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404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docx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

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分析

张力

2012-11-2110:

01:

29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成都)2005年03期

  作者简介:

高祖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内容提要:

美国在“动荡弧”具有地缘、能源、安全等重要战略利益。

这个地带既是美国实现和维护全球霸权的“支轴”及确保本土安全和“帝国”稳定的“边疆”,也是确保自身能源需求和掌握影响其他战略力量的有利态势或手段所试图控制的地区,更是消除“伊斯兰恐怖主义”紧迫的现实威胁和“伊斯兰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潜在威胁所要改造的地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美国在“动荡弧”的行动,不仅有确保现实利益之意,更有谋取有利战略态势,进而由此分割、包围、制约其他战略力量的深远考虑。

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带顺利得手,将不利于其他战略力量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态势;但它在这个地带被伤筋动骨甚至最终导致其全球霸权崩溃,也未必符合其他战略力量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外交军事战略全球战略伊斯兰动荡弧

  “动荡弧”(ArchofInstability)概念源自美国国防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DefenseReview,QDR),专指中亚、中东、南亚和东南亚构成的弧形区域,不包括东亚和东北亚。

(注:

布热津斯基在不同著作中对这个区域有不同的称呼,诸如“长椭圆形地带”、“不规则的穆斯林新月形区域”、“欧亚大陆的巴尔干”或“全球巴尔干”,等。

这些名称也将出现于本文之中,其所指范围与“动荡弧”大同小异。

  美国在“动荡弧”地区具有重大利益。

1999年,克林顿政府发表的第二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

“中东、北非、西南亚和南亚这些地区的发展局势,将深刻影响美国的未来。

它们将决定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能否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这些地区的国家是否会全面加入我们打击恐怖主义和贩毒的斗争;它们是否会同意停止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高加索和中亚的油气田能否变成可靠的能源供应地;对基本人权和民主的尊重能否被制度化。

”(注:

ANationalSecurityStrategyforaNewCentury,TheWhiteHouse,December1999,pp.41~42.)曾负责长远趋势分析的美国前情报委员会主席格雷厄姆•富勒将这些关切归纳为六点:

保证能源稳定输出;维护以色列的安全;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恐怖主义;阻止任何地区霸权出现;扩展民主。

(注:

GrahamE.Fuller,TheFutureofPoliticalIslam(PalgraveMacmillan,2003),p.156.)

  然而,美国作为“最后一个超级大国”(注:

RichardNixon,BeyondPeace(RandomHouse,1994),p.154.),其国家利益具有强烈的全球性。

用尼克松的话说:

“在这个政治、经济、军事及意识形态相互依赖的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我们国内的安全。

从全球性挑战旁边走开将付出危险的代价。

历史可能再次产生渴望获得地区性或全球性主导地位的国家。

进出口在我们的经济中占到20%以上,因此我们的繁荣取决于国际稳定。

最重要的是,退回到孤立主义不符合美国的本性。

我们的价值观念源自我们的宗教传统,它不仅要求个人有高尚的品德,而且要求公众也具有高尚品德。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担负无限的义务去纠正每个错误,但确实涉及到我们负有道义上必须履行的责任。

我们应该使用我们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令人叹为观止的能力,在我们的利益和理想并存之地促进自由与公正。

”(注:

RichardNixon,SeizetheMoment:

America'sChallengeinaOne-SuperpowerWorld(Simon&Schuster,1992),p.33.)因此,美国在“动荡弧”利益同样需要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待。

  从全球霸权的视角看,美国在“动荡弧”的利益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地缘、能源、安全三个主要方面。

地缘政治作为相对静态的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形成的最基本依据;能源与地缘紧密关联,既是美国自身霸权的支点,也是大国战略角逐的焦点;伊斯兰极端主义和带伊斯兰色彩的恐怖主义在这个地带蔓延及其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相结合,不仅直接危及美国在这个地带的切实利益乃至海外和本土国民的现实安全,还对美国构成意识形态的挑战,破坏美利坚“帝国边疆”的稳定,进而可能最终动摇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通过强力改造和柔性重塑相结合的政策,全面增进在“动荡弧”的战略态势。

究其理由,无论说“反恐”还是“谋霸”,都过于简单化,均不足以阐释美国在这个地带的战略举动和政策行为,更难以解析其中的深层考虑和深远影响。

本文拟从多个侧面和层次对美国在“动荡弧”的战略利益加以分析,以助于更好地把握美国在这个地带的走势及其影响。

  一地缘战略利益

  地缘政治是美国全球战略形成的基础。

在美国实现和维护全球霸权的过程中如此,在其霸权最终走向衰落并被迫接受多极化现实的时期也将如此。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库珀•钱在《美国时代的终结》中提出了相同的观点。

他写道:

“大战略的内容就是确认地缘政治的断层线,指明潜在的全球力量将在何地以何种方式碰撞,进而产生最终引起重大战争的裂隙。

挑战不仅在于判定这些断层线的分布,而且要指出克服它们的办法——或者至少降低它们造成破坏的可能性的方法。

”“美国的单极时刻对这个世界来说将不会维持太久,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随着单极让位于多极,……地缘政治断层线将在北美、欧洲和东亚几个力量中心之间重新出现。

美国大战略的核心挑战将是控制和处理由这些新的断层线引起的危险。

”(注:

CharlesAKupchan,TheEndoftheAmericanEra:

U.S.ForeignPolicyandtheGeopoliticsoftheTwenty-FirstCentury(AlfredA.Knopf,2002),pp.26,67~68.)

  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动荡弧”作为“欧亚大棋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实现和维护全球霸权的“支轴”;二是确保本土安全和“帝国”稳定的“边疆”。

  从实现和维护全球霸权的角度看,人们普遍有一个基本共识,即:

欧亚大陆是任何国家实现全球霸权都必须掌控的最重要的地区;完全控制这个地区就等于获得“全球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为,它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大陆和“地缘政治中轴”。

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将能够控制世界最先进、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中的两个。

在美国战略家眼里,“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并有意谋求地区霸权和/或全球影响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

所有可能在政治和/或经济上对美国的首要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也都是欧亚国家。

”因此,欧亚大陆是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

冷战后,美国已经在此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否持久和有效地保持这种地位,直接影响美国对全球事务的支配。

这种支配“当然不是永恒的,但能够维持多久和将导致何种局面,不仅对美国本身的福祉,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世界和平都至关重要”。

(注: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42~43页。

  按照布热津斯基的划分,“欧亚大棋局”包括四个部分:

以欧盟和北约为主的西部;以中国和日本为主的东部;以俄罗斯为主的广阔的中间地带;以中亚、中东、南亚为主的南部。

随着西部的欧盟和北约实现东扩并与中部的俄罗斯建立伙伴关系,美国与日本、韩国的安全同盟有所加强,同时东亚一体化和亚洲共同体意识也在增强。

“欧亚大棋局”的西部、中部、东部这三个区域的地缘政治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在此背景下,南部“弧形地带”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其他三个区域乃至整个“欧亚大棋局”的前景,成为美国实现掌控欧亚大陆的必由之路和关键环节。

南部的“弧形地带”从西向东,由亚得里亚海至巴尔干半岛各国,一直延续到中国的西部边界;由南往北,从波斯湾、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直伸展到俄罗斯与哈萨克的边界。

在地理位置上,这个地带上的中东素有“三大洲交接处”、大陆“交叉路口”和“五海三洲之地”等称号,连接欧、亚、非三洲,控制和影响着五大海运“隘口”(直布罗陀海峡、西西里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国际陆、海、空交通要道。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东史学家费西尔曾经指出,“考虑到通过中东的重要交通线、它在三大洲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它的巨大的石油产量及其几乎难以置信的石油蕴藏,中东的军事重要性也就立刻变得明显了。

有些战略家把小亚细亚比作一艘巨大的停泊着的航空母舰,它在从南方进迫中欧和东欧或者在从北方进攻阿拉比亚、非洲和印度的军事行动中,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性。

控制非洲北岸仍然是进而控制地中海地区和南欧的一个战略关键。

”(注:

西•内•费西尔:

《中东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7月出版,第945~946页。

)1995年5月,美国国防部发表的《美国中东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

“中东是欧洲和地中海同非洲、亚洲和印度洋之间的空中和海上的交通枢纽,因此,它对美国能否在全世界进行贸易和投放军事力量起着重要作用。

”(注:

转引自万光:

《美国对中东的政策及其面临的挑战》,《西亚非洲》1996年第2期,第19页。

)这个地带上的中亚(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作为欧亚大陆的核心,早在19世纪已是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演绎“伟大的帝国游戏”之地;(注:

KarlE.Meyer,TheDustofEmpire:

TheRaceforMasteryintheAsianHeartland(PublicAffairs,2003),p.xi.)九一一事件后,它则成为美利坚“帝国的新边疆”。

(注:

MichaelT.Klare,"TheEmpire'sNewFrontiers,"CurrentHistory,November2003,pp.383~387.)就地缘经济意义而言,“动荡弧”控制着一个“必将出现的、旨在更直接地联结欧亚大陆东西的、最富裕、最勤劳的两端的运输网”,世界60%以上的石油和1/4的贸易从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这条海上黄金通道经过。

它还“集中了巨大的天然气和石油储藏,以及包括黄金在内的重要矿产资源”,具有“更加无法估量”的重要性。

“得到其资源并分享其潜在的财富,成了各方寻求的目标。

这个目标激起了民族的野心,引发了集团的兴趣,重新挑起历史上关于归属的争端,唤起了帝国的理想,同时也激化了国际的争夺。

”(注: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第162~164页。

  从确保“帝国边疆”稳定的角度看,“动荡弧”“是国家之间因种族、宗教原因爆发战争的危险区域,是极端主义政权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地点,也是宣扬最疯狂的信条的好战分子活动的策源地。

一些国家可能在某个时间因某种原因同这些好战分子分享它们的武器。

这个地带容纳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包括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以及世界3/4左右的穷人。

它是世界人口爆炸的主要发生地,也是导致国际移民压力日益增大的主要地区。

”南亚85%的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贫困更为严重;2002年初,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失业率分别为38%和46%,车臣的失业率超过90%。

(注:

ZbigniewBrzezinski,TheChoice:

GlobalDominationorGlobalLeadership(BasicBooks,2004),pp.41,78.)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认定,这个地带存在许多“失败国家”、“失败中国家”或“脆弱国家”。

它们的政府没有管理能力或者不负责任,这就为贩毒、恐怖主义和其他跨境犯罪提供了“肥沃土壤”。

一些国家甚至“没有能力治理社会,守卫军事装备,以及防止其领土被用作恐怖分子和犯罪组织的庇护所”。

(注:

QuadrennialDefenseReview(QDR),U.S.DepartmentofDefense,September30,2001,p.5.)正如布什在推介《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信中说:

“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恐怖事件教育了我们,像阿富汗这样脆弱的国家对我们国家利益造成的威胁与强大国家同样大。

贫穷通常不会使穷人转变为恐怖分子和杀人凶手。

然而,贫穷、薄弱的机制和腐败,却可能使脆弱的国家更难以防止恐怖主义网络和贩毒集团在其境内生存。

”(注:

SusanE.Rice,"TheNewNationalSecurityStrategy:

FocusonFailedStates,"PolicyBrief,No.116,TheBrookingsInstitution,February2003,pp.1~2.)这个地带虽然距离美国本土遥远,那里的动荡与产生的威胁却可能危及美国的海外利益,甚至“帝国中央”的安全与统治的根基,就像历史上周边“外族”、“蛮夷”的入侵倾覆罗马帝国的大厦一样。

而且,在这个地带上,“美国可能滑入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同时,美国人与欧洲人的政策分歧,甚至会导致大西洋同盟走向分裂。

这两个结果联在一起,最终很可能使美国盛行一时的全球霸权陷入危机。

”(注:

ZbigniewBrzezinski,TheChoice:

GlobalDominationorGlobalLeadership,pp.42,59~61.)

  二石油利益

  “动荡弧”蕴藏着世界2/3左右的油气资源。

素有“世界石油金库”之称的中东,以及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的中亚里海地区,使得“动荡弧”对国际能源格局变动和全球经济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据2002年的测算,这个地带蕴藏着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68%和世界探明天然气储量的41%,占据世界32%的石油产量和15%的天然气产量。

预计到2020年,该地带日均石油产量将达到4200万桶左右。

(注:

ZbigniewBrzezinski,"HegemonicQuicksand",TheNationalInterest,Winter2003/2004,p.6.)仅波斯湾沿岸的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五国,就集中了全球近25%的石油产量和近65%的世界探明石油储量;而且这些国家的石油资源可开采年限都在70年以上。

(注:

MichaelGfoellerandTatianaC.Gfoeller,UnitedbytheCaspian:

PursuingU.S.NationalInterestsinCentralAsiaandtheCaucasus,InstitutefortheStudyofDiplomacy,EdmundA.WalshSchoolofForeignService,November2002,p.3.)美国能源部的研究认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动荡弧”的石油仍将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预计到2020年,波斯湾的石油生产商将供应世界石油的54~67%;“全球经济几乎肯定将继续依赖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特别是海湾国家的石油供应。

这个地区对美国仍将是至关重要的。

”(注:

NationalEnergyPolicy,ReportoftheNationalEnergyPolicyDevelopmentGroup,May2001,Part8,p.4.)

  “动荡弧”的油气资源(主要是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保证自身需求;二是掌握影响其他战略力量的态势或手段。

  美国作为世界消费石油最多的国家,保证石油供应首先对它自身的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

历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均反复强调这个重要任务。

例如,1994年克林顿政府在《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中明确地指出:

“美国40%以上的基本能源需求依靠石油。

我们的石油需求大约45%需要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波斯湾地区。

两次石油危机冲击和海湾战争的经验证明,中断石油供应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注:

梅孜: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汇编》,时事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74页。

)2001年,美国面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

“整个美国都已经感到能源短缺的影响。

许多家庭面临的能源账单是上一年的2~3倍。

数百万美国人发现自己正在对付越来越严重的断电或半断电问题;一些雇主必须解雇工人或者压缩生产来消化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

全美国的汽车司机都在支付越来越高的汽油费。

”(注:

NationalEnergyPolicy,ReportoftheNationalEnergyPolicyDevelopmentGroup,May2001,p.viii.)据美国能源部统计,美国进口原油在全部石油消费中所占比例接近60%,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20%来自波斯湾;到2025年这个比例预计将上升到26%。

(注:

ChuckHagel,aU.S.SenatorfromNebraska,"ARepublicanForeignPolicy,"ForeignAffairs,July/August,2004,p.68.)布什就职后不久,宣称解决国家的“能源危机”是其作为总统最重要的任务。

就职第二个星期,以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国家能源政策研发小组”(NationalEnergyPolicyDevelopmentGroup)成立,负责制订面向未来的能源政策。

2001年3月1日,美国能源部长亚伯拉罕明确指出:

“在今后20年中,美国将遇到一个严重的能源危机。

如果我们不能战胜这一挑战的话,那么国家的经济繁荣将会受到威胁。

我们的国家安全就会遇到风险,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发生变化。

”(注:

迈克尔•克拉雷:

《布什—切尼的石油战略:

得到全世界的石油》,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2月22日。

)由于进口石油主要来自波斯湾,所以美国将继续把该地区作为“美国利益的关键”加以介入。

就像前总统尼克松所言:

“因为波斯湾拥有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65%——并且因为它被预计是未来25年世界意义重大的可出口石油唯一的来源——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继续介入这个地区”。

(注:

RichardNixon,SeizetheMoment:

America'sChallengeinaOne-SuperpowerWorld,Simon&Schuster,1992,p.214.)又由于中东地区不稳定,所以美国加快向包括中亚、里海在内的其他产油地扩展影响。

早在克林顿政府后期,美国对中亚油气资源的关注就明显增加。

2002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写道:

“我们将与盟友、贸易伙伴、能源生产商共同努力,扩展全球能源供应的来源和种类,特别是在西半球、非洲、中亚和里海地区,以便增进自身能源安全和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注:

TheNationalSecurity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September2002,pp.19~20.)

  同时,美国通过掌控“动荡弧”的石油资源和影响国际能源格局,可以保持对于世界其他战略力量的有利态势,甚至获得牵制它们的战略手段。

无论是作为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的俄罗斯,还是作为重要石油进口国的欧盟、日本、中国,都将受到影响和制约。

因为较之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对“动荡弧”尤其是中东石油的依赖更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60%左右的石油进口来自“动荡弧”——随着石油进口继续增加,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上升。

也就是说,美国在“动荡弧”的石油利益具有明显的独占性和霸权性。

以中东为例,根据美国政府近几年解密的文件,美国的安全战略在确保中东石油以合理价格不间断地供应的同时,也把力量集中于防止敌对力量夺取和控制波斯湾的石油。

“从1949年至今,美国的政策规划者一直担心某个敌对国家可能控制世界石油供应中具有主导地位的份额,进而获得过多的财富和权力——并由此变得对美国比较有威胁性。

因此,美国对这个地区的政策一直是在保证石油流向西方的同时,设法‘剥夺’敌人获取石油的机会。

”(注:

ShibelyTelhamiandFionaHill,"America'sVitalStakesinSaudiArabia,"ForeignAffairs,November/December2002,p.170.)实际上,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6/2号指令(NSC26/2),及后来补充的一系列其他命令看,由于担心苏联抢占波斯湾的石油资源,美国决策者1949年曾计划破坏当地的石油设施。

杜鲁门总统没有照会当地阿拉伯国家政府,只在同英国政府、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公司协商之后就批准了一份详细的计划。

该计划要求在波斯湾附近的油田储存炸药,一旦苏联即将控制这个地区,石油设备和炼油厂在最后关头都将被炸毁,油井将被堵塞,以免石油资源落入苏联之手。

当时美国非常担心苏联控制波斯湾所有石油,杜鲁门政府甚至考虑部署放射性武器,以便在苏联人进入之前就摧毁油田。

虽然1950年这个政策选择最终没有被采纳,但当时提出该建议的中央情报局的研究却揭示了美国利益的双重逻辑:

剥夺敌人利用波斯湾石油的可能性,同时将这个地区的石油资源保存起来以供西方未来使用。

1950年6月29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6/3号(NSC26/3)令指出,如果苏联红军确实侵入波斯湾,美国必须确保“把这些资源保存起来以便我们自己在重新占领这个地区之后加以利用”。

正是基于这种利益考虑,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一直奉行使用更多常规办法防止苏联夺取波斯湾石油的战略。

1957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之后,以埃及总统纳赛尔为代表的泛阿拉伯主义兴起,并威胁西方在中东地区的一些盟国的稳定。

艾森豪威尔政府越来越担心波斯湾地区出现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于是将“剥夺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不仅要防止区域外的大国,而且要防止该地区的敌对政权控制波斯湾的石油资源。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也曾鼓励沙特压低国际石油价格,进而对苏联造成经济损失。

现在,人们无从确切知道美国决策层是否抱有同样的考量。

但是,上述历史事实无疑可以为分析美国在“动荡弧”的石油利益提供很好的佐证和启示。

  三“伊斯兰威胁”

  如果说地缘政治和能源(以石油为主)构成了美国在“动荡弧”的部分战略利益,以及实现和维护全球霸权的部分基础;那么应对和消除“伊斯兰威胁”就构成了美国在“动荡弧”的另一部分战略利益,实现和维护全球霸权的另一部分基础。

因为,“动荡弧”正是伊斯兰世界及伊斯兰极端主义和带伊斯兰色彩的恐怖主义的发源地。

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特别是冷战后,随着美国在“动荡弧”的霸权增强,它所面临的“伊斯兰威胁”逐步升级。

在美国看来,九一一事件以最为极端的方式体现了“伊斯兰威胁”的真实存在和可能造成的极大危害。

这种威胁由宗教、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构成,不仅危害它在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利益和包括本土在内的国家安全,而且挑战它整个政治制度乃至全球霸权体系。

  在美国的评估中,伊斯兰具有两方面的“威胁”:

一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切实而紧迫的威胁;二是“伊斯兰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威胁。

  自20世纪70、80年代“伊斯兰威胁”兴起开始,美国国内特别是决策层就特别关注“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威胁。

九一一事件不仅“以一种紧迫的新方式把宗教问题放到了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