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5761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docx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讲解学习

 

防渗漏解决方案及预防措施

XDG(XQ)-2010-25号地块住宅小区

建设项目

地下室渗漏解决方案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XDG(XQ)-2010-25号地块住宅小区建设项目部

2017年11月16日

 

1针对现场裂缝及渗漏的分析

通过对实体地下室结构进行闭水试验,整体防水效果较好,但已存在局部渗漏的问题,发现局部渗漏及裂缝的地方主要为3类形式:

1)穿墙螺杆部位开裂及渗漏

该位置处的渗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为直接从螺杆下部出现渗漏水,通过试验观察,该类型占渗漏大多数。

另一类为沿螺杆处的短裂缝开裂,一般从螺杆处开始,如下图所示:

出现以上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对于穿墙螺杆处的渗漏,主要原因在于螺杆处的接头处理为做好,在拆模过程中,存在机械扰动使得螺杆与混凝土之间存在松动的情况,为水的渗透形成的通道。

(2)螺杆处的开裂,其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混凝土下部混凝土接近终凝时,上部振捣或人为扰动,造成螺杆对混凝土产生扰动力,出现斜45°裂缝,进而破坏了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出现开裂。

2)墙体和底板导墙连接处出现渗漏

该类渗漏一般出现在底板导墙和侧墙交界处,该处产生渗漏问题主要在于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施工缝问题,由于底板导墙一般是先浇注,而墙体一般是在导墙施工完成后3-7天浇筑,就存在先浇注的混凝土已经硬化产生强度,而后浇的混凝土仍处在塑性阶段,两者在不同时间浇筑使得其收缩速率不一致而在交界面产生空隙。

如下图所示:

3)局部横向冷缝出现的渗漏问题

该类渗漏产生的原因与施工缝处的渗漏原因相似,主要在于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的收缩及强度发展不一致导致,一般与施工浇筑连续性与很大的关系,由于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先浇的部分凝结硬化了,与后浇的混凝土无法形成良好的粘结及协调收缩,进而形成渗透通道。

建议控制方法:

①避免初次浇筑至混凝土拆模过程对止水螺栓扰动②浇筑前做好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水平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

亦可采取中间向两边推进,保持混凝土均匀上升。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

③一旦出现施工冷缝,应先用同配比剔除石子的无收缩砂浆在冷缝处浇筑3~5cm,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地下室顶板局部裂缝渗漏问题

此类渗漏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浇筑的混凝土中未掺加抗裂剂,导致局部位置混凝土形成收缩裂缝,解决措施为地下室顶板内侧增加一道1.0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达到防水效果。

防水施工前必须做结构闭水试验,渗漏区域增强防水一道。

5)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前期未设置止水措施,解决方案为,在此部位顶板结构面增加一道1.0厚度的渗透结晶,两边搭接涂刷各300mm。

未施工区域,后浇带及施工缝位置统一使用止水钢板。

2建议修补的方案

对于已经浇筑完成的地下室结构,针对上述渗漏问题,建议的修补方案如下:

2.1螺杆处的渗漏问题

该处的处理因在模板拆除并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防水加强处理,可以螺杆为中心凿开半径2cm,深2cm的圆台形状,先在内部刷一层渗透结晶涂料,然后用防水砂浆填充密实,填充完成后,再在墙体表面涂刷一层聚合物或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层进行防水加强处理,具体如下所示:

2.2螺杆处的开裂修补问题

裂缝处开槽止水堵漏施工程序:

凿V形槽→清理界面→合理布管→注浆止水→基面恢复

具体操作步骤:

裂缝开凿V形槽:

骑缝凿出一道宽20-30mm,深20-30mm的V形槽,并用水清理干净,并充分润湿;

标定灌浆点位钻孔:

用钢卷尺沿裂缝走向测量并标定灌浆点位,根据裂缝走向、缝宽等具体情况,确定灌浆点位间距一般为10~20cm,在标定点使用钻机钻孔;

埋设灌浆嘴:

将灌浆管插入钻孔内,保证注浆管插入足够的深度,外露端留置30~50mm,并保证灌浆管通畅;

无机材料堵漏封堵:

按要求配制好无机堵漏材料,搓成条状,待感觉有放热后塞入V形槽中,每次塞入都需要用手按住30秒左右,依次将无机堵漏材料塞入V槽中,直至水堵住,注浆嘴周边必须密封严实;

按照要求配制环氧注浆液,根据每次灌浆施工长度估算用浆量;

开槽/托管深层灌注灌浆料

灌浆:

采用注浆机将注浆液压入裂缝中,灌浆顺序为竖缝由下往上,平缝从左到右;

72小时后卸掉灌浆嘴,根据后序工序需要,恢复裂缝表面。

2.3施工缝及冷缝处的渗漏问题

针对已经出现的施工缝及冷缝处的深刻问题,可采用防水材料涂刷加强处理的方法进行,具体处理措施为:

1)渗漏处表面清理干净,并充分干燥。

2)在渗漏处上下300mm范围内涂刷聚合物或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进行涂刷防水处理,涂刷完成后,可在涂料层外部抹一层2-3mm厚的水泥净浆保护层进行保护。

具体如下图所示:

3针对以上渗漏情况预防措施

3.1穿墙螺栓部位防水处理

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

拆模后应采用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做法见下图:

1—模板;2—结构混凝土;3—止水环;4—工具式螺栓;5—固定模板用螺栓;6—嵌缝材料;7—聚合物水泥砂浆

穿墙螺栓部位防水处理

3.2冷缝的预防

工程结构中的混凝土冷缝会降低结构的受力性能,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冷缝部位混凝土局部返工处理,造成工程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后。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的产生。

(1)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有针对地进行混凝土初凝试验,明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并据此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时长进行估计。

在此基础之上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供应能力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进行评估,确保搅拌站的混凝土供给能力。

(2)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混凝土布料设备的布置,布料要到位,不留死角。

根据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经验,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经常出现浇筑设备故障,如泵送机堵管、爆管等。

因此,备用机械设备必须到位,浇筑过程中维修人员必须在浇筑现场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3)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就浇筑时长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向气象部门进行了解,避免混凝土浇筑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保证混凝土质量。

(4)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工人,工长、技术、质检及旁站监理人员必须到位并对浇筑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防止漏振、欠振,尤其先、后浇筑的混凝土接触面,振动棒必须深入先浇混凝土5-10cm振捣以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结合均匀、密实。

(5)应急措施要考虑到位,应急预案交底应贯彻到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以增强现场管理、施工人员在停电、突遇暴雨、大风、布料机堵管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此工作尤其重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由于现场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应急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造成的。

3.3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的地方均应做止水措施,通常采取内设止水带的方法进行,如钢板止水带,止水胶或者塑胶止水带进行止水处理,并应保证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施工缝地方注意清理和凿毛处理,保证上下混凝土接缝严密,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严禁直接用振捣棒振捣止水钢板或止水带部位以防破坏。

另外,在所有施工节点处施工完成后,应在其表面涂刷一层聚合物或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进行加强处理,以防止施工节点处的渗漏问题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