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048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西城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历史2022.1

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武王克商后告诫殷贵族,商汤“克辟上帝,保生商民”,纣王却“弃成汤之典”,于是他“承天命”“革商国”,取而代之。

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

A.实行分封制度B.提倡“敬天保民”

C.重视血缘关系D.主张实行“仁政”

2.商鞅颁布法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项改革措施有利于

①打击旧式贵族特权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③明确赋役征发对象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秦朝对文书的行文规则、传送时效等都有严格规定,从撰写到传递、从收发到保管,对文书处理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据此可知秦朝

A.拥有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B.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推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D.加强对官员的逐层选拔

4.西汉颁行了专门法规《上计律》,明确了上计簿的内容和报送程序,凡是计簿中有欺瞒不实者或上报不及时的均要被治罪。

这一举措

A.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理念B.开创了上计考核的制度

C.杜绝了官吏渎职的现象D.规范了官员的考核管理

5.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当时的社会风气,其中写道: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

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

”该材料可用于佐证

A.“交子”的诞生与发行B.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C.白银货币化现象的出现D.人们金钱观念的变化

6.唐朝的租庸调法规定“每丁岁入租粟二石。

调则随乡土所产……凡丁,岁役二旬。

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而两税法则改为“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材料所示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①以庸代役保证生产时间②增强劳动力的社会流动性

③人头税从此被彻底废除④减少百姓隐瞒户口的现象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②③

7.宝元元年(1038年)三月,谏官韩琦弹劾宰相王随、陈尧佐和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奏疏先后上了十多次,结果四人被同日罢相。

这表明此时的谏官能够

A.监察文武百官B.规劝君主过失

C.分割宰相权力D.通过密折奏事

8.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远地区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

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置“河西四郡”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立行省

③进行“改土归流”④设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9.在洪武十四年全国推行赋役“黄册”之前,明朝政府曾在部分地区试行“小黄册”之法。

以下为现代学者发现的明代“小黄册”记载的部分内容:

一户何僧寿,系本都民户,洪武四年甲首。

人丁伍口:

男子肆口:

成丁贰口,

不成丁贰口;

妇女壹口。

田产:

民田壹亩陆分捌厘叁毫叁丝叁忽。

夏税(略)

秋粮(略)

此文物

①可作为研究明代户籍管理制度的重要史料

②记录了人丁户口、田产数量、赋税征派等

③印证了明朝继承前代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

④反映了保甲制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一位法国学者提出:

“中国在亚洲的威望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顶峰。

京师长安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西域、印度和伊斯兰的影响都在那里汇合起来了。

”“这个时代”指的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1.据不完全统计,清代徽州商帮在江南独建或与其他商帮合建的慈善设施达30多处。

据此可知,当时

A.商人群体参与社会治理B.重农抑商政策已基本废弛

C.基层自治的主体是商帮D.全国性商贸网络开始建立

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下列生产工具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耕作工具——铁犁铧②灌溉工具——翻车

③纺织工具——陶纺轮④制瓷工具——支钉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13.安徽婺源的俞氏宗族有一幅绘制于清道光年间的“宗图”,描绘了五代祖先共聚一堂的情景。

家族成员按秩序、分性别紧密排列,女性头上戴有诰命夫人的头冠,男性身穿缀有补子的官服,尽显尊贵之气。

可见,“宗图”

①是宗族内进行救助的依据②强调家族内部的人伦秩序

③增强宗族成员的祖先认同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4.关税自主是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之一。

以下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关税发展历程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①《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收回关税自主权是近代反帝爱国斗争的重要任务

③新中国成立之后关税逐渐走向了制度化和法制化

④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收回关税自主权提供了条件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5.1922年,李立三在安源(江西省萍乡市)创办了第一所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白天小学生在这里上课,晚上工人在这里补习,又称“工人夜校”。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后,工人夜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所学校的兴办

A.推动了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B.奠定了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

C.形成了完整的工人教育系统D.提高了当地工人的文化素质

16.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伊始就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

“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新币为本位货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①以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为前提②推动解放区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③缓解了国统区货币贬值等问题④为新中国的货币体系奠定基础

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17.某学习小组为了进行主题汇报,准备了“孟泰”“时传祥”和“王进喜”三个人物的材料。

其汇报的主题应是

A.仁人志士,救亡图存B.革命先烈,共御外辱

C.劳动模范,无私奉献D.敢为人先,改革开放

18.1971年11月11日,来自美国各地的爱国华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热烈欢迎祖国代表团”的标语,聚集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欢迎中国代表团(见右图)。

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非战公约》的签订

B.《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我国于1994年建立和实施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995年实行了公务员辞职退职制度,1996年实施了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1997年对建立正常的竞争上岗制度进行研究试点。

这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

A.党管干部原则初步形成B.干部选拔实现民主化

C.公务员的素质不断提高D.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

20.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以下关于这部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②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④提炼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21.古埃及某历史时期保留了大量带有象形文字铭文的石碑,其中之一记载了阿蒙神庙的僧人以神的名义宣布把他购买来的556斯塔特(约合150公顷)土地转让给他的儿子,这些土地的卖主多数是农民、士兵和市民。

这说明古埃及

A.象形文字在大众中得到普及B.神庙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C.社会上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D.阶级分化催生最早的契约

22.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①是东西方历史上最早的法律②加剧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③都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3.“农奴每周出劳役3—4天,春耕和秋收的农忙时节,劳役天数还要增加……农民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还必须担当着无尽的额外劳役,诸如修筑城堡、寺院、桥梁道路,或为领主维修仓库、筑房、运输粮食等。

”材料描述的是

A.农业家庭式劳作B.农业庄园式劳作

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D.手工业作坊式劳作

24.作为一份封建性的政治文件,其中的原则“对日后英国议会君主制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为17世纪英国革命提供了可资借用的历史依据。

”该文件是

A.《大宪章》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人权宣言》

25.下列“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英国

B.太平洋沿岸商品种类数量增加美国

C.地中海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英国

D.大西洋沿岸垄断组织迅速扩张法国

26.咖啡原产于非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和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相继开设了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推广到了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

这一发展历程体现出

A.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B.物种交流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C.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D.各大洲的饮食结构趋于同化

27.1795年,英国伯克郡通过的《斯皮纳姆兰法案》规定,每一个有能力进行劳动的贫民,他每周获得的钱应该至少足够购买三加仑由二等面粉做成的面包,如果贫民获得的工资加上家属劳动的补助少于这个数量,他们可以从教区处获得余下的补助。

此法案的颁布

①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确立②承认了民众获得救济的权利

③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④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8.近代西方国家曾实行“政党分肥制”,导致用人不当、政治动荡、官场腐败和行政效率低下。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各国采取的措施有

①分设政务官和事务官②以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③公职由党内同僚担任④对文官实行严格的任期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9.1945年底,为了“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在美国主导下

A.实施了马歇尔计划B.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达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0.右图呈现的是“1951—198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单位:

%)”(以1950年为基数)。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因发展速度最快而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C.各国发展不平衡源于国际间缺少协调合作

D.这体现了两极格局的崩溃和多极化的发展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55分。

31.(12分)地方行政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一隋朝大臣杨尚希上表曰: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具僚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