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探究题含答案.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探究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探究题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探究题含答案
2010年化学中考真题分题型汇编――探究题
1.(2010•武汉市32)(6分)现有甲、乙两包白色固体,已知甲中含有NaCl、NaNO3、Na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乙为纯净物,是初中化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物质。
为了证明甲、乙两包固体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一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甲中少量粉末加足量水充分溶解
溶液呈无色
----------
②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了蓝色
溶液pH----7(填“>”、“<”或“=”
③另取①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甲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2)实验二(部分物质在流程图中未列出)
根据以上实验推断,乙物质为-----------(填写化学式),使用该物质时应注意---------------。
2.(2010•长春21)将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1)得到的固体A是;
(2)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Na2CO3:
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稀盐酸,始终没有气泡冒出。
由此得出结论:
;
(3)探究滤液B中是否含有CaCl2:
取少量滤液B滴加足量Na2CO3溶液,没有沉淀出现。
由此得出结论:
不含有CaCl2。
这一探究同时说明滤液B中也不含有Ca(OH)2;
(4)综合分析可知:
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②。
3.(2010•山西27)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②③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4.(2010•赤峰24)(10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
(一):
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
(二):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
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
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
(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
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
(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于是小强认为猜想
(二)正确。
小强的实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
(二)的正确性,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为验证猜想(三),选用大理石做试剂。
若猜想(三)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___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0•北京33)(8分)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①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
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___和_______
③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_____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6.(2010•南安21)(18分)实验盒中有5种没有标签的溶液,老师让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溶液。
[调查研究]
①实验盒中记录单上登记的5种溶液是:
Na2CO3、CuSO4、Ca(OH)2、NaOH和稀盐酸,其中有颜色的是溶液;
②查阅资料: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③研究方式:
从4种无色溶液中任意取出3种为一组进行鉴别。
[提出假设]同学们从4种无色溶液中取出3种,贴上A、B、C标签,并且假设这一组溶液可能是Na2CO3、Ca(OH)2和NaOH。
[实验探究]同学们按以下步骤进行鉴别:
溶液
A
B
C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有气泡产生
第一步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C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盐酸,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结论:
C是溶液。
第二步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
从长颈漏斗加入盐酸,可以观察到C溶液中气泡产生,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解释:
①A溶液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写出化学式),
则A是溶液。
②写出C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步取少量B溶液倒入蒸发皿,加热,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停止加热。
实验结论:
B是溶液。
经过上述三步实验,同学们认为最后一种溶液是溶液。
[实验反思]老师提出:
鉴别出C溶液后,不需外加试剂,就可以简便地鉴别出A、B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A、B两溶液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C溶液
该溶液是A溶液
该溶液是B溶液
7.(2010•广东揭阳2)(15分)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
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
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
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
A、C溶液都呈色。
B是
D是
②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A是硫酸钠溶液
C是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
如往亚硫酸钠(Na2SO3)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
(1)SO42-
(2)SO32-(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④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猜想可能成立
⑤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猜想(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8.(2010•广州29)(8分)
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
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
酸、硫酸钠溶液、CuO和Fe中的一种。
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2CO3溶液、NaOH
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
期现象与结论
9.(2010•湛江23)(10分)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
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
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21.6g,溶解时放热
20℃时溶解度9.8g,溶解时放热
加热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
20'C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⑤_____,否则为_____⑥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_____⑦_____。
10.(2010•肇庆23)(11分)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
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
该化肥是NH4Cl,猜想②:
该化肥是,
猜想③:
该化肥是NH4HCO3,猜想④:
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右(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溶液滴入
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不成立。
(3)在步骤
(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
的溶液,若,则猜想①成立;
若,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2010•贵港21)(12分)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
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
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O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失效。
【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
CaCl2和CaCO3;猜想二:
CaCl2和Ca(OH)2;猜想三:
CaCl2和CaCO3和Ca(OH)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把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成立。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0•宜昌26)(13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
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OH-=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和(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
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
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
应考虑的因素是。
13、(2010•孝感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
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
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
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
(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①正确
实验2
猜想②正确
Ⅲ、查阅资料:
在XX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
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14.(2010•株洲30)(7分)化学老师谢××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
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I:
没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
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
含有Na2CO3:
猜想Ⅲ:
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
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
NaCI
Na2CO3
B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
(1)(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pH=11
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2)(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3),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4)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5)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
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0g,则原试剂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6)(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2010•常州28)(8分)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g。
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16.(2010•南通24)(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
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
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
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
固体成分是
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
固体成分是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
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
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验证Ⅲ:
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
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
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17.(2010•泰州25)(10分)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
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
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
(4)用酚酞试液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
为什么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
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
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
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
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