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中国近代史二.docx
《上海高考中国近代史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中国近代史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考中国近代史二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1、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的变革(移风易俗)(A)
表现: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
特点:
移风易俗破旧立新
意义:
破除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提高社会平等意识和追求文明进步意识。
背景: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西方文明礼仪的传入,中国人的社会习俗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极大推进社会习俗的变革。
二、民国初年的政局变化——民主和专制的斗争(A)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余波和逐步落幕)
1、二次革命:
(1)原因:
A.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对内独裁——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直接原因);对外卖国——向西方列强善后大借款
B.目的:
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继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
(2)时间、过程和结果
(3)意义:
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宋教仁,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字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
1904年与黄兴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
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
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并代理理事长1913年初在长沙、武汉、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发表竞选演说,主张成立责任内阁,制定宪法,反对袁世凯专权,深为袁所忌。
3月国会召开前夕,指使赵秉钧派人被袁刺死于上海,年31岁,著有《宋教仁集》。
宋氏“中国为民主宪政而流血的第一人”
今年3月22日,是宋教仁被刺百年纪念日,4月5日是宋130诞辰纪念日
材料一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
——《国民党宣言》
材料二
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
材料三
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的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袁世凯
1、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制的实质是什么?
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
2、宋教仁为政党政治奋斗,是否能把袁世凯“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为什么?
“刺宋案”是袁世凯打击国民党,排除独裁障碍的步骤。
宋教仁被刺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迅速掀起“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
在“宋案”之后,袁世凯为扩充武力,镇压国民党、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而向英德、俄法日五国银行团借款。
根据《善后借款合同》袁世凯得到2500万英镑;以中国的盐税、海关税抵押。
从此中国的盐税亦为外人所控制。
2、护国战争
(1)原因: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为取得日本支持,1915年5月与日本签定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12月,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
(2)时间:
1915—1916年
过程: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等在云南通电讨袁,发起护国运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
①1913年,对国会施加压力,攫取正式大总统职位(取得正统地位)
②1914年正式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排斥民意机构,因为国会已失去利用价值)
③1914年,废除《临时约法》,代之以《约法》,其中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排除民主宪政的标志,民国徒有虚名,难以制约袁世凯独裁)
④1914年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每届十年,连任无限制,有权推举继承人(袁世凯实际成为终身总统和潜在的世袭总统,离称帝仅一步之遥)
⑤1915年,答应签定“二十一条”(出卖国家利益,换取帝国主义支持)
⑥1915年12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1916年称帝,实行“洪宪”帝制
袁世凯能够复辟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辛亥革命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不彻底,社会上还存在着梦想恢复帝制的复辟势力
主观原因是袁世凯窃取政权,掌握军队
客观原因是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
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时代潮流,终将被送进历史坟墓
具体原因:
革命派、立宪派、地方实力派等反对;
对护国战争的评价:
胜:
挫败了袁复辟帝制的阴谋,恢复了“民国”国号,基本实现倒袁的预期目标
败:
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袁世凯死后,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时期)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控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第20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步骤“冲击——反应”模式
洋务运动——学习器物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学习制度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学习思想
2、新青年(变迁)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同时该杂志致力传播科学、民主和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20年9月起,《新青年》成为中共上海小组的机关报。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
3、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
材料一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
——李大钊
材料二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三
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
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1)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2)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积极方面: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弘扬民主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
局限: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没有提出反帝的主张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初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十月革命后传播社会主义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
材料二 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
”结果如下:
以上材料反映了民国初期的那些变化?
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第21课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原因:
1、基本原因:
1)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2)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3)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
4)十月革命的影响:
2、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前期:
1919年5月4日---6月3日
中心:
北京主力:
青年学生
斗争方式:
罢课
后期:
1919年6月3日以后
中心:
上海主力:
工人阶级
斗争方式:
罢课、罢工、罢市
(三)结果:
(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意味着巴黎和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但中国的要求也没有得到重视,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上才得到解决)
中国社会各阶层在五四运动的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作用
工人阶级主力作用
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参与
4)五四运动的性质、意义:
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伟大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时间:
1921年7月
标志: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二大”: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
“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
这个新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
”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
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宣言的性质是什么?
“二大”: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
建立民主共和国“二大”纲领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3、建党的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
面貌一新:
①新的领导力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②新的理论指导(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
③新的革命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④新的奋斗目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第22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原因:
必要性:
(1)国民党:
民国建立后,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捍卫辛亥革命成果,孙中山先后领导或参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但屡遭失败,为寻求继续革命的道路,孙中山下决心引入新思想,改造国民党
(2)共产党:
“二大”后,中共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遭遇了哪些挫折?
1、1912年,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民国建立后,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孙中山先后领导或参与领导了一系列革命,但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1)1913年:
袁世凯“刺宋案”后,领导二次革命——失败
(2)1915—1916年:
袁世凯复辟帝制,参与领导护国运动——虽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仍未完成;
(3)1917年和1920年:
为了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发起两次护法运动——失败
屡遭失败后,孙中山痛定思痛,认识到他所依靠的南方军阀与北洋军阀是一丘之貉,革命要继续,需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支持力量,特别需要借助外力对国民党进行整顿和改造
可能性:
(1)中共:
1923年中共在广州召开“三大”,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2)国民党:
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布尔什维克党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使孙中山受到鼓舞和启示,决定接受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同中共合作,走新的革命道路,为国共正式合作铺平了道路;
合作前的国民党:
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这两个阶级都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都有革命的要求和愿望,相比较而言,只有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真正的民主派。
同时国民党多年的斗争历史,使它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威信
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较为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另外国民党内成员复杂,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屡受挫。
特别是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欢迎同中共合作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1)内容: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从而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B.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2)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3)国共合作的形式:
党内合作(合作而非合并,因为两党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
(4)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年),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新旧三民主义的分析对比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共同点: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联合工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区别:
新三民主义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其最终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在民主革命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其最终奋斗目标。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同:
二者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
联系: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即新三民主义是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新“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
总之,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扶助农工”既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思想的发展,也是中国资产阶级以革命领导自居的心态。
而共产党则是依靠而不是“扶助”
关于“党内合作”:
原因:
共产党人当时力量弱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目的是为了将它改造成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任务。
由于两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不相同,两党的性质有着根本的区别,“党内合作”不是两党合并,中共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都保持独立性。
作用:
党内合作使统一战线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也容易被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改造国民党,使其获得新生;
共产党员有双重身份,便于开展革命活动,有利于中共从工运低潮中走出来,更能在孙中山这面革命旗帜下广泛发动群众,组织革命力量,迎接革命高潮
存在问题:
容易使中共放弃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出现“右”倾错误,不能够采用“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导致大革命失败。
合作后的国民党成为多阶层的革命联盟——主要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但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迅速分化。
其右派最终叛变革命——国民党的性质由此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1、条件:
(1)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并改组成立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提供了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
(2)1925年国民革命军肃清广东境内军阀,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提供后方保障;
(3)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爆发)和省港大罢工(香港和广东)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2、时间: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北伐
—1927年初
3、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4、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主要战况与成就:
(1)兵分三路:
江西;福建;湖南、湖北
(2)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4)推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等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材料: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摘录):
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且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根本原因: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
军阀控制地区兵力
吴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20万
孙传芳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20万
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35万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根本原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纲领、政党)
2、北伐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群众)
3、北伐将士英勇善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的作用(如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军队)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国民革命的破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①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②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教训:
在统一战线中,中共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
大革命的历史功绩
1、国民革命是近代史上真正的人民大革命,是中国社会主要革命阶级的联合革命,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达到了有史以来革命的最高点,是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新高潮;
2、北伐战争是这场革命的核心,工农运动是这次革命的基础,革命势力席卷全国;
3、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4、中国人民受到了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中共的主张为人接受,中共的影响得以扩大并开始掌握部分军队,为革命建立了新起点。
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2、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政权。
二、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
奉系军阀张作霖是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靠山。
由于张作霖没有答应日本侵略中国“满蒙”的条件,日本人决定除掉他,重新扶植代理人。
于是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又一次暴露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本质。
张作霖被炸死后,年仅27岁的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司令。
国民政府极力劝说张学良服从中央,日本帝国主义也不断向张学良施加压力,威逼东北“独立”。
张学良鉴于皇姑屯事件的教训,集国恨家仇于一身,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这一正义之举史称“东北易帜”。
此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1、币制改革(废两改元、法币政策)
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
⑴原因:
国内币制混乱,阻碍经济发展。
⑵举措:
国民政府宣布废止银两流通,改用银元。
⑶作用:
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基础。
1935年实施法币政策
⑴原因: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通货紧缩。
⑵举措:
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
⑶作用:
统一了全国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2、改订新约运动
⑴对外宣言:
要求同有约各国“重订新约”。
⑵实施谈判:
与美、英、法等国谈判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等问题。
⑶签订新约:
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和取消领事裁判权。
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伴随着改订新约运动的开展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913年中国关税总收入为1697万元。
1928年上升为17914万元,1929年为27554万元。
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明显提高,1913年占21%、1928年达到41%,1929年则为51%。
12月28日,国民政府遂公布撤废领事裁判权特令。
这一举措对美英法等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均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于是,在国民政府的特令发布仅仅两天后,外交部又发表了一个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宣言,在这一问题上作了明显的退让。
……尽管国民政府作出试探之后又在各国的反对面前作了退让,但……进入1930年后,有关改组租界法院问题的交涉首先取得了进展。
如前所述,租界临时法院虽较会审公廨有所进步,但仍保留了不少有损中国司法主权的内容。
……司法主权问题仍未获彻底解决。
改订的新约规定,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没有实际执行。
有的特权并未触动,例如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大多仍于保留。
可见,改订新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
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25课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1、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国东北沈阳
⑴背景:
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侵华政策;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
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政策。
通过先征服“满蒙”而后征服全中国的侵略计划。
⑵发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东北军主力十几万人不战而退,东北失陷。
⑶后果:
①东北全境沦陷。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造成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是什么?
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对日不抵抗的政策。
二、日本的侵华与局部抵抗
1、一·二八事变
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党第五军的官兵也开赴上海协同作战,两军官兵与日军血战1个多月,使日军三易主帅,损失惨重。
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热情支援十九路军抗战。
最终因国民党政府的妥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驻军。
2、长城抗战
1933年日军占领热河,突破长城要隘。
国民政府组织长城抗战。
3、华北事变
⑴1935年日本在华北五省策动“防共自治运动”,成立“冀东防共委员会”
⑵目的:
“分离”华北。
⑶结果:
日本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华北成为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半“自治”状态。
4、一二九运动
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示威。
⑵各地学生和社会各界广泛响应。
⑶意义: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觉悟,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成为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