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802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docx

健康管理师必考点

必考考点

第一章

1、健康管理的概念:

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与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与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与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就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2、健康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随后英国、德国、法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积极效仿与实施健康管理。

3、健康管理就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4、健康管理的宗旨就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就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就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5、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重点就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风险因素控制。

6、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就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保险。

7、健康管理的公众理念就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8、健康管理的任务就是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9、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

要点内容

健康管理的主要目标①完善健康与福利②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③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④易化疾病早期诊断

⑤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⑥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

⑦消除与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⑧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与改进

10、健康的定义:

①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首次提出三维健康概念:

健康不仅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虚弱,而就是一种身体、心理与社会的完好状态。

②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

健康不仅仅就是没有疾病与痛苦,而包括身体、心理与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③《渥太华宪章》提出:

良好的健康就是社会、经济与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

④1984年《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

健康不仅仅就是疾病或虚弱,而就是包括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⑤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

健康应就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必备考点2

第一章

1、管理五个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2、健康服务领域中的管理可瞧作就是以改善个人与人群健康状态以达到最大健康利益的过程。

3、健康管理特点: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与系统化。

4、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首先,健康与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干预策略就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

其次,在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就是可以干预的,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

5、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高血压、高血脂、超重及肥胖、缺乏身体活动、蔬菜与水果摄入量不足以及吸烟,都就是引起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6、健康管理即要对这类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评估与早期干预,以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7、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

了解与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与健康检查。

第二步:

关心与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与健康评估。

第三步:

干预与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与健康促进。

8、健康管理三部曲:

落实到健康管理的操作流程,健康体检就是前提,健康风险评估就是手段,健康干预就是关键,健康促进就是目的。

9、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

要点内容

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健康调查就是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个人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以

及生活方式,习惯等

健康体检或健康检查就是用于个体与群体健康状况评价与疾病的风险预测、

预警及早期筛查的一种方法与过程。

健康体检就是开展健康管理的前提与基本手段。

健康评估指对所收集到的个体、群体健康或疾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连续的

科学分析与评价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诊治疾病、维护、促进与改善健康,

管理与控制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个人健康管理咨询内容包括解释个人健康信息及健康评估结果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制定个人

健康管理计划,提供健康指导,制定随访跟踪计划等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后续服务的形式可以就是通过互联网查询个人健康信息与接受健康指导,定

期寄送健康管理资讯与健康提示,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改善行动计划。

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10.任何有能力进行健康管理项目开发及服务的机构都应该就是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者

必考考点3

第一章

1、需求管理的策略理念就是:

如果人们在与自己有关的医疗保险决策中扮演积极作用,服务效果会更好。

2、需求管理的实质:

就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与寻求恰当的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健康服务的合理利用。

3、需求管理的目标就是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须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4、需求管理常用的手段包括:

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与干预等。

5、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消费者选择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6、需求管理常用的方法有:

24小时电话就诊与健康咨询、转诊服务、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健康课堂、服务预约等。

7、疾病管理定义:

就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与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强调运用循证医学与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地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与经济方面的效果。

8、疾病管理必须包含:

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与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与反惯。

9、疾病管理主要特点:

①目标人群就是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②不以单个病例与(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③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10、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的特征:

①转诊及时;

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③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④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⑤尽可能使患者及家属满意。

11、残疾管理的目的就是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与费用

12、20世纪70年代末,一项名为“健康美国人”的全民健康行动开始开展,该行动有三大目标:

预防疾病、拯救生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坚持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用以节约开支。

13、日本就是亚洲地区开展健康管理较早的国家。

14、1959年日本八千穗村率先开展健康管理行动,通过建立人手一本健康手册,为村民提供一年一次的体检。

15、2000年,日本厚生省推出了“健康本世纪”计划,从营养与饮食、身体锻炼、吸烟、酒精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九个方面提出了70项具体目标,指导民众更好地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16、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①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攀升;

②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流行日益严重

17、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就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

18、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且近年来呈连年上升趋势。

19、《“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①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

②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

《纲要》明确将“共建共享”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就是贯彻落实“共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

③全民健康就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2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意义:

①突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与社会性;

②强调慢性病防控的个人健康责任:

倡导每个人就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出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

③行动计划与预期目标明确可操作

21、2017年健康管理师正式编入新版国家人社部职业资格目录清单。

22、健康管理师就是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与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与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

23、健康管理师工作内容包括:

①采集与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

②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与疾病危险性;

③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

④制订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

⑤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与推广;

⑥进行健康管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⑦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等。

24、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召开的首次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对基本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的定义就是:

基本卫生保健(PHC)就是基本的医疗与保健工作,它的基础就是经过实践的、有科学根据的与社会上能接受的方法与技术,这些方法与技术就是通过社区的个人、家庭的充分参与而得到普及,其所需费用应使社区与国家根据自己的实力在每一发展阶段有能力负担得起。

25、基本卫生保健就是国家卫生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国家卫生体系中的核心,也就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

26、基本卫生保健原则:

合理布局、社区参与、预防为主、适宜技术、综合利用。

27、基本卫生保健工作分四个方面:

促进健康、预防保健、合理治疗、社区康复

28、基本卫生保健工作分八项内容:

①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与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②改善食品供应与合理营养。

③供应足够的安全卫生水与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④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⑤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⑥预防与控制地方病。

⑦常见病与外伤的合理治疗。

⑧提供基本药物。

在1981年第三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除上述八项内容以外,又增加了“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控制自然与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与控制非传染疾病,促进精神卫生”一项内容、

29、基本卫生保健具有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与长期性四个特点。

30、基本卫生保健的意义:

①充分享有健康权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④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必考考点4

第二章

1、临床医学的概念:

临床医学就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与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与治疗的一组医学学科。

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都属于临床医学。

2、临床专业学科五种建立方式:

①按治疗手段建立:

如内外科、理疗科、放射治疗科、核医学、营养治疗学与心理治疗学

②按治疗对象建立:

如妇产科、儿科、老年医学、围生医学、危重病医学、职业病学

③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

如口腔科学、眼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

④按病种建立:

如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

⑤按诊断手段建立:

如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3、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

①临床医学研究与服务对象就是人

②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③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④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

4、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

①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

②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③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

5、循证医学的定义:

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与明智的确认与评估,做好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6、循证医学的核心内容就是:

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诊断(如拍X线片)、治疗(如开某种降压药)或预防保健(如每年做一次妇科检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7、“证据”的可靠程度不同,目前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就是来自“随便对照试验”的证据。

目前,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就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定与实施。

8、采集病史就是医生诊治患者的第一步。

9、问诊内容主要包括:

①患者一般情况

②主诉:

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明显的症状

③现病史④既往史⑤个人史与家族史

10、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①视诊:

就是医生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②触诊:

就是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③叩诊:

就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与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④听诊:

就是医生根据患者身体各部分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11、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①诊断灵敏度:

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为所有患者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

②诊断特异性:

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它的数字式为所有非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③诊断准确度:

指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

12、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类型:

无回声型、低回声型、强回声型、含气型。

13、药物治疗就是最常用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14、合理使用抗生素应遵循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合理选药与合理用药两方面。

首先应分析可能的致病菌并据此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应用药物敏感试验来筛选抗生素。

当病情危重时则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可能感染的菌群来选用抗菌谱广的药物。

15、根据无菌程度分为:

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

16、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包括:

①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②胃肠系统表现

为食欲缺乏、厌食、恶心、呕吐等;③神经系统症状为乏力、嗜睡或失眠等。

17、红外线治疗的作用:

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②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肿;③降低肌张力,增加胶原组织的延展性;④镇痛作用;⑤促进新陈代谢;⑥消炎等作用,可用于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及消炎等。

18、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

服务目的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服务模式不同

必考考点5

第三章、四章一二节

1、预防医学体系可分为:

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卫生

毒理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医院管理)五大体系。

2、健康影响的环境因素:

要点内容

社会经济环境①社会制度与政策

②个人收入与社会地位

③文化背景与社会支持网络

④教育

⑤就业与工作条件

物质环境影响健康的物质环境因素中,按照物质的性质可包括:

①生物因素:

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因子,包括寄生虫、支原体、真菌、细菌、病毒等;

②化学因素:

生活与职业环境中的各种有机与无机化学物质,如农药、苯、铅、汞、二氧化硅粉尘、

二氧化硫等

③物理因素:

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气象条件,噪声与振动,电磁辐射与电离辐射等④建筑环境:

(如住房、工作场所的安全,社区与道路的设计、绿化等)

3、危害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包括不合理饮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身体活动、不安全性行为、吸毒、药物依赖、驾车与乘飞机不系安全带等。

4、绝大多数慢性病都与四种行为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身体活动与不合理饮食(过多摄入饱与脂肪、精致糖、食盐、水果蔬菜摄入不足)

5、疾病从发生到结局的全过程称为疾病自然史,其中有几个明确的阶段:

①病理发生期;②症状发生前期:

从疾病发生到出现最初症状或体征;③临床期,机体出现形态或功能上的明显异常,从而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④结局,疾病可以发展至缓解、痊愈、伤残或死亡。

6、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内容: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指在临床工作中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

7、社区公共卫生实施原则:

①以健康为中心②以人群为对象③以需求为导向

④多部门合作⑤人人参与

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包括: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

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服务以及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9.职业病的特点:

①病因明确②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③群体发病④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

⑤重在预防

10、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①吸烟②过量饮酒③不合理膳食④缺乏身体活动⑤其她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心理精神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等)

11、不合理膳食的主要表现为:

食物中脂肪摄入过多,尤其就是饱与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与心血管疾

病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致结肠癌与直肠癌发病率增高;膳食总热量摄入过多导致超重或肥胖,而后者又就是多种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原因;食盐摄入过多,高盐饮食与消化道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

11.基于健康管理的慢性病风险因素

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可改变危险因素中间危险因素

年龄吸烟高血压

性别饮酒过量高血糖

种族不合理膳食血脂异常

遗传缺乏运动超重OR肥胖

其她因素指:

不良心理精神因素、

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

13、恶性肿瘤发病率前十位:

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脑肿瘤、胰腺癌、

甲状腺癌。

14、我国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型肝炎病毒及其她病毒感染、膳食营养因素、职业危害、

其她环境因素等。

15、60岁以下男性中,肝癌最常见与死亡率最高,其次就是肺癌、胃癌;

16、30岁以下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最高,30-59岁女性乳腺癌高发,60岁以下女性则就是肺癌复发。

17、乳腺癌就是45岁以下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死因,其次就是肺癌。

18、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就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五年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19、有效筛查早期胃癌的路径:

问卷、胃功能检查(胃泌素及胃蛋白酶)、胃镜检查。

20、有效筛查肺癌高危人群的方法:

实施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1、乳腺癌的筛查流程: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俗称钼靶)、乳腺穿刺活检

22、宫颈癌的筛查流程:

乳头状病毒检査(HPV)、脱落细胞检查(TCT)。

23、有效筛查大肠癌的方法:

便潜血、肿瘤标记物、肠镜检查。

必考考点6

第四章

1、临床上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与(或)舒张压≥90mmHg2、白大衣高血压就是指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高于140/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或家庭血压测量值<135/85mmHg。

3、隐形高血压就是指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高于130/80mmHg或家

庭自测血压值高于135/85mmHg。

4、血压测量有3种方式,即诊室血压、自测血压、动态血压。

5、诊室血压就是指患者在医疗单位由医护人员测量的血压。

6、诊室血压的测量方法:

①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及中国高血压联盟认证的电子

血压计进行测量。

②袖带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

③被测量者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④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坐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⑤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明显处,放在袖带外面。

⑥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柯氏音,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音,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音(消失音)。

⑦确定血压读数:

所有读数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取偶数,电子血压计以显示血压数据为准。

⑧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记录。

如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

以三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7、自测血压的基本方法:

①对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

3遍;去掉第一天血压值,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

②血压稳

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

③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自测血压的频率。

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

8、动态血压就是指患者佩戴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的24小时血压。

动态血压的正常值国内参考标准为:

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

9、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①高钠、低钾膳食②体重超重与肥胖③饮酒④其她危险因素:

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过重、心理因素、高脂血症等。

10、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就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就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与(或)

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坏、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11、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可分为1型、2型、其它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

12、Ⅰ型糖尿病患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其发病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导致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与绝对缺乏有关。

13、糖尿病的常用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即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实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14、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就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15、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①遗传因素②肥胖或超重③身体活动不足④膳食因素⑤早期营养⑥糖耐量损害⑦胰岛素抵抗(IR)⑧高血压及其她易患因素

16、《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空腹血糖临床医学正常值就是3、9-6、1mmol/L与(或)糖耐量试验2h血糖7、8-11、0mmol/L。

17、糖尿病前期包括两种异常的糖代谢状态,即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与糖耐量受损,或二者兼有。

18、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I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就是HbAIC<6、5%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

19、急性感染、创伤或其她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

20、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调查就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

21、近年来倾向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IC)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与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必考考点7

第四章

1.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型:

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⑤猝死。

2.要点内容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