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712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docx

铜陵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模板

铜陵学院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精神,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办秘[2015]2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我校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全面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结经验、强化宣传,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和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辅、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为我校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更新思想理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1.充分认识新时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深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立足创新创业,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教育,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努力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着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按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要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人才质量标准,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合理确定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3.着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依托专业教育主渠道,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融入知识讲授、课堂研讨、课程设计、课程作业等专业教学各个环节。

优化整合创业就业导向课模块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创新教育类课程的研发、开设和教材建设。

4.构建创新创业梯级课程体系。

建设3+3+2创新创业教育梯级课程体系(基础启蒙类3个学分、兴趣引导类和专业知识技能类3个学分、实践实训项目类2个学分)。

将基础启蒙类课程等列入公共基础课教学计划,在目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的基础上,将《创业基础》等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积极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思维训练等创新教育课程;针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设置财会、税收、金融、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素养等创新创业实务课程;加大跨专业交叉课程、复合课程、操作课程、体验课程的建设力度,注重传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本规律、技能和方法,逐步探索建立跨院(部)、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全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学院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协同相关单位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

5.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库。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库,丰富案例教学课程资源。

“十三五”期间规划出版创新创业教育自编教材4-5部,鼓励教师自主编写高水平教材;鼓励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协同育人

6.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

充分运用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情景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和研究型教学,扩大小班教学覆盖面。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三结合、三融入”(在创新教育上实现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的结合、批判精神与包容精神的结合、创新创业的首创能力与团队的合作能力的结合;把创业理念和创业知识融入课程内容,把创业认知和创业感受融入教学组织,把创业实践与创业经历融入课堂教学),支持教师将科研项目、产业技术、学术前沿成果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灵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单一考核模式,建设和完善多渠道考核办法,推动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能力考核、无纸化考核转变。

7.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

根据毕业生就业和区域社会支柱产业人才供需情况,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积极探索开设创业学专业或创新创业教育辅修专业。

8.大力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

建立交叉培养新机制,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

建立跨院(部)、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9.深化校政行企协同育人。

支持校企协同共建专业实验室、科技创业园、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支持校企联合培养,设置创新实验班、精英班等新型教学实体;支持校企协同开设创新创业培训项目,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冠名协同育人中心、冠名二级学院(独立、非法人)、冠名实验班,吸纳师生参与项目研究,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

10.共建区域创新育人示范基地。

依托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科技活动中心等,联合铜陵市众创联盟等,深入推动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建设“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

(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

11.制定《铜陵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学籍管理办法》,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管理。

鼓励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发明专利、社会实践、发表论文等多方式获取创新创业学分。

探索建立创新课程学分和创新创业实践拓展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允许创新创业实绩转化为专业学分。

12.制定《铜陵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班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院(部)组织多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班,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生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辅导与训练,提供精准辅创。

13.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项目引入毕业论文(设计),继续推进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指导制度,即企业(创业)导师及专业导师双重指导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制度。

14.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范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三级管理,努力推动校级项目全覆盖。

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和学生团队的培训,以提高训练项目的质量,促进成熟的项目成果落地转化。

同时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生通过成果转化取得合理收益提供便利。

15.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创新创业教材建设、参与技术创新等创新创业教育业绩列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的重要考察指标,引导教师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

(五)进一步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16.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以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参照标准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十三五”期间建设一批校级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力争建设省级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

以创客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项目为内容,推进“未来企业家”计划落地实施,推进省级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的建设,力争取得国家级众创空间立项建设。

17.大力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

“十三五”期间开展对已立项建设的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基地平台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绩效进行评估,力争把外国语实验中心等2-3个教学中心建设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提供平台。

18.进一步加强校外各类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战场所。

加强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运行评估,至2020年校外实质性运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00个以上,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2个相对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应届毕业生到校外大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实习或者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

19.加强校内外创新创业园区建设。

进一步加强创客实验室、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空间建设;加强与铜陵市政府、铜陵市众创联盟等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校外大学生创业园、铜陵市各创客空间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基地,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0.发挥创新创业竞赛引导作用。

重点支持学生参加省大学生学科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支持各院(部)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建立“一院一赛一品”机制,努力实现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全覆盖。

各学院要以赛促训促学促教,鼓励自行设计运作区域学科赛事,形成学校的赛事品牌。

加强大学生学竞赛专项资金对创新创业竞赛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学校探索运行为期2周的创新创业活动周,以创新实验、集训、论坛等方式集中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六)进一步健全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21.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

对入驻学校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的学生实行持续帮辅、全程指导,配备导师,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技术等方面一站式咨询和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提供便利和保障。

22.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信息服务。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网”“企信通”“微信公众号”等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建立创业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与政策解释、创新创业项目、市场行业需求、人才供给等信息。

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外部环境,引领更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建设

2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聘请校外兼职教师管理规定,鼓励各学院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着力建设由创新创业学院专职教师、各教学院(部)实践教学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兼职教师(包括行政人员、辅导员)、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校外行业企业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等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

24.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开展相关培训、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案例研究,提高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制定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组织专兼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参加培训。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别教师开展不同方式和不同内容的培训。

引进专业培训机构、邀请省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

进一步落实《铜陵学院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加强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实施办法》,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25.建立专兼职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

从产学研合作单位、实践教学基地单位和创业俱乐部成员单位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

26.制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鼓励创新创业骨干教师(含校外兼职)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从工作业绩认定、学术奖励、职称评定、项目立项、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吸引教授、研究员、高工等高层次人才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27.加强创新创业研究。

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改革研究,设立铜陵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积极支持教师申报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为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八)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28.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成立以专业、行业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名师讲坛、研讨会、创业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建设“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29.营造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形式做好创新创业宣传。

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典型,转变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推动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业、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

完善创新创业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学校各部门协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建设,为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日常工作。

(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联动机制。

建立职能部门、相关教学单位领导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与协调,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率。

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规范实践教学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完善大学生创业大赛、科技竞赛、科研项目管理等制度,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创业园的规章制度和运作机制。

建立二级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修订《铜陵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评估考核指标,评估结果作为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及负责人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经费保障

学校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活动经费,并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经费向创新创业教育领域适度倾斜,做到专款专用。

学校设立“铜陵学院创新创业校长基金(奖学金)”,积极参与由政府和社会资金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项目。

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资源积极申报各类科学研究、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省教育厅等组织的经费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