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3175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云南省宣威市第九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3个大题,22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

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

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

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

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

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

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

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理发室里的笑声

徐叔衡

这是临街的一套一楼住房。

厅堂面向街道,大开门,居室、厨房、卫生间都在后面。

厅堂加上阳台,被辟为理发室。

这房子“码头”好,临街,工贸市场又在旁边,人来客往挺多。

女理发师中等个子,壮实,脸型稍大,留短发,手一双,嘴一张,做事麻利。

她一边给人理发,一边同客人聊天,一边眼睛还盯着街上行人,有熟人经过,便立刻笑着同人打招呼,送去问候。

七点刚过,她丈夫带着儿子从里屋出来,背着书包出去。

我问:

“你们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嘛,这么早就去上课?

”“哪里是去上课哟”,她一边理发,一边笑着回答我的问话,“他是到对面三楼去做功课,这里太吵了。

”“哟,厉害嘛”,我夸赞她,“你在这里又买了一套房子呀?

”“哪里哟,对面三楼的房子,是我婆婆的,她原住在闹市区,老房子拆迁,政府补偿的”,她顿了顿,说话语气变得兴奋起来,“我倒真是又买了一套新房子,在朝阳小区,还没装修。

”“真不简单”,我继续夸她,“能够买下两套房子,可不容易,”我追问,“你丈夫是做生意当老板的吧?

”在我的印象中,不太长的时间,能买下两套房子,若不是做老板,真不大可能。

“做什么老板哟,他没做什么像样的生意,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能赚到自己吃的就不错了。

”“她的这两套房子,是她用剃头刀剃出来的。

”旁边一位知情者插话。

我吃惊不小。

一个手拿剃头刀的,理一个发才赚几块钱,一天也理不了多少人,要攒下在一个省会城市买两套房的钱,可不是常人所能办到的。

“记得那时你在前面那两栋楼房中间巷子里,用一块帆布遮挡,就在那里理发,我也去理过几次,没几年工夫,就买了两套房,同时还供养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还在念书,你真不简单。

”听我这么一说,引发了她的思绪,她愉快地回忆起了往事。

她是郊区人,18岁进城理发,先在市中心租了一家店面,带了一个徒弟,做得也不错。

后来结婚生孩子,只好停工,那徒弟撑不下来,只好关门歇业。

过了三五年,生了两个孩子,又重操旧业。

那时,两手空空,无钱再租店面,只得先在两墙中间搭块篷布,从旁边婆婆住的三楼牵一根电线下来,解决了理发用电,搬来几个塑料方凳,给客人坐,又拿来一个旧脸盆架,放上脸盆,用塑料水桶从婆婆家提来自来水,拿来两个热水瓶,装上开水,用于客人洗头、刮脸。

冬天到了,她就在北面再围上一块帆布挡一挡风霜雨雪。

整个条件的确简陋,但女理发师为人热情,做事认真,不论男女老少理发,都一丝不苟,又喜欢聊天,手艺也很不错,收费也低廉,当时,男人理一次只收一元钱,到她那里去理发的人不少,经常要排队等候。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一干就是10多年,靠勤劳刻苦,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笔钱,买下了现在这套房子。

有了自己的住房,又有自己的店面,女理发师更是做得风生水起。

女理发师今年43岁,干理发这个行当20多年了。

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理发,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九十点钟,每天十四五个小时。

忙的时候,来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她连吃饭都从简,婆婆做好饭,端到她面前,她随便扒两口,将嘴巴一抹就接着干,经年如此。

我以前经常来这儿理发,每次都是人满为患。

“你长年累月这样站,这样干,不累吗?

”我问道。

“已经习惯了,不累。

”“现在个人发展机会多得很,你没想去做做别的吗?

”我又问。

“看到我每天都这么累,我老公也劝过我,让我别做了,去做生意吧,”这时,一个客人理好了,她收好钱,又换上一个人,她帮客人围好白布,笑着说,“我没同意,我觉得理发这门手艺好,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稳当、踏实、牢靠,成本低,风险小,我喜欢。

我觉得,只要人勤快,收入也比较稳定,人辛苦点没事,做什么不辛苦呢。

”说到这里,她换了一种坚定的口气,“我这个人就这么个死心眼,认准了的事,就做到底。

”说完,她开心地笑了。

那笑声远远地传了开去。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多次写到了“女理发师”的笑,很好地照应了题目。

文末对其笑声的描写更是意味深长,对体现小说的主题有很重要的作用。

B.“女理发师”能取得突出的“业绩”,主要取决于她选择的“码头好”:

临街,工贸市场又在旁边,人来客往挺多。

C.文中“知情者”的插话虽然简短,却是小说的重要内容,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去掉。

D.文章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还采用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主人公情况,使故事情节完整,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5.小说中“女理发师”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女理发师”这一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20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

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

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

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

”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20年6月21日)

材料二: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

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

“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

”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

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摘编自《一层隔膜两重天:

国产锂电池尚需拨云见日》,《科技日报》2020年6月22日)

材料三: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并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此前,法国雷诺汽车业务负责人诺曼德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首先,相同能量下,全固态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从而方便应用在新型小尺寸智能电子设备,实现终端产品的小微型化。

其次,全固态电池轻便,能量密度高。

综合考虑到以上两大因素,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室中,都已经可以小规模批量试制出能量密度为300-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

从能量密度的数据上看,全固态电池带给人们的直观体会是我们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一天一充”升级到“两天一充”。

   (摘编自《日本为何对全固态锂电池情有独钟?

》,OFweek锂电网2020年06月20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2020年5月份的汽车产销量为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可以看出,在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B.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加大了对为蹭热度、蹭补贴而进入该市场的电池厂商的淘汰力度,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C.中国动力电池在市场份额和企业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规模够大,但仍然存在着不足。

D.作为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不仅制约了国产锂电池的进一步升级,也成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推进了地方补贴、奖励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相应的动力电池行业的跟进迫在眉睫。

B.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新能源汽车为电池产业带来市场,优质的动力电池则是前者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C.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能够最先生产出新的成品电池,走在动力电池制造的前列,这可能得益于日本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研究这一特点。

D.全固态电池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它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也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9.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

何为斩壮士!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于上曰:

“丞相何亡。

”上大怒。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

“若亡,何也?

”何曰: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

“若所追者谁?

”何曰:

“韩信也。

”上复骂曰: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何曰: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王曰: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

“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

“以为大将。

”何曰:

“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

B、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

D、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

11.下列对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是周代即有的五等爵位之首,其余四等依次是公、伯、子、男。

B、拜指古时授予官职,类似的词语还有“除”,例如“拜臣郎中”,“除臣洗马”。

C、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D、《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

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他一怒之下,最终离去。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

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把他推荐给汉王刘邦,汉王看出他有超众之才,任命他为治粟都尉。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

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认为不妥,最终汉王让韩信做了大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5分)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5分)

(2)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①。

【注释】①络纬:

即纺织娘,一种草虫,又名“络丝娘”,善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二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月”字,第一句写月光的形,第二句写月光的神,两句仅十个字,但描绘得细腻生动,境界优美。

B.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人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C.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因为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

D.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何表达的?

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写出了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

但同时侠士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义精神而独具特点。

有些侠士,()。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舍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而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

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而导致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

战国时唐雎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

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

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中常隐藏着,即便是一生追随、,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

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B.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

C.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D.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B.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

C.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D.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知遇之恩令人发指不虞之誉丰功伟绩

B.知遇之恩怒发冲冠不测风云劳苦功高

C.再生之恩令人发指不测风云劳苦功高

D.再生之恩怒发冲冠不虞之誉丰功伟绩

20.下面是某中学学生郭小美写给《语文报》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5分)

《语文报》编辑部:

你好!

我是某中学学生郭小美,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决定向你刊投稿。

现奉上佳作《金银花飘香》一篇,敬请拜读。

还望务必拔冗回示,谢谢!

此致

敬礼!

郭小美

2020年12月12日

21.下面是某中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6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在荒野里踽踽独行,最后倒在一片草丛里,这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在了他的掌心。

乞丐赶忙把手掌移到唇边,对露珠说:

“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还可怜,生命全部操纵在别人手里。

”“你错了!

”露珠说,“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地绽放。

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无怨无悔。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