清江南农业生产等也进行了数量分析,开创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

加州学派认为,过去欧洲人以英国或欧洲为参照系来观察中国是错误的,还应以中国为参照系来观察英国或欧洲,两种比较方法应结合运用。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19世纪之前‘中央之国’(中国)实际上是世界经济的某种中心”。

李伯重认为,中国江南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乡村工厂工业化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完全不同于英国模式。

加州学派引起了广泛关注,史学界肯定其贡献的同时,也质疑他们对于制度、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忽视。

今天,该学派的研究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不断更新、拓宽的史学范例,表现了旺盛生命力。

——据瞿商《加州学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加州学派崛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州学派的学术影响。

『答案』

(1)原有研究模式的不足;新经济史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加州学派人才辈出。

(2)加州学派采用计量史学的方法,开创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采用交互比较的方法创新了研究视角;挑战“西方中心论”,开创了一种史学范例,取得了一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