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3152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

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答案】D

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答案】C

3、“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答案】A

4、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答案】B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答案】B

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答案】D

7、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答案】B

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答案】C

9、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答案】B

10、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答案】C

11、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答案】C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答案】D

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答案】A

1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

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B.客观的活动

C.能动的活动

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

【答案】A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答案】C

16、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答案】B

17、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

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

“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

【答案】B

18、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答案】D

19、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C

20、“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答案】A

21、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答案】D

2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句话是指()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答案】D

2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答案】C

2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B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答案】C

26、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答案】D

27、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B

28、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答案】A

29、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答案】A

30、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