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436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75 大小:24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docx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

(2)夙夜忧叹(______)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阅读下面甲乙两问,回答问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①圮毁②,蓁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④辽夐⑤,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⑥,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注]①雉堞(dié):

城墙的泛称。

②圮(pǐ)毁:

坍塌。

③蓁(zhēn)莽:

丛生的草木。

④幽阒(qù):

幽静。

⑤辽夐(xiòng):

辽阔。

⑥氅(chǎng):

外套。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或异二者之为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不可具状

(4)亦谪居之胜概也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第见风帆沙鸟/山顶千门次第开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C.与月波楼通/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然则何时而乐耶/矢声铮铮然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

第一个设问,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第二个设问,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B.乙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C.乙文详略得当,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竹楼内所适宜做的事情:

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表现竹楼特有的乐趣。

D.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却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态度。

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

(2)母命之(__________)

(3)往之女家(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认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威震八方,叱咤风云,着实让人羡慕不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

B.孟子则嘲讽公孙衍等人只会摇唇鼓舌,在诸侯面前竟像妻妾顺从丈夫一样,不问是非,一味顺从,没有仁义道德的准则,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语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礼”设譬,通过女子出嫁时母亲的训导,来说明把顺从当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不谋而合。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小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2.解释下列字词。

(1)晓雾将歇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怀民亦未寝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5.《世说新语》是六朝__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__(姓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俄而..雪骤 :

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________

(3)讲论文义.... :

________

(4)寒雪日内集..:

________

(5)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

(6))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9.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

20.《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

21.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

为什么?

22.“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23.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涂掌事  (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

(3)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4)但当涉猎   (______)

(5)即更刮目相待(______)

(6)蒙乃始就学  (______)

(7)见往事耳  (______)

(8)卿今者才略  (______)

25.翻译下列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说说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8.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9.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

D.“实是欲界之仙都”,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

30.“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2.解释词语。

(1)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翻译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3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36.古文阅读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欧阳修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④仕,每⑤慷慨⑥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⑦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①孤:

幼年丧父。

②昏怠:

昏沉困倦。

③沃:

浇,引申为 “洗”。

④既:

副词,不久,后来。

⑤每:

常常。

⑥慷慨:

形容慷慨激昂。

⑦谪:

贬谪,贬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啖粥而读

②辄以水沃面

③食不给

④乃至被谗受贬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翻译是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选文的层次已经用“∥”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

______,______;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的作用。

3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______

(2)峰回路转回:

______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

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______

(5)日出而林霏开霏:

______

(6)云归而岩穴暝暝:

______

(7)野芳发而幽香芳:

______

(8)伛偻提携伛偻:

______

(9)泉香而酒洌洌:

______

(10)山肴野蔌蔌:

______

(11)杂然而前陈者陈:

______

(12)宴酣之乐酣:

______

(13)弈者胜弈:

______

(14)觥筹交错觥:

______

(15)树林阴翳翳:

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_____________)

(2)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

(4)人恒过(_____________)

3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遍意义的结论:

成就大业者都曾经历过一番艰苦磨炼。

B.文章第二段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既使语言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⑴孰若孤(_________)⑵邪(_________)⑶遂拜蒙母(_________)⑷即更刮目相看(_________)

4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⑴治经: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

⑵见往事耳: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翻译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4.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5.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

侧面又表现出什么?

46.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越明年(______)

②迁客骚人(______)

③不以物喜(______)

④是进亦忧(______)

⑤百废具兴(______)

⑥连月不开(______)

⑦忧谗畏讥(______)

⑧宠辱偕忘(______)

⑨沙鸥翔集(______)

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②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④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

“《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⑤点则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也!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③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④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

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选自《二十七松堂集》,有删改)

[注释]①排:

批驳。

②缁白四众:

泛指听众。

③鼎革后;入清后。

④兀坐;独自静坐。

⑤与:

赞同。

47.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

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48.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好饮酒,善衡文:

_______

(2)鼎革后,绝意仕进:

_______

(3)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______

(4)因为诗吊之:

_______

4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②段画横线句的意思。

除朋从谈笑外,惟无坐贯华堂中读书着述为务。

50.阅读第①段,回答问题。

(1)哪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金圣叹的性格特点?

(2)指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51.纵观全文,阐述作者为金圣叹作传的缘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

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

米芾父子。

②杪(miǎo):

树梢。

③《瘗(yì)鹤铭》:

六朝摩崖石刻。

④披剔尽致:

仔细而详尽的地阅览、观赏。

5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春和景明______

②心旷神怡______

③悉成明霞______

④得踏危石______

53.下列句子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于潮汐汩没之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B.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悠然有遗世之想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5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55.填空和解答。

①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

——晚望月孝然祠外————晓起观海门日出

②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阅读理解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56.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57.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8.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59.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到的情况作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两次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将士目中无人。

D.课文末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

卫人③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

“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

原国。

②击金:

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③卫人:

卫国人。

60.对“原三日即下矣”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原/三日即下矣B.原三/日即下矣

C.原三日/即下矣D.原/三日即下/矣

6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去(________)

(3)信(________)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