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743988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docx

110KV升压站工程土建施工方案

110KV升压站土建工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石林光伏电站后期90MW工程配套新建的35/110kV升压站为在一期35kV升压站预留场地上新建的升压站,与一期35kV升压站在同一围墙内,与一期35kV升压站共用配电综合楼、部分站用电系统和照明设施。

新建的部分包括:

2台主变、GIS设备、35kV配电装置、接地变及小电阻设备、SVG设备、新增站用电和照明设施、新增电缆沟等。

本工程110kVGIS出线为电缆出线,本标段包含由GIS出线间隔至光伏电站外110kV架空送出线路终端塔的110kV电缆线路工程。

1.2工程布置

110kV升压站采用一期35kV升压站预留的110kV升压站建设场地。

其中2台主变户外布置于配电综合楼北侧的场地,35kV配电

装置采用SF6充气柜,户内单列布置于配电综合楼内预留的安装位置,110kV配电装置户外布置于主变北侧。

接地变及小电阻户内布置于新建的接地变室内。

1.3110KV升压站工作内容

1、主变压器部分

2、110kVGIS部分

3、110kV电子式互感器

4、35kV配电装置部分

5、接地变部分

6、无功补偿装置部分

7、监控系统部分

8、升压站安防系统

9、升压站其他户外设备工程(导线、金具、绝缘子串)

二、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规定或标

准;

2、工程招投标文件、合同规定的标准;

3、设计图纸、技术文件;

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JGJ33-86;

13、《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检查评分标准》JGJ59-88。

三、主要施工方案

3.1测量放线、轴线及标高控制

1、定位放线

进行定位放线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上的放线基点及总平面图上测量控制点与保护室线关系放线,确定轴线的位置。

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各轴线的位置关系放线得到其它各轴线的位置。

在施工中必须层层分中弹线,浇筑完基础及各层现浇板后,应及时校对轴线和标高,使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控制建筑物的竖向高差在1/1000以内,总高差不大于20mm。

2、标高控制

将设计给定的高程引至施工现场进行控制,将引出的标高引至永久性物体上并作好标记,标记点均匀分布,标出±0+00标高,用卷尺控制水平线,向上引测点,测点不少于3处,并用精密仪对引上来的标高进行闭合检查。

3.2基础工程

1、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时选用一台挖掘机,开挖弃料运至回填区平整回填。

2、填土严禁使用生活垃圾、有机质含量过高的耕作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回填土密实度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以保证

达到设计要求。

3.3主体工程

3.3.1模板工程

采用木模板现场散拼。

模板面板:

散拼墙柱面板采用12mm木胶板作模板面板。

次龙骨设置:

散拼模板采用60mmx80mm木方做次龙骨,沿模板宽度间距200mm设置一道。

主龙骨设置:

主楞采用①50钢管,沿模板高度方向布置,间隔500mm布置一道。

模板的支撑方法:

支撑系统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立柱设置应依据梁支撑体系增设顶板支撑体系立柱,地下部分保证立柱两个方向间距不大于900,地上部分不大于1200mm,具体间距依照房间尺寸设置。

横杆间距1200mm,离地300mm设第一道,以上隔900mm设第二道,以上1200mm设第三道。

保证3层支撑,1层周转使用。

3.3.2钢筋工程

所有钢筋均在现场钢筋加工点集中制作,绘制钢筋加工小样,机械加工制作,分类堆放设置状态标识。

柱、梁板钢筋安装:

A柱钢筋施工要认真控制插筋位置,根据测放定位认真检查固定情况,柱钢筋搭接长度除设计规定外按50%

断面接头搭接。

B梁钢筋施工。

若梁很长纵向钢筋不得不断开的情况下,可配合绑扎接头,绑扎接头应设置在最小受力截面,设置在同一构件的接头应互相错开。

C楼板的钢筋施工,因为板的配筋直径较小一般为06〜012间,特别是各工种各专业穿叉作业,很容易使

板筋变形,所以施工中要很好的组织施工顺序,垫好保护层,压梁钢筋下的分布筋可不作弯钩。

D施工中绘制钢筋加工制作小样按小样进行加工和绑扎,对号入座,不得串用。

若钢筋代换须经技术部门进行验算,交有关部门和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E钢筋运输。

筋原料汽车运至钢筋加工点,进行半成品加工,成型的半成品用人工钢筋车运至操作点,垂直运输采用人工传递,部分钢筋用吊车,稳机配合作业。

3.3.3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混凝土开盘前先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

浇筑前,必须查实一次浇筑完毕或浇筑至施工缝处的工程材料是否备齐,以免停工待料。

浇筑前必须将模板内的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并必须经监理和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

开始浇筑混凝土后,必须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按施工缝处理。

施工所用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和商用混凝土两种方案以现场搅拌混凝土为主,如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另调度商品混凝土,基本能满足本站需要。

现场备发电设备,防止断电后无法继续浇筑。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立即浇筑入模。

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及时处理。

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按每100m3混凝土留置一组,不足100m3按每作业班留置一组,试块在室内养护,养护温度20C±2C,湿度90%以上。

浇筑混凝土时,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

混凝土由料斗、漏

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采用串筒、斜梢、溜管等下料。

G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跑模或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面,以闭合收水裂缝。

2、浇筑方法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混凝土罐车,

尽量缩短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的时间。

混凝土的垂直运输依靠混凝土泵车。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车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3、混凝土浇捣

浇筑混凝土前规划好浇筑顺序,并制定浇筑方案,使混凝土在出机后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到达浇筑地点。

浇筑梢底及帮模(木模时)应先浇水润湿。

振捣:

应沿承台梁浇

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30左右

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

混凝土表面应随振随按标高线,用木抹子搓平。

留接槎:

纵横接连处及桩顶一般不宜留槎。

留槎应在相邻两桩中间的1/3范围内,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

继续施工时,接槎处混凝土应用水先润湿并浇浆,保证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用原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

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梢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

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

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

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浇筑完成后,先洒水养护并及时将准备好塑料薄膜铺好,上面铺毡布,并在其上洒水养护。

3.3.4墙体石专砌体工程

1、材料

砖:

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水泥:

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

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

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掺合料:

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其它材料:

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链、瓦刀、扇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梢、砖夹子、扫帚等。

作业条件: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

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应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

15〜20m为宜。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2、操作工艺

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石专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砌砖墙的组砌方法:

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石专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挂线:

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砌石专:

砌石专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石专、一挤揉的“三一”砌石专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为保证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

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

严禁事后砸墙。

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木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

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

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留槎:

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

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

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

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06钢筋2根,其理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cm,末端应加90弯钩。

施工洞口也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

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

墙体拉结筋:

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安装过梁、梁垫:

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

构造柱做法:

凡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

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桢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

3.3.5屋面工程

1、屋面保温层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固定-保温层铺设一弹线找坡一抹找平层;

基层清理:

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管根固定:

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板块状保温层铺设:

用1:

3水泥砂浆直接铺设在结构层上,铺设时板块缝应错开,表面两块相邻的板边厚度应一致。

弹线找坡:

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找坡层的厚度范围。

最薄处30厚1:

0.2:

3.5水泥、粉煤灰、页岩陶粒。

用机械搅拌,铺设时滚压密实,控制找坡厚度和设计要求的密度,应通过试验,保证保温性能。

质量标准为:

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材料技术指标应有试验资料。

2、屋面防水层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一附加层施工一卷材与基层表面涂胶一卷材铺贴一卷材收头粘结一卷材接头密封一蓄水试验

清理基层:

施工防水层前将已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清扫干净。

不得有浮尘、杂物等影响防水层质量的缺陷。

附加层施工:

阴阳角、管根、水落口等部位必须先做附加层。

卷材与基层麦面涂胶:

卷材表面涂胶:

将卷材铺展在干净的基层

上,用长把滚刷蘸胶滚涂均匀。

应留出搭接部位不涂胶,边头部位空出100mm。

涂刷胶粘剂厚度要均匀,不得有漏底或凝聚块类物质存在;卷材涂胶后10〜20min静置干燥,当指触不粘手时,用原卷材筒将刷胶面向外卷起来,卷时要端头平整,卷劲一致,直径不得一头大,一头小,并要防止卷入砂粒和杂物,保持洁净。

基层表面涂胶:

已涂底胶干燥后,在其表面涂刷胶,用长把滚刷蘸胶,不得在一处反复涂刷,防止粘起底胶或形成凝聚块,细部位置可用毛刷均匀涂刷,静置晾干即可铺贴卷材。

卷材铺贴:

卷材及基层已涂的胶基本干燥后(手触不粘,一般20min左右),即可进行铺贴卷材施工。

卷材应平行屋脊从檐口处往上铺贴,双向流水坡度卷材搭接应顺流水方向,长边及端头的搭接宽度,如空铺、点粘、条粘时,均为100mm;满粘法均为80mm,且端头接茬要错开250mm。

卷材应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按卷材规格弹出基准线铺贴,并使卷材的长向与流水坡向垂直。

注意卷材配制应减少阴阳角处的接头。

铺贴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下向上进行,使卷材紧贴阴阳角,铺展时对卷材不可拉得过紧,且不得有皱折、空鼓等现象。

排气:

每当铺完一卷卷材后,应立即用干净松软的长把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朝卷材的横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排除卷材粘结层间的空气。

四、工程进度计划

主要控制节点:

2014年10月12日开工,设备基础于2014年

11月5日交安,升压站全部工程于2014年11月30日完成

五、施工资源配置

5.1主要施工人员配置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混凝土工

16

2

钢筋工

12

3

模板工

10

4

电焊工

12

5

电工

2

6

修理工

4

7

起重工

4

8

司机

10

9

普工

20

10

管理人员

6

11

人数

96

5.2主要施工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配置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混凝土泵

HTB-60

1

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6m3

4

3

吊车

50t

1

4

吊车

25t

1

5

载重汽车

15t

3

6

反铲

日立225

1

7

钢筋拉直机

JJM-3

1

8

钢筋切断机

GQ-40

1

9

钢筋弯曲机

GJB7-40

1

10

直流电焊机

AX3-320-1

2

11

交流电焊机

BX1-330

2

12

软轴振捣棒

430

2

13

软轴振捣棒

())25

4

14

变频器

6

15

砂浆搅拌机

350L

2

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材料进场后使用前质量保证措施

材料在使用前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材料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或质保书,材料的运输、入库、保管过程中,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每道工序均有交接制度。

材料的入库后实行标化和分类、分规格堆放及管理,同时防止变形,防止受潮霉变等措施,材料出库检验和办理领用手续。

材料出库后,在施工现场妥善保管,存放地点安全可靠,如材料堆放的场地可能产生积水,在下面必须垫上枕木,室外堆放的材料必须用塑料布遮挡严实,避免日晒雨淋。

材料堆放要求整齐,并挂上标识牌。

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附着物的清除。

对不合格材料的控制:

一旦发现材料不能满足或可能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将其与合格材料相隔离,在自检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6.2现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质量必须达到《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规定的等级。

选派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

施和管理本工程。

选派技术精良的专业施工班组,配备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检测设备,进场施工;建立完善的质量负责制,使每位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责任,使工作有的放矢。

加强材料采购供应的管理,无产品合格证书或质量保证书的材料、设备及零部件禁止在现场使用,进货物资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加强施工工艺、质量技术数据的测量、监控力度。

对现场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监控,对质量不合格品及时进行整改,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坚持事前交底,事中监督检查,事后复检的“三控制”制度。

6.3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图纸自审和会审

通过图纸的自审和会审,使项目部有关人员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

2、工程文件的编制和报审针对本工程各质量控制点要求,项

目部组织技术人员编制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施工方案等工程文件,并呈业主及监理审批后实施。

3、过程检验和试验

每道工序完成后,班组作业人员先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通知质量检查员进行专检。

专检合格后,质量检查员在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卡上签字,方能转入下道工序。

隐蔽工程等主要过程,在质量检查员检查认可后,还应请业主代表或监理单位检查认可,并会签“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

施工过程中,项目质检员发现不合格品,立即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处理过的不合格品,检验人员应再次进行检验,合格后签字确认。

6.4加强技术资料文件的管理

工程施工中认真执行国家及部颁的技术规范、规程,认真执行设计院、制造厂以及同项目法人商定的补充技术标准。

工程中执行的各类技术文件进行受控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的填写、收集做到与工程进度同步。

按照现行的验收规程和达标投产验收标准中有关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到齐全、准确、工整、装订规范。

6.5对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统一管理

用于本工程的计量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

经计量部门检定后使用。

保证检验、测量和试验所得的数据有效和正确,项目部设计量员,建立管理台帐,按规定的检验周期有计划的送检计量器具。

配置合格的人员、仪器、设备和其它物品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配合并在监理人监督下进行抽样复测工作,当复测中发现有错误时,必须按监理指示进行修正或补测。

七、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管理的关键是明确职责,制定工作程序和方法,我们从以下方面采取得力措施保证安全施工。

7.1组织措施

项目部成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委员会,负责体系运行的领导工作,以项目经理、各施工队现场经理组成的安全保证体系,构成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网络,指导开展工程的安全工作。

7.2管理措施

根据公司制订的本项目安全工作目标及指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人员的安全职责,结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项安全工作均有人负责。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作业中的危险点、源,执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运用“安全性评价法”进行全面的辨识工作,确定控制风险的最佳方案,并将工作细化到具体的部门。

项目部定期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跟踪检查,保证措施执行到位。

公司对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严格执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标准》(GBZ158-2003)和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控制程序》,按规定建立职工个人安全健康档案,组织定期体检工作,对职工健康及时跟踪,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放射性作业等工种等特殊环境和特殊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

与地方卫生检疫部门保持联系,抓好卫生防疫工作。

加强对食品和饮用水源的定期检疫,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作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安全教育管理标准》的要求,对新入厂人员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三级安全教育。

新开工前和每年年初,组织全员进行有关安全环境法律法规、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的学习、培训与考试。

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对于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取证和复审的培训,确保所有从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

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的管理,根据公司《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及执行程序》的要求,每项作业前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制定控制措施、从交底、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

依靠科技进步,改进施工方法,从技术上保障施工安全。

对于重大危险作业项目执行《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程序》,按要求制订应急预案,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将事故损失减至最小。

本标段工程开工前,通过收集现场的各种资料,依据公司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和《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附录T“火电施工常见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对工程范围内所有的作业活动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机械设备而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价。

结合公司颁布的《重

大危险因素及其控制计划清单》,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