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822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地理.docx

《福建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地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地理.docx

福建地理

福建地理

(一)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23°30′N—28°22′N,115°50′E—120°40′E.②海陆位置: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人口3488万。

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二)地形:

福建的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除了沿海和沿江有一些狭小的平原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山地和丘陵地。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只要山脉有两列;西部一列为武夷山脉,它位于闽赣边界,是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流域的分水岭,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号称“华东屋脊”。

中部一列包括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等山脉;两列山脉均呈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海岸平行。

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岛屿众多,是福建地形的另一特点,大陆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仅次于广东而居全国第二位,而曲折程度则是全国第一位。

相关考点练习:

1.福建地形有哪些基本特征?

①、山地丘陵面积大

②、两列大山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

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横剖面呈马鞍状分布

④、海岸曲折,多岛屿、多港湾

2.福建地形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②滨海平原有利发展高效优质种植业;

③山地宜开展综合利用,发展立体农业

④山区开发水能资源

⑤沿海有利发展海洋事业(运输、渔业)

3.试分析该省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该省(福建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破碎,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水土流失严重;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

(三)河流及其特征

福建河网密布,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是福建省四大河流;这些河流发源于本省山地,除汀江外,皆向东独流入海;这些河流,大部分短小狭窄,但上游和中游受雨面积却很广阔。

例如闽江,主要由富屯溪、沙溪、建溪组成,在南平附近汇合而成。

这三条溪流域面积几乎占据了整个闽北山区,这些地区下的雨水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汇集到中下游的河道里来,造成水位突然猛涨。

再如闽南的晋江、九龙江下游为泉州平原和漳州平原,因而同样面临类似的问题。

相关考点练习:

1.试描述福建省的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

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域面积小;④河网密度大

水文特征:

①水量丰富;②落差大,富水能;③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④含沙量小;⑤无冰期

2.请说出闽江开发利用侧重哪些方面,请举两例,并说明原因

以水能、旅游为主。

理由:

降水量大,落差大;多激流、瀑布,山清水秀

3.闽江河口地区为该省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请简述湿地的生态价值。

①天然蓄水库,涵养水源,调节径流;②调节气候;③降解污染物;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气候

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

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

一月5℃-13℃,七月25℃-30℃。

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1963年9月13日马祖降水380毫米,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

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

春旱、暴雨后的洪水及台风造成的灾害需注意预防。

相关考点练习:

1.福建省的气候有何特征?

①、季风环流强盛,季风气候显著

②、海洋性色彩浓厚变化

③、冬短夏长,热量资源丰富

④、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⑤、雨、干季分明,降水丰沛

⑥、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

 

2.福建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何特点?

①全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多在16—22℃之间

②气温分布基本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山地气温较低。

3.我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为什么这样分布?

⑴绝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

⑵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

⑶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山脉走向、海岸线大体平行

⑷山地多于平原⑸内地多于沿海

原因:

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平原大多地势低平,水汽缺少抬升作用而不易凝结,而又处于台湾山地的雨影区故降水少;

(五)植被

福建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60.5%,居全国首位。

竹林种类多样,面积广阔。

季风常绿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即为福建省水平地带分异的地带性植被,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这两种地带性原生植被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逆行演替不同阶段的次生植被类型,如亚热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坡等。

各种人工林、经济林、果树、农作物等均为次生植被。

另外由于海拔的升高,产生气候的垂直分异,则植被类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垂直分布带谱。

福建还有许多非地带性植被类型,如沙生植被、沼生植被、盐沼植被等。

对于植物资源的利用.应遵循保护、发展、利用的原则,首先应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为主,即以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为主。

对开发利用价值大的资源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利用.而利用必须不断提高利用水平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现具体提出以下意见:

①保护江河流域及源头地区天然阔叶林,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以改善福建省的环境质量。

②提高单位而积商品材的产量。

③福建省的竹林特别是毛竹林面积已经很大了,它占全省有林地面积11.1%,目前不宜再加以扩大,单竹种面积过大。

不利于生态平衡的稳定,当前最主要的是应政变过去粗放经营习惯,提高集约度。

④逐步制止不合理的山地开发,不要盲目提出各种发展指标,种果、种茶、种各种经济林应大力提侣土地绿肥覆盖,不要使土地暴露,以制止水土流失的严重发生。

叉可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⑤目前全省阔Ⅱ1林面积比例太小.阔叶林是维持生态平衡最好的植被类型,所姒必须逐步进行“退针还阔”,即原有一部分针叶林逐步改造为阔叶林.另外一部分已经处于低产的果园.茶园等经济林也应逐步改造为阔叶林。

⑥加强对野生植物利用的研究,更加广泛地发掘福建省植物资源宝库。

(六)土壤:

以红壤为主,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一种低产土壤,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和补充磷肥;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

总结:

福建的自然地理特征:

①.峰岭耸峙,丘陵连绵

②.海岸曲折,良港众多

③.季风显著,台风频繁

④.水系发达,水力丰富

(六)资源

1、森林资源

福建是中国四大林区之一,林地面积600多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3亿立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三。

森林覆盖率60.5%,居全国首位。

林木生长快,树种资源丰富,木本植物近2000种,用材树种400多种,竹类140种,林产业前景广阔。

各种林副产品如橡胶、松脂、油桐籽、笋干、棕片等也相当丰富。

 2、矿产资源

福建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有多元素矿藏117种,4800多处矿床、矿点,其中大中型矿床100多处,其中突出的是一些非金属矿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建材原料矿最具特色。

矿产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叶腊石(寿山石)、型砂、标准砂;居第2位的有建筑石材、宝石、玄武岩;居第3位的有花岗石英钟、压电水晶、明矾石、高岭土;居前5位的还有石灰石、重晶石、萤石、钨等。

此外稀有金属铌矿、硫铁矿等都颇具现实和潜在的开采优势。

 3、水资源

福建地处丰水带,年总降水量为2011亿立方米,共有29个水系,664条河流,内河总长1.36万公里,年迳流量1168亿立米,全省人均水资源约440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1.7倍。

全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拥有量均居全国前10位。

较大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等。

河流源短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8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075万千瓦,居全国第8位,居华东之首。

现有装机容量仅占可装机容量的48%,开发潜力很大。

可供开发利用的潮汐能源达1000万千瓦以上,居全国之首。

福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100多处,大多为40-60℃的中温热水。

 4、水产资源

福建海域地处东海和南海的过渡海区,寒暖流交汇,并有大量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水产资源相当丰富,可作业的海洋渔场面积12.5万平方公里,适宜贝类、藻类和海产品类养殖面积2700平方公里,其中滩涂1995平方公里,被誉为养殖牡蛎、蛏、花蛤、泥蚶等“四大贝类之乡”。

内陆可养殖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淡、海水鱼类500多种,占全国种类的一半,是我国主要产鱼区。

人均水产品拥有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

5、旅游水产资源

福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

著名的武夷山、太姥山、清源山、冠豸山、鼓浪屿、湄洲岛、金湖、桃源洞、玉华洞等风景名胜,开元寺、涌泉寺、广化寺、南山寺、妈祖庙等寺庙,以及王审知、朱熹、郑成功、林则徐、陈嘉庚等名流英杰的故居遗迹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目前全省拥有1个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武夷山),9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1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福州、漳州、长汀),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武夷山和湄洲岛),以及种类繁多的民间戏曲和独特的工艺品。

此外,福建还建立起2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8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

接待境外游客和国际旅游收入两项指标,连续10多年居全国第4位。

(七)农业生产

优势:

①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且配合较好。

②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量。

③土地类型多样,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

  ④水资源丰富,可用来灌溉。

制约因素:

受气象灾害影响大(春季低温冻害(低温阴雨);夏秋台风;旱涝灾害),山地多,平原小,耕地面积小

主要作物:

水稻,甘蔗,香蕉,菠萝、茶叶。

相关考点练习:

1.简述福建省农业发展方向。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的林果业、种养业、观光农业;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2.福建省的农业发展模式主要是走立体农业道路,请说出其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及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自然、人文原因。

答:

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促进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闲置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原因:

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

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低山丘陵生态环境脆弱

人文原因:

人多地少

3.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答:

气候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和城市密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或产品易进入港、台地区和国际市场。

4.福建省粮食消费总量逐年扩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简述其主要原因。

答:

山地丘陵多,平原少,耕地资源贫乏;出口农业的发展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人口增长快,城市化发展迅速。

(八)工业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工业高速发展,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工业经济竞争力显著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产业聚集度和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福建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总量迅速扩大,对全省国民经济贡献突出。

2、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作用进一步凸显,工业重化度明显提高。

3、外向型工业蓬勃发展,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4、非公有制工业迅速崛起,民营经济活跃。

5、工业总量继续向沿海地区集中。

6、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省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以晋江为代表的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近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中心目标就是发展福建经济,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将来全面实现两岸“三通”,建设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圈奠定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示意图(右)

相关考点练习: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实施“对外开放,对内联结,山海协作”的战略,分析福建省实施这一战略的有利条件。

答:

①地处东南沿海,海运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②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三角,东与台湾岛相望,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③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沿海经济技术发达,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分区和形成产业链。

④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⑤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

2、闽南地区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有哪些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不足?

答:

优势:

与台湾隔海相望,交通近便;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相似;为许多台商的祖籍地。

不足:

科技力量较为薄弱;劳动力素质较低;市场较小,辐射能力有限

3、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海峡西岸经济区与珠三角存在哪些相同的限制因素?

答:

资源相对匮乏;经济腹地相对较小。

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环渤海经济区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面对这种发展态势,你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采取哪些积极区域协作对策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

答:

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辐射,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和长江流域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内陆省区的经济合作,把经济腹地延伸到广大内地省份;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和港口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东南沿海制造业加工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和闽台港澳侨经济合作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九)交通

要以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深水泊位、进出省公路通道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交通保障体系建设。

1、铁路

(1)四条进出省通道:

鹰厦(江西鹰潭—福建厦门)、横南(江西横峰县—福建南平市)、梅坎(广东梅州市—福建永定县坎市)、赣龙(江西省赣州—福建省龙岩市)铁路。

(2)“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全省“一纵两横”铁路干线网。

近期开始建设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福建段)、龙岩—厦门铁路、南昌—莆田的“向莆铁路”。

2.高速公路

基本形成“福鼎—诏安”、“邵武—福州”和“漳州—长汀”的“一纵两横”高速公路网。

3.海洋运输

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枢纽,加快湄洲湾(莆田)、三都奥港(宁德)等大型枢纽港口建设。

泉州港(刺桐港)早在宋元就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泉州因此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目前,厦门港是福建最大的港口,厦门、福州被定为台湾海峡两岸海上直航试点口岸

相关考点练习:

1、正在建设中的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将进一步优化我省交通运输网,加强东南沿海地区与闽中、闽北地区的联系,促进两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交流,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实现山海协作、共同进步。

依此说说泉三高速公路建成后对泉州经济建设的作用。

答:

将加强泉州与闽中、闽北地区的沟通、交流与联系,充分开发利用闽中、闽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泉州侨乡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促进泉州旅游业、交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

2、我国正在建设杭州至深圳的沿海铁路,该铁路的建设将对东南沿海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请说说东南沿海铁路对经过的港口发展有何意义?

答:

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有利于实现海陆联运,增强综合运输能力。

3、科学家设想,用海底隧道将两岸的铁路、公路网连接起来,沟通两岸腹地,海底隧道将会称为大陆和台湾互惠互利的经济通道。

请说明修建台湾海峡隧道的地理意义。

答:

会将两岸的铁路、公路网连接起来,沟通两岸腹地,降低两岸货运成本,促进两岸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十)自然灾害

气象:

台风、暴雨、霜冻

水文:

洪涝、台风风暴潮

地质:

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

生物:

水稻稻瘟病、森林松毛虫病、鼠害

相关考点练习:

1、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

图13示意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

(1)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说明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加强对滑坡、泥石流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发布灾害信息;②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强度),建设护坡工程;③植树造林;④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应急处置机制);⑤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能力(意识),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

2、图12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

总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

防御措施: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十一)人口与城市

福建省是个人口密集的省份,但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河流下游平原和内陆河流谷地,其中漳州、福州、莆田和泉州等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是福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山地人口较稀。

福建是全国人口增长比较快的省份,1949年全省人口为1186万人。

2005年增加到3558万人。

福建的侨胞遍布世界各地,是全国重点侨乡。

祖籍福建的海外华人约有1086万人。

台湾同胞的80%祖籍福建。

泉州、漳州、厦门、莆田、福州等市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

福建除汉族外,有畲族、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等48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6%,其中畲族人口最多,达37万人,主要分布在宁德市。

福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福建设有9个地级市,分别是:

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其中福州是省会城市,厦门是特别行政区。

城市主要沿海、(原因:

①多处河流的下游,河流海洋交通便利②滨海平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沿河(原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生活、生产水源充足③河谷盆地,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