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348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docx

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二、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长期定居的村落开始形成。

根据考古资料,长期定居的农村网络大约是在一万年前形成的,其最早出现的地点是在近东地区。

当时,这些农村聚落规模比较小,很少超过200人,居民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据考古的发现,西亚有一些早期的村落。

例如,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基尔库克以东60公里处发现的耶莫遗址,它是西亚地区早期的农业村落,遗址面积约1.6公顷,属于无陶阶段,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6100年间。

其房屋呈长方形,墙壁为粘土构筑,房舍内分为几个小间,地面和屋顶可能是用芦苇铺设,并于其上沫泥。

遗迹中发现有麦、豆等,以及驯化的山羊、绵羊的遗骨。

这些都证明已进入农业经济阶段。

估算该村落当时人口约有150人。

另外,在约旦河口西北约15公里处,发现耶利哥遗迹,时代与耶莫遗址相当或稍晚,为前陶与新石器时代。

遗址的面积达4公顷。

居民住屋为土坯砌的圆形房,村落周围有石筑高墙。

根据规模估算,该村落约有2000人。

  这类村落逐步发展,就可能演化成城市。

在美索布达米亚南部的乌尔附近,埃利都遗迹的发现被证明是人类最早的城市。

其面积约8—10公顷,估算人口在4000人以上。

住房以粘土筑墙,但已有以砖坯砌的墙。

比较重要的是遗迹的中心有座神庙,其四角正对四方。

此后城市逐渐在东、西两半球的文明源地出现。

  

(一)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

  关于城市产生的动因可分以下几种。

  1.水利文明模型。

该模型认为,大规模开发灌溉系统是城市出现的动力。

因为,灌溉使农业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了大量的剩余的食物,这样就能维持大量的非农业人口的生活。

有些人从事手工业劳动;有的脱离生产劳动成为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还有的成为军人、官吏、教士、贵族等社会阶层,接着就出现维持生产、分配以及管理社会的上层权力机构。

在强大物力与众多人力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军事力量,不仅支持权力机构的统治,也用来向外侵略与扩张。

城市的兴起是水利文明的重要标志。

相应地随着某个城市的衰落,政治上的崩溃,各种水利设施也就无人维护与修整。

结果,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被破坏了,于是生产下降、人口减少、文明衰落。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文明的兴衰、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技术模型。

技术模型是指一个集团由于利用新技术,或新资源从而获得优于其他集团的条件。

例如,发明新的耕地工具(如犁)与使用河水灌溉,或驯化与培育出一种新的作物,或迁移到先前无人利用而又是十分肥沃的地区,这样该集团就因此而获得超过周围集团的产量,从而为城市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例如,有人认为,原来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边缘丘陵地区的集团,由于有些人先从丘陵地区转移到平原地区,利用灌溉取得比仍在丘陵地区的农业集团高得多的产量,因而成为早期城市出现的地区。

  3.环境压力模型。

前两个模型说明是由水利与技术带来生产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条件,但未说明必然条件。

因此,环境压力模型企图为此找到答案。

某些学者相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是推动发展与采用灌溉的重要因素。

他们认为,原始农业最早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气候,在当时比现在冷湿。

但在大约一万年前,气候开始转暖,而且比较干旱。

降水的不足迫使丘陵坡上的农民到河谷中去取水,取水的困难,逐步地有部分农民迁移到泛滥平原上开垦农田。

结果,首先适应这种环境变化转移到平原地区,并使用灌溉技术的集团获得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早期城市的出现。

可是,当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则该城市的发展就失去基础,就可能导致城市衰落。

  4.资源控制模型。

由于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某集团得以快速发展,但是,也必然引起其他集团为掠取这些财富而发生争夺,该集团为保护其财富而需要加强防护。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那时城市周围需要有城墙,城墙外挖掘壕沟,城内聚居大量的居民和军队,储存大批物资,使城市成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这样,就可防止敌对集团的掠夺和保护本集团的利益,以及对资源的控制。

  以上都是以单因素为根据,论述城市出现的原因。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较合理的办法是采取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法。

因此,有的学者根据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从新石器时代村落生活向最初文明城市中心生活转变,所发生的四个基本文化变化作为其必要条件。

  ①农业创新:

古代苏美尔人或玛雅人都是由于利用灌溉和建立人工种植园系统而使粮食增产,以供养更多的人口,结果为城市文明的出现创造条件。

  ②劳动分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部分人就脱离农业而转向手工业,成为工匠和手艺人。

他们制造生产工具、消费品、武器。

工匠们为了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为了生活,需要以其产品交换所需的粮食。

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用其生产的粮食交换其必需品,因此,商业就为实现这种交换而出现了。

交换的地区扩大就需要交通运输。

城市往往出现在交通方便,商品交换活跃的地点,这正说明劳动分工促使城市的出现,而城市的产生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劳动分工。

  ③政治组织的出现:

由于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就需要一种政治组织来维持生产秩序,保证某些集团的利益和防止其他集团的侵袭。

这种政治组织可以从古代城市中存在的大型建筑和宫殿、寺庙遗迹中反映出来。

这些建筑物不但反映了这类政治组织的存在,也反映了这类组织的强大的组织能力。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治组织去组织大量的人力,使用相当水平建筑人员,以及有效的运输队伍,是很难想像,会有如此宏伟的建筑的出现。

  ④社会阶层的分化:

劳动分工,政治组织的出现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就是社会阶级的出现。

最主要是有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即阶级。

城市是这些社会阶级比较集中的地方,特别是统治阶级,他们控制了城市,而城市也能满足他们政治统治与社会生活的要求。

  

(二)城市兴起区

  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五处。

  1.埃及。

城市起源于大约公元前3200年。

据称第一王朝美尼斯所建的首都城市孟菲斯,因其土坯墙壁涂为白色,而得名为白墙,但现在大多已不复存在。

第二王朝在阿拜多斯建的城堡,虽然规模很小,但为埃及最古老的城堡,城墙用粗糙土坯砌成,外侧有护墙和壕沟,内设神庙及其他设施。

  现留下较完整的城市遗址是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1786)的卡宏城,它位于开罗以南约100公里处。

该城呈长方型,边长380×260米,围有城墙,其内分东西两部分。

东部为贵族区,西部为贫民区。

房屋和街道排列整齐。

它的格局在古埃及普通城镇中具有代表性。

  在十八王朝的阿肯那顿(前1379—1362)在开罗南287公里,尼罗河畔建的都城阿马尔奈。

该城跨河的两岸,没有城墙,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3公里。

中心区有王宫,神庙分列左右。

北头有夏宫,作为避暑用,南部为高级官员府邸。

  2.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出现的时期与埃及大体相同。

其著名的城市遗址是乌尔。

它位于伊拉克的巴格达市东南约300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

大约在距今5000年以前,乌尔已发展为强盛的城邦。

乌尔第三王朝时(前2113—2006),以其作为首都,同时它也是当时两河流域南部的宗教和商业中心。

  该城市建于公元前2200—2100年,呈卵形,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

周围筑有城墙,在北端和西端各有一码头。

城中央的西北部有塔庙、庙宇与王宫组合在一起,成一城寨。

此外,城中还有城堡和陵墓。

塔庙是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分4层,基长62.5米,宽43米,顶部有神庙。

该塔庙是祭神和观察天象用的建筑。

  巴比伦城建于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处。

公元前19世纪,该处即为一城市,其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巴比伦王朝,以此为首都。

新巴比伦王尼布加撤二世(公元前605—562)扩建该城。

据记载,该城面积为88平方公里,人口50—60万。

城为长方形,跨幼发拉底河两岸,有三道城墙,9个城门。

  城中心大道两侧是神庙,著名的塔庙在西侧,有7层,比乌尔的还多3层,高达91米。

南北大道北端西侧有皇宫,分南、北两处。

南宫东北部为有名的“空中花园”所在地。

在城中与高大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与神庙相比较,贫民的住房则由粘土和树枝、芦苇等材料建成,非常简陋。

这些土房低矮,不整齐地排列在狭窄弯曲的街道两旁。

土房低而无窗,室内昏暗,街道无排水设施,垃圾、污水遍地,卫生条件极差。

  3.印度河流域。

印度文明首先出现于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两岸。

早期的重要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

前者位于北部旁遮普省的拉维河左岸,后者位于南部,在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境内。

这两座城市大约在公元前2550—2000年间建立。

  哈拉帕城面积有数百公顷,位于高地上,周围有高厚的城墙,呈整齐的长方形。

城内街道宽直,两旁房屋排列整齐。

房屋一般为2层,用砖砌成。

城中还发现了一些大型建筑遗址,这里可能是宫庭或兵营。

城中设有卫城,其北面设有谷仓遗址。

  摩享佐达罗,面积达2.5平方公里,人口估计有三四万人,城市近似长方形。

城内街道排列得十分整齐,成十字交叉状。

房屋用烧制过的红砖砌成,房屋是平顶,部分是2层的。

城中“卫城”位于西部地势高处,是统治阶层的住地,四周设有壕沟和城墙。

其北半部中央有一大浴池,这可能是某种宗教仪式的建筑物。

池西有大谷仓。

卫城的南部可能是会堂和寺庙。

整个城市已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4.中国黄河流域。

据早期的文字反映,在夏朝时已筑有城。

但迄今从考古发掘的遗迹确认,中国最早的城市在郑州市中心及北关一带的商城,据考证,商城为商王仲丁的傲都,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该城的平面图形接近长方形,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700米。

城墙为夯土,相当坚实。

城内房屋有地上的、半地下的、甚至有完全在地下的穴。

墙由板筑成,房基中加有白灰夯实。

住房有大小,大房附近有储藏谷物的窖穴。

在南、北、西三面城墙外发现有大量的铜器、骨器、陶器以及酿造坊。

由于现在只挖掘出一部分,整个面貌尚不清楚。

  周时,原都城在今西安市向西不远的丰、镐两地附近,后迁至今洛阳。

在洛阳市涧河旁发现的夯土城墙遗迹可能即为周王城。

其外形为不十分规则的方形,周长有“方九里”的记载。

据《周礼·考工记》载,当时都城的制度是城方九里,每边设3门,城内有9条直街、9条横街(也可能有3条直街,3条横街,每条街有3条并列的道路组成。

),每条街宽为车轨的9倍,可并排走3辆车。

市朝各方百步,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

这种记载虽尚未被考古挖掘所证实,但对后来我国都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元大都和明、清两朝北京城的布局与上述记载颇相似。

  5.中美洲。

在美洲,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在中美洲。

其中,最古老的城市为代表玛雅文明的蒂卡尔,与代表托尔特克文化的特奥蒂瓦坎。

  蒂卡尔位于危地马拉的东部,是玛雅地区中央低地的主要古典文化中心。

大约在公元初期,该地出现城邦,到9世纪时衰落。

城区面积较大,估计约有40000居民。

城中央是祭祀和行政管理中心。

众多的金字塔式台庙,官殿和官署组成复杂的建筑群,加上道路、广场、球场等卫城十分壮观。

衰落后消失在森林中,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发掘,为世人所知。

  特奥蒂瓦坎位于墨西哥城东北48公里处。

公元1世纪,此地已有城市,5世纪前后达到鼎盛时期,毁于8世纪后半叶。

城区建筑呈棋盘形。

最盛时面积达21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

现留下的遗迹有100多个金字塔台庙,著名的有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在中心还有其他神殿和宫殿,外围有贵族住宅,再外围有商人和农民居住区。

  从世界各地初期城市来看,特别是最早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已具有城市的一些重要特征。

城市周围有厚而坚固的城墙,它象征着城市的边界,并起着重要的防御功能。

在城墙里面往往有个城堡,即卫城,它是上层阶级的所在地,在那里占有突出地位的有三种建筑,它象征着早期城市的作用,即庙宇、王宫和仓库。

在庙宇方面,巴比伦城中的塔庙非常突出,它代表宗教核心,反映宗教势力的强大,以及对人民群众的精神上的控制。

王宫反映世俗统治阶级的作用与地位,其与庙宇彼此相距很近,反映了两者的密切关系。

仓库放在城堡的内部,这样既方便平时对贵族的物资供应,也便于在受攻击时,长期坚守。

此外,在城堡内还住有贵族及军队。

城堡外,大多是平民居住的地方,房屋低矮、街道狭窄、卫生条件差。

为了工匠们出售产品及购买食品,在城内有些空地作为市场。

当然这些基本特征在各地是有差别的,如埃及与中美洲的早期城市并没有城墙,在中美洲初期城市中的庙宇的地位特别突出。

说明其统治者注重实行精神统治。

  世界各地的初期城市出现的时期,有早有晚。

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两者十分接近,印度河地区与其在时间上的差距并不大,并且从考古研究中发现,这三地当时已有贸易往来,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触与影响是存在的。

很可能在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上具有文化扩散效应。

但对这种特殊而又复杂的城市文化在中美洲是独立发展的?

还是受了旧大陆的影响?

以及何时、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影响?

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是有关学科注目的课题。

  在东半球,从四大文明发祥地,通过商业与军事活动,将城市文化带往新的地点,希腊人的商业活动对地中海沿岸地区城市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与其相比,军事的作用往往更大。

特别是帝国的扩大,使城市生活随着军事的征服而出现在新的地区。

起初,为了军队能控制新占领的土地,需要建立或征用当地资源的汇集地点,用这些物资来支持帝国和军队。

随着军事时期的过去,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发展,商业与政治作用的提高,各阶层的人的集聚,那些地点就上升为新的城市。

帝国领土的扩大,军事活动的继续,城市也就随着这种浪潮在各地增多。

  在西方,亚历山大和罗马帝国的军事活动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亚历山大在其远征过程中就命令过他的建筑师至少要建立70个城市。

罗马帝国在欧、亚、非三洲建立过许多城市,它对以后西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西方城市的发展

  欧洲和北美洲的城市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以后时期;工业化时期。

  1.希腊、罗马时期。

西方的城市发展始于希腊。

在公元前600年时,仅希腊半岛及其附近岛屿上的城镇就有500多个。

后来随着希腊人向外扩展,地中海沿岸地区也陆续兴起城市。

那时城市不大,很少超过5000人。

可是,到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城的人口可能已达到30万人。

  希腊城市内有卫城和人民会场。

这是两个明显不同的功能区。

卫城即城中城,其中有庙宇、仓库和权力中心。

同时,它也是防守的最后据点。

因此,卫城可以说是有权阶层的住地。

人民会场与其相反,它是公民们活动的地区。

群众集会,议事、社会交流、审判等活动场所,也是民众活动中心,希腊民主生活的枢纽。

后来,商业活动的增强,市场作用占主要地位。

因此,除神庙,祭台和议事厅以外,还有许多供商业活动的广场。

在其周围则有许多饮食店。

  早期希腊城内,尽管有讲究的公共建筑,但是街道狭窄弯曲,道路泥泞,垃圾遍地。

平民住房也十分简陋。

这反映当时的城市建设缺乏规划。

可是,以后在地中海周围希腊殖民地中建起的城市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意大利半岛上的当时希腊城市,街道呈棋盘式,平直而宽敞,街区也相对均一。

  随着罗马帝国兴起和对地中海周围地区控制,中心城市转向了罗马。

特别是随着罗马帝国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扩展,使当地城市发展起来,并受到影响,这可从地名上反映出来。

由于军营驻地往往是城市发端的基础,也称为营寨城。

故该词(军营,castra)成为一些地名的后缀,如英国的兰开斯特(Lancaster)和温切斯特(Winchester),都是具体的反映。

  罗马城内的格局与功能分区受希腊的影响,街道成方格状,直角相交,在两条大街的交汇处通常是广场的所在地。

但是罗马人把希腊的卫城与人民会场结合在一起。

这里不仅有宗教活动的庙宇,行政办公的公共建筑、仓库,还有为公共服务的图书馆、学校以及繁荣的市场。

  后来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广场附近豪华的王宫,郊外别致的别墅等高级住宅出现,内有干净的卫生设备与舒适的取暖设备。

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有很大发展。

可是,城市中一般平民不论是住房还是周围环境条件都十分恶劣。

  罗马在选择城市地址时特别注意交通位置,不单是城市本身的出入条件,还注意其彼此的相互联系。

尽管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也衰落了,但像巴黎、伦敦、维也纳等,仍然是在其旧址发展起来的城市。

  2.中世纪时期。

在公元4世纪时,罗马帝国衰落。

最后,终于在蛮族进攻下垮台。

除去与拜占庭有贸易往来的少数城市外,其他城市随着帝国垮台而消失。

这些城市先前繁荣的景象不再存在,人口也大幅度下降。

过去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城市,衰落成为仅有几百人,靠农业维持生活的聚落,罗马城的人口从上百万降到四万!

  大约从公元10世纪到15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又重新缓慢的发展。

这些城市大多数是在封建主城堡的周围发展起来的,也有一些是在交通枢纽、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新城,范围已远远超过罗马统治时期的地域。

  中世纪欧洲是封建领主制,由于各封建主之间常有战争,封建主都建有坚固的城堡。

在其外围常住着手工业者。

初期,这些手工业者只是为封建主消费服务,后来发展成为该地区的商品交换的中心,商业市区在城堡外围发展起来。

这样发展起来的城市由城堡与市区两种不同功能区组成。

市区住着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堡中住着贵族和领主。

前者是经济中心,后者是政治枢纽。

  开始时,市民们不仅向封建主交税,而且政治上受其管辖。

由于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行会组织的发展,势力强大,为保护其自身利益并与封建贵族进行斗争,取得一定的自主权,甚至成为完全独立的自治单位。

由于经济发展,商业繁荣,自主权的获得,市民在自己的组织的领导下,沿市区周围修筑城墙,这标志着市民已有独立的组织机构。

  因此,欧洲中世纪城市特征是:

城堡、证书、城墙、市场、教堂。

城堡虽然是贵族的住地,但是市区的发展往往包围了城堡,实际上就把该地的主要职能予以改变了。

这情况在很多城市地名上得到反映,如奥地利的萨尔斯堡(Salzburg);法国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英国的爱丁堡(Edinburgh)。

这些后缀(burg、bourg、burgh)都代表设防的城堡。

因此中世纪的自由民或市民(burgher)与市民阶级(bourgeoisie)二词变成为现在的市镇公民与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

  证书是封建领主发出的政治文件。

它是赋予市民组成的市镇以政治自治权利的文件。

根据文件,住在城内的市民是自由的。

他们不仅可以自由迁移,自由买卖财产和货物,还可以组织自治的公社。

可是住在城外的农奴却没有这些权利。

但封建领主却可向自由民索取各种税收和租金。

  城墙是市民与非市民居住和活动的界限。

非市民经许可才能进入城内。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不断扩大,把过去的郊区扩大进城区;随着攻城武器的发展,城墙需要不断地加固,并采取其他各种防御措施。

  由于城市当时的主要职能是商业,所以市场在城市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商店、行会、商人集聚之地。

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当时也是市民集会与重要社会活动的场所,所以成为市民的社区中心。

加上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市民们往往把教堂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修得高大、豪华,以显示其地位。

  但是,那时的城市大多数不是很大,而且街道狭窄而曲折,与现代相比,房屋显得矮小与简陋。

现在仍有不少城市中完整地保留着当时的建筑与街区,使我们可以签赏到当时的景观与许多艺术上有价值的各种建筑遗产。

  中世纪城市由于与封建领主经济的对立,形成自治的城市,可以说是“自由城市”。

有的发展为城市国家,如威尼斯、佛罗伦萨,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主,周围辖有一定数量的农村,成为政治和经济上的地域中心。

也有的成为城市联盟,如汉萨同盟既是商业性的,又是政治性的同盟。

兴盛时有100多个城市参加。

它建有组织机构与武装,有宣战、媾和权。

这些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文艺复兴以后时期。

文艺复兴开始后,欧洲的城市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发生很大变化。

当时、市民阶级已上升为中产阶级,它与君权相结合向封建势力进攻,使欧洲从分裂的封建社会转变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与宗教神学,为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发展而追求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

因而,在文艺复兴浪潮的影响下,城市建筑与中世纪相比有很大区别。

  这时,许多城市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由政府官吏实行管理;在经济上,自由贸易的商业网络不断扩大,城市的工商业更加繁荣,国内外贸易由于交通发展日益便利;以及新的军事技术与城市规划的新思想的出现,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成为行政的中心,在首都它为了体现君主的权威,以及把首都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故在建筑与布局上都有新的追求。

因此,豪华的王宫、开阔的广场、宏伟的公共建筑、整齐的林荫大道、精致的府邸和花园,加上雕像、喷泉、草地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与中世纪拥挤、脏乱的景象形成鲜明反差。

这种现象在国家的首都巴黎、伦敦等城市的变化非常明显。

首都以外的城市,市府厅成为该城市的中心。

商业的繁荣不仅表现在城市中商业区的扩大,高大的行会大楼的出现与银行建筑物的耸立,在公共建筑方面,如博物馆、图书馆、大学也成为重要建筑。

虽然城市人口的增加与马车的使用,便利了市内交通,促使城市范围的扩大,但是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仍需建筑城墙,以及城外要留有宽阔的地带,以防止炮火袭击。

这也是限制城市的发展,并造成城市拥挤的原因。

  4.工业化时期。

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新的变化。

它首先结束了城市工场手工业生产的方式,代之以机器大工业生产。

蒸气机的发明使工厂向城市转移。

开始时,工厂围绕着城市在郊区蔓延开来。

随后,交通工具的革新——铁路的出现,给运输提供方便,铁路运费低廉,成为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且进入城市内部,把城市予以分割。

与此同时,随着工厂的建立与交通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产业工人往往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

最后,由于城市中市场的集中与集聚,进一步把更多的工业企业、人口、资金、物资吸引到城市中,使城市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

于是城市化现象成为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特征。

  工业化以前,在西方各国,城市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例如英国在1600年,城市居民只占总人口的2%;到1800年,已增加到20%;到1890年有60%的人住在城市。

美国在1800年,城市居民只有3%;1900年为40%;1920年猛增到51%。

总的看来,美国城市化的速度比英国快得多。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住房、交通拥挤、混乱,并使环境恶化。

城市范围的扩大,把原在城市边缘的工厂、铁路等也包括在城市中。

城市的过大,功能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就出现了。

例如工厂紧靠住宅;贫民窟与公共建筑相邻;市内交通受到铁路干扰。

结果,城市中心附近原来条件优越的住宅区,由于环境恶化导致中产阶级向郊区寻求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接着,中心区就开始衰落,形成所谓腐烂的中心。

与此同时,低收入阶层迅速向那里转移,以填补空缺。

  城市化也表现为特大城市与大城市带的出现。

在过去100万人口的城市已是很大的城市,而且数量也不多。

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些千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巴西的圣保罗与里约热内卢、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等,都属于这类城市。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不但规模大、数量多,而且由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相联,形成大城市成群连片地聚集在一个区域的城市带。

这种现象在美国比较多,最典型的是美国东部,从波士顿起,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形成所谓“波士华”大城市区。

这里的土地面积只占美国领土的2%,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联邦德国的鲁尔、英国中部、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及荷兰的南部地区等。

  (四)中国城市的发展

  我国城市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至宋时期;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等几个历史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的割据称雄,彼此相互征伐,战争连年不断。

因此,为了防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