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6244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检测.docx

《历史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检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检测.docx

历史检测

2015届历史检测

一、选择题30*2=60

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2.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

“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

”这说明(  )

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

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

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4.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

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5.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6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

“……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

”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7.《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8.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9.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0.《世界文明史》中说: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1.“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2.梁启超指出:

“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下列各项符合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

A.“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C.“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D.“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13.荀子说: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

这一论述表明(  )

A.荀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B.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C.儒家和法家思想趋向合流

D.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14.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有不少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下列墨家名言和当今政府反对奢靡之风的理念相符的是(  )

A.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D.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15.《史记·高祖本纪》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16.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18.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主张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这说明王阳明(  )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19.顾炎武指出:

“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0.“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

天地间的大道(规律)不会改变,而天地每天都在变化着。

一天之内有白天到黑夜的变化,就像人有从生到死的转化一样,世间也会有新旧相替,变故革新。

史家以一位君王作为一代人的标志,一家一姓的天下作为朝代也就可以了。

这里联系历史背景应该讲的是奉劝读书人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明清更替,说这是历史发展中的自然现象。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21.建筑大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说:

“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

”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22.苏格拉底说: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这表明了苏格拉底(  )

A.重视知识,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B.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C.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23.古希腊某哲学家指出,社会的原则首先是专业分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门职业劳动。

提出这样主张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4.“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种思想应是提倡(  )

A.实用主义      B.享乐主义

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

25.“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  )

A.否定行为的重要性

B.肯定信仰的权威

C.抨击教皇和教会

D.强调“道”的重要性

2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

A.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27.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

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

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8.“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

”材料着重论述了(  )

A.人民主权说    B.天赋人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人生而平等

29.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

“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0.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24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

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

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

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

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

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措施,(6分)并指出其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不足之处?

(2分)

材料二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

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仲·任法》

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使民以功赏而不以仁义赐;严刑重罚以禁之,使民以罪诛而不以爱惠免。

……操法术之数,行重罚严诛,则可以致霸王之功。

——《韩非子·奸劫弑臣》

材料二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

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

……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

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

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法律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适用于个别的情况。

……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关于“法”的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地位。

(6分)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黄宗羲在“法”的来源、目的等方面的进步主张,并扼要分析其意义。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10分)

 

2015届历史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30*2=60

1.A 2.3.B 4.B 5.D 6.D 7.B 8.B 9.A 10.A 11.D 12.A 13.B14.C 15.C 16.D 17.C 18.C 19.B 20.D 21.B 22.C23.C 24.D 25.B 26.B 27.A 28.C 29.C 30.C 

二、非选择题

31、

(1)【答案】

(1)措施:

按军功授爵;平均赋税;以“法”治国。

(9分)不足:

保留奴隶制和等级制。

(3分)

(2)弊端:

直接民主容易使公民受到野心家的蛊惑而左右政局,使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导致内耗和混乱,危及国家前途。

(2分)原因:

公民大会不受制约。

(2分)

32、

(1)实质:

通过厉行赏罚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地位:

是先秦“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4分)

(2)主张:

来源:

黄宗羲主张法由天下人出(天下人共同制订),反对法自君出(3分);

目的:

黄宗羲主张法律应该维护天下人的利益,反对法律只维护君主的利益(3分)

意义:

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

(3)思想:

认为法由理出(答制订法律必须遵循普遍理性或规律也可得分);只有人民可以制订法律(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得2分)。

法律必须保护每个人的人权(即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权);法律必须限制政府权力,防止政府独裁(4分)。

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分权;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并相互监督(4分。

答强调司法独立即可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