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8074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docx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

静坐入定方法..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呼吸之间又一年

2013-12-21 点击关注 菩提树下

 

静坐入定方法

 

   1.入禅定的条件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

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

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

所谓五盖是:

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

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

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

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碍,也会影响我们入定。

初禅的觉受

    要入定,首先要有入定前的一些觉受。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心都很舒适,修法又很正确,那么,他要入定之前会产生轻安的现象。

即全身非常舒服,一般人的感觉是全身轻飘飘。

初学禅定的人,在入定前会有轻安现象:

有些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大,甚至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大到他会觉得充满这个世间;有人会觉得身体越来越小,或身体浮起来。

这些都是轻安的现象,这种现象过后,就会产生很快乐的感受,这都是入初禅前轻安的觉受。

在禅定里,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不同的快乐感受,到了四禅就没有乐受了。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

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

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

根据经典说,入初禅会生起觉、观、喜、乐、定五件事,称为初禅五支,初学者入定时是分不清楚这五支的,所以初学者不必先理会初禅五支,以免分心。

初学者可以从心念集中了、呼吸变微细了、身体非常舒服了,以这些现象来确定自己已经入定了。

另外,初入定的人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从非常舒服的感觉中出来之后,会觉得忽然脚酸、麻、痛了;但是,在他出来之前却不知道痛。

为什么呢?

因为初禅只有乐受没有苦受,所以,你静坐到心念很平静身体非常舒服的时候,一旦休息就感觉全身疼痛,这表示休息前你入了初禅。

这是很多修禅定的人都有的经验。

但是有些人不但不明白为何麻、痛,还会否定自己已经入定了呢!

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

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

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

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

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

入定不是等待机会

    刚才说,入定过程有呼吸的变化,心念的变化,还有身体感觉受乐的变化。

许多人不懂得怎样利用这些变化来认识入定的道路。

所以,都是先安坐,然后继续坐、坐、坐,时间久了,他不知不觉地进入定里面了。

到底什么时候入、怎么入,他不知道。

这样的修行人往往认为必需坐得很久很久,总之,坐久了就一定会入定。

其实坐久久而入定,就是不懂如何入定,他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定?

也不知自己怎么入。

懂得怎么静坐修定的人,要懂得如何入定与出定。

不懂修禅定的人,即使入了定了也不知道是入了定,就那样在那里傻等。

很多出家人都能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甚至有的出家人修到了四禅。

他们的静坐经验是什么呢?

原来每一次他坐下来时,总想体验他上一次静坐的觉受,然后就等、等、等时间到了,他所期待的体验又出来了,就如此入定了。

大多数的出家人都是这样的,期待上一次静坐的体验而入定,这就是他不懂得如何入定,就不信一瞬间也能入定。

为什么他不懂呢?

原来很多人忽略了入定的过程,由于不观察入定过程最重要的讯息,只好等待所体验过定中的舒服感觉,当那体验出现时他才认为:

哎呀,我又在定里面了。

这说明他没有观察入定的过程,所以,他每次都不知不觉地入禅定。

    2.入定最重要三事:

心细、息细、乐受

   在这次的禅定学习里,要学习认识入定的过程。

其实,过程很简单。

为什么说很简单呢?

因为在禅定里面,有快乐的感受,呼吸很细,心念也很微细。

就凭这三件事情,我们可以这样说:

当你入定时,呼吸一定是从粗变细、心念从粗变细、身体从没有乐受变成有乐受。

就是说,入定的过程中,至少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在变,你要小心观察它变化的过程。

   如何观察出入定时的三事变化?

   要什么时候观察这三件事呢?

当你静坐时,一旦觉得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出现时,你不要留恋在里面,要快点退出来。

为什么要如此呢?

因为当你发现身体快乐,心念变细,呼吸变细的时候,你就能在退出时观察它的变化。

你会发现,心念变粗,呼吸变粗,快乐的感受在退。

当乐受完全退时,你就快点再度集中,先想我要再度入定,然后再度集中于修法。

如此,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原来的觉受。

也就是说,你刚刚从初禅下来,你一定有能力再回到初禅。

你再度集中的当时,就快点注意观察三件事的变化,呼吸变细,心念变细,还有乐受又出现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三件事,因为这过程就是入定的道路。

所以要你去观察心念怎么从粗变细,呼吸怎么从粗变细,怎样从没有乐受变得有乐受。

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认识的道路,什么时候观察此三件事?

时机(火候)就是当呼吸很细,没有杂念,心念很平静,全身有乐受时。

   每次一静坐,你就要想:

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

初学者一般是做不到的。

你必须坐一段时间,坐到乐受快出来了、没有杂念了、心念微细了、呼吸微细了,这时候快点退出来。

一退出来了你就想:

啊,我现在就要入定了!

这时你一定办得到。

在入定过程要观察三件事在变化:

心念、呼吸和乐受。

重复练习出入定过程 

   这样小心重复观察入定三件事情:

心念、呼吸和乐受,你就会懂得原来入定过程是这么回事。

必须重复训练,上去,下来。

再上去,再下来,做越多次越好。

以后,你就会越来越快地入定。

一般人不懂得重复训练入定,只会贪着乐受而住在定中的乐受而不想出来,一直呆,呆到定力退了才出来,如此修定者能入定却不懂怎么入。

所以,任何人初入禅定,千万不要一入了定就不出来。

应该是一进去就快点出来,然后,再快点进去快点出来。

一直重复做,做到你很熟练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后,才来加强定力,所谓加强定力就是进去了不要马上出来。

在练习加强定力时,要在定里多久呢?

初学者入初禅千万不要太久,五分钟就好了。

在里面呆五分钟就要出来,但是不要下座,然后再进去五分钟后出来。

为什么呢?

因为在初禅里呆得太久,心念可能会更细而离开初禅。

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细,心念更细,也更快乐。

于是你对初禅心念的粗细混乱不清。

也就是说练习加强初禅定力时,他在入初禅半小时内,要出入定六次。

这样不但修了半小时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进。

当每次出入定五分钟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时。

就这样地加强定力。

当你觉得这个定很稳固了,然后才能设法进入另外一个禅定。

这就是所谓入定的技巧。

   3.解除入定的障碍 

   刚才说修禅定有一些障碍。

一个是五盖的烦恼,另外是身体的某些障碍。

 

   气脉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关于身体的障碍,一个在胸前,一个在后背。

在静坐的时候,身体里会有气的运转。

就是说,当你精神专注在你所观的境时,你必然会全身放松。

身体一放松,你身体的气就会运转起来。

气功师会说是在练气功。

其实不是,我们在专注修定。

但是因为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境里面,对身体不理会,你的身体就会放松,身上的气就会运转起来。

当它运转的时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气脉阻塞,气运转到那里就会疼痛。

于是禅定就修不好。

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后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问题会造成前胸阻塞。

忧郁、劳心、嗔心等就会感觉胸口闷。

还有一个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时候就会打嗝。

   当你静坐到身上气感发动时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静坐坐的好。

为何说好?

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时不知道,你静坐的时候,气要打通病灶而痛。

你要去处理病痛,如果你不去处理,气就会干扰你。

如果你不去处理它而每天坚持坐,慢慢的也会自动打通,但是要花很长的时间。

如果你们发现任何的疼痛,都要将它处理掉,不要认为出现病痛是老师教错,或者是修错。

过去在静坐时若受到惊吓,以后每次静坐就会胸前痛,你要找医生或者气功师帮你调理,以免继续干扰静坐。

要记得,在静坐的时若受惊吓,不要立刻就睁眼动身。

应该静下来,吞口水或者将气引到丹田,过后找人处理。

   背后有几个部位,就是会阴、命门、肺腧、大椎、玉枕等。

静坐时会有气通过这些脉轮穴位,如果这几个部位阻塞会造成一种冷热现象。

一个是在肚脐背后的命门冷,会导致腿冷麻。

还有胸口背后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会冷疼。

感冒的时候,大椎往往会冷痛阻塞。

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静坐的时候,会觉得背后很热很热,但颈项以上凉凉的,这是气不能上来的缘故。

如果是脑后的玉枕阻塞,你会觉得整个颈项发烧,头重重的。

这也是气不通、阻塞。

有这种现象,你一定要去处理它。

处理不了,只要长久地坐,虽然被困扰一个时期,最终它也会通。

当气自动调理过去造成的病灶而痛,说明你静坐有进步,所以说坐久出现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会因痛打退堂鼓。

 

   头上留气——久了造成头痛

   大多数人静坐几天后太阳穴和眉心这一带痛胀,这是静坐时不小心造成的。

为什么呢?

因为静坐时气会升到头上,很多人没有觉察有气留在头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点点,用功几天后,就会疼痛。

情况严重时,嘴唇裂,舌头生疮,睡不着,虚火上升。

这些都是气留在头上造成虚火病气。

好多出家人都遇到这方面的问题,自己被气干扰成病,对修炼时的气无知而修成“虚火外道”,却骂气功是外道。

   所以,每次静坐之后,头上某些部位会有气,你如果有把握处理这些气的话,可以用任何方法处理,处理气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办法也可以采用。

不然的话,最好循古人的规矩,静坐完了之后,先搓热手掌,以爪梳头、以掌洗脸、以指按摩身体手脚。

按摩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睁开眼睛。

按摩完了之后,才能睁开眼睛。

   按摩就是让你将积在头上或身上的气疏散掉。

另外有些人,静坐完了就去睡觉,这是要不得的。

这样容易造成头疼。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懂得处理,你就不会被气干扰。

不然,你静坐到最后,你会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静坐到了一定时候,敏感的人都会发现有气在运转,大多数人都经验过太阳穴会发涨。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们修心养性会产生清净的气,贪嗔淫欲会产生污浊的气,清净的气向头上升,越清净的气升得越高。

污浊的气往下降,越污浊的气降的越低,最高到头顶百会穴,最低到小腹下的会阴穴。

所以当心念清净到接近初禅的时候,你身上清净的气就会升到眉毛的这个水平。

是一个水平,不是眉心一点。

   你每次静坐完了,一定要让这些气降下来。

有些人很敏感,他会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

不敏感的人静坐之后,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气留在头上。

如果你用按摩处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观想,观想气慢慢地从头上降下来。

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对自己的头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

向胸前中间拉,拉到丹田,重复做这个动作。

如果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拍打来处理留在头上的气,用空心掌拍打。

拍后会觉得你头上的气粘在手上,要将它甩掉。

如果这些你都懂得处理,要进禅定是不难的。

有些人已经坐很久了,虽然没有什么杂念了,总是不能入定,没有乐受。

为什么呢?

多数原因是身体有病,造成心无力集中,于是没办法入定。

因为禅定是很强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达不到相当强度,就没办法入定。

也就是说你的心力无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静坐前就要吃一些补气的药。

   4.静坐的气场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他到某个地方很容易就心静下来了。

总觉得到这个地方静坐很快就入定了。

其实是那个地方的气场很好,对他有帮助。

虽然外在的气场对修行有帮助,但是,靠外在的气场,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气场,就是长期静坐后,你也会形成本身的气场。

至于气虚的人,要吃一些补气的药来加强,他的静坐才会进步;身体健康的人就少吃补为妙。

   你静坐的场所不要整天换来换去,如果你在家里,最好每天在同一个座位坐,你会在此座位上形成一个气场。

以后你再回到同一个座位,就很快能够定下来,这是环境的影响。

还有,你周围的同学坐得好的,靠近他你会沾光。

就是说,他的气场对你有帮助,而你的气场对他会有干扰。

如果他的气场很强,你对他的干扰就会很微小,没什么影响。

如果他本身的气场不是很强的话,你的气干扰了他,敏感的人就会心烦了。

有病者的气场,会干扰身边的同修者,所以,当你觉得坐在这个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换个位子就好了。

   5.修定时间的长短

   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

不一定非要坚持坐完一枝香,为什么呢?

如果你没有昏沉、掉举、散乱,你就必须坚持。

如果你有很严重的昏沉、掉举、散乱,那么,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时间。

如果开始十五分钟坐得很好,过后昏沉、掉举、散乱,每次都如此,我劝你不要坚持。

应该怎么做呢?

就是坐走交叉修。

因为静坐开始的五分钟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钟以后的效率就差了。

那么,你就坐十分钟,经行十五分钟,然后再坐十五分钟,再经行十五分钟。

如果你这样修,也就是说四个十五分钟里,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样修行就很有效果。

如果说,你坐了十五分钟之后,因为精神不好,心无法集中地坚持到一小时,那是浪费时间。

不要听人家说,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见得啊!

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劳,那么,我劝你快去睡觉。

如果不是烦恼而是精神疲劳,睡饱了再来坐效果会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

不一定!

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须坐得越久越好。

如果不是,千万不要坐得太久。

为什么?

禅定坐久了,会贪。

贪什么呢?

就是他每次一进去就不想出来。

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来,这就是贪。

因此,修禅定时,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规定出定的时间。

假如你要进初禅,你就自我规定:

现在我要入一小时的初禅。

这样,你入定后坚持一小时之内,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

如果我现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钟,那么十五分钟后一定要出来。

   6.修禅定有三种自在

   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什么叫入定自在?

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时候我想入哪个定,就能够入哪个定,这叫入定自在。

比如我要进初禅,就一口气之间进初禅。

我要进三禅就一口气之间进三禅,这叫“入定自在”。

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

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老是要溜上二、三禅,结果自动到了三禅,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

什么叫在定自在呢?

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钟,我进去出来,就是二十分钟,这叫在定自在。

如果我说进去二十分钟,一小时了才出来,就是贪着禅定。

明白了吗?

就是说,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现在要入定多久,然后到那个时间出来就不是贪。

如果你要二十分钟,结果是一小时才出定,就是贪。

明白吗?

也就是说你不自在。

出定自在就是坐禅的人想出定,一想出来就出来了。

身心就恢复到入定之前的状况。

不要以为一睁开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复常态。

如果你出定后会觉得头发涨,被气锁住,很不舒服,这是出定还不够自在。

所以,修定有所谓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当你们熟悉了各种禅定之后,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给自己预设一个时间。

   7.禅定差别

   近行定与安止定的差别

   刚才说道,禅定有一、二、三、四禅,我用登楼比喻,一、二、三、四禅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

犹如你上一幢楼,上一楼、二楼、三楼、四楼,表示说一禅、二禅、三禅、四禅,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

当你的心念达到入禅定之前的集中力,称为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禅的近行定、二禅近行定。

近行定是什么意思呢?

近行定好象你上楼梯到某一层,因为还未进房间,你可以继续往上爬,也可以爬下来。

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进入根本定好像进了房间,你就不能上下爬了。

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

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达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当时进入初禅,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进入初禅安止定。

当你进入初禅,会有进入的感觉,整个人沉入在里面。

这时若要上下,就必须从初禅出来,你就会有从里面出来的感觉。

就是说进去和出来犹如进出房间,上去和下来犹如上下楼梯,是不一样的。

   禅定之间的觉受差别处

   初禅与二禅最大的差别是:

初禅的心态有觉有观,很容易被声音干扰。

初禅的人听到声音,心就乱了,所以佛说声音是初禅的刺。

二禅的心态无觉无观,声音的影响,你都如如不动。

   三禅和二禅的差别是:

在三禅,你会觉得身体不存在了。

但是,感觉头还在,觉得全身很快乐,却不知道身体在哪里。

到了三禅呼吸很微弱,有些人会觉得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碍,一般是忧郁、易怒及紧张的烦恼造成气结檀中穴。

有些人到了三禅心脏会跳快。

为什么呢?

因为,三禅的呼吸很微细。

那些心没有力的人会觉得心脏负担不了,会跳得快一点。

这样,他就应该在三禅多呆,慢慢地适应,最好是吃补心气的药。

   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

有些人会呼吸停止不了。

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

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

如果一个人在四禅里面,听不到声音以后,这个人就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

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还会听到声音,就没有能力进入第五个定。

禅定越高,定力越强,心念越细,呼吸越细,感受越快乐。

但是,从三禅进入四禅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一旦你从三禅进入四禅,快乐就会立即消失,完全没有乐受——舍受。

如果你们有经验过四禅,就会知道叫舍念,就是没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净——念清净。

­

   8.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如果从初禅到四禅,你都弄清楚了,以后不管你修密宗、禅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禅定来判断自己的心。

修禅定好象是磨刀一样,切东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锋利,修行时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

如果今天你坐下来,连初禅都上不了,然而却要修大威德金刚、或者修大圆满、或者修禅宗,这样修任何法门都修不好的。

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以散乱的心来修。

明白吗?

但是,如果今天你能进到四禅,那今天修任何法门都很有效,因为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净的心来修行。

也就是说,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门,用不同的粗细的心力来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样的。

四禅的清净心,是修道人要去争取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心无法平静就去参禅,你只是在胡思乱想,如此参话头打禅七,是胡打,变成烦恼纠缠不清的“缠七”。

为什么呢?

心都不能安定下来,烦恼一大堆,是烦恼在参缠,还以为是参禅。

修任何法门最终是要修慧要觉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

佛法说有慧没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烦恼很多,还说自己比他人有智慧。

因此,把禅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炼任何法门,都是有所帮助的。

如果一个人他不认识到定是慧的基础,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门,那么,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么心去修。

我在这里再次强调:

一定要修好禅定。

禅修的十个层次,你修到几层

1、一坐不起 

开始自动功转入静功,在禅修中已能初步一坐不起而入静入禅,初步转入无念境界,恬淡虚无,实是外静内动,形静神动,念静意动,肉静灵动;从内动出壳,从阳神出壳,朝灵魂出壳的大标修行。

 

 

2、二目无光 

天目已开,(天目开,肉眼自然就无光了)天耳随之而开,天窗、百会、天门也开始随之启动。

这时作为小宇宙的人开始与天地人三界信息沟通,初悟气、佛、道、灵,尤其德为何物,顿悟出现。

一悟如梦初醒,再悟则天地明。

 

3、三餐不进 

这时辟谷以食气为主,直接吸收天地宇宙能量、大自然之精华。

三通已成,心静灵纯,超凡脱俗,大有仙风道骨风貌神采,俨如不食人间烟火的地上神仙。

这时由于六根未尽,因果未清,仍应静修,不宜偏激出山。

倒是应该深悟功德,精修德功,确保肉身逐渐明净,灵魂渐趋与佛光容为一体,纯阳透明。

 

4、四肢无力 

开始全面进入意念力的实际应用间段;一但念力强盛,体力必然日衰,四肢肌力退化;灵力,法力,佛力大振,心想事成,何必动手。

这时的修佛者必然从举步为艰中走进意念力,灵力,法力,佛力应用的随心所欲阶段,这时的修佛方式已是以佛力发功,以德带功,以德修功了。

 

5、五官不用 

这叫全息感知,叫超五官功能。

因修佛者已不怎么使用五官个了,这是潜能全面开发的结果,修佛者已全面开智开慧,用天人感应的灵性感知和沟通天地人三界,接收宇宙信息,从而出现他心通。

天地通,通灵通,佛通,阴通,天通,道通,直至出现灵魂出壳的神灵通,能隐飞行,灵魂出游。

 

6、六神无主 

元神,即灵魂自主。

灵魂自控肉身,密码自悟,六神意识让位给元神,无意识,称为六神无主,不主事了,转成灵体的灵性感知了。

这时的修佛者能真正的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去处理人间事务和生前矛盾,逐步了结因果孽债,做到六根渐净,阴德日丰,渐渐走向六通岸。

 

7、七窍出游

灵魂常常出壳,元神随便游天,恍兮惚兮,大悟若痴,大智若愚,超越灵界,沟通阴阳。

先是三魂出游,七魄留守,接着是念住、脉住、息住,即不呼吸,脉不跳,不想凡间事的活死尸状态,整个灵魂出游天外。

这时尚属于躯壳存俗,灵体游仙。

如修佛者想回归坐化,即可能出现身体不腐等观。

 

8、八方通融 

全方位了解万物皆有灵的佛教生命理论,运用佛理法则,自控阴性功能,飞越灵性世界。

上天入地,自由神游太空,登月通天,无所不去。

这时意念力已发展成为超高级灵力,性力,神力。

初步掌握虚化实化的原理和技术,操控空中抓物,性力致动,超越时空障碍,意念力、隐飞行等特异功能已不在话下。

反正是做到“阴阳转化随意,虚实交变可行”,即万象可控,八方通融。

 

9、九成非人 

人味不足,仙风已成。

这时衣食住行初步解诀,不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供应,生老病死已基本悟通。

“自由王国任君走,逍遥自在学神仙;灵人随气过佛界,度人用德度凡人”。

一般 来说,这类修佛者已成为归隐的灵人了,你找他不行,他却可以随时找你,他会类似穿墙破壁的虚化技术,来无踪去无影。

 

10、十足神通 踏入通天路,从灵人到仙人,成为地球上三维半超级智慧生灵,等待起飞进入四维太阳人行列。

对于修佛者来说,死的形式一般会是虹化光化,直至虚化灵体带着虚化了的肉体,以光速或者超光速隐飞离开人间而去,真是十足神通了。

这是人间修佛的极顶目标,可以悟一远古的伏曦、嫦娥们这些地仙神人就是到了这一极顶十段之后,功德圆满而成仙佛 

网上转帖,很有特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此玄虚,只供一悟。

 

呼吸之间又一年

大彻大悟宇宙人生真相的佛陀曾说:

“人命在呼吸间。

”即人的生命长短如同我们的呼吸一样,刚刚吸进的这口气呼出了,下口气能不能吸进尚不知晓。

2009年在我们的-呼一吸中飞快地过去了,快得令那些在一吸之间便没了生命的碌碌有情连一个惊叹号都沒有!

时光如水,来去皆幻,世间无常,生命短暂,在实现人生的价值中,亲爱的朋友,你生活得天天快乐如风自在吗?

闲来无事,喜欢背离喧闹的城市,在清寂漫长的小道游步,倚坐在寺庙的台阶上发楞,思绪中野草芳菲,回眸中夏雨冬雪,转眼消逝,转眼又来,太阳和月亮在升沉弹跳,云霞和星霓在生灭变换。

谁能禅坐莲台,于三千大千的生灭动态中静观万象如露如雷电,白衣飘飘,云天漫漫,流霞绚烂,蝶飞舞翩翩。

 曾几何时,我们的青春靓丽俊逸洒脱在指间滑落,在不知不觉的呼吸之间,如今脸上竟爬满了春夏秋冬的皱纹,表情里流露着雨露风霜的悲凉。

一切一切,好快,快得令我们一眨眼中哭笑不得!

梦幻中的种种希望一个“呼”,没啦!

-个“吸”破灭了!

人生红楼梦一场,梦到何时方醒悟!

那悠远的晨钟,那永恒的暮鼓,何时能敲响沉迷的心灵,替代我们那寄托于尘劳中的种种希望,悟得“人命在呼吸间”的真谛,而珍惜人身,善用人身,出离于尘念妄想幻梦没有尽期的轮回苦海。

    娑婆世界是芸芸众生演出的舞台,舞台上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云云总总。

“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八、帖、夫、杂”鱼贯而入。

从古到今,打了花脸,换了戏词,人人唱的是《苏三起解》,个个演的是《霸王别姬》,其中梁武帝虽然唱的有板有眼,雍正唱的字正腔圆,哪知一切终究是离言说相,多少英雄豪杰,勇哲高才在-呼-吸之间黯然谢幕了。

细翻戏谱,寻觅高腔,唯有释迦,唯有那位2500多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舍身求法,以出世的精神济世应物的释迦,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