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7597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docx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

教育理论备忘录

生活教育的理论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理论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方法

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主体教育的理论

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主体教育认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就是要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目的。

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也必须具有主体性。

如果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不具有主体性,而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庸,教育就不可能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也就不可能成为主体的教育,不可能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培养。

所以,主体教育就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建构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它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

榜样教育的理论

榜样教育法,是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

事实上,榜样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同伴教育的理论

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青少年尤其如此。

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

同伴教育通常首先对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青少年(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然后再由他们向周围的青少年传播知识和技能,甚至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平行教育的理论

平行教育影响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安·谢·马卡连柯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一生著作多达一百多篇(本),数百万字。

他在研究了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后,提出了"平行影响教育法"。

他说:

"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地说,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的影响。

"他认为,良好的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的,一致的行动;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必要的制度和纪律,以培养集体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他主张建立教师集体,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应当有一致的方向。

因此,他把为了影响个别学生而影响集体的方法称为"平行影响教育法"。

成功教育的理论

成功教育以激励全体师生追求并获得成功为价值为定向,以培养师生成功心理为突破口,以开发师生主体潜能为着力点,变外压式、训诫式班级管理为主体参与式班级管理,变传统经验型教师管理为科学型教师管理,变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应试知识传授和应试技能传承的应试教学模式为强调因材施教和主体参与、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的成功教学模式,藉以激励和引导师生把追求成功的过程与道德养成、知识内化、潜能开发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而形成源源不绝的内动力,从而使他们各自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并培养起有利于终生发展的自我增值能力。

策略

柔性教育的理论

柔性的教育是一种适应性的教育,它的前提是尊重、包容与爱。

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因为即便是一个错误的想法,也是经过他们的头脑,产自他们的心灵;包容,就是包容孩子们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枝头上的一朵花,他们各有各的芬芳鲜艳,我们不能将他们修剪成一个样子,否则这个花园将失去生机。

 刚易折、柔有韧,柔性教育中的动静相宜、刚柔并济,让我们的教育保持着平衡、发展与和谐。

心理学知识备忘录

角色效应(RoleEffect)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RoleEffect)。

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孩子角色概念的认识的偏差,一些孩子常以“我爸是经理”、“我爷爷是书记”而自负,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孩子养成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表心态。

尤其是现在孩子在家庭里娇生惯养,是百分之百的受到宠爱,而到了一个班级后,往往无法享受到那种至尊的荣耀,于是心理上发生偏差,认为老师部重视。

其实,这是学生在认识上走入了误区,你在家庭里是唯一的,是百分之百的,多少人围着你转,但是,你到了新的环境中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你只是班级里几十分之一,并非老师的忽略,而是你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自觉地融入集体中,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也不应该厚此薄彼的。

期待效应

期待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暗示效应

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民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自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同属于“人际效应”的范畴,效应的核心在于注意到人际关系因素产生的影响,指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平台。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发威,来了一个呼啸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接着南风徐徐吹动,行人顿觉风和日丽,春暖上身,于是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

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不让别人知道,却越勾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别人试图利用一切渠道来获取被掩盖的信息。

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

有一句谚语:

"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

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

木桶效应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就提示出一个规律,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所谓“千里大堤,溃于蚁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爱和归属感(Loveand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

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

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多元智能理论(特长生)

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

该理论认为几乎所有人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存在差异而已。

实践应用:

1.视觉空间智能——学生帮助班级文化建设、板报设计等;

2.语言智能——语文、英语课代表等;

3.音乐;

4.数理逻辑;

5.肢体运动;

6.内省;

7.人际交往;

8.自然探索。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不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正视客观差异,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挖掘。

第一个效应:

多用“我们”——自己人效应

    所谓“自己人”,是指把自己和对方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自己人效应”是指听者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无论是个别谈心还是在全班讲话),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学生和教师用人称加以区别,特别是在说到一些不良现象时,习惯于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我要求你们……”。

这样的说法可能是下意识的,但是学生听了之后感觉很不好,仿佛学生和教师是对立的双方。

因此,在与学生说话时,班主任要经常提醒自己:

多用“我们”,少用或不用“你们”,实在需要特指学生时,也尽量改用“大家”这样委婉的称呼。

    所谓“自己人”,关键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和他是自己人,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和学生是自己人。

    下面是最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己人”感觉的例句。

    ①好孩子,你是我的骄傲!

    ②你喜欢××(某歌星或某作家的名字)

真巧,我也很喜欢……

    ③我们居然是同一个星座的……

    ④你真像我女儿(儿子)……

    ⑤我们一起来渡过这个难关……

第二个效应:

以心换心——角色置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

    在师生沟通中,不仅教师要常做换位思考,还要把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情商。

    下面是角色置换效应的典型例句。

    ①我也是从你这么大过来的,我很理解你。

    ②换了是我也可能会那样做的。

    ③我也曾经有过和你一样的烦恼。

    ④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呢?

第三个效应:

没有白说的废话——调味品效应

    人际交往心理学把看似废话的“调味品”起到的增加人们心理交融作用的现象,称为“调味品效应”。

    班主任善用调味品效应,就可以让谈话在很融洽、轻松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

    谈话伊始,不必板着脸,直奔主题,容易让学生在瞬间修筑起心理防线。

先说几句“废话”吧,谈谈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身体如何、心情如何……再渐渐进入主题。

这些“调味品”不是谈话的主题,也就不会引发矛盾和冲突,学生的心情在这样看似闲聊的对话中可以得到放松,后续的谈话就相对容易进行。

 

第四个效应:

“数学老师说你很棒!

”——第三人效应

    心理学上把通过第三人佯作无意间转述他人的某种意见,或创造某种条件让对方间接地听到你对他的评价与关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或劝说效果的现象,称为“第三人效应”。

    这种迂回战术在师生交往中非常有用。

一般来说,第三人效应有以下两种呈现方式。

    第一种:

说话者(第一人)转述第三人的话,以增强说服力。

    第二种做法:

自己(第一人)不出面,而让第三人和第二人谈话,由第三人转述第一人对   第二人的看法,或者创设条件假借第三人的话表达第一人的意思。

这种做法在师生间有一些敏感问题或处理师生矛盾时最能发挥作用。

第五个效应:

边吃边聊——可口可乐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他们试图用一些广告信息说服被试,给其中一部分人附加一瓶可口可乐,而另外一部分人什么也不给。

虽然可口可乐和那些信息本身没有任何联系,但结果是得到可乐的被试往往比没有得到的要受到更大的影响。

这就是有趣的“可口可乐效应”。

    很多教师都在无意中运用过可口可乐效应,最常见的就是用一些小奖品鼓励那些好的行为。

奖品和行为(比如取得好成绩)本身没有直接联系,但因为这两件事是相伴发生的,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这对好行为会起到正强化作用。

    什么可以充当“可口可乐”在劝说或教育学生的时候,给学生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别只顾自己埋头说话。

在办公室里准备一些一次性水杯和小点心,和学生谈话时,不妨给学生倒杯水,或看似随意地拿出一块糖果,给学生一份惊喜。

这样既能消除谈话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外出旅游时,给学生捎带买一点儿当地的特产或小纪念品,不一定很正式,而是“无意”间在合适的场合递给学生。

教师和学生谈话的场合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可口可乐”。

比如,天气炎热时,可以买点冷饮,和学生边吃边聊;天气寒冷时,给学生一杯热奶茶也是很不错的……

    下面是可口可乐效应的几个典型例句。

    ①来,先坐下,喝杯水……

    ②天太热了,我们去买个冷饮,边吃边聊。

    ③老师知道你喜欢收集火花,这是我出差时从外地给你带的一套火花。

你先放好,我们来谈谈…… 

第六个效应:

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格林斯潘效应

    一方说话时,另一方不断地与之互动,做出各种表示感兴趣的表情或动作,还时不时地发出“嗯、嗯”或者“哦”之类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并不会打断另一方说话,反而会让说话的人感觉自己的话对方都听进去了,而且很感兴趣。

说话者受到这样的暗示或激励,也会以更好的发言来回报如此忠实的听众。

人们把后者这种现象称为“格林斯潘效应”(该效应是以心理学家格林斯潘的名字命名的)。

    格林斯潘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听众。

    说一个“嗯”字,点一下头,其实很容易做到。

但是,做与不做,差别很大。

所以,在学生和你说话时,请别忘了看着对方,并不时地做出回应。

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师生对话效果十分重要。

第七个效应:

“是的,是的,可是……”——可是效应

    “可是效应”是指当我们试图让对方改变观点或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对对方的观点先采取“是”的态度(肯定),后采取“可是”的态度,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己方意见的现象。

    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可是效应”能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说话,不要急于否定,在获取信息、了解学生的心态后,再说“可是”,做到因势利导。

    运用“可是效应”时,教师需要注意三点。

    ①理解。

典型例句:

“你说的我都听懂了。

    ②同情。

典型例句:

“你也够倒霉的。

这事儿不能都怪你。

    ③态度温和。

典型例句:

“我建议你不妨这样……”

第八个效应:

“有什么你就冲着我来吧”——安全阀效应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们把将不同观点、情绪加以宣泄并使心理获得平衡以致有利于组织内部矛盾、冲突的缓和与解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现象,称为“安全阀效应”。

    我们都知道,人有了压力就需要释放,否则就会“生病”。

在班级管理中不设置安全阀是不安全的。

有些班级管理十分严格,制度没有弹性空间,导致气氛压抑,人人自危。

看上去常规良好,但内部压力越来越大,一旦有了突破口导致爆发,后果通常会很严重。

  有时候和学生谈话,学生会陷入长久的沉默,而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又显得心不在焉。

其实,学生不是没有话说,而是因为种种顾虑,忍着不说。

当教师观察到学生欲言又止的神态时,不妨先暂停,耐心疏导,不要急于对学生灌输道理,因为此时学生心里憋着一口气或者一肚子话,在他还没有发泄出来之前,心里是装不下任何外加的道理的。

  应用一些宽慰的语言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一旦学生开了口,就要用各种方式鼓励他说完、说清楚。

让学生宣泄一番,他发泄完了,心理压力也就得到了释放。

此时再进行下一步沟通,效果就会好很多。

  在班级里设置一定的渠道,类似于沟通、交流热线,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和班主任或者心理老师交流。

班主任可以向学生公开自己的电话、邮箱、QQ号(可以专门为学生注册一个),还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周记,或者和学生进行微信交流、书面交流。

总之,除了当面谈话之外,沟通的方式一定要多种多样。

  开展活动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第九个效应:

褒贬适度最和谐——黄金分割效应

  师生谈话中的黄金分割效应,通俗点讲,就是褒贬适度。

黄金分割效应对教师的启示如下。

第一,如果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谈话,那么师生说话的比例用黄金分割比例最合适,即6∶4左右。

教师不能一言堂,学生说话必须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师生才能很好地互动。

  第二,按照黄金分割的比例,在一次谈话中,批评和表扬的比例为4∶6最合适。

如果你要进行一次以批评教育为目的的谈话,批评的内容也不能超过60%,另外40%应是肯定、鼓励和希望。

把六成的批评用四成的鼓励串联起来,学生就不易产生逆反情绪。

 

第十个效应:

先抑后扬,渐入佳境——阿伦森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更喜欢对自己先持批评态度后持肯定态度的人,而不是一直都持肯定态度的人。

换句话说,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相反的情况。

这种现象被称为“阿伦森效应”。

  和学生谈话时,教师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学生心里必然紧张、焦虑,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印象不好。

随着谈话的进行,褒奖的成分开始增加,学生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晴朗。

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不会忘记老师指出的问题,还会对老师心存感激,因为老师并没有因他的错误而将其一棍子打死。

第十一个效应:

让批评听上去很美好——三明治效应

  所谓三明治效应,就是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或肯定)内容中进行。

运用三明治法则可以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

  第一层:

认同、赏识,肯定学生的优点或积极的一面。

教师事先要收集学生的优点,思考一下开场白,让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

  中间一层:

批评或指出问题。

由于第一步的工作做好了,学生的心态是平和的,此时他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帮助。

谈话时,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包括神态、表情等。

根据谈话的进展,可以灵活调整。

如果感觉到批评得差不多了,或者学生已经出现心不在焉甚至些许反感的迹象,可以见好就收,用第三层来收尾。

  第三层:

信任、鼓励,提出希望,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明治效应可以在谈话中反复运用,犹如一个多层的三明治。

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反应,及时调整,始终掌控着谈话的主动权。

第十二个效应:

“哪怕做一道题也好啊”——进门槛效应

  当你向别人提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他很难拒绝,否则就显得太不讲人情了。

然后,当你继续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时,对方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比较容易接受。

心理学中把这种得寸进尺的现象称为“进门槛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合理,看上去完全可以做到,学生就容易接受。

当学生达到了较低的要求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这样学生会被教师引领着,在不知不觉中持续地进步。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使用正面强化,即当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时,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以便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看得见自己的努力,这样他就会不断进步以期让自己的形象保持前后一致。

  门槛效应对帮助后进生进步是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长期落后,积重难返,进步的困难和阻力很大,你一下子对他提出很高的要求,他知道不可能达到,也就不会再去努力了。

如果要求比较低,或者要求是按这个学生的程度定制的,实现起来就容易得多。

看得见进步,学生的信心就会被鼓舞起来。

 

第十三个效应: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让步效应

  先提出一个高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低要求,低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这一现象被称为“让步效应”。

 

  让步效应对班主任说服学生的工作也很有意义。

班主任试图达到教育目标时,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个很高的目标,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学生感觉非常困难时,再让一小步,学生就会觉得做到这步并不是那么困难了。

让出一小步的心理暗示意义大于让步的实际意义。

第十四个效应:

震慑效应

  人们把受到强烈的心理刺激而发生态度改变的心理现象称为震慑效应。

在一般的劝说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对人施加强大的心理刺激,从而产生一种震慑作用,迫使对方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并接受劝说,从而产生震慑效应。

  震慑劝说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在对方执迷不悟,用常规方法反复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它的效用是巨大的,但却是即时的,也可能会留有后遗症,所以,要谨慎使用。

  教师在震慑劝说中表现出来的气势一定要和平时的形象有较大反差,差距越大越好。

如何把握好分寸,发挥震撼劝说的正面作用,消除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就事论事,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和情感,所以不要口不择言,说出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也不要轻易上纲上线,不要翻陈年旧账或者老账新账一起算。

事先要有准备,不要口无遮拦,无限扩展。

控制时间是一个解决办法,震慑劝说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震慑教育不是盲目地“骂”,也不是为了吓唬学生,让学生心生恐惧,而是把道理用比较另类的方式表达出来,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关键是要让学生从震慑中看到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和担忧。

  第三,在使用震慑劝说术时,要注意把握节奏。

从声音来看,要抑扬顿挫,不能从头到尾一个语调、一种语气。

从讲话内容来看,要褒贬结合,不能一味斥责,要打一打、揉一揉,让学生在反思的同时看到希望。

  第四,震撼劝说后,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调整、安抚、鼓励。

要向学生传达积极的信号,肯定学生(或班级)的主流是好的,虽然有缺点,但只要改了就会大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