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765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规划师第 2 章 网络基础.docx

网络规划师第2章网络基础

第2章:

网络基础

试题1(2016年下半年试题11)

数据封装的正确顺序是( )。

  

(11)A.数据、帧、分组、段、比特 

B.段、数据、分组、帧、比特

C.数据、段、分组、帧、比特

D.数据、段、帧、分组、比特

试题分析

应用层传输的是数据,传输层是报文段、网络层是IP分组、数据链路层是帧、物理层是比特。

试题答案

(11)C

试题2(2015年下半年试题11)

下面的网络中不属于分组交换网的是__(11)__。

A、ATM  B、POTS  C、X.25 D、IPX/SPX

试题分析

分组交换技术:

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通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

每个分组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ATM:

是异步传输模式的缩写,是实现B-ISDN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

ATM是以信元为基础的一种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

ATM集交换、复用、传输为一体,在复用上采用的是异步时分复用方式,通过信息的首部或标头来区分不同信道。

X.25:

是一个以虚电路服务为基础对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口的规格说明。

它可以动态对用户传输的信息流配分带宽,能够有效地解决突发性、大信息流的传输问题,分组交换网络同时可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有效的差错控制。

各种错误检测和相互之间的确认应答浪费了一些带宽,增加了报文传输延迟,但提高了报文传输可靠性。

IPX/SPX:

是Novell公司的通信协议集。

与NetBEUI形成鲜明区别的是IPX/SPX比较庞大,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这是因为IPX/SPX在设计一开始就考虑了网段的问题,因此它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适合于大型网络使用。

当用户端接入NetWare服务器时,IPX/SPX及其兼容协议是最好的选择。

但在非Novell网络环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

目前该协议在证券公司的网络系统中还在使用。

而POTS属于电路交换。

试题答案

(11)B

试题3(2015年下半年试题32)

在光纤测试过程中,存在强反射时,使得观点二极管饱和,光电二极管需要一定的时间由饱和状态中恢复,在这一时间内,它将不会精确地检测后散射信号,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被确定的光纤长度称为盲区。

盲区一般表现为前端盲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__(32)__,以便将此效应减到最小。

A、采用光功率计进行测试   

B、在测试光缆后加一条长的测试光纤 

C、在测试光缆前加一条测试光纤  

D、采用OTDR进行测试

试题分析

在光纤测试过程中,在存在强反射时,使得光电二极管饱和,光电二极管需要一定的时间由饱和状态中恢复,在这一时间内,它将不会精确地检测后散射信号,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被确定的光纤长度称为盲区。

盲区一般表现为前端盲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测试光缆前加一条长的测试光纤将此效应减到最小。

试题答案

(32)C

试题4(2015年下半年试题67)

由于OSI各层功能具有相对性,在网络故障检测时按层排查故障可以有效发现和隔离故障,通常逐层分析和排查的策略在具体实施时__(67)__。

A、从低层开始 

B、从高层开始 

C、从中间开始 

D、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试题分析

由于OSI各层功能具有相对性,在网络故障检测是各层功能具有相对性,在网络故障检测时按层排查故障,可以有效发现和隔离故障。

试题答案

(67)D

试题5(2014年下半年试题14-15)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编码,一对有效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 )。

如果信息为10位,要求纠正1位错,按照海明编码规则,需要增加的校验位是( )位。

(14)A.两个码字的比特数之和

B.两个码字的比特数之差

C.两个码字之间相同的比特数

D.两个码字之间不同的比特数

(15)A.3B.4C.5D.6

试题分析

海明(Hamming)研究了用冗余数据位来检测和纠正代码差错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海明的理论,可以在数据代码上添加若干冗余位组成码字。

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一个码字要变成另一个码字时必须改变的最小位数。

例如,7位ASCII码增加一位奇偶位成为8位的码字,这128个8位的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2。

所以当其中1位出错时便能检测出来。

两位出错时就变成另外一个有效码字了。

按照海明的理论,纠错编码就是要把所有合法的码字尽量安排在 n维超立方体的顶点上。

使得任一对码字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

如果任意两个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是d,则所有少于等于d-1位的错误都可以被检查出来,所有少于d/2位的错误都可以被纠正。

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对某种长度的错误串,要纠正它就要用比仅仅检测它多一倍的冗余位。

如果对于m位的数据,增加k位冗余位,则组成n=m+k的纠错码。

对于2m 个有效码字中的任意一个,都有n个无效但可以纠错的码字。

这些可纠错的码字与有效码字的距离是1,含单个错误位。

这样,对于一个有效码字总共有n+1个可识别的码字。

这n+1个码字相对于其他2m-1个有效码字的距离都大于1。

这意味着总共有2m(n+1)个有效的或是可纠错的码字。

显然这个数应小于等于码字的所有可能的个数2n。

于是,我们有

2m (n+1)<2n

因为n=m+k,我们得出

 M+k+1<2k

对于给定的数据位m,上式给出了k的下界,即要纠正单个错误,k是必须取的最小值。

本题中由于m=10,所以得到k=4。

试题答案

(14)D(15)B

试题6(2014年下半年试题56)

目前大部分光缆工程测试都采用OTDR(光时域反射计)进行光纤衰减的测试,OTDR通过检测来自光纤的背向散射光进行测试。

这种情况下采用( )方法比较合适。

(56)A.双向测试B.单向测试C.环形测试D.水平测试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OTDR(光时域反射计)进行光缆测试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工程测试都采用OTDR (光时域反射计)来进行光纤衰减的测试的,而OTDR 是通过测试来自光纤的背向散射光实现测试的。

这样,因为两个方向的散射光往往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两个方向测试的结果不同。

严格地说,两个方向测试结果都与实际衰减值不同。

将两个方向的测试结果取代数和,再除2(这个方法也适合接头衰减的测试)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指标,因此就规定双向测试方法。

试题答案

(56)A

试题7(2014年下半年试题66)

某企业内部两栋楼之间距离为350米,使用62.5/125 μm多模光纤连接。

100Base-FX连接一切正常,但是该企业将网络升级为1000Base-SX后,两栋楼之间的交换机无法连接。

经测试,网络链路完全正常,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是( )。

(66)A.把两栋楼之间的交换机模块更换为单模模块 

B.把两栋楼之间的交换机设备更换为路由器设备

C.把两栋楼之间的多模光纤更换为50/125 μm多模光纤

D.把两栋楼之间的多模光纤更换为8/125 μm单模光纤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故障解决方法。

两栋楼距离350米,使用多模光纤连接,由100Base-FX升级至1000Base-SX后无法连通。

根据光纤传输知识可知,1000BASE-SX所使用的光纤有:

波长为850nm,分为62.5/125μm 多模光纤、50/125μm 多模光纤。

其中使用62.5/125μm 多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220m,使用50/125μm 多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500米。

因此只需要将两栋楼之间的多模光纤更换为50/125μm 多模光纤即可。

试题答案

(66)C

试题8(2013年下半年试题13-14)

在相隔20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送到接收完数据需要的时间是__(13)__,如果用50Kb/s的卫星信道传送,则需要的时间是__(14)__。

(13)A.480ms  B.645ms   C.630ms      D.635ms

(14)A.70ms   B.330ms   C.500ms      D.600ms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传输延迟的计算。

数据传送延迟时间=数据发送延迟时间+数据传播延迟时间。

数据发送延迟=数据大小/发送速率。

数据传播延迟=传输距离/传播速率。

 电缆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结合题干中参数得出:

数据传送延迟时间=3000/4800+2000/200000=0.635s=635ms。

 卫星通信中的传播延迟为270ms,依题干参数计算得出:

数据传播延时时间=3000/50000+0.27=0.33s=330ms。

试题答案

(13)D(14)B

试题9(2013年下半年试题15)

10个9.6Kb/s的信道按时分多路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在统计TDM情况下,假定每个子信道只有3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控制开销为10%,那么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是__(15)__。

 

(15)A.32Kb/s   B.64Kb/s   C.72Kb/s     D.96Kb/s

试题分析

9.6*10*30%除以90%=32

试题答案

(15)A

试题10(2013年下半年试题66)

在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都是收、发双向进行的。

一般来说,对于光纤介质也就需要两条光纤分别负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近年来已经有了在单条光纤上同时传输收发数据的技术,下面支持单条光纤上同时传输收发数据的技术是__(66)__。

(66)A.WiFi和WiMAX     B.ADSL和VDSL

C.PPPoE和802.1x   D.GPON和EPON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PON技术的知识。

PON的复杂性在于信号处理技术。

在下行方向上,交换机发出的信号是广播式发给所有的用户。

在上行方向上,各ONU(光网络单元)必须采用某种多址接入协议如时分多路访问TDMA(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协议才能完成共享传输通道信息访问。

目前用于宽带接入的PON技术主要有:

EPON和GPON。

试题答案

(66)D

试题11(2013年下半年试题67)

光缆布线工程结束后进行测试是工程验收的关键环节。

以下指标中不属于光缆系统的测试指标的是__(67)__。

(67)A.最大衰减限值    B.回波损耗限值

C.近端串扰      D.波长窗口参数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网络测试的相关知识。

衰减值、回波损耗及波长窗口都是光缆系统的测试指标。

而近端串扰属于双绞线的测试指标。

试题答案

(67)C

试题12(2012年下半年试题11)

在下面4个协议中,属于ISOOSI/RM标准第二层的是__(11)__。

(11)A.LAPBB.MHSC.X.21D.X.25PLP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数据链路层相关的协议。

链路访问过程平衡(LAPB)是数据链路层协议,负责管理在X.25中DTE设备与DCE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包帧的组织过程。

LAPB是源于HDLC的一种面向位的协议,它实际上是ABM(平衡的异步方式类别)方式下的HDLC。

LAPB能够确保传输帧的无差错和正确排序。

MHS是表示消息处理服务的缩写词。

MHS被广泛用于描述他们的邮件但通常处理服务实现,有多个邮件系统术语是这些实现之间的很少或不一致性。

X.21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

X.25PLP描述网络层(第三层)中分组交换网络的数据传输协议。

PLP负责虚电路上DTE设备之间的分组交换。

试题答案

(11)A

试题13(2012年下半年试题15)

使用海明码进行纠错,7位码长(x1x2x3x4x5x6x7),其中4位数据位,3位校验位,其监督关系为:

C0=x1+x3+x5+x7

C1=x2+x3+x6+x7

C2=x4+x5+x6+x7

如果收到的码字为1000101,则纠错后的码字是__(15)__。

(15)A.1000001   B.1001101 C.1010101 D.1000101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海明码相关的知识。

 7位码长(x1x2x3x4x5x6x7),其中4位数据位,3位校验位,其监督关系为

C0=x1+x3+x5+x7

 C1=x2+x3+x6+x7

C2=x4+x5+x6+x7

如果收到的码字为1000101,意味着X1=1,X2=0,X3=0,X4=0,X5=1,X6=0,X7=1。

 根据:

 C0=x1+x3+x5+x7(异或运算)可知C0=1

C1=x2+x3+x6+x7(异或运算)可知C1=1

C2=x4+x5+x6+x7(异或运算)可知C2=0

然后告诉我们C0C1C2=110,其中C2为0,说明监督式中的x4、x5、x6、x7都是正常码。

 那么C0、C1为1,说明他们对应的表达式中肯定有出错位,再看看C0=x1+x3+x5+x7,C1=x2+x3+x6+x7,刚才我们通过C2得知x4、x5、x6、x7都是正常码,所以对于C0的监督式可能出错的位为X1或X3,同理对于C1可能出错的位为X2或X3,马上可以得知真正出错的位是X3,X3出错才可能造成C0和C1的监督式为1。

既然X3出错,那么对于收到的码字为1000101,错后的码字是1010101。

注:

一般海明校验都是偶校验,所以通过监督式我们得到的为0表示没有出错,为1表示肯定有位出错。

试题答案

(15)C

试题14(2012年下半年试题67)

在诊断光纤故障的仪表中,设备__(67)__可在光纤的一端就测得光纤的损耗。

(67)A.光功率计 B.稳定光源C.电磁辐射测试笔  D.光时域反射仪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测试的相关知识。

TDR(光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基于信号在电缆末端的振动。

可以精确地测量光纤的长度、定位光纤的断裂处、测量光纤的信号衰减、测量接头或连接器造成的损耗。

试题答案

(67)D

试题15(2012年下半年试题69)

在光缆施工中,应该特别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问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69)__。

(69)A.光缆弯曲半径太小易折断光纤

B.光缆弯曲半径太小易发生光信号的泄露影响光信号的传输质量

C.施工完毕光缆余长的盘线半径应大于光缆半径的15倍以上

D.施工中光缆的弯折角度可以小于90度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光纤布线的相关知识。

施工中光缆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度。

其它正确。

试题答案

(69)D

试题16(2011年下半年试题1)

__

(1)__传递需要调制编码。

(1)A.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

B.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

C.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

D.模拟数据在模拟信道上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数字传输、模拟传输以及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调制的基本概念

按承载信息的电信号形式不同,通信可分为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是以模拟信号来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数字传输是指用数字信号来传送信息的方式,在数字信道上传输。

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需要将其转变以数字信号,采用相应的编码方式;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需要调制成模拟信号;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时,需要将其通过量化编码转成数字信号;模拟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时,可以进行调制也可以不进行调制传输。

试题答案

(1)B

试题17(2011年下半年试题2)

某一基带系统,若传输的比特速率不变,而将二电平传输改为八电平传输,如T2和T8分别表示二电平和八电平码元间隔,则它们的关系是__

(2)__。

(2)A.T8=3T2   B.T8=2T2C.T8=8T2   D.T8=4T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系统传输的有效程度可以用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来描述。

码元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数据通通信系统所传输的码元个数,码元可以是二元制也可以多元制调制。

信息传输速率也称为信息速率、比特率等,表示单位时间内数据通信系统所传输的二进制码元个数。

在M电平传输系统中,信息速率Rb和码元速率Rs之间的关系为:

Rb=Rslog2M数据通信系统传输中,若传输的比特数不变,传输电平数增加,传输周期就要展宽,也就是码元间隔需加大,本题中,Rb=3Rs,所以T8=3T2。

试题答案

(2)A

试题18(2011年下半年试题3)

偶校验码为0时,分组中“1”的个数__(3)__。

(3)A.偶数   B.奇数  C.随机数  D.奇偶交替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通信检错和纠错基本知识。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传输错误,通过在发送的信息后加冗余位来进行差错控制。

奇偶检验是一种最简单的校验码,其编码规则:

先将所要传送的数据码元分组,并在每组的数据后面附加一位冗余位即检验位,使该组包括冗余位在内的数据码元中“1”的个数保持为奇数(奇检验)或偶数(偶检验)。

在接收端按照同样的规则检查,如发现不符,说明有错误发生。

试题答案

(3)A

试题19(2011年下半年试题4)

用户在开始通信前,必须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这种交换方式属于__(4)__。

 

(4)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的概念。

数据交换方式分为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的关键区别在于:

前者静态分配线路,后者动态分配线路。

存储转发又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又分为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

线路交换:

交换(switch)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电话系统。

当用户发出电话呼叫时,电话系统中的交换机在呼叫者和接收者之间寻找并建立一条客观存在的物理通路。

一旦通路被建立起来,便能够建立通话,线路是由发送和接收端专享的,直到通话的结束。

这种数据交换的方式称为线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

优点:

传输延迟小,唯一的延迟是电磁信号的传播时间。

一旦线路接通,便不会发生冲突。

缺点:

建立线路所需时间长。

线路独享造成信道浪费。

报文交换:

不事先建立线路,当发送方有数据块要发时,把数据块作为一个整体(也叫报文,message)交给交换设备(IMP),交换设备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输出线,将数据块通过该输出线发送出去。

这个过程中,交换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线之间不建立物理连接,在每个交换设备处,报文首先被保存起来,在适当的时候被转发出去。

缺点:

对传输数据块大小不限制,报文较大时,IMP需要用硬盘进行缓存。

单个大报文占用线路时间过长。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严格限制数据块大小的上限,使分组可以在IMP的内存中存放,保证任何用户都不能独占线路超过几十毫秒,适合交互式通信。

优点:

吞吐率高,在具有多个分组的报文中,第二个分组尚未接到之前,第一个分组就可以继续往前传送,减少了延迟,提高了吞吐率。

缺点:

存在拥塞,报文分片与重组,分组损失和失序等。

分组交换是绝大多数计算机采用的技术,也有极少数计算机采用报文交换,但绝不采用线路交换。

根据内部机制的不同,分组交换子网分为两类,一类采用面向连接(connectedoriented),一类采用无连接(connectless),在有连接子网中,连接成为虚电路(virtualcircuit),类似电话系统中的物理线路;无连接子网中的独立分组称为数据报(datagram),类似邮政系统中的电报。

信元交换技术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技术延迟小和分组交换技术灵活的优点。

信元是固定长度的分组,ATM采用信元交换技术,其信元长度为53字节。

试题答案

(4)A

试题20(2011年下半年试题5)

在数字通信中,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的技术是__(5)__。

(5)A.交换技术  B.同步技术  C.编码技术 D.传输技术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通信的同步方式的概念。

同步控制的方法包括异步起止方式和同步方式。

在异步起止方式中,接收方和发送方各自内部有时钟发生器,但频率必须一致。

通信双方进行异步串行通信必须遵守异步串行控制规程,其特点是通信双方以字符作为数据传输单位,且发送方传送字符的间隔时间不定的。

在同步串行通信方式中,以某种方式将发送方的时钟信号也发送过去,接收方用这个统一的时钟信号来同步数据信号,以此得到和发送方完全一致的结果。

由于同步串行通信发送端和接收端具有统一的时钟信号,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位信号都受同步信号的调整,因此,同步串行通信一次传送的信息量比异步串行通信大很多,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设备复杂。

试题答案

(5)B

试题21(2011年下半年试题6)

在OSI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的层是__(6)__。

(6)A.传输层  B.应用层C.网络层D.物理层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

物理层(Physical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该层是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介质,由连接不同结点的电缆与设备共同构成。

主要功能是: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并监控数据出错率,以便数据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2层。

主要功能是: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3层。

主要功能是:

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联等功能。

传输层:

传输层(Transport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4层。

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

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此,它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

会话层:

会话层(Session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5层。

主要功能是:

负责维护两个结点之间的传输链接,以便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

表示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6层。

主要功能是: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主要功能是:

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很多服务,例如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与其他网络软件服务。

试题答案

(6)C

试题22(2011年下半年试题21)

在互联网上,当我们访问一个设备时,__(21)__。

(21)A.必须要有域名,才能访问

B.有IP地址就可以访问

C.必须同时有IP地址和域名

D.必须要有域名服务器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IP地址和域名的理解

在Internet上通信,需要IP地址即可进行。

域名系统是为了便于人们记忆需要的互联网服务而产生的。

比如,通过浏览器访问腾讯网,系统首先通过DNS系统查找到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正向解析),然后将用户封装为IP分组(数据包)进行传输和通信。

试题答案

(21)B

试题23(2011年下半年试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