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508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docx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

江苏吕寅

一、南水北调是我国新世纪的四大工程。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经过许多城市,下列城市中,处于南水北调东线且曾经在历史上商业贸易最繁荣的是

A.上海   B.武汉   C.扬州   D.济宁

3.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相应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D.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4.南水北调工程共有东、中、西三条路线,这三条路线

A.都输往京、津严重缺水地区

B.都位于东部季风区

C.都源于长江干支流

D.都跨越了四条水系

5.xx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正式开工,其原因之一是

A.该线南北跨越的距离最短

B.该线沿途地区年降水量最少,缺水最为严重

C.该线开通后江水可自流

D.长江下游水量最丰富

6.南水北调工程的“三先三后”原则为: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其中,治污的关键线路是

A.东线   B.西线   C.中线   D.东线和西线

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干渠,有关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沟通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四大水系

②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河

③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向内河航道

④隋朝时期的大运河以郑州为中心

⑤元朝时期的大运河与现在的运河已比较接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8.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说明了

A.人类能够认识并改变自然规律

B.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首先要改变主观世界

C.自然规律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改变

D.人类在利用自然规律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9.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但国家仅投资40﹪,其他缺口主要通过市场融资来解决,这说明

A.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增强

B.国家财政收入有限

C.我国投资体制逐步市场化

D.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10.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充分考虑了生态保护和治污问题。

这体现了

A.联系的观点,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B.发展的观点,要求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C.矛盾的观点,要求从事物的两个方面看问题

D.重点论的观点,要求抓重点,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

1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

①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③调整北方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④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特点是什么?

1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环节的影响。

14.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5.填下表

调水路线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可调水量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现在可用的配套设施

 

 

 

16.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

17.为什么说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8.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时,要用泵站将水位逐级提高,某级泵站要求将水位提高20m,水流量为100m3/s,设抽水机的效率为80﹪,则抽水机的功率为

______。

二、黄河断流新原因

材料一:

曾经有一个时期,人们大都把黄河断流的原因归结为人类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为了开发资源,乱开垦土地,破坏生态植被。

因而,一会儿退耕还林,一会儿又是保护植被,但还是没能有效抑制黄河断流问题。

材料二:

困扰国人多年的黄河断流的成因,在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终于有了一个科学的结论:

黄河源区黄河断流主要是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

据预测,今后黄河发生断流的频率还将增高。

研究显示,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一是青藏高原隆升,河流侵蚀下切强烈,引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含水系统遭到破坏,湿地、湖泊缩减,造成水资源调蓄能力降低。

当冬季地下水调节量不足以维持径流时,出现断流;二是植被退化,土壤涵养水分能力降低;三是气候原因,冬季极低温造成河流“连体冻”式断流。

1、黄河源区黄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____

A、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降水

2、黄河源区黄河最稳定的补给类型是____

A、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降水

3、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是____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分离的结果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挤压的结果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挤压的结果

4、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黄河源头河谷形状的变化大势是__

A、U型谷→V型谷              B、V型谷→U型谷

C、V型谷中部变得更深          D、难以确定   

5、黄河上游两个主要的农业用水区域是____

①宁夏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湟水谷地  ④河西走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黄河下游断流的季节主要是____

①春   ②夏   ③秋   ④冬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③④

7、从xx年春季开始,黄河再无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

①中游水土保持成绩显著   ②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成功 

③小浪底工程作用显著       ④下游河道治理作用显著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8、为了调节河川径流,可在河流上游植树造林,在这些地区,森林最重要的作用是____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防止泥石流

9、黄河下游地区,即要防洪,又要防黄河断流,主要是因为__

A、黄河流域有大面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B、黄河流域有大面积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C、黄河上游夏季冰雪融水补给较多,冬季冰雪融水补给较少

D、黄河流域夏季用水量大,冬季用水量小

10、由材料一、材料二给我们以下启示___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C、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黄河流域要发展节水农业,下列国家经验值得借鉴的是_____

A、以色列     B、伊拉克     C、英国      D、巴西

12、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_____

A、制定生活性用水供给优先于生产性用水供给的政策

B、明令禁止非节水型器具的生产和销售   

C、国家加强对水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D、适量、适度地调整水价和水资源的征收幅度

三、科学用水

(一)联合国将xx年定为“国际淡水年”。

确立“国际淡水年”旨在提高各国政府及民众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促进各国在淡水管理与消费领域寻求新的思路,制定新的战略与开发新的技术;提高各国民众参与保护淡水资源的积极性。

结合有关知识请回答:

1.关于水资源利用的正确说法是

A.水资源虽可再生,但其数量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是有限的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

D.节水保水防止水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2.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下渗、和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具有的重要作用有

①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使地球表层各圈之间,以及海陆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地表形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目前,世界上的缺水危机日趋严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

①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②大量抽取地下水以摆脱水危机 ③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④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水危机威胁全球,中国缺水将威胁世界粮食安全。

专家告诫:

水资源的匮乏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大规模人口迁移甚至冲突。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特殊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世界的物质性   D.实践的能动性

(二)下图是我国某地表层土壤盐分蒸发、降水差值和潜水水位季节变化图。

读图回答1~3题:

 

1.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蒸发与降水差值最大时出现在

A.1月   B.6月   C.8月   D.11月

2.7~8月,潜水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量加大

B.蒸发量较小

C.降水丰沛、下渗补给潜水

D.农业灌溉水量增加

3.图中蒸发与降水量差值、含盐量和潜水水位三条曲线的内在联系,对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启示是

A.加大灌溉农业的发展速度

B.严禁大水漫灌

C.注意对地下水的补给

D.减少灌溉农业的面积

(三)今年是黄河水资源遭遇特枯的年份,但资料表明,1立方米的黄河水在上游农业用水就是1分钱左右,200吨黄河水的价值才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价值。

如何善待黄河,这个问题又一次摆到了大家的面前。

1.在内蒙古、宁夏一带的灌溉区采用的大水漫灌,每亩地平均用水量达1100立方米,是正常用量的4倍。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这些灌溉区的农民节水意识差 ②这些灌溉区的土地状况恶劣 ③这些灌溉区的农民偷懒 ④黄河水的水费太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黄河下游工业生产用水每万元产值耗水300~500吨,高于发达国家3~4倍。

这说明

A.我国水资源非常丰富

B.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

C.我国善于利用低成本创造新价值

D.我国应尽快制定水法

3.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正确处理黄河水费偏低和黄河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必须坚持

A.集体利益至上的原则

B.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D.无所谓的原则

(四)读北京市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总供水量(亿立方米)

地表水(亿立方米)

地下水(亿立方米)

xx年

41.71

14.95

26.76

xx年

40.40

13.25

27.15

1.北京市重要的水资源是

A.永定河河水

B.密云水库水

C.地下水

D.南水北调工程的水

2.过量开采地下水的严重后果是

A.可引起水土流失

B.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起地面沉降

C.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

D.会引起土壤沙漠化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中,做到排灌结合

B.保护承压水补给区的自然环境

C.在降水集中的雨季,注意地下水的回灌

D.在山区植树造林,使地下水得到充分补给

4.对地下水补给的有利因素是

A.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

B.地下有永久冻土

C.地面植被稀少

D.地形坡度较陡

5.缓解京津唐地区用水紧张的措施有

A.大力开采地下水

B.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

6.中国政府启动“南水北调”工程是在行使____的国家职能。

A.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D.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五)xx年10月31日上午10时许,随着黄河山东聊城市位山闸徐徐开启,引黄济津工程正式开闸放水。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七次向天津输送救急水。

天津市自xx年以来已连续6年干旱,尤其是今年汛期降雨偏少,天津市供水水源严重不足。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决定再次实施引黄济津。

此次引黄济津将为天津调水3.5亿立方米,从10月31日至xx年2月上旬,前后历时100天左右。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虽多次引黄入津,引黄济青,但黄河水资源也并不那么令人乐观,下面对黄河水资源认识正确的有

①黄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水,冬春枯水 ②黄河水水体污染严重 ③黄河水泥沙含量大 ④黄河水易出现凌汛,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互相补给         B.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补给河水     D.互不补给

3.黄河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凌汛   ④断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4.面对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形势,我们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解决我国的缺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④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于xx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

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决定权

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可以决定和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6.近年以来,我国北方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缺水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引黄入津这种调水方式外,还可以

①降低水价 ②节约用水 ③大力开采地下水 ④治理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六)过去在中国,农村水、城里水、地下水,都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被称为“多龙治水”。

xx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水法》,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注重水资源合理配置。

据此回答1~3题:

1.新《水法》按照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工作分离,流域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改革水管理体制,确立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这反映了

①    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③    依照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实现法治的基本条件

④    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③.④

2.新《水法》确定了水价的“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就是每个家庭用水,每月有基本定额,在定额内享受便宜的基本水价。

用水超过定额的部分,用户将支付非常高的价格。

这一做法

①    是利用价格杆杠促进节约用水

②    是运用经济手段对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③    表明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④    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水利部负责人指出,水的价格调整,有的地方可能一步到位,有的地方会逐步有所提高。

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用户,价格各不相同,这要求体现了

A.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哲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水资源仅为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属于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材料二: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平均,全国水资源约81﹪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6﹪,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1)根据上述材料中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我国经济建设应实施什么战略?

(2)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运用经济、哲学和政治常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合理利用水资源。

(八)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表一:

xx年中国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

 

表二:

太湖流域xx年10月某一周水质量周报

 

断面名称

主要监测项目单位(mg/L)

水质类别

pH

溶解氧

CODMn

氨氮

江苏无锡沙渚

8.39

7.9

5.3

0.08

浙江湖州新塘

8.23

7.6

4.8

0.32

上海青浦急水

7.36

3.3

5.3

0.65

 

Ⅱ类水质

6.5~8.5

≥5

≤8

≤0.5

 

表三: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状况比较表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重水

复利用率

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

居民人均用水量

中国

0.4

<50﹪

91立方米

180升/天

发达国家

0.8

80﹪

9-18立方米

130升/天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2)下列几组河流中,水质状况最差的是______,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松花江、黄河、塔里木河

B.辽河、淮河、海河

C.长江、珠江、钱塘江

D.长江、黄河、黑龙江

(3)表二可以看出,水体中溶解氧与氨氮两项指标呈_______相关。

(4)解决表三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

(九)工厂含氮、磷的废液和污水排入池塘,可能使池塘的养分剧增,引起藻类的过度生长,促使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这样就大量积累了有机物质,随着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藻类等水生物的不断生长,水中的氧气被大量消耗,水中就会出现过度缺氧的现象,导致鱼类大批死亡。

直到池塘的溶解氧得到恢复,池塘内的生态系统又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平衡。

(1)题中的藻类指的是什么?

(至少举三例)

(2)有氧呼吸是题中有机物质分解的一种形式,请写出植物有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

(3)水中出现过度缺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证据是什么?

(4)废物排入池塘,引起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____。

A.氧化                    B.还原

C.水体氧化还原            D.水体富营养化

(5)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是_____。

A.不平衡——平衡

B.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C.平衡——不平衡

D.平衡——不平衡

(十)我国规定饮用水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pH

6.5~6.8

Ca2+、Mg2+总浓度

<0.0045mol·L-1

细菌总数

<100个mL-1

以上是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源水

曝气池

一级沉降池

二级沉降池

过滤池

自来水

(1)源水中含Ca2+、Mg2+、HCO

、Cl-等,加入石灰后生成Ca(OH)2,进而发生若干复分解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凝聚剂除去悬浮固体颗粒的过程______(填写编号)。

①只是物理过程②只是化学过程③是物理和化学过程FeSO4·7HO2是常用的凝聚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__________沉淀。

(3)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和_______。

(4)气体A的作用是________。

这种作用是基于气体A和水反应的产物具有_________性。

(5)下列物质中,______可以作为气体A的代用品(填写编号)。

①Ca(ClO)2   ②NH3(l)   ③K2FeO4   ④SO2

(十一)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原本澄清透明的井水在水缸中久置后,水面会出现一层棕红色的“锈”皮,并有少量棕红色絮状沉淀积于缸底,当地居民常采用往水中加明矾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1)井水处置后,缸底出现的棕红色絮状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法鉴别该井水的步骤是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法鉴别经明矾处理后的水的步骤是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十二)青藏地区烧水的水壶,内壁往往结有一厚层水垢。

经分析,其主要的成分是CaCO3、MgCO2和Mg(OH)2。

由此推测该地区天然水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十三)自来水中含有Ca2+、Na+、HCO

、Cl-、Fe3+等多种离子或它们组成的可溶性盐。

依据学过的化学反应原理并考虑其可行性,对下面问题给出比较合理的解答:

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水时,内壁被水淹没的地方会变成黑色。

这层黑色物质是_____。

黑色物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该黑色物质对人的健康_______(填“有利”或“有害”)。

(十四)要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选用的试剂是

A.食盐水              B.烧碱溶液

C.纯碱溶液            D.稀醋酸

 

长江、黄河、水有关的综合答案

一、南水北调是我国新世纪的四大工程参考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D 8.D 9.C 10.A 11.D

12.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东部多,西部少。

13.地表径流

14.华北地区降水量少且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对水资源没有充分地综合利用。

15.

调水线路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可调水量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势北流

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地形复杂,工程巨大

现在可用的配套设施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16.①水、土资源不匹配。

我国降水量南多北少造成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我国耕地的分布是南少北多,水、土资源不匹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