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5105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docx

管理基础知识重庆

管理基础知识

第1章管理的概述

第1节:

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1、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管理活动逐步趋向于专业化、科学化,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重要作用)。

2、※管理定义:

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基本职能)的社会活动。

(什么是管理的回答)

3、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指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管理者指挥和领导他们的活动称为管理活动,管理者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

4、 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

管理外部环境:

①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                

2社会环境:

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管理内部环境:

组织性质、人员状况。

 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 

5、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6、管理的含义:

A、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多选题)B、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C、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D、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E、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

F、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7、※管理的特性:

两重性(一般性和特殊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目标性、组织性、创新性。

8、※如何理解管理的两重性(两个方面)①一般性:

管理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社会公共生活的产物。

特殊性:

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是有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决定的,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具有它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具有不疼痛的侧重点和不同的方式。

②科学性:

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

艺术性:

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

第2节:

管理的职能与类型

9、管理具有两重性:

A、首先是指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判断题)B、也指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0、一些学者的描述:

20世纪初期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世纪50年代孔次——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

20世纪30年代古利克——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七项)

11、※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判断与选择)

12、编制行动计划的工作,实质上是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每个单位、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判断)

13、控制工作过程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是三个步骤。

14、从管理职能在时间上的关系来看,他们通常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发生,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

15、早在20世纪初管理界就对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基本职能有认识。

计划:

确定目标,开发分计划,制定实施途径;

组织:

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

领导:

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控制:

对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16、※管理职能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

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20世纪60年代:

创新——是组织活力之源泉;

现代管理中重视协调职能——协调是管理活动所力图要实现的根本宗旨。

16、(管理职能的发展是对管理的进一步深化)

17、管理的类型分为:

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两大类型。

18、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而使得企业活动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企业的管理活动的必须时时处处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区别

19、公共管理的基本特点:

A、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

(多选和判断,简答)B、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

C、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

D、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

E、公共管理接受公众监督

公共管理的含义:

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20、企业管理的特点:

A、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实现经济效益)

B、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

C、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D、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企业管理的含义:

企业管理是为实现单个个体利益进行的管理活动。

第3节:

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21、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

22、※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

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管理者是借力,充分运用他人的聪明才智和有限的资源为整个组织服务,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23、管理层次分为: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由高到低)

24、※管理者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角色(职责)不同。

1、基层管理者:

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

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2、中层管理者:

承上启下。

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注重的是日常管理事务。

3、高层管理者:

对组织的管理负全责,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25、管理领域分类:

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26、管理者的各项管理职能履行和的程度和重点不同

27、※管理人员具备的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重点记忆)

28、管理者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目标。

因此,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理者是同等重要的。

(管理者概述的重点)

29、三个层次的管理者掌握这三种技能的比例关系:

第4节:

管理环境

30、※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1)、为组织的生存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比如新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的产品,

2)、环境在变化过程中对组织的生存产生某种威胁,比如技术条件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可能会使企业产品不再受欢迎。

31、组织环境分为3类:

一般宏观环境,具体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32、组织的一般环境:

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5方面(判断与选择)

33、组织的外部环境有两个变动特性,一是不确定性,二是复杂性。

(一般记忆)

34、环境的变动将影响组织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按照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程度将管理模式分为4种类型:

直线管理系统、科层系统、直线—参谋系统和矩阵系统。

(略过)

35、管理模式的选择:

第5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

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36、古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37、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提出:

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

38、意大利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提出了四项领导原则:

1)领导者必须得到群众的用户,权威来自群众。

2)领导者必须维持组织的内聚力

3)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求生存的意志力

4)领导者必须要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国内早期的管理思想

39、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义礼智信。

孔子的仁者爱人。

孟子的以和为贵、性善论观点。

苟子的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40、道家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41、法家的管理思想核心是法治,韩非子的立法为教,反对人治。

《孙子兵法》是法家的重要著作。

42、商家的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工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43、英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44、英国罗伯特·欧文认为工人是有生机器,开创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

45、英国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启蒙者著有《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46、美国亨利·普尔的管理思想为后来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系统管理”等管理理论打下了基础。

47、

古典管理理论

48、美国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49、※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A、作业管理: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代替过去的单凭经验作业的方法。

2)、科学的挑选并培训工人,使他们学会按最好的作业方法工作。

3)、试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B、组织管理:

1)、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2)、实行职能工长制

3)、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50、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地位:

A、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

1)、泰勒等人打破了凭个人经验和个人判断管理企业的传统观念,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2)、泰勒强调实践队理论的作用,强调应在实践中运动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强调应根据实际经济效果来决定具体的管理方法的取舍。

3)、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

B、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1)、用单纯的经济观点把人当做简单的“经济人”来对待,认为只要用经济刺激就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2)、只重视个人的作用,忽视人的集体行为。

3)、科学管理理论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4)、科学管理理论仅解决了个别具体的作业效率问题,未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观澜问题。

古典组织理论

51、法国约法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A、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

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6种基本活动:

(选择与判断)

1)、技术活动:

生产、制造、加工等。

2)、商业活动:

采购、销售、交换等。

3)、财务活动:

资金的筹措与运用等。

4)、安全活动:

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

5)、会计活动:

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

6)、管理活动:

计划、组织、只会、协调和控制5项职能活动。

B、管理的一般原则:

劳动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集中,等级链与跳板原则,秩序,公平,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52、※德国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主要特征:

(判断与选择)

1)、明确的分工,

2)、自下而上的等级系统

3)、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

4)、理性的人员关系

5)、管理人员的职业化

6)、严明的规则和纪律

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

53、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实验开始的。

澳大利亚的梅奥参与策划了霍桑试验。

54、※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4)、存在着“霍桑效应”。

即对于新环境的好奇和兴趣,可以导致组织成员有较佳的成绩。

55、美国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2)、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

1明确的目标,2协作意愿,3信息交流

3)、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

56、※巴纳德的社会协作系统理论的贡献:

巴纳德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为组织管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57、※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记忆他们的区别)

1)、管理过程学派。

观点:

A、管理是一个过程。

B、管理过程有5个职能: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C、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D、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2)、行为科学学派观点:

A、提倡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

B、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性。

C、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D、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

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观点:

A、组织的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B、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协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

4)、决策理论学派观点:

A、据测是包括提出决策理由,找出方案,选择方案和评价方案等环节的复杂过程。

B、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C、决策以满意为准则。

D、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5)、系统管理理论学派观点:

A、组织是由人,物和其他资源组成的系统,人事主题。

B、组织不仅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同事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

子系统。

6)、管理科学学派观点:

A、管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B、各种可行方案均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C、广泛应用计算机。

7)、权变管理理论观点:

A、强调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B、强调环境变量同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C、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D、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8)、经验或案例学派观点:

A、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总结前人的经验,向管理者提供建议

58、※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1)、目标管理理论实行目标管理需要遵循三个步骤:

(选择)

(选择中)A、制定目标

B、实施目标

C、评价目标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有以下步骤构成:

A、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教育

B、使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市场

C、建立明确的质量基准,质量评测制度、激励机制

D、改变质检人员是“挑问题者”的形象,消除他们同开发者之间的隔阂对立。

E、建立一套明确一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F、把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

G、建立质量小组,加强团队工作培训。

3)、绩效管理理论绩效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重点掌握,以前考过)

(重点掌握)A、绩效计划

B、管理绩效

C、绩效考核

D、奖励绩效

4)、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的规则:

A、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应确定一个雄心勃勃的高目标

B、知识的充分集中可以使知识更具有生产力

C、使知识成为生产力还需要利用变化的机会

D、必须对时间的管理来达到长期和短期的平衡,进而使知识产生持续的生产力。

第2章决策

第1节:

决策概述

1、※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因此,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2、决策的含义(地位):

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方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并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3、决策的含义:

1)、决策是为了达到一个预定的目标;

2)、决策是在某种条件下寻求优化目标和优化达到目标的手段;

3)、决策是在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一个作为行动方案;

4)、准备实施的决策方案可能出现的几种后果是可以预测或估计的。

4、决策的特征:

A、目标性;B、可行性;C、选择性;D、满意性;E、过程性;F、动态性。

5、※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2)、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4)、按参与决策的决策主体的不同,决策可以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6、※决策的原则:

①、满意原则;②、系统原则;③、信息原则;④、预测原则;⑤、比较优选原则;

⑥、反馈原则;⑦、效益原则

7、※决策的基本过程:

每一项决策,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从决策目标的确定,到决策方案的拟订、评价和选择,再到决策方案执行结果的评价,这些诸多步骤才构成了一项完整的决策,这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

一般来说,一个较为合理的决策程序应涉及以下环节(判断与选择):

1)、问题发现和诊断

2)、确定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4)、分析方案

5)、选择方案

第二节:

预测与决策

8、※预测的含义:

预测就是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9、※预测的流程:

10、※德尔菲法的含义:

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直接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11、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的优点:

1)、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

2)、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

德尔菲法又能避免专家会议的缺点:

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

2)、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

3)、出于自尊心儿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

12、定量预测方法:

1)、时间序列法;2)、因果预测法

第三节:

决策与心理

13、※决策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A、光环效应(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先头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

E、定型效应F、反衬效应G、投射效应

14、心理压力是指能引起人们身体不适合情绪波动反应的外界刺激。

15、※决策中的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

1)、趋避冲突2)、双趋冲突3)、双避冲突

16、影响心理压力的因素:

1)、实现决策目标的难易程度;

2)、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

(多选)3)、决策后果对决策者个人的利害关系

4)、决策风险的大小

5)、决策时间的压力大小

6)、决策在实际执行中如达不到计划目标,其回旋余地的大小

7)、决策目标的多少及其相互冲突程度

8)、决策环境的变化程度

9)、决策者对处理同类问题经验的多少

10)、群体决策中责任的分散程度。

第4节:

群体决策

17、群体决策的含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完成的决策。

18、※群体决策的利弊:

优点:

1)、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2)、产生更多的方案

3)、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4)、提高决策的合法性

缺点:

1)、消耗时间长

2)、不能避免少数人统治

3)、屈从压力

4)、责任不清

19、参与决策的利弊:

优点:

1)、参与决策的组织成员会感觉到自己在集体中是受到重视的;

2)、参与决策能使组织成员从组织直接获取准确信息。

3)、参与决策的组织成员会把作出决策当做自己的切身责任。

4)参与决策的组织成员将更会注意如何培养自己解决远景发展方向问题的能力

5)、参与决策的组织成员作出的决策,若能对工作有很强的推动力,

管理者就有了更多精力致力于部门的发展性问题

缺点:

1)、由于知识水平、能力、经验的不同,导致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两极分化。

2)、头脑风暴法无助于新思想的产生。

20、※群体决策的基本择案规则:

1)、完全一致2)、商议一致3)、多数通过4)、等级决定程序

第5节:

计划的编制

21、计划的类型:

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3)、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

4)、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5)、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22、※计划的意义与作用:

1)、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2)、计划可减少不确定性

3)、计划可以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的活动

4)、计划设立目标和标准以便进行控制

23、※计划的编制:

1)、估量机会

2)、确定工作目标

3)、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4)、拟订备选方案

5)、评价备选方案

6)、拟订备用或应急计划

7)、拟订派生计划

8)、编制预算

第3章组织

第1节:

组织概述

1、※组织的概念:

从组织的内在本质和基本属性看,组织是静态意义的有机整体或社会实体单位和动态意义的组织行为或组织过程的有机统一。

2、※组织的特征:

1)、目标一致性2)、原则统一性3)、资源整合性4)、活动协作性5)、结构系统性

3、※组织的类型(异同)

一、按照组织建立的正规化程度,组织可以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A、正式组织:

是指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命令或者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组建的组织。

B、非正式组织:

组织成员为了满足特定的心理或情感需要而在其实际活动和共同相处的过程中,自发和自然形成的团体。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组织形成具有自发性,组织权力来自于成员的委托,组织领袖自然形成,组织结构松散性,组织规则的软约束性等。

这样的这样的组织形式有成员自主意识强,组织沟通良好,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容易得到满意感等优点,同时也有可能传播流言蜚语,鼓励消极态度和形成角色冲突等特点。

因此,非正式组织具有两面性。

2、按照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程度,组织可以划分为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A、机械式组织又称为官僚行政组织,是指设有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程序化,权力高度集中化和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形式。

适于组织环境稳定、竞争不太激烈、生产稳定有序、生产技术成数的组织。

B有机式组织又称为适应性组织,是指一种相对分散,分权化,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形态。

适于组织环境变化快、竞争激烈、产品更换快、组织规模较小的组织。

第二节:

组织设计

4、组织设计的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精简高效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动态适应原则

5、※组织设计的内容:

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部门化和部门设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分析及设计,决策系统的设计,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规划。

6、组织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题,控制对象,控制流程,控制方法,控制制度,控制时机,控制设备及技术等要素。

第3节:

人员配备

7、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适用原则5)、制度规范原则6)、促进发展原则

8、内部选聘与外部聘用的优缺点:

9、人员培训的作用:

1)、激发组织人员积极性

2)、培养组织人员的团队意识

3)、提高个人素质,发挥个人潜力

4)、提高组织效益

5)、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

10、组织人员培训的内容:

1)、态度培训2)、技能技巧3)、应知应会的知识。

第四节:

组织结构

11、职能型组织结构的1)、优点:

各级直线主管人员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因而能对本部门进行有效管理;而每一个部门都由直线人员统一指挥,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需要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的要求。

2)、缺点:

下级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受到限制;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不利于集体决策;各参谋部门和直线指挥部门之间不统一时,易产生矛盾,使上层主管的协调工作量大;难以从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面情况的管理者;整个组织的适应性较差,反应不灵敏。

1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特点:

企业按产品,地区或经营部门分别成立若干个事业部;该项产品或地区的全部业务,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销售,全部由事业部负责;各事业部实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高层管理者只保留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及监督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事业部的经历根据企业最高领导的指示工作,统一领导其所管辖的事业部和研制、技术等辅助部门。

优点:

有利于采用专业化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化指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部门经理承担全部利润责任;在同一产品部门内有关的职能活动协调比较容易,比完全采用职能部门管理更具弹性;容易适应企业的扩展与业务多元化要求。

缺点:

需要更多的具有全面管理才能的人才,而这类人才往往不容易得到;每一个产品分部都有一定的独立权力,高层管理人员有时会难以控制;对总部的各职能部门往往不会善加利用,以致总部一些服务不能被充分的利用。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适用于产品品类多,销售范围广的大型企业,例如跨国企业。

13、※矩阵型组织结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