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224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 7.docx

第01章定稿坎贝尔骨科手术学9手译稿7

第八章肩与肘的关节成形术

第一节肩关节

一、历史

二、解剖和生物力学

三、肩关节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术前计划和评价

五、类风湿性关节炎

六、肩袖功能不全的关节成形术

七、关节切除成形术

八、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入关节成形术

九、关节清理术

十、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一)新鲜骨折

(二)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

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的半关节成形术

十一、全肩关节成形术

(一)Neer非限制性全肩关节成形术

(二)单球面全肩关节成形术

(三)限制性假体的全肩关节成形术

十二、双极假体肩关节成形术

十三、肩关节成形术后的康复

十四、并发症和关节翻修术

第二节肘关节

一、历史

二、解剖和生物力学

三、关节成形术的类型

四、手术疗效

(一)筋膜间置式关节成形术

(二)桡骨头切除关节成形术

(三)假体植入关节成形术

五、并发症

(一)间置式关节成形术

(二)假体植入关节成形术

六、手术适应证

(一)关节切除成形术

(二)间置式关节成形术

(三)假体植入关节成形术

七、手术禁忌证

八、手术方法

(一)间置式关节成形术

(二)关节切除成形术

(三)假体植入关节成形术

1、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

2、人工桡骨头关节成形术

(四)人工关节术后的翻修和补救性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肩关节

需要采用关节成形术治疗的肩关节病变远比需要成形手术的负重关节(如髋、膝关节)的疼痛、破坏性病变少见。

因此,肩关节病变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较髋、膝关节少。

大多数肩关节疼痛症状是由软组织损伤引起,通常需要采用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术、喙肩韧带切除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移术或钙沉积物切除术进行治疗。

相反,疼痛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通常较少需要手术治疗。

一、历史

目前所知最早的有关肩关节成形术的报道可以追溯到1893年,当时,一位法国外科医生Pean用铂和橡胶假体植入以替代因结核病而毁损的盂肱关节。

1921年,Albee试图通过移植患者自身的近端腓骨替代缺失的近端肱骨以重建盂肱关节的支轴。

1933年,Jones介绍了一种肩关节成形术用于治疗肱骨头和近侧肱骨干的粉碎性骨折,手术切除肱骨头和大结节的碎骨块,并将近端肱骨环磨圆,然后,重建肩袖复合体。

然而,术后很少获得满意的肩关节功能。

关节盂切除术作为一种关节切除成形术已用于治疗破坏严重的肩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和缓解疼痛。

1951年,Neer成功地应用了一种假体头曲线半径为44mm的非限制性钴铬钼合金假体置换病变的肱骨头,并于1955年报告了他的最初结果。

这一手术与先前的关节成形术相比显著地改善了肩关节的功能。

1974年,Neer在原先的基础上发明了NeerII型肱骨头假体,将原先的假体加以改善,以适应关节盂假体组件。

Neer成功地将肱骨头假体和聚乙烯假体组件结合起来,用以治疗病变同时累及肱骨头和关节盂的慢性疼痛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

70年代早期,对于失去肩袖但三角肌功能正常的患者普遍地采用限制性假体的全肩关节成形术,但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对这些限制性或半限制性的全肩关节假体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结果是失败的。

因此,当前临床上几乎只考虑使用非限制性假体,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使用那种尚处于试验阶段的限制性假体。

目前,已有了能够精确地维持软组织张力并易于翻修的组装式假体,但化学电离和金属对金属的磨损是使用这种假体的并发症。

最近介绍了一种关节盂曲线的直径大于肱骨头直径的假体。

这种设计能产生平移运动并减少关节盂边缘的载荷和聚乙烯的磨损。

二、解剖和生物力学

肩关节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具有比身体其它任何关节更大的活动度。

尽管肩关节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球窝关节,但较大的肱骨头和较小的关节盂间形成关节,肱骨头并不包容于关节盂内,因此,关节本身不稳定。

盂肱关节必须依靠静力性和动力性的稳定结构才能获得运动和稳定,其中肩袖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Inman、Saunders和Abbott描述了肩袖的功能,认为肩袖不仅能稳定盂肱关节并允许关节有极大的活动范围,还能固定上肢的活动支点。

只有通过与支点的反作用,三角肌收缩才能抬高肱骨。

然而,在肩关节正常的功能性活动中,肩袖必须与三角肌同时收缩,起到协同作用。

三、肩关节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肩关节成形术的主要适应证是由盂肱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导致的关节功能丧失,并经保守治疗无效。

单纯关节僵硬不伴疼痛者,很少成为肩关节成形术的适应证。

其它的适应证包括肩袖撕裂、骨坏死和先前手术失败。

全肩关节成形术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患者术前必须有明确的手术意愿并清楚手术的风险。

肩关节成形术的手术禁忌证包括活动性或近期的感染和肩关节神经源性病变。

瘫痪导致三角肌和肩袖功能完全性丧失也是手术禁忌证之一。

但是,如果三角肌或肩袖的功能二者只失其一,则不是肩关节成形术的禁忌证,因为这种病变可通过肌肉转移和软组织手术得以治疗。

身体衰弱和无法治疗的肩关节不稳也是肩关节成形术的禁忌证。

四、术前计划和评价

在进行肩关节成形术前,应准确估计肩关节的骨缺损情况。

要检查关节盂判断关节间隙狭窄和骨床的破坏情况。

骨关节炎患者常有关节盂后方的骨质严重破坏、骨赘形成和肱骨头扁平,这可造成肱骨头的半脱位。

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关节盂中央部的骨质破坏或塌陷可到达喙突的基底部。

除骨质缺损之外,还应注意盂肱关节的稳定性和紧张度,特别是肩关节处于内旋状态下的情况。

骨缺损会影响盂肱关节的稳定性,假如盂肱关节是稳定的,极小的骨质缺损不需要治疗;如果盂肱关节不稳,则必须处理骨质的缺损,以免造成关节成形术失败。

术前要有标准的X光片,包括前后位、腋窝侧位和肩胛“Y”位。

前后位影像必须包括肩关节在中立、内旋、外旋状态下的40。

后斜投影。

这些影像能提供有关盂肱关节退行性变、肱骨头上移、结节位置、盂肱磨损、关节半脱位和骨赘形成等方面的资料。

术前的CT检查,扫描层厚约3mm,能够判断肩关节过度的非对称性磨损。

影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证实是否有骨折不愈合,这对于决定是否进行关节盂骨移植大有帮助。

关节盂的骨移植适用于骨质结构不正常或骨质缺陷。

建议对大的移植骨块进行内固定。

如有大段肱骨缺失和少见的关节盂缺损,需要使用定制的假体时,拍摄对侧健康肩关节和肱骨的X光片是很有帮助的。

应备有已调整放大率的模板。

若怀疑患者有神经肌肉病变,术前要进行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

对曾经接受过肩关节手术的患者,可通过穿刺抽吸和同位素检查排除感染。

术前还必须对肩锁关节进行临床和X线影像检查,因为如果术前未能发现肩锁关节的关节炎病变,且又有疼痛症状时,可能危及全肩关节置换术的疗效。

五、类风湿性关节炎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肩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盂有同心圆的磨损,伴继发性的关节内移。

关节囊和肩袖薄弱可引起肩袖功能不全,与肩袖完全撕裂后的改变相似。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喙肩韧带的完整性以限制肱骨头上移。

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肩关节和同侧肘关节均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术时,应首先对疼痛最显著的关节实施手术。

如果先进行肩关节的手术,应使用骨水泥限制器或髓腔塞,以防止骨水泥进入远侧的髓腔,否则会给后期的肘关节置换术带来困难。

如果肩、肘关节疼痛相当,应首先进行肘关节的手术,因为这样可获得极大的功能改善,使两次关节成形术之间的间隔时间更长一些,目前已有同时进行同侧肩、肘关节成形术的报道。

如果患者合并有下肢的疾患,应首先予以治疗,从而避免使用腋杖,并消除因此引起的肩关节压力。

六、肩袖功能不全的关节成形术

患者肩袖的状况与其内在病变是密切相关的。

在骨关节炎患者中,肩袖通常是完好的,而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情况往往发生了改变。

在创伤后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下,肩袖受到大、小结节位置的影响,肩袖常伴有巨大的撕裂并形成肩袖关节病。

正如Franklin等所描述的那样,肩袖功能不全可产生“摇摆木马”效应,随后造成肩胛盂的松弛。

通过半肩关节成形术或全肩关节成形术能够使疼痛缓解并恢复肩关节的功能。

虽然根据报道这两种术式的疗效大体相当,但半肩关节成形术避免了关节盂置换带来的潜在问题。

无论如何,必须保留喙肩韧带,这样才能使喙肩弓成为一个运动的支点,从而替代肩胛盂的作用。

一个大的能与喙肩弓更匹配的假体,可改善肩关节的稳定性。

这样也能使三角肌维持在更好的张力状态。

七、关节切除成形术

切除肱骨头并重建肩袖的附着而不使用假体置换的手术极少进行。

在肱骨头假体置换术出现前,有作者报道数例肱骨头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有限的疗效。

Milbrink和Wigren报道在13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中应用切除关节盂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他们报道的所有患者中,疼痛迅速缓解,1年后均观察到活动度增加,有肌肉力量的增强。

我们对此没有任何经验,但看起来在接受了这种手术之后,进一步的重建手术似乎会变得极为困难。

Jones报道将肩袖缝于残留的肱骨上段之后,可使肩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得以提高。

这类手术常用于一些广泛的肩关节化脓性感染或肿瘤患者,在采用全肩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后,被迫取出假体和切除某些肿瘤。

在这种情况下常使用上述的关节切除成形术。

手术切口可根据先前的手术切口而定。

只有不能进行关节假体置换术时,才可采用介绍的Jones关节成形术。

手术方法(Jones):

Jones采用完全的Cubbins切口显露肩关节。

在锁骨、肩峰和肩胛岗边缘保留一部分肌肉和筋膜,以便缝合三角肌;或者,也可将三角肌连同0.5cm宽的肩峰一起切断,以便后期用钢丝和螺丝钉重新固定附着。

钝性分离,将前2/3的三角肌向外侧和远侧牵开,显露其下的结构。

沿着肱二头肌肌腱沟,以及肱骨小结节和大结节的边缘,由前向后作一个马蹄形切口,将关节囊和联合腱从肱骨上分离。

如果一由于肱骨大、小结节和肱骨头的碎裂已造成全部或部分分离,应从粉碎的骨折块上切断关节囊的附着。

以右肩为例,从外侧面观察,可见短的关节囊肌腱以逆时针方向的方向附着于肱骨上:

肩胛下肌腱位于3点与1点之间,岗上肌腱位于1点与11点之间,岗下肌和小圆肌的联合腱位于11点与9点之间(图8-1)。

第2个关节囊切口始于肱骨大结节区,即约1点钟位置,向喙突方向延伸,如此能获得极好的关节显露和肌腱游离。

沿着肱二头肌腱沟,将肩胛下肌腱组织瓣从肱骨小结节向下锐性分离,使之完全游离。

如果有骨折,可将肱骨小结节从肩胛下肌腱组织瓣上切除。

以相同的方法游离出上、后方的组织瓣,内有岗上肌、岗下肌和小圆肌组成的联合腱。

在马蹄形切口的基底部作一横形切口,将两个组织瓣完全游离。

然后,去除所有的肱骨头和肱骨结节的碎骨块。

用咬骨钳将肱骨近端修成钝圆形。

在肱骨外侧,距钝圆端5cm处凿出2个纵行的可接纳上述两个组织瓣的骨槽;然后,如图8-2所示,从下方打通2个组织瓣间的皮质骨桥。

使用Gallie缝针和从大腿外侧剥取的筋膜束,或粗大的不可吸收缝线,将前侧的组织瓣(肩胛下肌)和后侧的组织瓣(岗下肌、小圆肌和岗上肌)分别固定于各自的骨槽中,并以加强褥式缝合的方法将其联系在一起。

当上肢外展45。

时,2块组织瓣必须拉紧。

最后,将三角肌缝于肩峰和锁骨上的正常解剖位置。

 

图8-1

图8-1“肩关节钟”的示意图,有助于关节囊切口定位

(摘自JonesL:

SurgGynecolObstet75:

433,1942.)

图8-2

图8-2修整肱骨干近侧端的外形,凿出2个骨槽,以便接纳关节囊组织瓣。

用阔筋膜组织束将后侧组织瓣(小圆肌和岗上肌)和前侧组织瓣(肩胛下肌)紧紧地系于骨槽中

(摘自JonesL:

SurgGynecolObstet75:

433,1942.)

我们已经许多年没有使用这种关节成形术了,我们不愿意松解三角肌近侧附着部,而采用一个长的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如果需要更多的显露,则松解三角肌的远侧附着部。

去除全肩关节成形术后感染的关节假体,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切除型关节成形术,重建肩袖所有的附着是不必要的。

通常只有肩胛下肌腱被从肱骨小结节上切下,一旦去除了假体和骨水泥后,只有这块肌肉必须重新修复;如果只是取出假体,岗上肌、岗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通常仍保持完整。

术后处理:

患侧上肢维持于旋转中立位和45。

外展位,使用肱骨外展夹板制动。

早期康复只限于改善活动。

拆线后应尽快早开始耸肩运动,并开始物理治疗和外展练习。

随着肌力的恢复,上肢仍使用夹板保护下,开始完全的外展动作。

最后才开始旋转练习。

术后4周可以去除夹板,但晚间仍要使用夹板2~4周以上。

应充分估计到肩关节的外展可能不超过80。

,并可能有中等程度的肌力减弱。

八、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入关节成形术

在切除低毒恶性的肿瘤后,通常造成近侧肱骨大段骨缺损。

我们采用近端腓骨作为自体移植物。

这些移植的骨块通常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如维持肢体长度及作为肘关节和手的稳定性支撑物。

然而,没有一个患者能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

最近,我们采用同种异体的近侧肱骨用于骨缺损处的移植,因为这样的移植骨更符合正常的解剖形态。

这一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在第17章中介绍。

九、关节清理术

关节清理术适用于因退行性关节炎导致肩关节局部骨赘形成的年轻患者。

假如肱骨头和肩胛盂关节面尚令人满意,并可能保存,那么切除骨赘,去除关节腔内所有的游离体可在许多年内改善肩关节的功能。

然而,适合采用这种肩关节成形术的患者极少。

我们已经在不太适合进行肱骨头假体植入的年轻患者身上成功地应用了这一手术。

我们建议在关节镜下进行这一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实施这一手术前必须告诉患者这项手术的疗效是暂时的,日后他们可能还需要接受其它的手术治疗。

十、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单纯的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半肩关节成形术)的适应证是新鲜的骨折和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

疼痛是首要的适应证,运动和功能的问题是次要的。

(一)新鲜骨折

肱骨头新鲜骨折的假体成形术在第49章讨论。

(二)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

在新鲜骨折中,大、小结节常有骨折分离,与此相反,在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中,大、小结节往往是完好的。

但是,病变的病理过程可能对肩袖有严重的影响,给重建和康复带来困难。

手术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够解除保守治疗无法缓解的疼痛,同时,也期待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

手术后肩关节最终活动度的恢复主要取决于手术的正确实施,三角肌、肩袖的功能状况,以及患者术后对配合长期、持续康复计划的意愿。

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袖撕裂性关节病、无菌性坏死、镰状细胞梗塞、放射性坏死、褐黄病、痛风,以及因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导致的肱骨头畸形。

如果有关节面受累,只有当肩胛盂关节面仅轻度受累时,手术效果是最好的。

肱骨头置换术的手术禁忌证包括新近的感染、神经性关节病变、关节麻痹性病变、肩袖和三角肌功能缺失,以及患者不能配合治疗。

远处关节的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医生和病人必须在充分考虑到所有的潜在危险因素后才能进行手术。

虽然年轻患者在总体上不适合接受髋、膝关节的人工关节成形术,但他们可接受肩关节的人工关节成形术。

因为与下肢的人工关节成形术相比,肩关节成形术很少需要考虑假体的磨损和松动。

对30~40岁的患者,因创伤或其它病变造成肱骨头的毁坏,施行肱骨头置换术后,在10~15年的随访中,很少发生问题。

在这些年轻患者中,如果适应证合适,或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时,可采用半肩关节成形术或全肩关节成形术进行治疗。

当肩袖功能不全或肩胛盂不足以确保假体的稳定时,可采用半肩关节成形术,这种情况可发生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晚期。

Boyd等对64例半肩关节成形术后和146例Neer全肩关节成形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近4年的随访,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他们认为在改善功能方面两种手术的结果相似;但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全肩关节成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方面更为优越。

在大多数研究中,两种手术疗效的优良率为80~94%。

肱二头肌间沟在选择肩关节假体时是一个很有用的标志。

假体的大小通常很难决定。

用试验性假体作做稳定性试验对于判断合适的软组织张力有用。

在骨不连的病例中,必须游离未愈合的肱骨结节骨碎片。

肱骨头和大、小结节新鲜骨折的半肩关节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在第49章介绍。

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的手术方法如下:

疼痛性慢性盂肱关节匹配不良的半关节成形术

手术方法(Neer):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用一个小沙袋垫于患肩至肩胛骨脊柱缘区域之下。

最好使用一个伸展头托,以便于更方便地在肩关节上方的手术区进行操作。

调节手术台,使患者与水平面呈30。

~40。

的半卧位。

消毒范围包括肩关节和患侧上肢肘关节以远的区域,铺手术单,允许手术过程中患肢可被任意地移动。

切口从肩锁关节上方开始,向远端跨越喙突,然后沿着胸大肌-三角肌肌间沟方向延伸,至接近三角肌止点处。

切口位于肱二头肌肌腹的外侧,总长约14cm,呈弧形。

将上肢外展30。

,三角肌牵向外侧,胸大肌牵向内侧。

松解上1/4的胸大肌,如果需要,也可松解三角肌远侧,以便获得更佳的显露。

对于大多数患者不必切断三角肌前侧部分。

当上肢外展时,肱骨头位于三角肌前部的下方,在大多数肩关节成形术手术过程中,无需切断三角肌的任何部分(图8-3,A)。

沿喙肱肌外侧,纵行切开锁胸筋膜。

在肩袖上方用手指或骨膜剥离器分离肩峰下间隙。

如果肩袖完整,常需切除喙肩韧带。

通常需要施行前部肩峰成形术,以便于术后肩关节的自由活动,特别是在发现有骨赘形成并碰撞肩袖的前上方的情况下。

如果肩锁关节有严重的病变,可切除锁骨的外侧端,以便术后的康复锻炼。

然后,将肩关节置于极度外旋位,判断肩胛下肌腱的位置,辨别其上、下方的边界。

先用长Kelly钳,然后用骨膜剥离器分离肩胛下肌深面与关节囊浅面间的间隙,通常在肩胛下肌肱骨止点的内侧2~3cm处分离这一间隙较为容易。

由于肌腱与关节囊交织在一起,因此很难分离肩胛下肌腱止点附近的间隙。

一旦这一间隙被分开,在肩胛下肌上、下缘分别用缝线缝扎标记,并在肱骨小结节内侧2cm处切断该肌(图8-3,B)。

这样肩胛下肌就可更容易地与其下的关节囊分离,并且当假体插入后,也可容易地进行修复和延长。

接着从关节囊表面游离肩胛下肌,以便肌腱能较大幅度地移动,注意保护臂丛神经。

然后,垂直切开关节囊前部,将肩关节进一步外旋、外展,使肩关节脱位。

全部显露关节,去除所有的游离体和肩胛盂边缘的骨赘。

然后探查肱骨头关节面的边缘,并需切除骨赘(图8-3,C)。

但必须辨清肱骨头的边界,以便设计肱骨头的切除。

如果采用标准的Neer假体,仅需切除极少部分的肱骨头,但如果使用有较长头和颈的NeerII型假体,则要切除稍多的肱骨头。

肱骨颈距部分必须保留,以保证假体植入后的稳固。

后一种假体的头和颈较大,有助于增加作用于肩胛盂关节面上的杠杆力臂,这一力臂可达两个肱骨颈的长度(肱骨头厚度)(图8-4)。

如果肩袖的修复较困难,使用短颈的假体有便于修复。

在10~15年前的半关节成形术中,大多数使用的是第一代的Neer假体,尽管从那以后大多数采用第二代的Neer假体,但第一代假体仍有较好的疗效。

如果跨越关节的肱二头肌长头的肌腱情况良好,可将其完整地保留在肱二头肌肌腱沟内;如果肌腱有慢性炎症和磨损,则将其从肩胛盂上结节处切下,然后转移至肩袖的前上方,或将其固定于肩关节下方的二头肌肌腱沟内。

但不要将其转移至喙突。

使用骨锯或骨凿,沿着先前确定的关节边缘切除肱骨头。

贴着肱骨干近端放置一个试模,用以标志适当的截骨角度。

标出截骨平面,使假体顶端不低于大结节水平,稍高于此水平更佳。

若肱骨头假体植入的水平低于大结节,可导致大结节的碰撞和运动恢复的困难。

截骨要保证在假体颈牢固植入后,肱骨假体的头维持于30。

~40。

后倾位。

截骨完成后,用一个大的刮匙打开肱骨的松质骨末端并显露髓腔。

应从外侧开始打开髓腔,以避免假体柄植入后处于内翻位。

接着选择一个髓腔所能容纳下的最大的假体柄。

如果需要,可用扩孔钻将髓腔扩大至合适的大小,过度扩大髓腔是不必要的。

试模的翼缘必须接近二头肌沟后方1cm处。

可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

将假体插入髓腔达到与髓腔紧密配合,使得假体牢固地坐于肱骨距上,并保持假体的头后倾30。

~40。

唯一的例外是采用半肩关节成形术治疗陈旧性、漏诊的肩关节后脱位时,不要求达到这样的后倾角。

此时,肱骨假体的后倾角要显著减小,经常可处于中立位,以防止假体向后半脱位或脱位。

根据肘关节的轴线可容易地确定后倾角。

假体植入后,切除肱骨颈周围所有的骨赘。

彻底冲洗关节腔,将假体复位入肩胛盂。

肩关节维持于旋转中立位,用不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肩胛下肌腱,使用2-0的缝线通常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不必关闭关节囊。

如果肩胛下肌发生挛缩,在旋转中立位时不能被缝合或缝合后出现肩胛下肌过度紧张,可“Z”字延长肌腱(见图8-3,B)。

假如需要修复肩袖,在插入假体前,必须在大小结节上钻孔,用于缝合肩袖。

间断松弛缝合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间隙内留置引流条。

除已进行广泛修复肩袖者外,可将上肢用悬吊-捆绑绷带制动。

若肩袖广泛修复,可使用肱骨外展支架固定。

 

图8-3

图8-3A。

三角肌-胸大肌间隙长切口。

肩关节外展,肱骨头位于三角肌下方,少数情况下需要将三角肌前部松解。

B。

向内侧松解肩胛下肌2cm直至肱骨附着部。

假如有严重的肩关节内旋挛缩畸形,可能需要将肩胛下肌腱作“Z”字延长。

C。

辨别肱骨头关节面的边界,必要时清除骨赘。

(摘自NeerCSII:

JBoneJointSurg56-A:

1,1974.)

术后处理:

假如选择了常用的悬吊-捆绑绷带制动,在术后4~5天即可去除。

仅留下悬吊绷带,可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

在术后的最初6周中,只允许进行主动的辅助性活动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

指导患者每天锻炼5次,每次5分钟。

术后8天停止使用悬吊绷带,但应鼓励患者在仰卧时使用枕头支撑患肢。

在术后的初始6周内,患者应注意避免主动屈曲和外展肩关节。

还要避免理疗医生被动牵拉肢体和在疼痛状态下进行关节运动。

在术后4或5天,患者可在仰卧位上通过另一只手的帮助进行肩关节的外旋练习,随后进行双手握棍或棒的练习。

术后第7天,增加摆动练习,在完成肩关节划圈动作时,上肢要随之内旋和外旋。

术后8~10天,患者可在站立位进行功能锻炼,同样,利用健侧上肢的帮助开始过伸练习。

至术后14~16天,增加水平位的外旋练习。

术后17~21天增加内外旋肌和三角肌中、后1/3的等长收缩练习。

患者通常于术后2~3天出院,术后2周左右复查。

如果患者康复令人满意,可开始三角肌前部和肩胛下肌的力量锻炼,这些肌肉在术后一直未进行主动活动。

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增加对抗性练习。

随后继续肩关节辅助性摆动和牵拉锻炼,从而恢复更大的活动度。

患者必须清楚地知道,最终的疗效取决于是否坚持了这一功能锻炼计划,直至术后18~24个月肩关节才可能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

十一、全肩关节成形术

全肩关节成形术,即同时进行肱骨头和肩胛盂的关节面假体置换,目前已是较为成熟的手术。

如果手术操作和康复治疗适当,其手术疗效可与更常见的髋、膝关节成形术的效果相媲美。

现有3种类型的全肩关节假体可供选择,包括

(1)非限制性假体;

(2)半限制性假体;(3)限制性假体。

迄今为止,在非限制性假体的应用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突出的是Neer在1982年的报道。

在随后的15年中,出现了大量的报道,显示使用Neer非限制性假体获得远期的成功。

Gristina和Webb等人研究出一种无关节的半限制性假体,其肩胛盂较深,上方有一唇样突起,以增加假体的稳定性。

对于这项技术设计,几乎没有关于其长期疗效的报道,但是,骨-骨水泥交界面应力的增加是目前半制约性假体应用中的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

1980年,Post、Haskell和Jablon报告43例肩关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