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553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 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docx

最新版9112《班主任工作》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9112]《班主任工作》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1.我国古代教育一般采用"  ”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人数、修业期限和上课时间,更没有学期与学年的划分,教师通过"口耳相传”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

2.所谓"班主任专业化”,是职前或在职班主任为使班主任工作符合    ,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通过专门的教育或训练,掌握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水平的过程。

3.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         。

4.班规制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明确目的,要管理而非管制,要引导而非约束、班规内容应具体简明,可操作性强、班规应有预见性、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           。

5.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及时到位,程序正当,多方协作,          。

6.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             》,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职责、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以及班主任工作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7.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        。

8.生生关系,即班级同学之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这既有学习中的互助、竞争关系,也有日常生活中的       关系。

9.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途径有家访、家长会、书面交流、电话交流、         。

10.班级日常管理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健康成长为宗旨,发挥        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日常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      》中,第一次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明确指出国家必须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并在学校实行班级授课制。

12.建立和谐生生关系的原则:

平等与尊重、给予与鼓励、合作与竞争、理解与宽容、        。

13.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原则:

公平公正、因材施教、严慈相济、     。

14.学风简单地讲就是学习上的风气,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兴趣、能力等方面长期形成的          。

15.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即由专门心理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       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

  

参考答案:

 1.我国古代教育一般采用"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人数、修业期限和上课时间,更没有学期与学年的划分,教师通过"口耳相传”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

2.所谓"班主任专业化”,是职前或在职班主任为使班主任工作符合班主任的专业标准,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通过专门的教育或训练,掌握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水平的过程。

3.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4.班规制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明确目的,要管理而非管制,要引导而非约束、班规内容应具体简明,可操作性强、班规应有预见性、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班规应体现平等互制的特点。

5.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及时到位,程序正当,多方协作,通情达理。

6.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就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职责、班主任的选聘和培训以及班主任工作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7.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8.生生关系,即班级同学之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这既有学习中的互助、竞争关系,也有日常生活中的伙伴关系。

9.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途径有家访、家长会、书面交流、电话交流、基于网络平台上的合作交流。

10.班级日常管理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和健康成长为宗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日常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1.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第一次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明确指出国家必须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并在学校实行班级授课制。

12.建立和谐生生关系的原则:

平等与尊重、给予与鼓励、合作与竞争、理解与宽容、赞美与欣赏。

13.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原则:

公平公正、因材施教、严慈相济、以身作则。

14.学风简单地讲就是学习上的风气,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兴趣、能力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行为倾向和思维特征。

15.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即由专门心理教育机构所承担,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为首要和直接目的的教育活动。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简答题:

1.班主任的角色形象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班级组织具有哪些功能?

3.班级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班主任的职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5.如何区分班级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班级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7.新时期新形势新课程下班主任的角色应该如何转换?

8.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有哪些?

9.在班级安全教育中,班主任有哪些职责?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班主任的角色形象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班级群体组织的领导者;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2.班级组织具有哪些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体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文化规范、交往和人际关系等载体,对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

其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为: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班级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对学生提出了团体的要求。

学生在班级组织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发挥范例的作用,解决团体要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及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履行团体要求的责任和义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等,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概括起来,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四项:

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的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3.班级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行为失范是导致很多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80%的意外伤害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本着"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班级安全教育的第一要务是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从而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低。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安全意识的增强并不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过安全教育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尤为重要。

一旦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救自护能力,遇到突发事件和险情后就不会惊慌失措而导致更大的悲剧。

(3)有利于提高教师、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展开的,教师的安全意识、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安全。

(4)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

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的本质要求。

因此我们所有都应该关心、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班主任的职责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5.如何区分班级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班级正式组织是指班级组织内部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其组织制度和规范对成员具有正式的约束力。

非正式组织是指没有正式规定的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

班级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中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6.班级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1)班级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班级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3)班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组织、合作等社会交往能力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7.新时期新形势新课程下班主任的角色应该如何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要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8.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有哪些?

(1)转化问题学生的原则:

多进行分析诊断;多给予正面引导;多给以自由空间;多加强沟通交流。

(2)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

用闪光点去激励;用爱心去感化;用优良班风去陶冶;用批评与惩罚去鞭策。

9.在班级安全教育中,班主任有哪些职责?

(1)安全教育职责

安全教育职责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

譬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饮食安全等教育。

(2)安全通告职责

(3)安全警告职责

为了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的告诫、制止和纠正。

(4)安全防范职责

班主任要对班级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

如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范,对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校园暴力的预防等。

(5)安全救护职责

学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班主任要力所能及地进行及时救护,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事故的扩大。

第三次作业

[论述题]

 

论述题

1.怎样培养班干部?

2.班风建设的策略有哪些?

3.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4.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包括哪些?

5.班级规章制度有哪些作用?

6.班风形成的心理机制有哪些?

7.班集体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8.班级日常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9.对于有网瘾的青少年,防治的对策有哪些呢?

   10.以下三个题目,请任意选作一个:

(1)为"信息时代来了”主题班级活动写一份策划书。

(2)设计与组织一次以"不抛弃,不放弃”为主题的班级活动。

(3)设计一次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班会。

  

参考答案:

 

论述题

1.怎样培养班干部?

(1)班干部的思想教育

班主任要培养班干部树立四种意识:

①平等意识,即要让班干部摆正自己和同学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一员,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

②自律意识,这就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处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③职责意识,即要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

④竞争意识,即培养班干部树立竞争意识,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2)班干部的岗位培养

班干部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班主任督促学生规范日常行为,及时发现问题,马上处理、教育。

因此,班干部的岗位必须是针对班级的工作需要设定的,这样才不会形同虚设,真正为班级服务。

班干部在集体中都有满意的角色,班主任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成员,让他们在履行职责中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促使其尽快成长。

(3)班干部的方法指导

班主任的方法指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会全局考虑问题的方法。

②上台布置工作、总结工作的方法。

③善于表扬、批评的方法。

④处理好班级里同学人际关系的方法。

⑤掌握团结协作,共同处理难点、热点问题,维护班集体利益的方法。

(4)班干部的个别谈心

个别谈心是对班干部进行个别教育的有效形式,既可以加深相互了解,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班干部提高认识,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谈话时,要以说服、疏导为主,用事实说明道理,做到循循善诱,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5)班干部的评价艺术

班主任对班干部开展的工作要及时地给以评价,主要以表扬为主。

班主任把各项具体工作交给班干部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没有检查,没有监督,就没有促进和提高。

2.班风建设的策略有哪些?

(1)目标导向

班级共同的发展目标,标志着班级努力的方向,体现着班集体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着班级成员的集体力量,对班风建设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班主任应重视班级目标的制定,在合适的时间提出班风建设的目标,组织班级同学民主讨论,引导班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具体目标,量化规范,制度约束

班风建设的目标确立后,应当将班风建设的目标及标准分解并量化,具体为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在各项活动和日常管理中,将行为规范逐步提出,逐步再细化,逐步实施,落实到位,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与此同时,制订包括学习、生活、活动、管理、奖惩、评价等在内的班级制度,在制度约束下,实施养成教育,对学生的言行、作风、态度和交往方式等进行规范,遏制班级成员的不良思想和言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环境熏陶

班级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座椅排列、物品摆放、卫生状况等。

人文环境则包括教师布置、班级人际关系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室标语、名人名言、荣誉榜、成果展示、读书角等项目的布置,建设温馨、优雅、美观的教室环境,是学生感到赏心悦目,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4)关注三个层面,扩大优势群体,进行骨干示范

(5)舆论引导

(6)及时强化正向行为,弱化负向行为

3.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程的、全方位的,主要的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1)开设以讲授为主的心理健康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无疑是有必要的。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这种方式也比较易于为教师所掌握。

但从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着的实际问题来说,其作用还是有限的。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改善学生情绪状态、转变态度、养成必要的社会技能等,所有这些单靠知识传授是难以奏效的。

(2)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

这是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中。

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的。

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处是:

在专门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影响;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互动单位便于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

只是如何在班级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

而是结合班级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

新生入学时的"创业辅导”、毕业时的升学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

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团体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育人中的整体功能。

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需有自身的标准和内容,不要让心理健康教育被班级、团体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情境。

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近年来,已有中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4.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包括哪些?

(1)专业信念的确立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和事业持有的坚信不疑的确定看法和坚决执行的态度,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

它对人们追求既定目标具有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班主任的专业信念是指班主任所持有的教育信念。

"所谓教育信念,是人们对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

”它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精神力量,是班主任获得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专业道德的提升

教育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有德性的人,它需要在充满人性关怀的环境中才能实现。

而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班主任是最为重要的角色,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效的道德教育不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纯粹的道德知识的灌输,而是在班主任和学生交往中,在师生共同的道德生活中实现的。

(3)专业知识的建构

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知识、人际交往理论、政策与法律知识、教育评价知识、组织与管理知识以及家庭教育知识,它是班主任从事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核和基础。

班主任只有建构了合理而开放的知识结构,才能为做好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专业能力的提升

专业能力是班主任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能力,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对一个专业班主任特有的要求。

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班级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专业执行力。

5.班级规章制度有哪些作用?

(1)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

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是处理班级各种关系的标尺,不仅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必须怎样,而且规定了对那些行为进行奖励,对哪些行为进行惩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班级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可以使班级秩序井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规章制度是通过民主的程序,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建立起来的班级规范,在执行的过程中,全班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由此培养学生守法的习惯和自治的能力。

(4)使学生建立安定感

学生进入一个新班级或新环境中,都会有一种不确定感,班级规章制度的指导,使学生知道班主任的要求、期望是什么,明确在班级中行动的准则,从而产生安定感。

(5)预防学生行为问题的产生

中小学生本性是冒险、好动的,容易产生行为问题,制订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允许或提倡的,哪些行为是要避免或反对的,从而预防学生行为问题的产生。

班级规章制度对保证班集体建设和正常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了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行动一致,不至于偏离目标、各行其是;有了规章制度班主任才有管理的依据,不至于随意和盲目;有了规章制度才能保证统一、严格的班级纪律,使集体的活动井然有序;有了规章制度才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班风形成的心理机制有哪些?

(1)心理感染――同化集体舆论

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感染就是指个人对某种心理状态无意识的不自主的顺从。

它不是由于自觉地接受了某种信息或行为模式,而是由于直接受到别人情感传播的感染。

新建班级在其主流舆论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个体将这种新的集体心理环境非强制地非逻辑地移植到自己的心理系统之中,通过同化而成为个体的心理特征。

因此,在班风的生成阶段,需要班主任把握住新生入学初期的大好时机,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特点基础上,利用一切舆论途径,调动各种力量,造成一般强大的正向舆论声势和良好氛围。

(2)群体规范――建立共同的情感气氛

在新组建的班级里,班级舆论和道德观念通过心理感染和相互影响得到初步认同,但这往往是形式上的认同,需要进一步通过一系列教育和管理活动进行强化,使之逐步成为群体规范,成为班级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这种准则不同于各种规章制度以强制约束发生作用,而是通过人们的心理产生约束力,进而在班级的各种场合、不同个体心中和非正式群体内产生一种共同的情感气氛。

(3)集体凝聚――形成共同的行为倾向

集体舆论的同化以及共同情感气氛的形成,必然产生共同的行为方式,构成班级新的带有普遍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为模式和习惯风尚,成为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要求,此时,集体也就成为了教育的主体。

班风一旦形成便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班级成员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促进班级成员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学习和生活热情,形成共同的行为倾向。

7.班集体的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1)实现班集体的目标管理

共同的发展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的目标原则,说要让集体目标起到激励、凝聚和教育作用,把集体的价值渗透到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去。

班集体的目标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选择和培养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环节。

从班干部自身的素质来说,第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第二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进取心;第三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要善于并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级活动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内容。

班级的共同努力目标要靠班级每个成员参与共同的活动而实现。

班集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而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促使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纪律的增强、同学友谊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集体的形成、发展、巩固。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健康的班级舆论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保证,是全体同学正常学习、生活的保证。

―个班级若没有健康舆论的引导,就不可能有―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不可能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也就缺乏凝聚力。

可以说,没有健康的班级舆论,就没有良好的班集体。

8.班级日常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1)培养责任意识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责任,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

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的意识、态度和行为。

(2)设定行为限制

行为限制是指对学生行为设置的控制界限,是对哪些事情不能做的行为规定,或对某一行为的容忍程度。

行为限制一是通过班级规章制度予以明确,二是由班主任的眼神、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进行表达。

(3)实施正负强化

正负强化的概念来自于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派的斯金纳等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行为本身之结果所塑造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