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426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docx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备考资料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P4传播: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P6人类传播的五大系统(基本类型)

人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P49传播的五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P51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

“控制研究”、“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P23人类传播经历的五大时代

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P28信息社会:

信息成为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P30信息社会这个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来的。

使“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在全国围产生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973年出版)以及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1980年出版)这两部著作的出版。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人类传播的信息:

外在符号(信号、象征符)、在意义

P43象征性互动理论

创始人:

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定义:

①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②是揭示传播这一社会过程的一个基本概念。

③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④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P505W模式

提出者:

H·拉斯韦尔

模式图:

意义: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研究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缺陷:

5W模式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P53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提出者:

施拉姆

模式图:

意义:

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联结性和交互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缺陷:

 

>第五章人传播和人际传播

微观传播系统:

人传播、人际传播

中观传播系统:

群体传播

宏观传播系统:

大众传播

P65主我—客我理论(人传播)

提出者:

[美]米德

容:

(1)自我分为主我(I),个人本身态度、行为的表现(冲动欲望)和客我(ME),他人期望的个人表现(约束性)。

(2)“主我”“客我”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3)“主我”“客我”互动形成自我意识,并不断改进、变化,形成新自我。

意义: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论是从传播心理和“社会交流”层面,来描述和论述主我与客我的各自特征和互动情状的。

因此,米德阐述的传播是基本的人类过程,自我传播是人类意识的主要特征的观点,以及他对人的部沟通的细致分析和创造性解释,大大推动了人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化、语言符号与意义关系的研究。

P72“镜中我”理论

提出者:

[美]库利

容: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个人通过“镜子”认识、把握自己。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P84集合行为

定义:

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往往会造成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干扰、破坏。

产生条件:

①结构性压力

②触发性事件

③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特殊传播机制:

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P89组织传播的特点

(1)第一,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第二,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第三,组织系统的阶层制和等级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P10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①环境监视②社会协调③社会遗产的传承

(二)[美]赖特“四功能说”

①环境监视②解释与规定③社会化④提供娱乐

(三)[美]施拉姆

①政治功能②经济功能③一般社会功能

(四)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正/负)

②社会规强制功能(正/负)

③负功能:

(1)麻醉作用——大众传媒无限制地提供信息,受众被动接受,失去社会行动力

(2)顺从现状——“社会顺从理论”:

如果一些社会问题干扰商业利益,商业媒介就会抛弃这些问题,经济压力迫使媒介忽略那些敏感的争议问题。

(3)降低审美能力

(4)占用自由时间

P112信息环境: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成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P113信息环境:

[美]普曼

信息环境环境化:

[日]滕竹晓

容:

许许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P117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简答)

(1)技术决定论

代表学者:

[法]埃吕尔[加拿大]麦克卢汉[美]L.温纳

观点:

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技术的后果在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

同时,技术塑造人类发展而不是服务于人类的目的,一种技术产生以后,人和社会在享受它提供的有限“自由”的同时,更多地是处处受到它的限制:

人必须被动地适应技术条件或技术环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甚至是观念价值体系。

(2)社会决定论

代表学者:

J.M.斯塔迪梅尔

观点:

技术起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的需求。

没有人的社会需求,就不会有技术,这表明了人对技术的主体性:

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同时,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它们也是伦理、政治和文化价值的体现,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则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3)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代表学者:

J.D.贝尔纳B.巴伯梅赛尼

观点: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来观察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我们也会发现二者处于辩证互动的关系之中,一方面,技术属于生产力的畴,它通过推动经济成长改变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因此,技术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必然的,关键是建立一种通过技术发展来推动社会进步的良性机制,另一方面,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对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归根到底,技术是人类的主体活动的创造物,人如何利用和控制技术,社会占有结构、所有制关系如何,也反过来规定着技术的特点和性质。

P11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容:

(1)媒介即讯息

(2)媒介:

人的延伸

(3)热媒介、冷媒介

意义:

(1)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发展考察人类进步的视角,强调了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2)有助于研究媒介机制

(3)“地球村”的预言符合时代发展

局限:

(1)夸大媒介力量,忽视了影响社会发展其他因素

(2)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重感觉,轻理性

(4)夸大媒介涵

P123当代新媒介技术(新传播技术)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

(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

(4)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

所谓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多媒体加网络,实际上已经成了“信息高速公路”的代名词。

 

P131把关人理论(简答结合实际)

(1)提出:

[美]卢因

群体传播中存在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2)引入大众传播的新闻领域:

[美]怀特

①容:

社会上有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取舍的过程就是“把关”的过程,经过“把关”后,到受众处的新闻只是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②缺陷:

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

(3)新闻把关标准

①客观标准:

业务标准/市场标准

新闻筛选作业三前提:

附加性—价值越多,越能成为新闻

补偿性—一些价值平淡,其他价值突出,能相互补偿,成为新闻

排除性—各价值都偏低,不能成为新闻

②主观标准:

宣传目标

社会主义国家—肯定宣传

资本主义国家—否定宣传—选择容,潜移默化

(4)实质

①主观性,大众传媒并非是客观中立,而是依据传媒的立场、价值标准进行的取舍加工的过程

②易入选的围:

与媒体立场一致的容易入选

③“把关”体现在媒介生产各个环节,但在部控制下,个人因素作用有限,传媒把关的结果是传媒立场的体现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理论

P139麦奎尔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理论”

①极权主义理论②自由主义理论③社会责任理论

④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⑤参与的媒介理论⑥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

P139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①极权主义理论

②自由主义理论

③社会责任理论

④共产主义理论

>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P151大众(辨析)

(1)概念:

社会成员孤立、分散、均质、原子式的存在,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2)特点:

规模巨大的、分散异质的、流动性、匿名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3)①区别于群体,群体特点是成员之间通常保持着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②区别于群集,群集指集合状态下的人群,它的规模虽然大于小群体,但通常局限于一定的物理空间之。

群集通常具有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够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群集一般是由临时参加或卷入事件、活动的人们组成的,并不具备成为稳定的社会构成体的条件。

③区别于公众,公众虽然规模很大而且分布围广,但这个概念一般指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有理性的。

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④区别于分众,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的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P159受众的权利

(1)传播权

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成为表现自由或炎仑自由的权利

(2)知晓权

知晓权在广义上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容之一。

从狭义上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3)媒介接近权

媒介接近权即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第一个方面是“反权论”,第二个方面是“意见广告”,第三个方面体现在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

P165“使用与满足”理论

理论观点:

受众是有特定“需要”的个人,他们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基本模式:

竹郁郎

意义:

(1)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2)受众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3)受众对媒体能进行能动的选择,使用多样性

(4)大众传播对受众有一些影响

缺陷:

(1)过分强调个人与心理因素

(2)单从媒介接触方面解释大众传播过程,忽视媒介容生产、流通等环节,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媒介的关系

(3)受众能动性有限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