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579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房屋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房屋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房屋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房屋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docx

《房屋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建筑.docx

房屋建筑

第一章概论

1-1:

建筑的含义是什么?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区别是什么?

答:

A、建筑的含义:

(1)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

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可把已有的和新建的,自然的和人造的因素结合起来,并通过设计符合人类尺度的空间来提高城市面貌的质量

建筑物是直接供人们使用的,构筑物是不直接供人们使用的。

①建筑物最初是人类为了躲避风雨和防备野兽侵袭的需要而产生的。

②同时,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还建造了石环,石台等原始的宗教和纪念性的建筑。

③随着社会生长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和复杂,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筑类型,他们再使用功能,所用材料,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④建筑物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一定的艺术形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且总是受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⑤建筑物作为人们亲手创造的认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它除了具有满足物质功能的使用要求以外,其空间组合和建筑形象又常赋予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B、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区别:

建筑物通称建筑。

一般指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是与人直接发生关系的,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

而构筑物一般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与人不直接发生关系的,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蓄水池等。

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一个单体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的总体设计。

程序是:

1、设计前期准备工作2、初步设计阶段3、技术设计阶段4、施工图设计阶段

(6)建筑设计的依据:

1、使用功能2、自然条件3、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7)建筑模数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也是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建筑设备尺寸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

模数包括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1-2:

学习房屋建筑学的目的是什么?

答:

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认识,提高专业水平。

1-3:

房屋物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什么叫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答:

房屋的分类方式有四种

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建筑规模和数量,建筑的层数。

A、分类方式:

1)按照使用性质:

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按照修建量和规模大小:

大量性建筑: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

如住宅,学校。

大型性建筑:

规模宏大的建筑。

如大型办公楼。

3)按建筑的层数分类:

低层建筑:

1~3层建筑

多层建筑:

3层以上24米以下

住宅建筑中,7~9层定为中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耐火等级:

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性质重要或规模宏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设计

大量性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

很次要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5)按建筑耐久年限分类

一级建筑:

耐久年限100年以上。

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建筑:

耐久年限50~100年。

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建筑:

耐久年限25~50年。

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建筑:

耐久年限15年以下。

适用于临时建筑。

B、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的含义:

(1)大量性建筑:

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

这些建筑在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都是不可缺少的,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为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

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和航空港、大型展览馆等,这些建筑规模巨大耗资也大,不可能到处修建,与大量性建筑比起来,其修建量是有限的。

但这些建筑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面貌影响也大。

大量性建筑是指修建的数量多,涉及面广,但规模不大的建筑,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大耗资多,修建数量较少的建筑。

1-4:

构件的耐火极限是什么?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答:

建筑物的耐火极限是指对任何一种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和耐火等级要求分为4级。

A、耐火极限定义: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照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火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时止,这段抵抗火的作用时间,称为耐火极限,通常用小时(h)来表示。

时间-温度标准曲线是指按特定的加温方法,在标准的实验室条件下,所表示的现场火灾发展情况的一条理想化了的试验曲线。

该曲线以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目的是为了对建筑构件的极限耐火时间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

我国采纳了国际标准ISO834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

该曲线公式为T-T0=345lg(8t+1)式中t为时间,以“min”计;T为当所用时间为t时,构件所承受的温度值,以“℃”计;T0为初始温度,以“℃”计;计算时设定位20℃。

B、划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

一级最高,耐火能力最强;四级最低,耐火能力最弱。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组成该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1-5答:

内容:

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程序: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落实设计任务

a:

掌握必要的批文

①主管部门批文(立项)②城市建设部门批文(两证一书)

b:

熟悉设计任务书

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设计阶段的划分:

两阶段划分: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两阶段划分: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小工程可用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大型民用建筑工程初步设计前增加方案设计

1-6:

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

1.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是确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2)家具、设备及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是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一般包括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和风速等。

气候条件对建筑设计有较大影响,例如:

我国南方多是湿热地区,建筑风格多以通透为主,北方干冷地区建筑风格趋向闭塞、严谨。

(风频率玫瑰图)

日照与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

雨雪量的多少对建筑的屋顶形式与构造也有一定影响。

地形、地质以及地震烈度

基地的平缓起伏、地质构成、土壤特性与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与造型都有明显的影响。

坡地建筑常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基础采用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处理等。

地震对建筑的破坏作用也很大,有时是毁灭性的。

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从建筑的体形组合到细部构造设计必须考虑抗震措施,才能保证建筑的使用年限与坚固性。

地震烈度:

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P254表10-1

(符号Ⅰ0,共12度)

震级(里氏震级M):

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

M<2微震,M=2~4有感地震,M>5破坏性地震,

M>7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8特大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M=7.8级

近似公式M=0.58Ⅰ0+1.5

Ⅰ0=7.5,M=5.85Ⅰ0=6.0,M=5

(3)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基础和地下室,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

3.技术要求:

国家制定的各种规范及标准

例:

防火规范、采光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等。

(特别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1-7什么叫建筑模数?

模数数列包括哪些?

答:

建筑模数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也是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建筑设备尺寸之间相互协调的基础。

模数数列是指由水平、竖向基本模数,水平、竖向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2-1建筑物主要使用房间的形状、尺寸如何确定?

答:

1.满足家具设备和人们活动的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3.良好的天然采光;4.合理的结构布置方式;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即:

与室内使用活动特点,家居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有关,有时还要考虑人们对室内空间的视觉感觉。

2-2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形状、尺寸如何确定的?

答:

可以根据以下方面来考虑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2-3楼梯的数量、宽度和形式是如何确定的?

答: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及防火要求来确定,必须满足关于走道内房间门至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限制。

楼梯的形式主要以房屋的使用要求为依据,根据室内空间组合的要求进行选择。

楼梯的宽度是根据通行人数的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决定的,通常应大于1100mm。

一些辅助楼梯也应该大于800mm,楼梯梯段和平台的通行宽度。

2-4走道的宽度和长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

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

按各类建筑的使用特点,建筑平面组合要求,通过人流的多少以及调查分析或参考设计资料来确定走道的宽度。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

走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外门的最大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5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就是将建筑平面中的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造价经济,形象美观及与环境协调的建筑物。

应遵循:

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明确,平面布局紧凑,结构经济合理,各管线布置集中,体型简洁。

2-6民用建筑的结构类型有哪几种?

答: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

?

?

?

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及不规则图形

2-7建筑平面组合形式有哪几种?

答:

1、[内、外]走廊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5、混合式组合

2-8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的影响有哪些?

答:

任何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与周围的建筑物,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密切联系,并受到它们及其他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的影响。

即1、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走向2、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3、基地的地形条件

2-9影响基地建筑物间距的因素有哪些?

答:

有日照间距、防火间距、隔声间距等。

2-10坡地建筑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

答:

分为三种①当地面坡度大于25%时,建筑物适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②当地面坡度小于25%时,建筑物适宜平行于等高线布置;③当地面坡度在10%左右时,可将建筑勒脚调整带同一标高。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

3-1影响建筑物剖面形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房间使用性质,人体活动和设备要求2、结构,材料和施工的影响3、通风。

采光的要求4、建筑经济效益及节能要求5、室内空间比例的要求

3-2什么是层高、净高?

举例并图示说明层高和净高的关系。

答:

层高是设计上要求的住宅每一层高度,是以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表示的“层”距离为计量单位。

通常净高即建筑的使用高度,指层高减去结构高度,是楼面至吊顶顶棚或其上部构件地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

3-3建筑室内外高差如何确定?

答:

一般民用建筑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底层地面受潮,同时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及增强建筑美观的要求,通常把建筑室内地坪适当提高,至少低于150mm,常取300~450mm。

地位于山地、坡地以及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室内外高差应根据使用要求、建筑性质等方面确定。

防潮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需要参考当地有关洪水水位的资料以确定室内地坪标高;工业建筑的仓库等,一般要求室内外联系方便,因此在常有车辆出入的大门处应该适当降低室内外高差,只设坡道,不设台阶,高差一般不超过300mm为宜;一般大型会场或纪念性建筑等,常利用增加室内外高差值。

3-4窗台高度如何确定?

常用尺寸有哪些?

答:

窗台标高应根据与房间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设备等布置来确定。

一般窗台高度与房间工作面如书桌的台面高度一致,窗台高度取900mm;厕所、浴室及走廊两侧的窗台高度一般提高到1800mm以上;幼儿园、托儿所建筑考虑儿童身高和低矮的家具尺度,其活动室、卧室等窗台高度一般降低至700mm左右;展览类建筑窗台高度一般提升到2500mm以上。

落地窗等可个别特殊处理。

3-5建筑物层数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建筑物层数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建筑使用性质的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施工材料的要求,以及建筑防火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

3-6绘图说明建筑剖面组合方式有哪些?

答:

层高相同或相近的房间组合,图3-23、24;层高相差较大的房间组合,图3-25、26、27;错层和跃层,图3-28、29;楼梯在剖面的位置,图3-30

3-7什么叫错层?

绘图说明常用哪两种处理方法?

答:

错层剖面是指在建筑物纵向或横向剖面中,为了解决同一层中,不同标高的楼面之间的交通联系,建筑几部分之间的楼地面,高低错开,此法适用于结合坡地地形建造住宅、宿舍以及其他类型的建筑。

处理方法:

利用室外台阶解决错层高差,图3-32、33、34;利用楼梯间解决错层高差,图3-35

绘图说明建筑空间利用有哪些常用处理方法

答:

房间内部空间利用(吊柜、壁橱)图3-32、33、34夹层空间的利用图3-35走廊和楼梯间的空间利用图3-36

第四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4-1对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是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

应满足1、反映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和建筑体型特征2、反映物质技术条件的特点3、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指标4、适应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5、符合建筑美学原则

4-2建筑美学的原则包括哪些?

并例举出建筑实例

答:

原则(对应实例)有: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埃及金字塔、我国的天坛)

2、主从与重点(南京长途汽车站以低群体衬托高塔楼)

3、均衡与稳定(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TWA航站楼)

4、对比与微差(巴黎圣母院)

5、韵律与节奏及6、比例与尺度(苏州的园林)

4-3建筑的体型组合有哪几种类型?

并以图例分析

答:

组合体型是指由若干简单体型组合在一起的体型,其体型变化丰富,适用于功能关系比较复杂的建筑物。

1、单一体型。

例如美国联邦储蓄银行、芝加哥梅西根湖滨大厦分别采用矩形,Y型平面形式的建筑,平面和体型较为单一,造型统一,简洁,轮廓明显,给人印象深刻。

2、组合体型。

主要归纳为3种:

对称式布局(纪念性建筑,行政办公建筑,该方式给人以严谨,匀称和稳定的感觉)不对称布局(讲几个高低大小,形状不同的体量较为自由灵活地组合在一起,容易适应不同的基地地形,还可以适应多方位的视角)垂直方向灵活布置(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使建筑物获得类似“雕塑”的效果。

4-4建筑立面设计的处理手法有哪几种?

并以图例分析。

答:

立面的比例与尺度(图4-21)立面的虚实与凹凸处理(图4-22、23、24)立面的线条处理(图4-25)立面的色彩与质感(图4-26)立面的重点与细部处理(图4-27)

(图4-21)部分比例不协调调整后的相对比例协调

左图各组成部分与门窗等比例不当,,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问题,入口较小,不能适应大量人流出入,台阶踏步太高,不适应人体尺度,行走不便,楼层栏杆过高,影响室内采光:

栏杆的柱子太细,不符合结构比例,顶部造型过于庞大。

(图4-22)以虚为主的处理(图4-23)以实为主的处理(图4-24)立面凹凸的处理

以虚为主,虚多实少的处理手法能获得轻巧、开朗的效果,常用于高层建筑,餐厅等大量人流聚集的建筑。

以实为主实多虚少的处理手法能产生稳定庄严,雄伟的效果,常用语纪念性的建筑。

(图4-25a)垂直线条(图4-25b)水平线条(图4-25c)曲线线条的立面处理

立面中的垂直线条常具体有挺拔、高耸、向上的气氛,水平线条为主的立面使人感到舒展与连续,宁静与亲切,曲线条优雅轻盈不同的质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图4-26)材料质感的处理入口处理

第五章常用建筑结构概述

5-7空间结构体系应用情况调研

薄壳结构,折板结构,空间网络结构,悬殊结构,膜结构

薄壳结构折板结构

空间网络结构悬殊结构

膜结构

5-8高层建筑结构应用情况调研

台北101大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吉隆坡双塔大楼

上海金茂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台址

迪拜塔俄罗斯塔

7、空间结构体系应用:

折板结构:

薄壳结构:

空间网格结构:

8、高层建筑结构应用:

埃菲尔铁塔(EiffelTower,French:

LaTourEiffel):

它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20米

央视大楼:

央视大楼主楼高234米,地上52层、地下3层,设10层裙楼,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主楼的两座塔楼双向内倾斜6度,在163米以上由“L”形悬臂结构连为一体,建筑外表面的玻璃幕墙由强烈的不规则几何图案组成,造型独特、结构新颖、高新技术含量大,在国内外均属“高、难、精、尖”的特大型项目。

第六章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

6-1什么叫建筑火灾?

它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有何特点?

答:

建筑火灾是指烧损建筑物及其收容物品的燃烧现象,并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三个阶段:

火灾初期,轰然旺盛期,衰减期。

特点:

火灾初期,燃烧面积小儿室内的平均温度不高,烟少而流动速度慢,火势不稳定;

旺盛期,室内处于全面而猛烈地燃烧,破坏力极强,室内温度达到1100度,热辐射和人对流也剧烈增强,大火难以扑灭;衰减期,有的燃烧停止,但在较长的时间内货场内的余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约在200度到300度之间,温度下降速度比较慢,当可燃基本烧光之后火势趋于熄灭。

6-2建筑火灾的蔓延方式有几种?

答:

热传导[递]、热对流、热辐射

6-3什么是耐火极限?

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几种?

答:

耐火极限是衡量建筑结构耐火程度的标准。

材料的燃烧性能可以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种。

6-4防火间距是什么?

答:

防火间距是指一座建筑着火后,火灾不致蔓延到相邻建筑物的空间间隙。

6-5近端式消防车应如何设计?

并简单图示、

答:

近端式消防车道的宽度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

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的管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的压力。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消防车道。

6-6为什么要进行防火分区?

什么是防火分区?

答:

在建筑物中合理地设计防火分区,不仅可以把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同时对保证安全疏散和控制、扑灭火灾,保证人员及财产的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火分区是指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楼板等分隔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把火灾控制在某一范围内的空间。

6-7什么是防火墙?

其构造设计要点是什么?

并图示其构造。

答:

防火墙式只用具有4h(高层建筑为3h)以上耐火极限的非燃烧材料砌筑在独立的基础(或框架结构的梁)上,以形成防火分区,控制火灾范围的部件。

构造设计要点:

防火墙不宜设在U、L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

当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如果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以不限。

防火墙上不应设门、窗、洞口,如必须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应直接砌筑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且保证防火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防火墙高出不燃体屋面不小于400mm,高出难燃烧体或燃烧体屋面不小于600mm,屋顶承重构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6-8简述地下建筑的防排烟设计?

答:

1.地下建筑的防烟区域一般也不应大于500平方米,且不得跨越防火分区。

大型地下建筑的交叉道口处,防烟分区不能混合,应做挡烟垂壁。

2.地下建筑的防烟分区均应设烟口,不小于1个,设在吊顶面或其他排烟效果的部位。

当排烟口的面积较大,占地下建筑面积1/50以上,并且能够直接连通外部时,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为防止地面风从排烟口倒灌到地下建筑内,应将排烟口高出地面,以增加拔风效果,同时要做成不受外界风力影响的形状。

地下建筑机械排烟的方式,一般采用负压排烟,造成各个疏散口正压进风的条件,确保楼道间和主要疏散听到无烟。

3.对于埋置较深或者多层的地下建筑,必须设防烟楼梯间,并在防烟楼梯间设独立的进风,排风系统。

6-9什么是安全疏散设计?

安全疏散具体设计原则有哪些?

答:

安全疏散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的特性设定的火灾条件,针对灾害及疏散形式的预测,采取以溪流防火措施保证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度。

在安全疏散设计时,应遵守如下基本原则:

①避难路线要简捷,尽量减少转弯,避免产生逆流,使疏散路线步步走向安全境地;②要充分考虑人在火灾状态下的精神状况,特别是设计诱导标志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不能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陷入危险部位;③在建筑物内的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方向可以疏散,尽量避免把疏散走道布置成袋形,造成部分位置只有一个出口,火灾时容易造成人员陷入“死胡同”;④设置室外安全区,即在房间内的外墙上设阳台、在建筑中设室外疏散楼梯和屋顶避难场所;⑤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在火灾时必须保证自动关闭状态。

6-10图示说明袋行走道的设计要求

答:

图6-22,a+2b《c式中:

a—一般走到与位于两座楼梯之间的袋形走道中心线交叉点至较劲楼梯间或门的距离。

b—两座楼梯之间的袋形走道端部的房间门至普通走到中心线交叉点的距离。

c—两座楼梯或两个外部出口之间最大允许距离的一半。

6-11民用建筑楼梯按照使用特点及防火要求分为哪几类?

幷图示。

P148开敞式楼梯,封闭式楼梯,防烟楼梯,剪刀楼梯,室外疏散楼梯,图6-23至29

6—12室内消防栓如何设置?

并图示。

答:

消防栓应保证水枪有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p152并布置在明显易取用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保证建筑物同层的任何部位,都有两个消防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规范以不应大于30m的规定。

图6-32

第七章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7-1建筑物一般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1.基础的作用是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2.墙体分为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

承重墙体有承受自重和建筑物有屋顶或楼板传来的荷载,以及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非承重墙体只能承受其自重,主要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3.楼板是建筑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按房间层高将整幢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承受家具、设备及自重;同时对墙体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4.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有做交通和防火疏散的作用。

5.屋顶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作用。

6.门主要有供人们内外交通和分隔房间的作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用,对于外窗有保温、隔热的作用。

(隔声、防火)。

7-2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使用性质、环境对构造设计的要求

2、有利于结构安全:

荷载、结构要求确定构件断面尺寸悬挂与连接构件,确保使用时的安全

3、技术先进:

引进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合理降低造价:

注重整体建筑的经济、社会、坏境三个效益

5、美观大方:

体型组合、立面处理、细部构造设计

7-3建筑构造设计详图表达

建筑构造设计用建筑构造详图(大详图、节点大样图)表达,建筑平、立、剖面图一部分。

要表明建筑材料、作用、厚度、做法等

1.详图索引方法

索引符号由直径为10mm的圆和水平直径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