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095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docx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

1、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4、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依法监管; 坚持源头防范; 坚持系统治理。

5、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其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齐抓共管”是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安监部门综合况全覆监管、其他行业部门直接监管、乡镇政府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社会参与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失职追责”,是指对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力,依法依纪予以问责,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责任。

6、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7、四管四必须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

8、五落实、五到位

五落实:

一是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二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

三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四是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

人员。

五是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五到位: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9、隐患治理“五到位”

隐患治理五到位是指:

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

10、安全生产“三同时”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常说的“三同时”还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和防治污染措施三同时。

11、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

12、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3、四个一律

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

14、安全管理“四全”

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15、12350

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特服电话。

16、三品

易爆品、易燃品、危险化学品。

17、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8、三超

超人员、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19、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20、安全“三宝”

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21、三源

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22、四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23、道路交通安全“五不两确保”

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不接打手机、不关闭动态监控系统,确保戴好安全带,确保乘客生命安全。

24、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25、安全管理“九个到位”

领导责任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安管人员到位;规章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检查力度到位;整改处罚到位;全员意识到位。

26、安全生产月

从2002年开始,我国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

200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委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2002年6月份开展首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安全生产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延伸。

27、本质安全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括“失误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和“故障——

34、事故等级划分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35、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6、重大事故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面价5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7、较大事故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8、一般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9、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40、事故构成四要素

人、机、环境、管理。

41、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2、职业禁忌症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43、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44、安全生产“三化”建设

政府监管网格化、企业管理精细化、行业直管专业化。

45、劳动防护用品

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源或省城轻事放伤害及职业病的个人防护装备。

46、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7、特种设备

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这八大类设备。

48、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49、施工动火“三不准”

没有用火批准单不准动火;没有防火措施不准动火;没有指定专人现场监督不准动火。

50、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51、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煤矿及非煤矿矿山:

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52、六条禁令

(1)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

(2)严禁违返操作规程操作;

(3)严禁无票从事危险作业;

(4)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

(5)严禁违返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

(6)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操作。

53、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1)严禁在生产装置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进入生产厂区内。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生产厂区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内工作。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区工作。

(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性溶剂油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7)严禁就地排入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8)严禁在油气区内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10)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