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355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docx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

科教版初中科学生物精选题-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

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

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

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

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载物台:

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6.遮光器:

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可调节光线强弱

7.调节器:

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准焦螺旋:

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准焦螺旋:

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

8.反光镜:

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9.目镜与物镜比较

镜头

透镜大小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低倍

高倍

低倍

高倍

二、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1.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取出。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用右眼看着画图。

3.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载物台下的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光孔。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视野。

当光线强时,让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的时候,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三)低倍镜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眼睛从侧边看着物镜头和标本之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4.看不到物像的重复第2、3两个步骤。

(四)高倍镜观察

1.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3.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注意: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一、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要薄,不能有细胞重叠;

3、将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清水中,然后展平;---细胞重叠,看不清;

4、盖好盖玻片-----防止产生气泡;

5、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红墨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进行染色,作用可以清楚看到细胞的结构;没有染色的显微镜下很难看清楚细胞结构;

注,观察时,若视野中有黑色圆圈,说明气泡太多----装片要重新制作

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牙签在自己口腔内壁上刮几下;

3、将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在生理盐水中;

4、盖好盖玻片;

5、用0.01%亚甲基蓝进行染色;

三、简图

四、基础知识和应用

一、不同放大倍数下细胞数目问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2005上海生物,28)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B.4个C.8个D.16个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假如一个标本被放大了40倍,实际上是指它的长度和宽度分别被放大了40倍,即物体被放大了1600倍。

该题中“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后,原先的分生组织细胞被放大了4×4=16倍,即视野相应减小到原来的1/16,所以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1/16,即4个细胞。

【答案】B

【例】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可看到在视野中央有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几个完整细胞()

A.2个B.4个C.16个D.32个

【解析】在放大倍数10×10(即目镜10×,物镜10×)时,观察到视野中央有一行细胞共8个,若把物镜换成40×,即放大倍数比原来增大4倍,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为8÷4=2个。

【答案】A

【误区点击】①视野中是一行细胞还是充满整个视野的细胞,②放大倍数比原来的放大倍数增大了几倍。

如果是一行细胞,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变化成反比;如果是充满整个视野的细胞,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变化的平方成反比。

二、物像移动与实物位置的关系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后的倒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因此在移动装片时要把握一个原则:

“偏哪移向哪”。

即要观察的目标在哪个方向,就要向哪个方向移动。

比如要把左上方的目标移动到视野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左上方移。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解析】显微镜呈倒立的像,上下左右全颠倒,故叶绿体实际在左上方,但环流方向一致。

【答案】B

三、显微镜下视野的大小、明暗问题

一般来说在低倍镜下物像较小,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多,由于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远,所看到的视野范围就大,视野也较明亮;相反,在高倍镜下物像较大,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较少,由于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非常近,所看到的视野范围就较小,视野也较暗。

因此,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亮度变暗。

为解决高倍镜下视野较暗的问题,将光圈由小变大,反光镜由平面转换为凹面镜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例】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图A、B、C、D,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解析】放大倍数最大的视野最暗。

而A、B、C、D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为C,因为C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

【答案】C

四、污染物的位置判断

用显微镜观察时,往往会由于操作过程中不慎沾染上污物,在视野中形成污点,影响观察效果。

因此需要及时判断污点的位置以便于尽快将其清除。

视野中出现的污染物不外乎三个位置:

物镜镜头、目镜镜头和装片上。

因此,可以先移动装片,如果移动装片时视野中的污点随之移动,说明在装片上;否则不在装片上。

如果初步判断不在装片上,可以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镜头,如果更换物镜后污染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如果污点仍在,说明不在物镜上。

【例】(2001上海)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

据此,三异物可能在(多选)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

【答案】AD

五、低倍镜转换至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倬。

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信物镜。

(3)换上高信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降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而不能直接用高倍镜。

一旦转换成高倍镜,千万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慢慢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找到清晰的物像。

【例7】(2005年江苏.26)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解析】使用显微镜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换高倍镜时.因视野范围要变小,视野变暗,所以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增加进光量。

【答案】A

六、目镜与物镜的识别与判断

【例8】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⑴×⑶;左上方B.⑴×⑶;右下方

C.⑵×⑶;右下方D.⑵×⑶;左上方

【解析】本题考查目镜与物镜的结构特点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目镜与物镜的识别:

物镜通过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而目镜是直接放入镜筒的,所以带有螺纹的是物镜(乙图中的3、4),没有螺纹的是目镜(乙图中的1、2)。

⑵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因此要实现最大的放大倍数的组合(640倍),必须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

(2)和物镜(3)进行组合。

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由图示可知,e时期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到丙图,应该是左上方图像。

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要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基本的原则就是:

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案】D

【综合演练】

1.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回答

(1)显微镜视野中用于指示的“指针”是用头发制作的,这根头发应放在

A.物镜内              B.目镜内              C.镜筒内            D.载玻片上

(2)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被放大50倍”是指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

在显微镜底下能看得到细胞壁,但是看不清细胞是否发生了质壁分离。

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高倍镜观察时视野非常模糊,调整细准焦螺旋不能解决问题,转动目镜无明显变化,下列所列的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载玻片放置反了    B.高倍镜镜头被污染        C.目镜被污染            D.在玻片被污染

(5)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你认为判断其好坏优劣的关键是

A.放大倍数        B.分辨率                C.调焦螺旋灵敏度         D.反光镜的反射效果    

2.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①对光 ②装镜头 ③放置 ④升镜筒 ⑤降镜筒 ⑥低倍镜观察 ⑦调细准焦螺 ⑧寻找物象

A.③②①④⑤⑥⑦⑧     B.③②①⑤④⑦⑧⑥C.②③①⑤④⑦⑥⑧     D.②③①④⑤⑧⑦⑥

3.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

(1)到视野

(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B.③①②C.⑤④③②D.④⑤①②

4.换上高倍镜,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A.调节光圈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

【综合演练】参考答案

1.⑴B⑵D⑶D⑷C⑸B2.B3.C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