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123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 画优秀教案新版.docx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6画优秀教案新版

6画

教材解析

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

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

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2.教师引学: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

会认这四个字吗?

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

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

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

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

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

读一读。

哪些字不认识?

请用铅笔标出来。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

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

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

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

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

“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

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

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

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

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

大家背得不错!

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师引问:

是呀,真有点怪!

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

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

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

哪位同学见过“山”?

说说“山”是什么样的。

(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远看山有色,    远看山无色,

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     春去花不在,

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8.总结:

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

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

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

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

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

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

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

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

可以用想象法识字:

尾“巴”顶戴个小帽子。

组词:

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

组词:

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

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也可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

都有“辶”。

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

“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6)不:

猜谜语识字。

谜语:

“木不出头”。

组词:

不好、不用。

(7)声:

上下结构的字。

组词:

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

识字大转盘。

(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巩固识字。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其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

“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

(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

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

(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看了许多画,今天请同学们仔细地来看一幅图,看看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

(用红笔板书:

山、水、花、鸟)画的是什么季节?

(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

(桃花)。

2.结合日常生活中看到过的“山、水、花、鸟”的情景,要求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一想,如果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吗?

(模模糊糊、没有颜色、看不清)

(2)如果水从山上直往下流,从近处听,会有什么声音?

(有哗哗的流水声)

(3)各种花过了开花的季节就会怎样?

(不再开了,看不到花)

(4)鸟停在树上,人来到鸟的前面,鸟就会怎么样?

(鸟就会受惊,会飞走)

小结: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鸟是这样的,那么画上的山、水、花、鸟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写画上的山、水、花、鸟的呢?

请跟老师来看看。

二、创设情境,补充诗句

1.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画中的“山”有没有颜色?

要求学生把看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

远看有色。

2.请一位女同学来到画的前面听一下“水”有没有声音?

要求把听到的告诉同学。

(板书:

近听无声。

3.请一个同学说说,图上面的是什么花?

(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的?

(春天)现在是什么季节了,为什么它还开着?

(板书:

春去还在。

4.请一同学到画前面来模仿一下平时赶鸟的情景,让别的同学看看鸟怕不怕?

即它会不会飞走?

(板书:

人来不惊。

三、齐读诗句,板书课题

1.齐读诗句。

2.给诗加上题目。

3.弄清题目与诗句的关系。

(谜底谜面)

四、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找出生字并画上线,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老师听一听。

(指名读)

4.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五、齐读课文,试着背诵

1.齐读课文。

2.试着背诵。

(以最先用红笔板书的“山、水、花、鸟”四个字为线索来背。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课文。

2.找搭档背诗句,说诗意。

(一人背一人说)

二、自学生字

1.学习新的偏旁。

2.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3.分析字形。

(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1)“画”半包围结构。

上面是“一”,下面中间是“田”,外面是“竖弯、竖”。

组词:

画画、图画、画笔。

(2)色:

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巴”。

组词:

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等。

(3)听:

左右结构,左边是“口”,右边是“斤”。

(4)无:

无一天,“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5)春:

上下结构,上部是“”,下面是“日”,组词:

春天、春色、春光。

(6)人:

“人”可以与“八”比较。

“人”撇笔长即捺笔低于起笔。

4.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

(2)口头组词。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来、不”,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

2.教师示范“水、去、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

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