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论文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5944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论文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油论文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油论文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石油论文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石油论文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论文格式.docx

《石油论文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论文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论文格式.docx

石油论文格式

石油论文格式

【篇一:

中国石油大学论文格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基本要求及写作格式

一、基本要求

1.封面

使用学院规定的统一格式(可以上网下载)。

“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准确,字数应在25字以内。

“年级专业”须写全称。

2.摘要

摘要内容包括:

“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

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本文的关键词。

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设计(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

一般为3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应尽量采用词表中的规范词(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的章节编排格式:

一级标题用“第1章”、“第2章”?

?

;二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一个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加标点。

例如:

一级标题第1章

二级标题1.1

三级标题1.1.1

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

4.主体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内容在5000至8000字为宜,一般应包括:

前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①前言:

一般作为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端。

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等;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取得的成果。

②论文正文:

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

论文主体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标明出处,涉及到的计算数据要求准确。

如因保密做过技术处理的数据需做说明。

③图:

论文中的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用五号宋体。

图号按章

编排,如“图2-4”表示第2章第4张插图,图号与图名之间空一格排写,图题居中置于图下。

⑤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

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中外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书写规则”,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①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

②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6.致谢

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作者应有的治学态度。

7.附录

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①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②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③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的珍贵资料或需要特别保密的技术细节和详细方案(这种情况可单列成册)。

④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⑤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过长的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文件等。

二、书写格式及装订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采用计算机排版,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为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2.5cm,页眉、页脚各为1.5cm。

论文主体部分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2.论文封面中,题目用二号黑体字填写,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教学站(点)等用三号黑体字填写。

3.“摘要”字样用三号黑体、居中,并在其下插入一空行;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为timesnewroman)、1.5倍行距;“关键词”字样用小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码从论文主体部分第1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位于页面底端居中,采用timesnewroman五号字。

5.论文主体部分中一级标题居中书写,其它标题靠正文左边书写。

6.论文主体部分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论文主体部分一级标题选用三号宋体(加粗),二级、三级标题选用四号宋体(加粗)。

7.“参考文献”字样用三号黑体、居中,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加方括号。

8.论文采用左侧装订。

装订顺序:

封面→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摘要(单独占页)→目录(单独占页)→主体部分(每章另起一页)→参考文献(单独占页)→致谢(单独占页)→指导教师评语(由指导教师填写)→附录。

9.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见课程“毕业设计”的“资源下载”栏目。

10.目录样表如下:

目录编排格式样本(非英语专业)

目录

小四宋体小四timesnew

roman

第1章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5章piv测量的理论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20

5.1撒播粒子随流体运动的影响要素?

?

?

?

?

?

?

?

?

?

?

?

?

?

?

21

5.2piv图像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5.2.1粒子图像分割?

?

?

?

?

?

?

?

?

?

?

?

?

?

?

?

?

?

?

?

?

24

?

第x章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附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篇二:

《石油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石油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1

2题名要紧扣文章主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

属于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科作者署名作者人数一般不超过8个,应写明各作者的单位、所在地区及邮政编码。

第一技攻关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请在首页地脚处注明。

作者及通讯作者须在首页地脚处写明作者简介,包括: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何时毕业于何院校何专业及所获学位,现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主要从事何种专业工作或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等。

3摘要应按报道性摘要书写,主要反映论文的研究目的、应用的理论及技术方法、取得的创新认识与主要成果等。

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不少于300字,英文摘要内容可适当详细些,其中不应含有非公知公认的字符、公式等。

4

标出。

5

等。

6

《石油学报》论文具体格式可参考附件“《石油学报》论文格式模版.doc”

1关键词数量以5~8个为宜。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请作者在关键词下留空,由编辑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如“1…”、“1.1…”、“1.1.1…”

【篇三:

石油论文编写格式】

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1.章、条、条、条的编号

按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科技论文的章、条、条、条的划分、编号和排列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详细参见gb/t1.1-93和gb7713-87。

国标规定的这一章条编号方式对著者、编者和读者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题名(篇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

总之,题名的用词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取舍态度,务必字字斟酌。

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

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主题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国际上不少著名期刊都对题名的用字有所限制。

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

使用简短题名而语意未尽时,或系列工作分篇报告时,可借助于副标题名以补充论文的下层次内容。

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

3.著者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

署名人数不宜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动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是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

合写论文的诸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

著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

科学技术文章一般均用著者的真实姓名,不用变化不定的笔名。

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以便读者在需要时可与著者联系。

[示例]:

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4.摘要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

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手段。

根据gb6447-86的定义,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有两种基本写法:

报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也称简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摘要。

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摘要。

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摘要应简明,它的详简程度取决于文献的内容。

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摘要可以简短一些,应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规定:

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

gb7713-87规定: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对于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种书写的一次文献,它们的摘要可以适当详尽一些。

学位论文等文献具有某种特殊性,为了评审,可写成变异式的摘要,不受字数的限制。

摘要的编写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观见解、解释和评论。

如果发现一次文献有原则性错误,可加注摘者注。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编写摘要的注意事项]:

①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②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③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

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④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

⑤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尚未规范化的,以采用一次文献所采用的为原则。

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

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⑦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⑧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当然,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符号。

摘要的书写要求详细见国标gb6447-86。

5.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3179/t-92规定,现代科技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

关键词的标引应按gb3860-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在审读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献的基础上,逐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然后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

首先要选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

对于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亦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以供词表编纂单位在修订词表时参照选用。

要强调的一点是:

一定不要为了强调反映文献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句内容全面的短语。

6.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这个问题。

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摘要,或成为摘要的注释。

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除非是学位论文,为了反映著者的学业等等,允许有较详尽的文献综述段落。

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

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7.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

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

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正文通常占有论文篇幅的大部分。

它的具体陈述方式往往因不同学科、不同文章类型而有很大差别,不能牵强地做出统一的规定。

一般应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几个部分。

试验与观察、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研究结果的得出是正文的最重要成分,应该给予极大的重视。

要尊重事实,在资料的取舍上不应该随意掺入主观成分,或妄加猜测,不应该忽视偶发性现象和数据。

写科技论文不要求有华丽的词藻,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是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讲解的内容,应用文字陈述。

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必要时用彩图)来陈述。

表或图要具有自明性,即其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够说明欲表达的问题。

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防止错引或重引,避免用图形和表格重复地反映同一组数据。

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选用规范的单位和书写符号;不得已选用非规范的单位或符号时应考虑行业的习惯,或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加以注解和换算。

教科书式的撰写方法是撰写科技论文的第一大忌。

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辅佐手段,应防止过分注意细节的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供读者选阅。

8.结论

结论(或讨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

尽管多数科技论文的著者都采用结论的方式作为结束,并通过它传达自己欲向读者表述的主要意向,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

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

①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②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

③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

④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

⑤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9.致谢

致谢一般单独成段,放在文章的最后面,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曾经给予论文的选题、构思或撰写以指导或建议,对考察或实验过程中做出某种贡献的人员,或给予过技术、信息、物质或经费帮助的单位、团体或个人致以谢意。

一般对例外的劳动可不必专门致谢。

10.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撰写论文时未参考文献也可以不写。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

任何不重视参考文献,甚至于使用文后参考文献从略的编辑处理方法都是错误的。

被列入的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但可用脚注或文内注的方式,以说明引用依据。

国内外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历来很多,但自从iso制订国际标准以来已有渐趋一致的动向,目前,我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根据国际标准化工作发展趋势,制订出自己的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明确规定我国的科技期刊采用国际上通行的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

前者根据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先后,按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的顺序逐项著录;后者首先根据文种(按中文、日文、英文、俄文、其他文种的顺序)集中,然后按参考文献著的姓氏笔画或姓氏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同一著者有多篇文献被参考引用时,再按文献出版年份的先后依次给出。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形式还是比较复杂的,具体执行时请随时查阅gb7714-87的规定。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

其格式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示例]: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

1991。

[2]陈崧.五四前后东方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示例]: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167-17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示例]:

[8]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

[示例]:

[11]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1.附录

附录是论文的附件,不是必要组成部分。

它在不增加文献正文部分的篇幅和不影响正文主体内容叙述连贯性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论文中部分内容的详尽推导、演算、证明、仪器、装备或解释、说明,以及提供有关数据、曲线、照片或其他辅助资料如计算机的框图和程序软件等。

附录与正文一样,编入连续页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